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亞王國覆滅後,神聖羅馬帝國已經不是震驚的問題了,伴隨著巴伐利亞王國的覆滅,還有數十個小邦國被法蘭西國防軍占領。


    而做到這一切的法蘭西國防軍,隻損失了一萬五千名左右的近衛步兵和三百名左右的近衛騎兵而已。


    光是殲滅的神聖羅馬帝國聯軍的部隊,就十倍於這個數量!


    當然,這裏麵有很多濫竽充數的小邦國軍隊,不少邦國的軍隊其實就是城市衛隊,因為那些邦國隻有一座城市……


    打到這一步,維也納前方已經沒有當替死鬼的大邦國了,法蘭西國防軍繼續進攻的話,將會直接掠奪奧地利的本土封地!


    最令奧地利氣憤的是,普魯士軍隊一直停留在北德意誌虎視眈眈,似乎打算看著法蘭西國防軍攻入維也納,讓法蘭西帝國跟奧地利拚個兩敗俱傷。


    因為普魯士王國很清楚,奧地利必將會在維也納押上所有的軍隊跟法蘭西帝國死磕,而且法軍已經占據了那麽多德意誌地區城市,每一座城市都要留下少量部隊駐防,再集中主力進攻維也納的話,根本不會有多少富餘的軍隊。


    現在連占據阿姆斯特丹的法軍都開始陸陸續續撤離,與比利時王國的軍隊移交駐防權了。


    普魯士王國打算等著法蘭西國防軍主力跟奧地利人血拚的時候,從北部低地國家開始,進入尼德蘭地區,一路攻入法蘭西本土。


    到時候,主力壓在奧地利的法軍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轉身支援,或許能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


    這就是普魯士王國的如意算盤。


    至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解散,普魯士王國是非常樂意的,他們是最希望神聖羅馬帝國解散的德意誌邦國!


    因為沒有了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才不會在政治上穩壓普魯士一頭。


    至於沙皇俄國,並不打算派遣主力部隊參加這場歐陸大戰,除非維也納被法軍占領,奧地利倒下,沙皇俄國才會考慮跟法蘭西帝國血拚。


    畢竟法蘭西國防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太可怕了。


    沒有俄軍和普軍的救援,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雙方在慕尼黑簽署了停戰協議,這一次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付出的更多,不光神聖羅馬帝國沒了,巴伐利亞和周邊的一堆小邦國,也被納入到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李維新組建的萊茵同盟中。


    神聖羅馬帝國正式解散,普魯士王國柏林政府十分失望,他們其實還是期待奧地利吸引住法軍主力的。


    不過這個結果對普魯士王國也有好處。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署停戰協議後,迴去就病倒了,沒多久就去見了上帝……


    而他的繼任者弗朗茨,將他名下繼承的領土合並為奧地利帝國,其中包括後世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地區。


    原本還有北意大利地區,但現在已經被法蘭西的外籍軍團占領。


    奧地利帝國成立後,仍然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歐洲頂尖強國,人口接近兩千萬!


    最重要的是,奧地利帝國所有的領土都在弗朗茨的統禦之下,奧地利帝國成立後,弗朗茨被稱唿為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


    奧地利帝國的成立,迅速穩定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基礎,沒有讓哈布斯堡王朝在一連串軍事失利中萎靡。


    弗朗茨一世成立奧地利帝國後,立刻從東方和南方抽調兵力,向法蘭西帝國彰顯死守維也納的決心。


    奧地利帝國的成立,神聖羅馬帝國的落幕,導致第二次反法聯盟迅速崩解。


    沒多久,沙皇俄國等歐陸國家就與法蘭西帝國簽署了停戰協議,沙俄帝國在第二次反法戰爭中沒有得到什麽便宜,自然要及時止損,而且作為急先鋒的奧地利都停戰了,沙皇俄國何必繼續維持戰爭?


    打仗是要花錢的!


    沙皇俄國不怕死人,就怕花錢……


    沙俄本土有一億多灰色牲口呢,由於都是農奴,集結訓練還是比較方便的,唯獨欠缺的是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武裝這一億多灰色牲口……


    第二次反法聯盟崩解後,將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看作奇恥大辱的弗朗茨一世皇帝,開始跟沙皇政府頻繁接觸,雙方很快簽署了武器交換農產品的貿易條約。


    奧地利帝國供應沙皇俄國火槍彈藥等基本武器,沙皇俄國則用大量的農產品來換取。


    可以說,雙方各取所需。


    沙皇俄國除了大城市外,廣袤的領土仍然停留在原始農業生產中,再加上農奴對糧食的低消耗力,讓沙皇俄國一直是歐洲的主要農產品出口國。


    恰恰相反的是,奧地利帝國是非常注重工業改革的君主製保守國家,國內人口稠密,工業成品是奧地利帝國對外貿易的主要盈利點。


    萊茵同盟成立後,很多投降的邦國和城市統治階層都沒有遭到法軍的清洗和替換,而是要求他們進入巴黎覲見偉大的法蘭西皇帝。


    這個條件從法理上講無可厚非,畢竟萊茵同盟的宗主國就是法蘭西帝國!


    隻是,很多邦國的統治者都沒有返迴萊茵同盟,而是躲避在維也納或者柏林等中歐大城市,等待機會。


    這裏麵就包括教皇庇護七世。


    停戰條約簽署後,撒丁王國的皮埃蒙特地區被割讓給法蘭西帝國,法蘭西帝國在皮埃蒙特地區成立了一個新大區。


    意大利半島則被法蘭西帝國合並為一個統一的意大利王國,除了西西裏島上的西西裏王國沒有被法軍占領外,其他地區都被納入到意大利王國的版圖中。


    意大利在李維的手中,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意大利王國的國王是一名投靠法蘭西帝國的托斯卡納大貴族。


    在法蘭西國防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意大利地區的頂層貴族群體不出意外的產生了叛徒,而這種身份高貴的叛徒理所當然的被李維政府當成典型對待,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就是給這些榜樣安排位置的。


    當然,他們在上任之前,都必須到巴黎跟李維見上一麵。


    李維不求意大利王國的軍隊能幫助自己打仗,李維也不敢讓自己的軍隊成為意大利軍隊的盟軍!


    李維隻要保證意大利王國的軍隊能維持意大利本土的穩定即可。


    這段時日駐留意大利地區的意大利軍團可是被遊擊隊弄的苦不堪言。


    最可惡的是,這些遊擊隊並不是底層的大多數人組成,法軍還不能放開手腳執行‘三光政策’,否則遊擊隊隻會越打越多。


    這是促成李維沒有直接吞並意大利地區,而是成立意大利王國的主要因素。


    李維不可能長期在意大利地區駐留大量的軍隊,三萬人的意大利軍團分散到意大利半島根本形不成野外作戰集群,一旦跟奧地利帝國再次開戰,隻會被逐個剿滅。


    所以,還不如成立一個附庸國性質的意大利王國,幫著自己管理意大利人,而意大利軍團隻需要布置在意大利王國北部邊境線一帶,看著奧地利帝國的軍隊即可。


    至於撒丁軍團,由於皮埃蒙特地區直接被法蘭西帝國吞並為本土,所以撒丁軍團隻能留在皮埃蒙特地區慢慢清剿人數不算多的遊擊隊,估計數年之內是沒辦法動用了……


    遊擊隊和治安戰問題,是製約李維擴張的最大障礙,不是說法蘭西國防軍打不過遊擊隊,而是遊擊隊從來不跟法蘭西國防軍麵對麵硬幹,雙方與其說是對戰,不如說是在捉迷藏。


    這就是為何法蘭西國防軍跟遊擊隊對戰的時候,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地方的財富卻在穩步下降。


    那些遊擊隊最擅長的就是攻擊薄弱點,然後掠奪加破壞!


    除非法蘭西國防軍隻駐紮在城市和交通要點,否則根本無法杜絕這種情況。


    但那麽做又會讓廣大的鄉鎮地帶處於無政府狀態,頂多外包出去,讓當地人管理當地人……


    天知道當地人會不會跟遊擊隊勾結在一起?


    所以正規軍駐紮城市和交通要點的治安方式,隻能用一時卻不能長期使用,否則隻會助長遊擊隊的囂張氣焰。


    想要徹底鎮壓遊擊隊,隻能把正規軍派遣出去,通過各種方式跟遊擊隊玩躲貓貓遊戲,慢慢抓或者圍追堵截,把遊擊隊趕入深山老林,困上一段時間,早晚能餓死。


    李維上輩子曆史上的小鬼子入侵東北三省的時候,就是用這種方式一點點剿滅東三省遊擊隊的。


    東三省在小鬼子占領期間,治安情況相對於其他占領區最好,隻是因為占領時間長,當地有實力的遊擊隊都被剿滅幹淨的原因。


    遊擊隊和治安戰這東西沒有捷徑可言,即便到了21世紀,武器裝備達到碾壓級別的美軍,對付一群還停留在ak突擊步槍和火箭筒級別上的阿富汗遊擊隊,最後不也因為虧錢撤軍了?


    好在,李維的軍隊沒有對皮埃蒙特地區和意大利地區的廣大底層平民下手,遊擊隊的規模始終不大,剿滅起來的難度相對而言少了許多。


    第二次反法戰爭勝利後,法蘭西帝國的本土吞並了皮埃蒙特地區,附庸國則增加了萊茵同盟、荷蘭王國、意大利王國。


    法蘭西帝國東部已經被一堆附庸國包圍住了。


    然而,簽訂完停戰條約後,卡爾接到的第一個命令不是調往伊利比亞半島救援快要亡國滅種的加泰羅尼亞人,而是圍攻瑞士王國!


    不錯,李維沒有答應瑞士王國的停戰條約,李維對瑞士王國提出的要求是,瑞士王國要成為法蘭西帝國的附庸國,瑞士國王需要親自到巴黎覲見李維!


    看看那些附庸國的統治者見了李維後忠心耿耿的模樣,李維會催眠的小道消息在歐洲上流社會已經被確認,瑞士國王自然明白自己到巴黎走一遭會有什麽下場!


    瑞士王國會不會成為附庸國無所謂,反正瑞士一直都是小國,成為大國附庸也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


    但瑞士國王卻不想成為他人的思想奴隸!


    意大利國王和荷蘭國王那是沒得選,萊茵同盟的邦國議會成員,若是不去巴黎見李維的話,根本沒有資格登上那個位置!


    這才是大家願意去巴黎見李維的原因。


    如果自己能成為人上人,被一位皇帝奴役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放在21世紀,如果時間可以換取金錢的話,有的是平民家庭願意交換,畢竟他們出來工作上班,不就是在拿時間換取金錢麽?


    並且還有勞心勞累,低三下四,阿諛奉承出賣尊嚴的痛苦過程!


    與之相比,直接拿時間換金錢,不用經曆上班工作的辛苦,大家自然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連生命時間換取金錢的人都比比皆是,更何況是拿精神奴役換取權力?


    別談什麽自由,若是自由真的能讓人付出性命的話,就不會有國家這種暴力機器,社會中也不會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了……


    比起金錢和權力,自由反倒是人類需求較低的東西。


    多少人拚了命的上班賺錢,出賣自己的自由時間?


    多少人把自己下班後的空閑自由時間,拿出來打造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隻為了能讓自己更進一步?


    在金錢和權力麵前,自由真的很廉價……


    正因如此,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去巴黎見李維,很可能被催眠控製,仍然趨之若鶩。


    畢竟李維的催眠並不是直接換個腦子,被催眠的人除了對李維忠心耿耿外,其他地方都跟原來差不多。


    然而,作為至高無上的瑞士國王,可不願意把自己的忠誠毫無保留的奉獻出去。


    瑞士國王知道,一旦自己前往巴黎,恐怕接下來不光是自己會被李維奴役,他整個家族都會一點點淪為李維的奴隸,就好比現在的意大利王室,家族成員都是一波一波去巴黎‘旅行’。


    於是,法蘭西帝國對瑞士王國發動全麵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世紀全麵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吐槽是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吐槽是福並收藏18世紀全麵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