一些的雪花從樓上簌簌往下掉,乍看以為樓上的雪融了掉下來的。
可是這個雪花並沒有掉多久。
伊瑞兒把頭探出陽台,往上一看:好像有人在樓頂掃雪。
(其實在樓頂掃雪的並不是人,而是居住在樓頂的雷鳥。)
她趕緊把小腦袋縮了迴來。
樓下有女生看到了她們,對她們喊話:“樓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馬上就要考試了,怎麽還不去學習?”
伊瑞兒不甘示弱:“樓下二年級的姐姐,你們也要做榜樣啊!”
說的好像就隻有一年級的要考試似的!
同層的其他學生也跟著附和起來:“二年級的學姐也要做好榜樣啊!”
帝國大學有一項非常鬧心的傳統:“搓火”。
所謂的搓火,是高年級的學生在考試之前給低年級的學生製造緊張氣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壓力。
碩士生喜歡給本科生們講獲得學士學位的不易、升學的壓力、前途的渺茫。
本科生喜歡給預科準畢業生宣講本校直升率有多難、直升學生選科的時候有多麽驚險。
預科高年級的,也喜歡給低年級的搓火:給他們講期中期末考試有多難、學習榮譽有多重要……
本來伊瑞兒也是不緊張的,但是人是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如果除你之外,全年級的其他人都緊張了起來,你想不緊張都有點難了……
麵對學長學姐的搓火行為,學弟學妹們可以反駁,可以不屑,但是有一樣事情千萬做不得——那就是抱怨考試。
有些預科班的學生懷念在中學時代每個學期隻有兩次考試的時光(絕大多數這樣的人是公立學校畢業的),對帝國大學預科學院一月一考、一周一測、一科一評的考評製度感到厭煩,並極盡哀怨。
然而他們很快就被劃成了笑話——盡管大家都知道這些期盼快樂學習的人的家境足夠給他們提供富足的生活。
然而在帝國大學城內,家境很差的有多少人呢?
如果一個富有的貴族在平民麵前,他當然可以信誓旦旦說自己在學校混日子、哪怕學不到半點知識也能過得比平民好。
可如果有一群大富大貴的人聚在一起,學識高的和學識低的相比起來就沒有什麽懸念了。
而且擁有文化底蘊的世家貴族中,又有幾個不重視子女教育的?除非他們的父母也是些不孝子孫。
帝國大學的城牆之外,有許多可以混日子的學校,公立的或者私立的都有。
如果隻是為了混日子,他們幹嘛要進來帝國大學呢?
混不下去可以走嘛,反正也沒人在乎。
伊莎貝拉相當尊重那些人對快樂教育的喜愛。
隻要被淘汰的不是她,有什麽不好尊重的呢?
學長學姐們最神乎其神的一句話:“知道為什麽預科一年級有六個班到了,預科二年級就隻有五個班了嗎?
因為那些被淘汰的人,正好湊夠了一個班,所以就隻有五個班了。”
二年級學生似真非真的說法,確實是嚇到了不少學弟學妹。
伊莎貝拉對此將信將疑——她支持那些想要追求自由學習的同學去快樂學習、追求天性,反正隻要到了二年級被淘汰的不是她就行了。
勞爾也警告過:帝國大學的淘汰製度,一直都在執行,有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
並且這種製度從來不給人後悔的機會:無論啥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伊莎貝拉不服氣地朝樓下的學長學姐們喊:“預科升本科的升學率隻有30%,六月份就要開始選拔了,如今已經二月份,你們要加油哦!隻有30%哦!”
寢室的其他同學立馬起哄:“對呀,你們要加油哦!”
從此之後伊莎貝拉為代表的個性化預科一年級學生就在“反向搓火“的路上一區不複迴。
一樓樓梯口的布置權在預科一年級學生手裏,所以他們在樓梯口貼上一張一尺寬二尺長的紙,上麵寫著:
“親愛的學長學姐們:
離大學招生考試季還有xxx天。祝你們心想事成、學業有成~”
每天都不忘按時更換上麵倒計時的數字。
每次經過這個數字前,預科準畢業生們無不是心頭一緊。
他們煞有介事地組織了一個活動,各自請自己所認識的本科論文一遍過的前輩學長們,給後麵正在為論文艱苦奮鬥的學弟學妹們寫一兩句寄語。
這些大人們雖然覺得這種事情來得虛,奈何小孩子們一片好意,他們也不好說什麽呀。
得到這些寄語之後,預科一年級的把這些小紙條裝裱在一個紀念冊上。
再把這個紀念冊供奉到求知大教堂智聖雅伽莎的雕像前。
求知大教堂兩側的月桂樹林上掛滿低年級學生的祈福布條。
以前這裏隻掛著一些“希望我的論文能夠通過”“祈禱順利升學”的話語。
現在,上麵的語言千奇百怪。
“我哥哥喬迪即將畢業,雖然他文筆很爛,我仍然誠心地向上主祈禱他能夠突然開竅,論文能夠一遍過!”
“請上主保佑學長克裏夫金今年成功取得碩士學位。我讀小學三年級時,他已經取得了學士學位,然而我現在都預科一年級了,六年了,他還沒取得碩士學位,我看著好心痛啊!”
“弗迪朗斯,為了你和你未婚妻的美好將來,一定要一把通過!”
“希望上主表現我表哥論文能過,如果這個願望太難了,就賜給他一個妻子吧。別讓他再浪費時間了!”
月桂林一時間成了大行社死現場……
當事人看到這些布條之後(即便是沒有明確寫名字的也能基本對號入座),臉黑的能夠滴出水來。
預科一班在裝飾教室外牆的時候,特意寫出一小段文字:“預一忽上忽下,預二兩極分化,預三天上地下——咱們誰也別覺得誰輕鬆。”
“這一屆的小孩子簡直太壞了!”預科學院院長看到之後如此歎息。
德育老師,一個藍眼睛的老太太,無可奈何地清了清嗓子:“主要是個別人把整體都給帶歪了。”
院長問:“你是說一班的伊莎貝拉?”
她點頭:“這位小姐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混進了馴良的馬群裏,把所有的馬都帶得豪放不羈了。”
柏拉圖先生似笑非笑:“但是,據我所知,她是你扣分扣的最多的一個學生。”
“卻也是我加分加的最多的一個學生。”德育老師說道:“她做的過火的地方我自然要扣她的分,可是她做的實在好的地方,我又怎麽能夠不給她加分呢?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她的分數總是略有盈餘。”
可是這個雪花並沒有掉多久。
伊瑞兒把頭探出陽台,往上一看:好像有人在樓頂掃雪。
(其實在樓頂掃雪的並不是人,而是居住在樓頂的雷鳥。)
她趕緊把小腦袋縮了迴來。
樓下有女生看到了她們,對她們喊話:“樓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馬上就要考試了,怎麽還不去學習?”
伊瑞兒不甘示弱:“樓下二年級的姐姐,你們也要做榜樣啊!”
說的好像就隻有一年級的要考試似的!
同層的其他學生也跟著附和起來:“二年級的學姐也要做好榜樣啊!”
帝國大學有一項非常鬧心的傳統:“搓火”。
所謂的搓火,是高年級的學生在考試之前給低年級的學生製造緊張氣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壓力。
碩士生喜歡給本科生們講獲得學士學位的不易、升學的壓力、前途的渺茫。
本科生喜歡給預科準畢業生宣講本校直升率有多難、直升學生選科的時候有多麽驚險。
預科高年級的,也喜歡給低年級的搓火:給他們講期中期末考試有多難、學習榮譽有多重要……
本來伊瑞兒也是不緊張的,但是人是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如果除你之外,全年級的其他人都緊張了起來,你想不緊張都有點難了……
麵對學長學姐的搓火行為,學弟學妹們可以反駁,可以不屑,但是有一樣事情千萬做不得——那就是抱怨考試。
有些預科班的學生懷念在中學時代每個學期隻有兩次考試的時光(絕大多數這樣的人是公立學校畢業的),對帝國大學預科學院一月一考、一周一測、一科一評的考評製度感到厭煩,並極盡哀怨。
然而他們很快就被劃成了笑話——盡管大家都知道這些期盼快樂學習的人的家境足夠給他們提供富足的生活。
然而在帝國大學城內,家境很差的有多少人呢?
如果一個富有的貴族在平民麵前,他當然可以信誓旦旦說自己在學校混日子、哪怕學不到半點知識也能過得比平民好。
可如果有一群大富大貴的人聚在一起,學識高的和學識低的相比起來就沒有什麽懸念了。
而且擁有文化底蘊的世家貴族中,又有幾個不重視子女教育的?除非他們的父母也是些不孝子孫。
帝國大學的城牆之外,有許多可以混日子的學校,公立的或者私立的都有。
如果隻是為了混日子,他們幹嘛要進來帝國大學呢?
混不下去可以走嘛,反正也沒人在乎。
伊莎貝拉相當尊重那些人對快樂教育的喜愛。
隻要被淘汰的不是她,有什麽不好尊重的呢?
學長學姐們最神乎其神的一句話:“知道為什麽預科一年級有六個班到了,預科二年級就隻有五個班了嗎?
因為那些被淘汰的人,正好湊夠了一個班,所以就隻有五個班了。”
二年級學生似真非真的說法,確實是嚇到了不少學弟學妹。
伊莎貝拉對此將信將疑——她支持那些想要追求自由學習的同學去快樂學習、追求天性,反正隻要到了二年級被淘汰的不是她就行了。
勞爾也警告過:帝國大學的淘汰製度,一直都在執行,有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
並且這種製度從來不給人後悔的機會:無論啥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伊莎貝拉不服氣地朝樓下的學長學姐們喊:“預科升本科的升學率隻有30%,六月份就要開始選拔了,如今已經二月份,你們要加油哦!隻有30%哦!”
寢室的其他同學立馬起哄:“對呀,你們要加油哦!”
從此之後伊莎貝拉為代表的個性化預科一年級學生就在“反向搓火“的路上一區不複迴。
一樓樓梯口的布置權在預科一年級學生手裏,所以他們在樓梯口貼上一張一尺寬二尺長的紙,上麵寫著:
“親愛的學長學姐們:
離大學招生考試季還有xxx天。祝你們心想事成、學業有成~”
每天都不忘按時更換上麵倒計時的數字。
每次經過這個數字前,預科準畢業生們無不是心頭一緊。
他們煞有介事地組織了一個活動,各自請自己所認識的本科論文一遍過的前輩學長們,給後麵正在為論文艱苦奮鬥的學弟學妹們寫一兩句寄語。
這些大人們雖然覺得這種事情來得虛,奈何小孩子們一片好意,他們也不好說什麽呀。
得到這些寄語之後,預科一年級的把這些小紙條裝裱在一個紀念冊上。
再把這個紀念冊供奉到求知大教堂智聖雅伽莎的雕像前。
求知大教堂兩側的月桂樹林上掛滿低年級學生的祈福布條。
以前這裏隻掛著一些“希望我的論文能夠通過”“祈禱順利升學”的話語。
現在,上麵的語言千奇百怪。
“我哥哥喬迪即將畢業,雖然他文筆很爛,我仍然誠心地向上主祈禱他能夠突然開竅,論文能夠一遍過!”
“請上主保佑學長克裏夫金今年成功取得碩士學位。我讀小學三年級時,他已經取得了學士學位,然而我現在都預科一年級了,六年了,他還沒取得碩士學位,我看著好心痛啊!”
“弗迪朗斯,為了你和你未婚妻的美好將來,一定要一把通過!”
“希望上主表現我表哥論文能過,如果這個願望太難了,就賜給他一個妻子吧。別讓他再浪費時間了!”
月桂林一時間成了大行社死現場……
當事人看到這些布條之後(即便是沒有明確寫名字的也能基本對號入座),臉黑的能夠滴出水來。
預科一班在裝飾教室外牆的時候,特意寫出一小段文字:“預一忽上忽下,預二兩極分化,預三天上地下——咱們誰也別覺得誰輕鬆。”
“這一屆的小孩子簡直太壞了!”預科學院院長看到之後如此歎息。
德育老師,一個藍眼睛的老太太,無可奈何地清了清嗓子:“主要是個別人把整體都給帶歪了。”
院長問:“你是說一班的伊莎貝拉?”
她點頭:“這位小姐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混進了馴良的馬群裏,把所有的馬都帶得豪放不羈了。”
柏拉圖先生似笑非笑:“但是,據我所知,她是你扣分扣的最多的一個學生。”
“卻也是我加分加的最多的一個學生。”德育老師說道:“她做的過火的地方我自然要扣她的分,可是她做的實在好的地方,我又怎麽能夠不給她加分呢?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她的分數總是略有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