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裏士多德將軍說的太對了,將軍字字珠璣,我們一定謹遵教誨!”
…………
一眾馬屁聲中,突然有一名軍官快步走了過來,對亞裏士多德匯報道。
“將軍,這是我們的線人最新傳遞迴來的敵軍軍情。
神聖同盟匯聚了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共計超過三十萬大軍,其中塞爾維亞王國實行了全民動員,匯聚了二十多萬軍隊準備圍剿我們!
並且這次神聖同盟的法國人直接插手,暴君李維派遣了法蘭西將軍親自調度三國聯軍,讓三國聯軍最大程度的配合起來。
那名法蘭西將軍還帶了一個團的法蘭西國防軍跟隨聯軍進行指揮,這次恐怕我們很難再利用三國聯軍之間的矛盾了。”
三十多萬大軍!
這個數字說出來後,在場的榮譽軍團高級將官們紛紛色變,不少人露出愁容來,好在沒人流露出怯懦的表情,這讓亞裏士多德內心長舒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手底下這些親自帶出來的心腹高官,對敵人產生畏懼。
一旦恐懼蔓延,榮譽軍團堅持的一切都會變成笑話。
軍隊最重要的就是膽量!
那些希臘正規軍明明擁有十幾萬軍隊,為何麵對人數遠少於自己的法蘭西國防軍,節節敗退?
還不是因為被法蘭西國防軍打怕了!
消息靈通的亞裏士多德甚至從後方聽到過一份奇葩的戰報,幾千人的法蘭西國防軍追著幾萬人的希臘正規軍,追殺了足足上百裏地,期間這幾萬人的希臘正規軍從未想過迴頭抵抗,上百裏地愣是被幾千人的法蘭西國防軍追得潰散了!
最後,法蘭西國防軍停止追殺,是特麽的因為希臘戰俘太多,沒人看押俘虜才不得不停下腳步!
這簡直是希臘軍隊的奇恥大辱!
或許希臘共和國高層也知道這次戰績太過‘輝煌’,所以並沒有對民眾公開,隻有政府和軍隊高層才知曉這個消息,亞裏士多德還是通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渠道知道這個消息的。
畢竟亞裏士多德一直處於敵後占領區,消息來源比較閉塞。
按照這個戰況進行下去,哪怕有大量來自英國的猶太資本湧入,希臘境內湧現出無數的雇傭軍和準軍事部隊,也扛不住接二連三的戰敗損耗。
希臘正規軍在亞裏士多德眼裏,甚至無法給法蘭西國防軍造成多少傷亡,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都是對塞爾維亞軍隊打出來的!
不錯,法蘭西帝國對希臘共和國的攻勢,受限於兵力匱乏(主力都在中歐跟第四次反法同盟軍對峙),隻能大量運用仆從國的軍隊。
塞爾維亞王國全民動員可不單單隻是為了對付亞裏士多德,區區一個榮譽軍團還不值得塞爾維亞王國以舉國之力去對付,亞裏士多德也十分慶幸這一點……
別看亞裏士多德在士兵麵前一直是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帶著大家打仗也是勝多敗少,敗仗也會美化成‘戰略轉移’,但其實亞裏士多德一直在規避塞爾維亞王國的真正野戰主力,和法蘭西國防軍!
尤其是法蘭西國防軍,隻要法蘭西國防軍的規模達到一個營,亞裏士多德就堅決不去觸碰,乃至迄今為止,榮譽軍團一次跟法軍交手的經驗都沒有。
這也是榮譽軍團始終沒有出現‘恐法’情緒的原因所在。
毫無疑問,亞裏士多德的選擇十分正確,榮譽軍團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士氣,跟亞裏士多德選擇對手的方式密不可分。
同時,亞裏士多德也慶幸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實力夠強,將法蘭西國防軍的主力都拖在中歐地區,否則卡爾帶著法蘭西國防軍東部集團軍的主力南下,亞裏士多德無論做什麽都改變不了大局。
甚至榮譽軍團也扛不住法蘭西國防軍的全麵進攻,除非亞裏士多德願意將榮譽軍團拆分開,化整為零潛伏到各個山區。
但那麽做不光會讓亞裏士多德的核心領導力衰減(畢竟這不是在希臘,亞裏士多德希臘人的身份號召力有限),還會導致榮譽軍團中出現山頭主義。
時間一久,榮譽軍團很可能分化為普通的地方遊擊隊,亞裏士多德隻能作為名義上的領袖,而不是現如今榮譽軍團至高無上的統帥。
這個時代的民族主義跟李維上輩子二戰時期的某個主義比起來,還是過於稚嫩了一些,而且歐陸複雜的民族關係,也讓歐陸各族的凝聚力不咋地。
說白了,歐洲從未有過大一統的時期,民眾乃至貴族普遍沒有統一的概念,歐陸最接近統一的羅馬時代,也不過是建立了一個環地中海的大帝國,並沒有統一歐陸全境。
然而,羅馬距今已經過去多少年了?
一千多年的四分五裂,足以讓民眾乃至貴族遺忘羅馬時代的輝煌。
後來東羅馬帝國改名為拜占庭帝國,斯拉夫人和哈布斯堡家族紛紛盜用羅馬的名號,更是將羅馬的名聲敗壞掉。
因此,現在的局勢對亞裏士多德已經算不錯了,隻可惜他的名聲風生水起後,亞裏士多德就知道自己早晚會麵臨這一朝。
李維政府扶植起來的巴爾幹三國,羅馬尼亞王國地處巴爾幹地區北麵,跟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接壤。
保加利亞王國地處巴爾幹地區東麵,跟奧斯曼帝國的核心伊斯坦布爾地區接壤。
所以羅馬尼亞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都麵臨著不小的國防壓力。
羅馬尼亞王國要防著俄羅斯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則要防著奧斯曼帝國。
畢竟奧斯曼帝國的首都距離保加利亞王國太近了,也就幾天的行軍腳程,換位思考很容易推測道,奧斯曼帝國多麽想要重新恢複對保加利亞王國的統治。
從奧斯曼帝國停戰後,一直沒有縮減伊斯坦布爾地區的駐軍,甚至還有所加強就能看出來。
羅馬尼亞王國的軍事壓力更是不必多說,俄羅斯帝國的歐洲壓路機稱號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吹出來的!
因此,這兩個國家可以出兵,但出兵規模注定不可能太大,主力都得留下來守家。
這就使得神聖同盟進攻希臘地區的主要仆從軍,都是塞爾維亞王國提供的。
塞爾維亞軍隊也就是法蘭西帝國控製下的偽軍。
塞爾維亞軍隊雖然有自己的指揮官將領,但都得聽從上麵的法蘭西將軍的命令。
畢竟塞爾維亞王國的國王就是李維!
塞爾維亞軍隊就是法蘭西國防軍的下屬‘機構’。
現在希臘的戰事基本上是少數法蘭西國防軍作為進攻主力,後麵跟著一大群塞爾維亞仆從軍。
法蘭西國防軍基本上已經不再承擔占領和治安任務,全都交給了塞爾維亞軍隊,並且對付一些希臘雇傭兵和二流準軍事武裝時,塞爾維亞軍隊也要出動,法蘭西國防軍主要看住的是希臘正規軍。
以及希臘共和國打出來名聲的雇傭軍部隊。
來自英國的猶太資本家多方押注之下,還是培養出不少戰力不弱於希臘正規軍的雇傭軍部隊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歐洲陸軍砸出來並不難,隻要有充足的兵源和足夠的財富,就能武裝起來足夠的軍隊。
排隊槍斃時代的陸軍訓練時長最短可以壓縮到一個月成型!
即便想要保證戰鬥力,三個月也是可以的,隻不過訓練強度能高一些。
畢竟排隊槍斃時代的戰術太過死板,主要培養的是隊列和士兵的服從性,燧發槍的操作簡單易懂,聰明一點的士兵一天功夫就能完全掌握燧發槍的射擊和裝填,並保證在訓練場上不至於出錯。
上了戰場就不一定了,哪怕是老兵在激烈的戰場上,也有過很多例將捅條射出去的事跡……
人在緊張的時候,什麽沙雕事都能做出來。
還有什麽環境,比生死一線間的戰場更刺激?
所以,不是緊張出錯的士兵膽小,這是人類的求生本能,隻有被李維洗腦訓練,徹底不在乎死亡的士兵,才能百分百在戰場上不出錯。
然而,如果不是被精神控製的人類,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出錯,已經算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三十萬軍隊,還有法國將領帶著一個團的兵力負責指揮調度,這將是我們榮譽軍團麵臨的最大挑戰。
我英勇的軍官們,你們害怕麽?”
亞裏士多德掃視了一圈身邊心腹軍官的表情,突然朗聲高喝道。
那些臉上流露出愁容的軍官頓時神情一肅,腰板下意識的挺直,亞裏士多德治軍非常嚴格,還要求軍官要與士兵一樣吃苦耐勞。
連亞裏士多德自己都跟士兵一起吃大鍋飯,更何況是這些當下屬的?
而且榮譽軍團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絕不招收貴族子弟當官!
至於當兵……
貴族子弟會去當一個榮譽軍團的小兵嘎子?
榮譽軍團可是一直在敵後打遊擊!
所以,亞裏士多德麾下的軍官家境最好的也就是中產階級裏麵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
這倒不是亞裏士多德的款待,中產階級家庭受教育的機會遠超窮人子弟,當軍官和當士兵可不一樣,至少也得識字吧。
哪怕榮譽軍團內部有快速識字班,這些本身就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男丁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亞裏士多德不是不想提拔窮人當軍官,而是手底下一群文盲軍官真的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連軍報都看不懂!
這不是耽誤事嘛!
因此,亞裏士多德麾下的軍官大多數都來自於中產家庭,並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希臘人!
榮譽軍團現在就是希臘人的腦袋控製著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組成的拳頭。
當然,這也與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的上層社會,對榮譽軍團態度不明有關。
巴爾幹地區真正受苦受難的還是少數族裔的中產和平民,真正的高層早就找好了塞爾維亞主子。
塞爾維亞人也不是傻叉,自然明白‘以夷製夷’的方便高效。
招納一些少數族裔中的長老和首領幫助管理,可以讓塞爾維亞政府省下不少麻煩,比如說征稅。
至於那些少數族裔的領頭人,完全可以把對民眾的壓迫矛頭隱蔽的指向塞爾維亞政府,來洗脫自己身上的罪責。
這也是少數族裔的平民階層普遍憎恨塞爾維亞人,而很少將矛頭指向自家村落長老的原因。
別看那些長老在塞爾維亞人懲罰村民的時候隻知道討好奉承。
等到塞爾維亞人離開後,這些長老都會想本地村民解釋自己的無奈之處,不少人還撒謊自己家裏被剝奪了多少財富。
以此來博取同情。
這些頭人都精明著呢,自然不會做吸引仇恨的出頭鳥。
而在塞爾維亞主子麵前,這些少數族裔的頭人就又是另一幅麵孔了。
兩頭討好,才是一位頭人保住自己位置的本錢。
理所當然的,麵對越發勢大,在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中名聲越來越好,少數族裔的頭人都采取不明的中立態度,既不支持也不排斥!
說白了,也是兩頭不得罪的套路。
反正對那些少數族裔的首領頭人來說,誰來統治他們都一樣繳稅,更何況現在看起來神聖同盟勢大,即便榮譽軍團開出來的獨立建國條件很誘人,但不能成功的條件再誘人也有可能變成毒藥!
當然,也有少數族裔的頭人首領被亞裏士多德的建國提議忽悠住,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傾家蕩產的加入榮譽軍團,隻能跟著亞裏士多德一條道走到黑了……
榮譽軍團可沒辦法長期占據一座城市乃至一片鄉村,等到神聖同盟的軍隊過來,那些投靠榮譽軍團的頭人首領還不得舉家遷離?
他們跟沒什麽家產的窮人子弟可不一樣!
正因如此,才導致現在少數族裔的頭人首領越來越少投靠亞裏士多德了。
大家都不想放棄自己的家業,跟著亞裏士多德一條道走到黑。
…………
一眾馬屁聲中,突然有一名軍官快步走了過來,對亞裏士多德匯報道。
“將軍,這是我們的線人最新傳遞迴來的敵軍軍情。
神聖同盟匯聚了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共計超過三十萬大軍,其中塞爾維亞王國實行了全民動員,匯聚了二十多萬軍隊準備圍剿我們!
並且這次神聖同盟的法國人直接插手,暴君李維派遣了法蘭西將軍親自調度三國聯軍,讓三國聯軍最大程度的配合起來。
那名法蘭西將軍還帶了一個團的法蘭西國防軍跟隨聯軍進行指揮,這次恐怕我們很難再利用三國聯軍之間的矛盾了。”
三十多萬大軍!
這個數字說出來後,在場的榮譽軍團高級將官們紛紛色變,不少人露出愁容來,好在沒人流露出怯懦的表情,這讓亞裏士多德內心長舒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手底下這些親自帶出來的心腹高官,對敵人產生畏懼。
一旦恐懼蔓延,榮譽軍團堅持的一切都會變成笑話。
軍隊最重要的就是膽量!
那些希臘正規軍明明擁有十幾萬軍隊,為何麵對人數遠少於自己的法蘭西國防軍,節節敗退?
還不是因為被法蘭西國防軍打怕了!
消息靈通的亞裏士多德甚至從後方聽到過一份奇葩的戰報,幾千人的法蘭西國防軍追著幾萬人的希臘正規軍,追殺了足足上百裏地,期間這幾萬人的希臘正規軍從未想過迴頭抵抗,上百裏地愣是被幾千人的法蘭西國防軍追得潰散了!
最後,法蘭西國防軍停止追殺,是特麽的因為希臘戰俘太多,沒人看押俘虜才不得不停下腳步!
這簡直是希臘軍隊的奇恥大辱!
或許希臘共和國高層也知道這次戰績太過‘輝煌’,所以並沒有對民眾公開,隻有政府和軍隊高層才知曉這個消息,亞裏士多德還是通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渠道知道這個消息的。
畢竟亞裏士多德一直處於敵後占領區,消息來源比較閉塞。
按照這個戰況進行下去,哪怕有大量來自英國的猶太資本湧入,希臘境內湧現出無數的雇傭軍和準軍事部隊,也扛不住接二連三的戰敗損耗。
希臘正規軍在亞裏士多德眼裏,甚至無法給法蘭西國防軍造成多少傷亡,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都是對塞爾維亞軍隊打出來的!
不錯,法蘭西帝國對希臘共和國的攻勢,受限於兵力匱乏(主力都在中歐跟第四次反法同盟軍對峙),隻能大量運用仆從國的軍隊。
塞爾維亞王國全民動員可不單單隻是為了對付亞裏士多德,區區一個榮譽軍團還不值得塞爾維亞王國以舉國之力去對付,亞裏士多德也十分慶幸這一點……
別看亞裏士多德在士兵麵前一直是一副勝券在握的表情,帶著大家打仗也是勝多敗少,敗仗也會美化成‘戰略轉移’,但其實亞裏士多德一直在規避塞爾維亞王國的真正野戰主力,和法蘭西國防軍!
尤其是法蘭西國防軍,隻要法蘭西國防軍的規模達到一個營,亞裏士多德就堅決不去觸碰,乃至迄今為止,榮譽軍團一次跟法軍交手的經驗都沒有。
這也是榮譽軍團始終沒有出現‘恐法’情緒的原因所在。
毫無疑問,亞裏士多德的選擇十分正確,榮譽軍團一直保持著高昂的士氣,跟亞裏士多德選擇對手的方式密不可分。
同時,亞裏士多德也慶幸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實力夠強,將法蘭西國防軍的主力都拖在中歐地區,否則卡爾帶著法蘭西國防軍東部集團軍的主力南下,亞裏士多德無論做什麽都改變不了大局。
甚至榮譽軍團也扛不住法蘭西國防軍的全麵進攻,除非亞裏士多德願意將榮譽軍團拆分開,化整為零潛伏到各個山區。
但那麽做不光會讓亞裏士多德的核心領導力衰減(畢竟這不是在希臘,亞裏士多德希臘人的身份號召力有限),還會導致榮譽軍團中出現山頭主義。
時間一久,榮譽軍團很可能分化為普通的地方遊擊隊,亞裏士多德隻能作為名義上的領袖,而不是現如今榮譽軍團至高無上的統帥。
這個時代的民族主義跟李維上輩子二戰時期的某個主義比起來,還是過於稚嫩了一些,而且歐陸複雜的民族關係,也讓歐陸各族的凝聚力不咋地。
說白了,歐洲從未有過大一統的時期,民眾乃至貴族普遍沒有統一的概念,歐陸最接近統一的羅馬時代,也不過是建立了一個環地中海的大帝國,並沒有統一歐陸全境。
然而,羅馬距今已經過去多少年了?
一千多年的四分五裂,足以讓民眾乃至貴族遺忘羅馬時代的輝煌。
後來東羅馬帝國改名為拜占庭帝國,斯拉夫人和哈布斯堡家族紛紛盜用羅馬的名號,更是將羅馬的名聲敗壞掉。
因此,現在的局勢對亞裏士多德已經算不錯了,隻可惜他的名聲風生水起後,亞裏士多德就知道自己早晚會麵臨這一朝。
李維政府扶植起來的巴爾幹三國,羅馬尼亞王國地處巴爾幹地區北麵,跟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接壤。
保加利亞王國地處巴爾幹地區東麵,跟奧斯曼帝國的核心伊斯坦布爾地區接壤。
所以羅馬尼亞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都麵臨著不小的國防壓力。
羅馬尼亞王國要防著俄羅斯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則要防著奧斯曼帝國。
畢竟奧斯曼帝國的首都距離保加利亞王國太近了,也就幾天的行軍腳程,換位思考很容易推測道,奧斯曼帝國多麽想要重新恢複對保加利亞王國的統治。
從奧斯曼帝國停戰後,一直沒有縮減伊斯坦布爾地區的駐軍,甚至還有所加強就能看出來。
羅馬尼亞王國的軍事壓力更是不必多說,俄羅斯帝國的歐洲壓路機稱號是打出來的而不是吹出來的!
因此,這兩個國家可以出兵,但出兵規模注定不可能太大,主力都得留下來守家。
這就使得神聖同盟進攻希臘地區的主要仆從軍,都是塞爾維亞王國提供的。
塞爾維亞軍隊也就是法蘭西帝國控製下的偽軍。
塞爾維亞軍隊雖然有自己的指揮官將領,但都得聽從上麵的法蘭西將軍的命令。
畢竟塞爾維亞王國的國王就是李維!
塞爾維亞軍隊就是法蘭西國防軍的下屬‘機構’。
現在希臘的戰事基本上是少數法蘭西國防軍作為進攻主力,後麵跟著一大群塞爾維亞仆從軍。
法蘭西國防軍基本上已經不再承擔占領和治安任務,全都交給了塞爾維亞軍隊,並且對付一些希臘雇傭兵和二流準軍事武裝時,塞爾維亞軍隊也要出動,法蘭西國防軍主要看住的是希臘正規軍。
以及希臘共和國打出來名聲的雇傭軍部隊。
來自英國的猶太資本家多方押注之下,還是培養出不少戰力不弱於希臘正規軍的雇傭軍部隊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歐洲陸軍砸出來並不難,隻要有充足的兵源和足夠的財富,就能武裝起來足夠的軍隊。
排隊槍斃時代的陸軍訓練時長最短可以壓縮到一個月成型!
即便想要保證戰鬥力,三個月也是可以的,隻不過訓練強度能高一些。
畢竟排隊槍斃時代的戰術太過死板,主要培養的是隊列和士兵的服從性,燧發槍的操作簡單易懂,聰明一點的士兵一天功夫就能完全掌握燧發槍的射擊和裝填,並保證在訓練場上不至於出錯。
上了戰場就不一定了,哪怕是老兵在激烈的戰場上,也有過很多例將捅條射出去的事跡……
人在緊張的時候,什麽沙雕事都能做出來。
還有什麽環境,比生死一線間的戰場更刺激?
所以,不是緊張出錯的士兵膽小,這是人類的求生本能,隻有被李維洗腦訓練,徹底不在乎死亡的士兵,才能百分百在戰場上不出錯。
然而,如果不是被精神控製的人類,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出錯,已經算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三十萬軍隊,還有法國將領帶著一個團的兵力負責指揮調度,這將是我們榮譽軍團麵臨的最大挑戰。
我英勇的軍官們,你們害怕麽?”
亞裏士多德掃視了一圈身邊心腹軍官的表情,突然朗聲高喝道。
那些臉上流露出愁容的軍官頓時神情一肅,腰板下意識的挺直,亞裏士多德治軍非常嚴格,還要求軍官要與士兵一樣吃苦耐勞。
連亞裏士多德自己都跟士兵一起吃大鍋飯,更何況是這些當下屬的?
而且榮譽軍團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絕不招收貴族子弟當官!
至於當兵……
貴族子弟會去當一個榮譽軍團的小兵嘎子?
榮譽軍團可是一直在敵後打遊擊!
所以,亞裏士多德麾下的軍官家境最好的也就是中產階級裏麵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
這倒不是亞裏士多德的款待,中產階級家庭受教育的機會遠超窮人子弟,當軍官和當士兵可不一樣,至少也得識字吧。
哪怕榮譽軍團內部有快速識字班,這些本身就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男丁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亞裏士多德不是不想提拔窮人當軍官,而是手底下一群文盲軍官真的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連軍報都看不懂!
這不是耽誤事嘛!
因此,亞裏士多德麾下的軍官大多數都來自於中產家庭,並且百分之九十都是希臘人!
榮譽軍團現在就是希臘人的腦袋控製著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組成的拳頭。
當然,這也與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的上層社會,對榮譽軍團態度不明有關。
巴爾幹地區真正受苦受難的還是少數族裔的中產和平民,真正的高層早就找好了塞爾維亞主子。
塞爾維亞人也不是傻叉,自然明白‘以夷製夷’的方便高效。
招納一些少數族裔中的長老和首領幫助管理,可以讓塞爾維亞政府省下不少麻煩,比如說征稅。
至於那些少數族裔的領頭人,完全可以把對民眾的壓迫矛頭隱蔽的指向塞爾維亞政府,來洗脫自己身上的罪責。
這也是少數族裔的平民階層普遍憎恨塞爾維亞人,而很少將矛頭指向自家村落長老的原因。
別看那些長老在塞爾維亞人懲罰村民的時候隻知道討好奉承。
等到塞爾維亞人離開後,這些長老都會想本地村民解釋自己的無奈之處,不少人還撒謊自己家裏被剝奪了多少財富。
以此來博取同情。
這些頭人都精明著呢,自然不會做吸引仇恨的出頭鳥。
而在塞爾維亞主子麵前,這些少數族裔的頭人就又是另一幅麵孔了。
兩頭討好,才是一位頭人保住自己位置的本錢。
理所當然的,麵對越發勢大,在巴爾幹地區少數族裔中名聲越來越好,少數族裔的頭人都采取不明的中立態度,既不支持也不排斥!
說白了,也是兩頭不得罪的套路。
反正對那些少數族裔的首領頭人來說,誰來統治他們都一樣繳稅,更何況現在看起來神聖同盟勢大,即便榮譽軍團開出來的獨立建國條件很誘人,但不能成功的條件再誘人也有可能變成毒藥!
當然,也有少數族裔的頭人首領被亞裏士多德的建國提議忽悠住,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傾家蕩產的加入榮譽軍團,隻能跟著亞裏士多德一條道走到黑了……
榮譽軍團可沒辦法長期占據一座城市乃至一片鄉村,等到神聖同盟的軍隊過來,那些投靠榮譽軍團的頭人首領還不得舉家遷離?
他們跟沒什麽家產的窮人子弟可不一樣!
正因如此,才導致現在少數族裔的頭人首領越來越少投靠亞裏士多德了。
大家都不想放棄自己的家業,跟著亞裏士多德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