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就是具有諷刺意味,沒過多久,漏水事件發生在陳山福的樓下。這次陳山福成了“被告”事態又會怎樣呢?
可以想象,對這樣一個惡棍和無賴,事情的結果就完全顛倒過來。別人花錢給他維修,他說把他家搞得汙七八糟的,又要別人賠償,又是500元。前麵吃了“被告”,這次“原告”照吃。樓下住的可是“軟蛋”——他媽單位的一科長。樓上的遭遇已經讓這位科長膽戰心寒,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隻能憤怒,但錢還是交了。
雖然陳山福欺壓百姓,可鄰居也感到奇怪,他對父母還是很孝順的,每次父母一生氣,他總會盡量迴避,給父母說一些好聽的話來安慰。對妻子也算是百依百順,在外麵像一隻狼,可在家裏卻像一個哈巴狗,盡量逗妻子開心。
陳山福的母親唐冬菊還算是一個通情達理、懂法的人。滲水事件發生後,她也向樓上樓下又是道歉,又是賠笑臉。特別是那位科長,她在單位隻是沒有給別人下跪求得諒解。可她那十惡不赦的兒子的所作所為,單位同事和左鄰右舍都沒有人原諒她,也沒有人搭理她。所以,他的處境十分孤單。
當追捕組找到唐冬菊,了解陳山福時,她淚流滿麵,過了許久才仰天長歎:“哎,都是我上輩子作孽,生下這麽個兒子。由於山福不爭氣,他的父親2000年連病帶氣與世長辭。我也是無臉見人,隻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呆在家裏。山福的妻子蕭明珍一直在外地打工,孫女陳曉嬌在石家鎮中心小學上二年級。山福隻是幾次托人帶了一些錢和東西迴來,其他情況我一無所知,我也不想知道,他太傷我的心了。”
要說陳山福的父親被氣死,一點不誇張。父親陳才義和他的名字一樣,有才有義。在單位也是一名副廠長,很是受人尊敬。當然,作為領導,得罪人也是在所難免。而就在陳山福被通緝時,就有職工當著陳才義的麵說,你那麽會教育人,怎麽會教出這樣的兒子?陳才義是一個要麵子的人,至此後,他就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成天鬱鬱寡歡,沒過多久就一病不起,含羞九泉。
小劉打聽到這些情況時,既是同情又是憤恨,他猶豫了,不想再去刺傷這位無辜母親的神經,可居委會的同誌說,要想知道陳山福以及妻子的情況,唯一的途徑隻有找唐冬菊。小劉很是矛盾,再三思考之後才以核對戶口的名義迂迴了解陳山福的情況,可萬萬沒有想到,這樣還是觸及到她那永久不能愈合的傷口。
小劉看見唐冬菊老人悲痛欲絕的樣子,心裏一陣陣絞痛,正想打斷話題安慰幾句,可老人說出蕭明珍下落,他心裏是悲喜交加五味雜陳。要說能在唐冬菊老人口中得到陳山福的具體情況,追捕者確實沒有抱太大希望,他們期望得到的不過就是蕭明珍的情況。
雖然陳山福的妻子已曾到監獄探視過,可每次探視她既不是以妻子的身份也不是以蕭明珍名字出現,並且每次都說沒有帶證件,好心的幹警為了對陳山福進行幫教都為其大開綠燈。所以,根本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查找的線索,蕭明珍和許東麗到底是不是一個人,眼下還不能斷定,而且也不能貿然問起。
小劉見唐冬菊提起這段往事痛苦不堪羞愧不已,對眼前這位飽受親人折磨的母親更加同情,便親切地叫她大媽。他想刺探李新泉是否就是陳山福,便問:“唐大媽,那您知道他什麽時候改名叫黃誠的?”
殊不知,小劉的這句話如亂箭穿兇深深地刺痛了老人的心。其實,唐冬菊老人隻知道兒子不務正業,成天與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他到底幹了些什麽,改名換姓那可是大逆不道,她那怒氣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大聲吼道:“什麽?叫黃誠!他不是把老祖宗的姓都賣了?這個畜生!氣死了他爹還想把我也氣死!?”
沒有想到,這位深受親子其害的母親根本就不知道兒子改名之事,她還如此遵從孔孟之道,以致於大動肝火。既然她對改名都不知道,殺人、坐牢、越獄之類的事她更不可能知曉,看她那傷心動怒的表情絕對不像是裝出來的,怎麽說都不忍心再去傷害她。小劉便馬上找理由以求息事寧人,撫慰她那傷痛的心。他反應敏捷: “不,不,不。我們隻是聽說,沒有根據。”
“你們沒有根據,沒有根據會這樣問我嗎?不要安慰我這老太婆了。”唐冬菊老人雖是女流之輩,年事已高,但她知道警察既然這樣問,肯定是有憑有據,不會空穴來風,他們說沒有根據,也隻是安慰自己罷了。
“真是這樣,唐大媽,您不要生氣。不信,你問一下陳山福不久知道了嘛。”
唐冬菊說:“他好多年都沒有迴過家了,我在哪裏去問他?”
小劉反問:“幾年沒迴過家?”
唐冬菊想了想說:“就是,好像是2000年春節迴家後,就渺無音訊,每次問起蕭明珍,她也說不知道。”
小劉自然不會提起陳山福坐牢的事,遲疑片刻後,機靈地將話題急轉,問道:“你知道蕭明珍在什麽地方打工嗎?我們戶籍上有事想和她聯係一下。”
“我也不知道,兩個月前,她給我打過電話,沒有說在哪裏打工。但我記下了她的電話號碼,我去給你們找。”說完她起身到裏屋找出一個小本,小本上都是寫著很大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她戴上老花鏡翻了翻,拿著本子給小劉說:“就是這個號碼。”
可以想象,對這樣一個惡棍和無賴,事情的結果就完全顛倒過來。別人花錢給他維修,他說把他家搞得汙七八糟的,又要別人賠償,又是500元。前麵吃了“被告”,這次“原告”照吃。樓下住的可是“軟蛋”——他媽單位的一科長。樓上的遭遇已經讓這位科長膽戰心寒,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隻能憤怒,但錢還是交了。
雖然陳山福欺壓百姓,可鄰居也感到奇怪,他對父母還是很孝順的,每次父母一生氣,他總會盡量迴避,給父母說一些好聽的話來安慰。對妻子也算是百依百順,在外麵像一隻狼,可在家裏卻像一個哈巴狗,盡量逗妻子開心。
陳山福的母親唐冬菊還算是一個通情達理、懂法的人。滲水事件發生後,她也向樓上樓下又是道歉,又是賠笑臉。特別是那位科長,她在單位隻是沒有給別人下跪求得諒解。可她那十惡不赦的兒子的所作所為,單位同事和左鄰右舍都沒有人原諒她,也沒有人搭理她。所以,他的處境十分孤單。
當追捕組找到唐冬菊,了解陳山福時,她淚流滿麵,過了許久才仰天長歎:“哎,都是我上輩子作孽,生下這麽個兒子。由於山福不爭氣,他的父親2000年連病帶氣與世長辭。我也是無臉見人,隻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呆在家裏。山福的妻子蕭明珍一直在外地打工,孫女陳曉嬌在石家鎮中心小學上二年級。山福隻是幾次托人帶了一些錢和東西迴來,其他情況我一無所知,我也不想知道,他太傷我的心了。”
要說陳山福的父親被氣死,一點不誇張。父親陳才義和他的名字一樣,有才有義。在單位也是一名副廠長,很是受人尊敬。當然,作為領導,得罪人也是在所難免。而就在陳山福被通緝時,就有職工當著陳才義的麵說,你那麽會教育人,怎麽會教出這樣的兒子?陳才義是一個要麵子的人,至此後,他就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成天鬱鬱寡歡,沒過多久就一病不起,含羞九泉。
小劉打聽到這些情況時,既是同情又是憤恨,他猶豫了,不想再去刺傷這位無辜母親的神經,可居委會的同誌說,要想知道陳山福以及妻子的情況,唯一的途徑隻有找唐冬菊。小劉很是矛盾,再三思考之後才以核對戶口的名義迂迴了解陳山福的情況,可萬萬沒有想到,這樣還是觸及到她那永久不能愈合的傷口。
小劉看見唐冬菊老人悲痛欲絕的樣子,心裏一陣陣絞痛,正想打斷話題安慰幾句,可老人說出蕭明珍下落,他心裏是悲喜交加五味雜陳。要說能在唐冬菊老人口中得到陳山福的具體情況,追捕者確實沒有抱太大希望,他們期望得到的不過就是蕭明珍的情況。
雖然陳山福的妻子已曾到監獄探視過,可每次探視她既不是以妻子的身份也不是以蕭明珍名字出現,並且每次都說沒有帶證件,好心的幹警為了對陳山福進行幫教都為其大開綠燈。所以,根本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查找的線索,蕭明珍和許東麗到底是不是一個人,眼下還不能斷定,而且也不能貿然問起。
小劉見唐冬菊提起這段往事痛苦不堪羞愧不已,對眼前這位飽受親人折磨的母親更加同情,便親切地叫她大媽。他想刺探李新泉是否就是陳山福,便問:“唐大媽,那您知道他什麽時候改名叫黃誠的?”
殊不知,小劉的這句話如亂箭穿兇深深地刺痛了老人的心。其實,唐冬菊老人隻知道兒子不務正業,成天與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也不知道他到底幹了些什麽,改名換姓那可是大逆不道,她那怒氣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大聲吼道:“什麽?叫黃誠!他不是把老祖宗的姓都賣了?這個畜生!氣死了他爹還想把我也氣死!?”
沒有想到,這位深受親子其害的母親根本就不知道兒子改名之事,她還如此遵從孔孟之道,以致於大動肝火。既然她對改名都不知道,殺人、坐牢、越獄之類的事她更不可能知曉,看她那傷心動怒的表情絕對不像是裝出來的,怎麽說都不忍心再去傷害她。小劉便馬上找理由以求息事寧人,撫慰她那傷痛的心。他反應敏捷: “不,不,不。我們隻是聽說,沒有根據。”
“你們沒有根據,沒有根據會這樣問我嗎?不要安慰我這老太婆了。”唐冬菊老人雖是女流之輩,年事已高,但她知道警察既然這樣問,肯定是有憑有據,不會空穴來風,他們說沒有根據,也隻是安慰自己罷了。
“真是這樣,唐大媽,您不要生氣。不信,你問一下陳山福不久知道了嘛。”
唐冬菊說:“他好多年都沒有迴過家了,我在哪裏去問他?”
小劉反問:“幾年沒迴過家?”
唐冬菊想了想說:“就是,好像是2000年春節迴家後,就渺無音訊,每次問起蕭明珍,她也說不知道。”
小劉自然不會提起陳山福坐牢的事,遲疑片刻後,機靈地將話題急轉,問道:“你知道蕭明珍在什麽地方打工嗎?我們戶籍上有事想和她聯係一下。”
“我也不知道,兩個月前,她給我打過電話,沒有說在哪裏打工。但我記下了她的電話號碼,我去給你們找。”說完她起身到裏屋找出一個小本,小本上都是寫著很大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她戴上老花鏡翻了翻,拿著本子給小劉說:“就是這個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