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帶著一群十多名大臣們,在眾多護衛的明裏暗裏保護下,在丹陽縣城內走街串巷。


    街頭巷尾,點點滴滴,那才是真,做不了假。


    一座座土高爐冒著煙火,家家戶戶叮叮當當響,男女老少們全都忙碌的團團轉,幾乎沒有片刻閑暇。


    到了傍晚時分,他們一行眾人方才停下,感覺肚腹饑餓。


    蔡和大太監問,要不要讓禦廚準備晚飯?


    有禦廚隨行,雖然此處條件簡陋,但準備皇上和十多名大臣的夥食,還是可以的。


    項燕然搖頭,帶著眾大臣來到街邊一個熱鬧的大鋪子吃飯,在角落單獨弄了幾張大桌。


    卻見,這大鋪子裏擺放著各色雞鴨魚肉,還有農家蔬菜,客人進來任選雞鴨,現做。


    以皇帝和三公九卿大臣們的夥食標準,平日都是禦廚做的佳肴盛宴,這街頭大鋪子當然是寒酸、簡陋,飯菜粗糙幾乎難以下咽。


    可是,對於一座縣城裏生活一輩子的平民來說,這夥食已經是相當奢侈了。


    隻見,傍晚時分,三三兩兩鐵匠們來到這座大鋪子。


    他們晚上還要忙著打鐵的幹活,也來不及迴家吃飯,便在這鋪子裏吃上一頓晚飯。


    一頓雞鴨魚肉飯,也就一二十文銅板,他們的收入也付得起這個錢。


    每天每頓飯能吃上肉,對於大楚的百姓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許多百姓一個月也未必能嚐到肉味。


    但是,丹陽縣城卻差不多做到了。


    這大鋪子裏,桌上都是肉菜,眾鐵匠們也沒有誰舍不得花錢。


    項燕然看到這副場景,心情不錯,朝眾大臣們笑道:“我等就在這裏用膳吧!...這農家飯,好多年沒吃了。嚐嚐這百姓飯菜的口味,憶苦思甜啊!


    什麽叫政績?


    官府寫一張政績清單,列出一大堆的數字,那其實都不算數!那是官府的政績,不是百姓的政績。


    數一數這老百姓餐桌上,吃幾碗飯,有幾碗肉菜,就一目了然了。


    就這座吃飯的大鋪子,幾乎每個鐵匠進來都點一盤雞鴨魚肉,他們這每日都能吃上了肉,這就是了不起的政績!


    我大楚百郡千縣,若是人人都能每天吃上一頓這樣的大碗飽飯、肉菜,那便是千古未有的盛世,朕足以笑對列祖列宗了。”


    皇帝無比的感慨。


    他在縣城裏走了半天,漸漸有些弄明白丹陽縣,亮瞎眼的“政績清單”,是怎麽出來的。


    先要有活幹。


    丹陽縣“鋼器”,非常非常出名,價錢也不算貴的離譜,吸引了大量外地的商人來采購鐵器。


    大楚其它地方隻能煉鐵,極少能煉“鋼”的。


    所以有句俗話叫做“好鋼用在刀刃上!”,刀身都用鐵,刀刃才用鋼。


    可是,丹陽縣煉出了“鋼”,整把農具、刀具都是全鋼打造。


    簡直厲害的不行。


    各地商人蜂擁而至,大量采購鋼器。


    丹陽縣城原本三千戶口,一萬五千人口。再加上,最近半年招募來的無地“流民”,已經增加到了將近有三萬的人口。


    馬鞍山采礦、運礦、城內冶鋼、鐵匠鋪打鐵...丹陽縣全都自己幹了。


    最富的,當然是丹陽郡主和小昏侯了。


    馬鞍山鐵礦,是郡主的。


    近百座土高爐,也是小昏侯的,少量是其他人的。煉出來的“鋼錠”,價值極高,全是暴利。


    鋼錠賣給城裏的鐵匠們。


    家家戶戶都打鐵。


    鐵匠們一人一日掙個三五百文銅錢,非常有錢啊!


    小小的丹陽縣百姓們,一夜之間,變比金陵皇城的百姓還富庶。


    丹陽縣衙從中抽稅,稅收大幅的暴漲,半年暴漲個十倍也不足為奇,自然也有錢。


    縣衙和百姓們有錢了,自然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從外縣采購大批的耕牛、造巨型水車、人人吃肉...。


    鐵匠們大碗吃飯,大口吃肉,肚子裏有油水。


    哪怕他們本是個瘦子,每天打鐵,又頓頓吃肉,隻需三個月下來,都會長的精幹,渾身彪悍壯碩,孔武有力。


    難怪這丹陽縣城,幾乎看不到衣衫襤褸,瘦骨嶙峋之人,走在街道上都是一群彪悍的打鐵漢子,眼裏都是精光。


    這些礦工、鐵匠們是很能吃苦,很能打的。


    那些蟊賊,都瘦猴子一樣,被鐵匠一巴掌就扇飛出去。


    家家戶戶全都是彪悍的鐵匠,又哪個蟊賊瞎了眼,敢去偷竊,招惹他們?


    丹陽縣整個就活了!


    “朕忽然有點明白,丹陽縣居然沒有盜賊.....似乎並非不可能。


    況且,丹陽縣城不限量的招募流民。有這偷盜之心,還不如報名去礦山幹活,來錢更快,更安穩。


    至於官司、命案?...鐵匠們一天打鐵,就掙三五百文銅錢,眼睛裏都冒著金光,幾天下來就好幾兩銀子了。


    誰閑的慌,跑去縣衙打官司?耽誤時間,損失的錢太多,還不如不打這官司。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皇帝項燕然仔細琢磨著,說道。


    在別的縣城,完全匪夷所思,根本做不到的政績。在丹陽縣城,好像司空尋常,也沒什麽不對勁。


    “是~!”


    “我等光看政績清單不對勁,卻未考慮實情,還是要實地看了才知道。”


    眾位大臣們也無力反駁,麵色訕訕,拿著碗筷,小口細嚼著,食不知味。


    “咯噔~”


    飯裏還不時的冒出幾顆小石子來,滿嘴的碎石咯牙,更讓他們心情糟糕透頂。


    他們“微服私訪”,是來揪小昏侯政績造假的毛病來的。


    怎麽,不知不覺。


    變成了丹陽縣政績表彰之旅?!


    早知道如此,還不如不來呢!


    他們在金陵城裏破口大罵,皇帝反正也看不到這些實情,將信將疑。


    現在這一來丹陽縣,到處一看。


    臥槽!


    這亮瞎眼的政績,似乎都是真的。


    眾大臣們心中都想吐血了。


    小昏侯治理一縣這麽厲害,硬是把丹陽縣打造了一座鋼鐵重鎮,富得遍地流油,政績冠絕大楚百郡千縣。


    別說跟其它縣相比了,連一些“郡”,都快比不上一座丹陽縣了。


    這樣下去,不出三五年,丹陽縣節節暴漲,就可以和那些傳統的郡府“長沙、宛陵”比財力了。


    他們這些大臣怎麽辦?


    是承認小昏侯的政績?


    還是繼續打壓小昏侯?


    孔寒友和王肅相視一眼,彼此都心中凜然。


    他們此刻心中清楚。


    小昏侯的政績應該七八不離九,差不多都是真的。如果小昏侯是他們自己這邊的人,早就吹捧上天了,打造成了最閃耀的政壇新星。


    可是,小昏侯不是自己人啊!


    這政績還能承認嗎?


    “不行,就算雞蛋裏挑骨頭,也要找到丹陽縣的大毛病出來!否則,怕是要被小昏侯給翻盤了,一舉得勢了。”


    小昏侯治理能力太可怕了,簡直令人心驚膽寒。


    小昏侯一旦晉升郡守,甚至再進一步位列九卿,步入朝堂成為部堂高官。他籠絡那些科舉進士,非儒家、非權貴,組成第三派係勢力。


    到時候,其他人誰能與之抗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昏侯楚天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璽並收藏小昏侯楚天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