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皇帝和大楚們吃完這頓晚飯。


    心頭滋味各是不同。


    皇帝是很高興。


    但是大臣們心頭酸溜溜的,飯菜在嘴裏,那都不是滋味。


    等慢騰騰的吃完晚膳,已經到了入夜時分。


    夜。


    丹陽縣居然又變了一副摸樣。


    白天的丹陽城是一座大火爐,幾乎像是在燃燒一樣,到處都是叮當當響。


    入夜之後,丹陽城迅速安靜了下來,隻有極少數鐵匠鋪還在趕工。


    但是,鐵匠們並未迴家,反而來到小巷子深處,一些農家大院子,一二百人成群的聚攏在一起。


    皇帝和眾大臣們都奇怪,跟著去查勘情況。


    他們進了小巷。


    發現這丹陽縣城,家家戶戶,夜不閉門。


    屋內屋外,隨處可見昂貴的鐵器。


    也沒人特意去收拾。


    也不怕被盜走。


    上古堯舜時代,所謂的聖人之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莫過於此吧!


    在巷子深處,一座很大的土院子中央,卻看見一名讀書人,手裏拿著一卷教材,站在一塊巨大的木板前麵,寫寫畫畫。


    “這是1、2...10,用來記賬的數字。今日,我們教新學的加減發、乘除法。一把菜刀二百文,三把菜刀是多少文銅錢?”


    那讀書人講道。


    那些粗糙鐵匠們圍了一圈,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跟著讀書人,笨拙的一個一個念木板上的數字。


    這應該是一座非常簡單的學校。


    皇帝和大臣們站在成群的鐵匠人群的後麵,難以置信。


    看樣子,不管老人婦孺,這裏似乎誰都可以來學。


    也沒人讓他們這群外人出去。


    “這...這是什麽學校?”


    太常盧梓驚呆了。


    “這是丹陽夜校,這夜校咱們丹陽城內有幾十所,就是教算術、識字,還有,教怎麽打鐵。


    這先生,是縣令大老爺出的銀子,請來教咱們這些老百姓的,不用教學費。不學白不學,三天不學就落後了。


    很多打鐵不懂的東西,都要在這裏學,切磋技藝。你們是外來人吧,多學學也有好處!”


    旁邊一個老鐵匠轉過頭,看了他們一眼道。


    皇帝和眾大臣們都是難以置信。


    丹陽縣民,居然在讀夜校。


    丹陽縣政績清單上,隻寫新辦一堆私塾。


    他們原以為,教授一群低齡的蒙童而已。


    卻沒想到,全城百姓都要學。幾萬人,全都在上夜校。


    白天沒時間學,幹脆晚上,在夜校裏學。


    “這裏的先生還教你們打鐵?一個讀書先生,比你們打了一輩子鐵的匠人,還會打鐵?”


    盧梓詫異。


    “先生當然不會打鐵,可是縣令大老爺會啊!他寫了很多書,讓先生們照著念就行了。


    縣令大老爺啥都懂,這新式土高爐、炒鋼就是他發明的。


    他還寫書,《鋼鐵材料和原理》,說往裏麵加不同的東西,就變成了不同的鋼。讓我們丹陽鐵匠們都要學,發明出更好的鋼。有新鋼材出來,他重重有獎。”


    老鐵匠很是自豪。


    眾大臣麵麵相覷。


    小昏侯太強悍了!


    小昏侯這是以一人之力,把丹陽縣煉鐵術,給拔高了一個檔次啊!


    就像他發明昏侯紙一樣,把大楚皇朝從竹簡時代,帶入了紙時代。


    “你們縣令大人,就不怕別人學去了?大楚各郡都有鐵匠...他們外地人學去了,你們豈不是掙不到錢了?”


    項燕然問道。


    “哈哈,鐵匠來我們丹陽學冶鐵,丹陽縣歡迎啊!


    這小半年,大楚至少來了幾十位打鐵宗師,都是想要偷學帶走...隻是來了之後一個月,他們就不願意走了。


    他們說,這天下沒有比丹陽縣更適合打鐵的地方了。就算迴去老家,既沒有小高爐,也沒有鐵礦山,當地官員對他們也渾不在意。


    幾個人打鐵有什麽勁啊,幾萬鐵匠一起打鐵那才叫有意思。


    這丹陽縣,才是鐵匠發家致富的寶地。外地鐵匠來了,可以直接加入本縣的戶籍。


    縣令大人就不用說,對咱們鐵匠是恩重如山,再生父母啊!縣衙上上下下所有小吏、衙役,對咱們鐵匠都是客客氣氣,把咱們當成上等人。


    這在其他縣城,誰會多瞧咱們匠人一眼?他們又不傻,這種寶地不待,去其它地方。”


    老鐵匠大笑。


    ...


    皇帝和眾大臣們看了小半個時辰,聽了一堂課,便離開夜校。


    皇帝緩步走著,沉默著,似乎在深思著什麽。


    這丹陽縣治理的好啊!


    小昏侯這金手一指,把丹陽縣化廢為寶


    這個法子,能複製到其它縣去嗎?讓大楚,冒出幾十座,上百座丹陽縣嗎?國力成倍成倍的暴增?


    估計,很難!


    這丹陽縣的馬鞍山,一座巨大的鐵礦山,礦石幾乎不費什麽錢,隻要人工就行了。光是這個巨大的好處,就不是別的縣城可以媲美的。


    丹陽縣占了這麽一個好處,找對了方向,使足了勁發展鋼鐵,全城百姓一起打鐵。這才短短半年,成為一座鋼鐵重鎮。


    別的縣。好像,做不到啊!


    皇帝項燕然心頭有些遺憾。


    不過,就算無法複製。這座丹陽鋼鐵重鎮的價值,對大楚的作用也是極高。


    太尉府每年都要督造大批的兵械。


    讓丹陽鐵匠來打造,大楚將士的兵刃,會變得更加鋒利。鎧甲,會更堅固不可破。


    平日無戰事,丹陽縣打造農具、家用鐵器,也是對農夫耕田有大好處。


    這對大楚皇朝是大利。


    大臣們也沉默了。


    心裏,更難受了,更憋屈了。丹陽縣上報的政績清單裏麵,連學校都是真的,隻有少報,沒有多報。


    孔寒友心中很痛苦,陷入了糾結之中。


    他有私心。


    他希望有朝一日,儒家能獨尊,一統諸派學說。


    可是身為大楚皇朝的丞相,但也有公心,有夢想。


    他也盼著,自己身為宰相,主政大楚皇朝,給他五年、十年的功夫,打造出一個巍巍盛世。


    他希望自己史冊留名,成為大楚皇朝最赫赫有名的丞相。


    小昏侯治理丹陽縣,政績顯赫的亮瞎他們一群三公九卿大臣的眼,堪稱大楚的縣令中的楷模。


    虛報了政績嗎?


    沒有。


    有做錯了的地方嗎?


    沒有錯。


    唯一錯的,隻是小昏侯不是儒派,也不是門閥勳貴派。不是他們的自己人,而是....政敵。


    政敵,就是儒派掌權道路上的障礙。


    哪怕小昏侯做的都是對的,也必須打倒在地!


    否則,儒派的崛起,遲早要毀在小昏侯的手裏。


    如果不能給小昏侯定罪,此番微服私訪迴到金陵城。全國郡縣政績大考排名出來,皇上肯定要給小昏侯升官。


    該下決心了!


    孔寒友深吸了一口氣,朝旁邊的一名官員微微點了點頭。


    那名官員心領神會,目中露出陰狠的光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