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最近文家貴族的風評,那一條條毫無公正的言論,把伊莎貝拉紮得跟個刺蝟似的。


    他們說的那些話還是以往的那種調調——說來說去都在責怪伊莎貝拉得理不饒人。


    得,在他們眼裏,畏縮在後麵躲著的是對的,敢於出來麵對的那個倒是錯了。


    前些個日子,戴安娜的那些個親戚們或明或暗地提醒著勞爾夫婦和伊莎貝拉本人,希望伊莎貝拉站出來做一個聲明,表達對戴安娜的同情,還要特地提醒普羅大眾:戴安娜是無辜的。


    格局這種屁話,是說給有恃無恐的人和局外人聽!


    她才不要什麽格局!


    勞爾夫妻倆挨個迴懟了那些個聖母們。


    皇後則是直接向戴安娜的親戚們表示:“戴安娜那孩子的確很可憐,作為親戚,你們應該去多鼓勵她、多陪在他身邊,不需要為外頭的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煩惱。”


    於是,她就這麽輕飄飄地取消了戴安娜的母親、嬸母、伯母、姨母、舅母、姑母等女性親戚的入宮麵覲特權,改為了:“非詔不得入宮”。


    勞爾沒有公報私仇限製他們家族的聖母男們參政議政,但是武將出身的樞密院院長毫不留情地讓他們“先齊家再治國”,把家裏的事情掰扯明白再說。


    戴安娜的姑父是個不知死活的人,告樞密院院長的禦狀。


    拿著皇帝聽了之後,覺得樞密院院長安排十分有道理:體諒臣下家事是應該的,既然樞密院院長已經做出來仁慈的舉動,他在這做皇帝的也不能什麽都不做。


    於是,給他們放了一個月的假,這一個月裏都不需要去內閣報道,也用不著去首相府,讓他們安心去處理家事。給半薪。


    就這樣,他們一家子的社死套餐給安排的明明白白。


    皇帝和樞密院院長難道是討厭他們一家子是非不分、沒有正義感嗎?


    當然不是。


    隻是因為他們家裏把自己家的家事的扯得過大,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影響了太多的輿論,占用了太多的社會資源。


    這個時候,皇帝、內閣、樞密院三方都希望此時民間的輿論是一致對外的——他們想看到的是大家都讚同朝廷對吉爾維亞王國的處置、讓京城上下都形成一種同仇敵愾的氣氛。


    然而,國家大事發生在千裏之外,了解不多;而街坊鄰裏家的屁事就發生在麵前,拐彎抹角的都能打聽到什麽。


    談論國家大事,市井小民能幫上什麽呢?談論別人家牆內的事,他們反倒能摻和兩下——摻和成功後還能順帶滿足他們個人的成就感。


    所以人們對離自己比較近的、自己能摻和的事情更敏感。


    這種事情鬧大了,就衝散了百姓對於國家大事的注意力。


    戴安娜的家人們滿世界賣慘、餐多各方親戚為自己家說項,也隻是在想投機的理念下進行了一次窺探——看看到底哪些人是站在自己家這邊的。


    他們的居心,被那幾位真正的實權大佬看得一清二楚。


    他們甚至認為支持這一家族的人實在有點多。


    這就是為什麽戴安娜的家人們必須要迴家晾一晾。


    伊莎貝拉對這其中的門道了解甚少。


    在她認識裏:


    戴安娜家各種叫囂,無非是為了證明自己家的“文官清流”名聲,在博取同情之餘給自己家的孩子謀個好親事。


    而皇帝皇後下場整他們家是因為他們家的行為已經嚴重冒犯了皇室的尊嚴——怎麽著伊莎貝拉也是算皇室成員。


    校園裏的明明已經融的差不多了,突然又來了一場猛然地降溫,學校的地麵頓時成了光溜溜的滑冰場。


    伊莎貝拉一寢室的人穿著最厚的衣服,手裏捧著暖爐,站在陽台,看預科學院外的大道上的人。


    一邊看著外頭走過的人,一邊猜測他們的身份。


    “瞧瞧那幾個走路戰戰兢兢和那幾個連走帶滑、刹都刹不住的,一看就知道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


    “那幾個一路滑過、動作利索、毫不猶豫的人,一看就是北方地區的。”


    他們口中的北方都是指的那些十月下旬就大雪紛飛的地區……


    “那幾個鞋子拴了草繩、或者穿著踏冰木底毛靴、走得穩穩當當的,毫無疑問是來自偏北地區——有下雪,但冬天不是很長的那種。”


    “昨天我去買凍瘡藥,看到摔傷的人還挺多的,醫生們和學醫的學長學姐那叫相當淡定。”伊林說:“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人前赴後繼地摔倒,傷的人多了,他們就習慣了。”


    “學生手冊上要求冰雪天多穿衣服,偏偏有那麽一些自詡不怕冷的非不信。”伊莎想到自己那位剛升入本科學院一個多月就摔骨折的表哥:


    “其實學校讓我們在冰雪天多穿一點,除了防寒保暖,也是為了讓我們在冰雪天摔跤的時候摔的不那麽慘。”


    薩拉問小夥伴們:“北方人真的有狗拉雪橇的項目嗎?”


    伊瑞兒等幾個北方人一臉問號的瞧著她:“不然呢?”


    伊莎笑道:“我是到了南方來之後才知道狗原來可以用來當寵物。我們那裏的狗都是最好的獵手。”


    “學長告訴我們,到了二年級就要正式學習奧格蘭斯語,”一想到要學一門外語,薩拉抓了抓頭:“北方有很多人說奧格蘭斯語嗎?”


    她是真的想不通啊,同一個語言裏麵那麽多方言口音已經讓人頭皮發麻了,為什麽還要學外語呢?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伊林說:“說這種話的都是上了年紀的北國移民,還有外來的媳婦兒。我老家當地的官府規定了,無論打哪來的,三十歲以下的人不準說馬特亞語以外的語言;居民有權不迴應來自外語的搭訕——所以在我們那裏,隻要他們想要治內生活下去,多半是外頭人主要選擇入鄉隨俗。”


    “這個規矩好,”薩拉大讚這種規定:“哪有外頭人到我們國家的國土上來謀生,還要由我們遷就他們語言習慣的道理!他們若是真的學不會,完完全全可以不過來呀!”


    伊瑞兒心想:嗯……到底有多少個地區照搬了卡羅蘭當年的地方法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女的進階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遺思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遺思道並收藏皇女的進階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