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3-11-23


    接下往下看,中段大意是:


    後太叔光於華陰山中修煉天冊一甲子,未有所成,遂出山獻之於周王室,王室初以為仙家異寶,百年間擇清慧子弟按冊修煉均無果,遂認定為偽作,收藏於王室書庫。


    後來,老聃轉世,在周王室當了一名看守書庫的小吏,無意間翻到天冊,歎曰:“仙家至寶,蒙塵若是,奈何奈何。”


    老子出函穀關西去時,傳《道德經》於世,又不忍仙家修煉至寶有遺珠之恨,遂告訴關令尹喜王室書庫《洞元太清冊》是天下間修道至寶。


    尹喜人微言輕,自然沒人信他所言,遂抄錄天冊副本流傳於世,但是,世間眾多修道的人練過之後,都沒有一個見到成效的,於是再沒人修煉。


    周亡後,天冊玉簡一直被曆朝皇室收藏,但隻被當作普通的養生經書保存,沒有人重視。


    看到這裏,朱炎有些失望,前朝那麽多人修煉都沒有效果,看來它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書評的後半段是袁守成的評述,大意是:


    天冊之所以不受重視,主要是因為天冊所記載的修煉方法,與世間流傳的方法差別極大。


    天冊修煉之法的入門功夫,特別強調在吸取天地元氣之後,煉氣時務必反複去蕪存精,直至元氣濃縮精粹到自己發生變化,當變化發生時,練功者可以體驗到太元元氣,此時修煉方才小成。


    之後的修煉就是反複重複提煉、精粹出太元元氣,直至元氣內結於丹田成金丹方才小成。


    小成之後,不走結成元嬰的路子,而是將內丹化為仙火,燒煉身體、燒煉元神,就算大功告成。


    修煉天冊功成,所渡天劫輕微簡單,渡劫後便可飛升成天仙。


    無奈天冊的入門功法平淡無奇,後人一見就存輕視的心態,忘記了大道至簡的道理。


    至於太元元氣是什麽,以及這種體驗的感覺是什麽,天冊中僅僅隻是以“玄之又玄,不可言傳”八字概括,使得修煉者無從體驗和把握;


    丹成後不修煉元嬰,這與世間所有的仙道修煉方法相悖,這種有悖常理的修煉之術難免讓人懷疑。


    而且練至大成,需將好不容易煉成的內丹化去,誰也舍不得,再加上一不小心,會被燒得元神俱滅,實在過於兇險。


    因此,種種緣故,天冊出世以來一直無人修煉成功,日子久了也就被人忘記。


    到西漢末年,民間抄本就已失傳,仙道界的人將天冊斥作偽書,隻有原冊玉簡因為材質珍貴才保存在皇家書庫中,可惜再無人問津。


    袁守成評論道:“自混沌開辟以降,混元始氣、太初元氣已然悉數化為天地玄氣不複可得,今人所謂天地元氣者,實乃天地玄氣也,世間修仙正道莫不以煉化玄氣為基,進而上窺天道,始、元二氣修煉之法庶幾存於太清天之上乎?”


    朱炎看到這裏徹底泄了氣,連傳說中的神仙袁守成都下了結論,看來此書必是偽書無疑。


    如今連連失意,不免精神差了許多,將玉匣扔到書堆上,自己仰麵躺倒在故紙堆裏,怔怔地看著屋頂出神。


    轉念又想:“袁守成的書評裏說天冊是偽書,難道他說的每樁事都正確?我該不該相信?”


    這個念頭一出現,朱炎反倒來了精神,正如袁守成所講述,世間的修道之術都是以玄氣為基礎,那麽他袁守成肯定不例外


    如此一來,其人閱讀天冊之前就有先入之見,根據自己的經驗評判天冊的真偽,自然跟智子疑鄰差不多,怎麽看怎麽像偽書。


    再說世上無人練成,並不代表天冊真的不可以練成,誰會花這麽大代價製作一套極品白玉製成的玉簡呢?


    從天冊的來曆可以知道,太叔光得書後就進山修煉了六十年,說明他肯定親眼看到了什麽神奇的事,才使他對天冊深信不疑


    如果他遇到的是個騙子,那麽目的是什麽呢?


    圖財嗎?


    可在西周時期,這部天冊所用材料的價值已經很驚人了,哪個騙子會用如此珍貴的東西做道具呢?


    所以圖財的可能性極小!


    換個角度看,傳書之人是紫極天尊,這個天尊在眾多道教典籍裏從來沒有被提到過。


    但天上諸仙的尊號大多數自晉代以後才形成和流傳,也大多是後人的偽托,紫極天尊之名默默無聞,似乎反而增加了其存在的真實性。


    朱炎反複細想之後,漸漸對袁守成的評論產生懷疑,決定不管怎樣先看看天冊上寫了些什麽。


    再次取出天冊,每根玉簡上用很細的字體刻蝕下五十六字,總共五千六百字,通篇都是篆文,文義艱澀難懂。


    這要是放在以前,朱炎還真看不懂,但是如今他父親朱銘對古代文字頗有研究,家學淵源,他的古文字功底也不弱,閱讀起來沒太大障礙。


    天冊開篇論述玄、元、始三氣的由來和區別,所講內容跟其他道教經書所述無二。


    開篇之後是行氣篇,講述唿吸吐納方法,久練之可以通經絡、養氣息。


    拿它與自己在夾龍山山洞裏,記起來的那篇無名功訣做比較,的確出入較大。


    一邊看,一邊不知不覺地照著書上麵所述的方法運功,書中提到的困難之處居然都沒有出現。


    略一運氣就有氣感生成,行氣之間絲毫沒有窒礙的地方,照天冊上所述,這便是入門基礎功訣順利練成的標誌。


    朱炎大喜,因為袁守成的書評裏對這段吐納方法提出質疑,認為玉簡中所述的每個要點都不切實際,根本不可能做到,而現在他卻輕易做到了,這至少證明行氣篇是完全可行的。


    朱炎受到初試成功的鼓舞,興致大發,急不可待地按照天冊所載練下去。


    天冊中注明,行氣成功後要反複練習,直至上、中、下三丹田之處,皆有團暖暖的氣息生成,並且可以隨心所欲地控製。


    他盤坐在書堆之上,將唿吸吐納之術一遍遍練習起來。


    從第三遍開始,他覺得身體裏麵某處似乎動了動,久違的溫暖而清涼的氣息瞬間行遍全身,三丹田裏立即生出一團暖氣。


    現在仍是三九嚴寒的季節,書窖裏為了安全是不準生火的,室內溫度很低。


    朱炎丹田處生成暖氣,全身暖洋洋的十分舒服,不知不覺間,就飛快地運轉九十九遍,直到全身覺得燥熱,方才停下來。


    在練習的過程中,他對三丹田處的暖氣,已經做到隨心所欲,這樣一來行氣篇也就真正全部練成了。


    玉簡中所記的是,每天行此功法,以三個周天為入門,次第增加至七十二個周天為小成


    小成之後,每天七十二個周天,從耗時一整天縮短到三個時辰內為中成。


    中成之後,循此功訣最少練上十五年才能夠達到,三個時辰內九十九個周天的大成境界。


    而他竟然隻花不到一個時辰就完成十五年之功,這不是異數又是什麽?


    如此一來朱炎已經對天冊深信不疑。


    接下來,是同時運行三丹田暖氣衝拓全身經絡的法門,這倒跟朱炎所練的內功心法相似,不過運功的線路繁複何止千倍。


    一些線路原理,完全顛覆了他以前所形成的既定概念,其間的跳轉騰挪方法的巧妙,真可謂匪夷所思。


    仔細閱讀多遍後不由得懷疑:這樣的功法究竟可不可能做到?


    懷疑歸懷疑,有了前番成功的經驗後,朱炎的膽子特別大。


    他開始就地凝神運氣,引導著三丹田的氣息循著經絡運轉。


    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三丹田裏的氣息像是水銀瀉地一般,連續不斷地衝破各處穴道的束縛,跳轉騰挪之處亦是毫不費力地做到,一個周天隻花了不到半刻鍾便完成。


    再接再厲,一口氣運行了六十四周天,每運行一次,便覺得身體裏那股溫暖而又清涼的氣息就會出現一次。


    然後經絡便在上一次的基礎上,瘋狂地擴張一倍,等到六十四周天運行完,他已經完全感覺不到身體經絡的存在,身體就像個大容器,裏麵充盈著無窮無盡的暖和的氣息,這是真元鼓蕩之證。


    運功行完最後一周天,書窖裏的油燈早就油盡燈枯之時,按理說,四周本應該黑漆漆,在他的眼裏卻不是如此。


    書窖裏雖然談不上亮堂堂如白晝日照之下般明亮,可是他想要看的東西,無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甚至連一本掉在十幾丈外地上的書,裝訂所用細繩的纖維都看得一清二楚。


    朱炎心裏大喜過望,那些說天冊是偽書的人都不識貨,把一本仙書當成垃圾,紫極天尊將天冊傳於塵世人之舉,真可謂明珠暗投。


    要不是碰上他,這仙本恐怕再埋沒幾百上千年,仍無出頭之日。


    越想越得意,竟在黑暗地書窖裏手舞足蹈起來。


    就在這時,門外響起腳步聲,由遠及近,緩緩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合青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合青龍並收藏朱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