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更新時間:2013-11-22
朱炎在身體康複後離開飛雲觀,默默地迴六藝會館報到,重新過起專心備考的緊張生活。
龍虎真人離開前,已經將他遺落在金光寺的行李書籍送迴商行,又跟飛雲觀的人統一口徑,證明朱炎離開會館的十餘天裏一直住在那裏,避免日後被寧國侯追查。
仙俠大戰金光寺的傳聞尚未完全冷卻的時候,大比的日子終於到來。
朱炎三場考試俱輕鬆地應付下來,出了場心情反倒輕鬆,他內心因崇道而灑脫,不像別的舉子患得患失、惴惴不安。
發榜之日,朱炎高中第六名,取得殿試的資格,魯七等商行夥計們為此狂歡慶祝了三天。
十日後,九月朔,殿試在皇宮奉天殿舉行。
過不多時,殿外有太監尖細的聲音高叫:“聖旨到。”
一陣宣讀,朱炎站起來,抬頭向前看去,隻見一個約二十歲上下的男子站在禦座之前,玄衣纁裳,玄衣上織著山、龍、華蟲、宗彝、火五種圖案,纁裳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種圖案,頭上戴飾金皮弁,衣著甚為華麗,便是當朝皇太子。
太子麵容清秀,頜下短須,膚色有點蒼白,顯然平時戶外活動很少,表情嚴肅望著考生。
朱炎把目光移到太子身邊,不禁嚇了一跳,站在太子身邊的一個侍女不正是龍靈嗎?她一個青城弟子怎麽變成了太子的侍女呢?
龍靈的感覺很靈敏,很快發現了朱炎,一雙妙目在他身上打個轉,然後極自然地轉向別的考生,神色不變,好像從來不認識他。
突然在此見到龍靈,大出朱炎意料,皇太子宣布殿試開始,便在禦座下新設的座位上坐下來。
龍靈麵無表情地守在太子身邊,旁邊兩個內閣大學士小心地陪著太子說話,殿內各考官們來迴穿梭巡看。
朱炎花了一個時辰完成經史時務策,速度算快的了,但是在他之前卻已經有五人交了答卷。
他交卷的時候,龍靈伏在太子耳朵邊講了句話,太子抬眼望了他一眼,便又接著跟旁邊的人談話去了。
朱炎退出主殿到偏殿等候,在之前出來的五人中有他的好友肖騰飛,這次會考唯他們同院四人皆順利上榜,在六藝會館裏被傳為美談。
兩人邊聊邊等,又過了一個半時辰,殿試結束,董平和龔謹先後交卷出來,考生列隊魚貫退出皇宮,結束了對他們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過了幾天,皇榜發布,朱炎被取為二甲第三名,賜進士出身。
喜報傳來,已經趕到京城的朱銘喜極而泣,這可是朱家國朝以來所出的第一個進士,此份榮耀足以告慰先祖。
魯七比朱銘還要激動,同幾個夥計一起抬起朱炎在院子內外蹦蹦跳跳,逢人便誇耀。
接下來,二、三甲的新科進士還要參加朝考選庶吉士。
朱炎再次考中第六名,這樣算來,從會試開始一連三場他都考中第六名,看來跟六有緣。
依製,選庶吉士者隻具備進翰林院的預備資格,朱炎卻意外地被破格正式進翰林院授編修,這是正七品的官職。
早在會試榜發後,朱銘已經寫信給丁大人,一方麵報喜,另一方麵商談給兒女完婚。
此時丁大人迴信,表示祝賀之餘,也隱隱流露出對自己眼光獨到的得意。
關於完婚一事,丁大人以自己公務纏身和女兒患病為由,提出次年六月送丁柔雲到景陽府城完婚。
朱銘理解丁大人的心思,也就應承下來,父子倆商量之後,決定朱炎先不迴鄉省親,而是留在京城履職,等明年五月再迴家完婚。
朱銘在京城逗留一個多月,打理好一切後動身迴程,畢竟這個好消息要盡快告訴亡妻,還要隆重祭告祖先,迴去的路上可以順道拜訪丁大人安排完婚事宜。
朱炎從殿試發榜之後就沒閑著,足足忙了一個月,到正式履職前三天,跟董平三人歡聚了一場,喝了個半醉,由管家雇頂轎送迴到京裏的新家。
剛下轎,下人就迎出來,“老爺,有客人來訪,說是您的老朋友,正在客廳等候。”
朱炎有些納悶,自己在京城裏實在沒幾個熟人,這陣子該拜訪的都拜訪了,該見麵的也都見麵了,難道漏掉什麽人麽?
進後堂洗把臉,換身衣服,他來到客廳,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龍靈!
仍舊一身男裝,看見他走出來,一雙明眸裏漾出盈盈笑意,微翹的嘴角更加上揚,主動揖道:“朱大人,我們又見麵啦。”
朱炎見來客是她,嗬嗬一笑,略帶嘲諷的道:“真是稀客,龍姑娘來訪,是下官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要不是有你的照顧,下官的日子怎麽能過得這麽舒坦呀。”
龍靈微微一笑,聊了一番,朱炎知道龍靈此行是替太子招納自己,也就開口道:“龍靈的意思我明白了,下官對於名次看得很淡,狀元也好、末名也罷,對我來講都不重要,今後為官,我隻知道忠於當今皇上,克己奉公、鞠躬盡瘁而已。”
龍靈的眼光在他身上轉了轉,輕歎道:“你記著我今天的話就可以了,如果以後有事可以來找我。”
朱炎笑了笑,實在不明白她一個仙門中人,為何要在俗世中廝混,而自己明明想拜入仙門,卻也不得不在俗世中晃悠,繼而調笑道:“下官還不知道龍靈的官銜。”
“我倒忘了說了,我的身份是太子的貼身侍衛,若論官職,自然比你大,好了,天色已晚,我也該走了,再會。”說完,龍靈也就徜徉而去。
入夜,朱炎躺下後輾轉反側睡不著,雖然他一心求仙問道,無奈如今機緣未到,他又入朝為官,也就不能避免考慮朝中之事。
如今,朝廷裏有以寧國侯為首的薛黨,和以太子為首的皇黨,兩大集團之間明爭暗鬥,朱炎初來乍到,尚未正式上任,就被人找上門來拉攏,可知兩派的鬥爭頗為激烈。
對他而言,無論於公於私,寧國侯都是未來的死對頭,但這並不表明他要加入朝廷的某個政治集團,跟薛忠對抗,卷入黨爭的事他萬萬不願做。
轉眼上任了十餘日,除了日常職務,倒也清閑,但卻有另一樣東西吸引住了他,那就是經閣中的典籍。
如今聖上篤信道教長生之術,對道教典籍十分珍視愛惜,所以宮內經閣中有些道家典籍也不稀奇。
剛好他又擔任經史子集的編篡官,可以隨時翻閱皇家書庫中的典籍,這一日拿起放在案頭的《上清太玄經》讀起來。
書庫中雖然有道家典籍,但多數都是無關痛癢的繁文,這本《上清太玄經》還是他廢了好大的功夫找到的。
除此之外,他還找到一隻玉匣,玉質綿細,瑩光剔透,是用上好的白玉做成,玉匣封麵上刻著“洞元太清冊”八個金文,十分精致。
打開玉匣,最上麵有張發黃的紙箋,是篇書評,署名“袁守成”。
朱炎心中一震,袁守成是古今聞名的術士,相傳是得道的仙人,能夠讓他留下筆墨的經書,想必也不是普通的貨色。
他忙將紙箋取出來,下麵露出一堆玉簡,數數總共一百根,每根玉簡極薄,隻比普通紙張厚一點點,又以極細的金絲撚線穿成一冊,做工很精美。
朱炎取過書評細讀,文中詳述《洞元太清冊》的來曆,前段的大意是:
周穆王時,穆天子曾到昆侖瑤池會西王母,當是時天下仙道之風盛行,齊國人太叔光遊西嶽華陰山,於山中遇仙,自稱三十三重天界之上紫極天尊。
天尊以白玉為簡,丹玉書之一通,封以雲函,印以三光之章,匣以紫玉匱,授太叔光,雲:“凡間道法,皆舍本求末,其成速,禍至大,未臻大道,授此天冊,功參太元,當切除其災害,施為福田。”
言畢身現七彩,空中祥雲來迎,祥雲中玉童、玉女各三幹人,侍曲靈文,散香虛庭,飛升而去。
朱炎看完前段,頗為心動,如果文中所述是實,那這部天冊就應當屬於修煉類的道經,也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切切尋找的東西。
更新時間:2013-11-22
朱炎在身體康複後離開飛雲觀,默默地迴六藝會館報到,重新過起專心備考的緊張生活。
龍虎真人離開前,已經將他遺落在金光寺的行李書籍送迴商行,又跟飛雲觀的人統一口徑,證明朱炎離開會館的十餘天裏一直住在那裏,避免日後被寧國侯追查。
仙俠大戰金光寺的傳聞尚未完全冷卻的時候,大比的日子終於到來。
朱炎三場考試俱輕鬆地應付下來,出了場心情反倒輕鬆,他內心因崇道而灑脫,不像別的舉子患得患失、惴惴不安。
發榜之日,朱炎高中第六名,取得殿試的資格,魯七等商行夥計們為此狂歡慶祝了三天。
十日後,九月朔,殿試在皇宮奉天殿舉行。
過不多時,殿外有太監尖細的聲音高叫:“聖旨到。”
一陣宣讀,朱炎站起來,抬頭向前看去,隻見一個約二十歲上下的男子站在禦座之前,玄衣纁裳,玄衣上織著山、龍、華蟲、宗彝、火五種圖案,纁裳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種圖案,頭上戴飾金皮弁,衣著甚為華麗,便是當朝皇太子。
太子麵容清秀,頜下短須,膚色有點蒼白,顯然平時戶外活動很少,表情嚴肅望著考生。
朱炎把目光移到太子身邊,不禁嚇了一跳,站在太子身邊的一個侍女不正是龍靈嗎?她一個青城弟子怎麽變成了太子的侍女呢?
龍靈的感覺很靈敏,很快發現了朱炎,一雙妙目在他身上打個轉,然後極自然地轉向別的考生,神色不變,好像從來不認識他。
突然在此見到龍靈,大出朱炎意料,皇太子宣布殿試開始,便在禦座下新設的座位上坐下來。
龍靈麵無表情地守在太子身邊,旁邊兩個內閣大學士小心地陪著太子說話,殿內各考官們來迴穿梭巡看。
朱炎花了一個時辰完成經史時務策,速度算快的了,但是在他之前卻已經有五人交了答卷。
他交卷的時候,龍靈伏在太子耳朵邊講了句話,太子抬眼望了他一眼,便又接著跟旁邊的人談話去了。
朱炎退出主殿到偏殿等候,在之前出來的五人中有他的好友肖騰飛,這次會考唯他們同院四人皆順利上榜,在六藝會館裏被傳為美談。
兩人邊聊邊等,又過了一個半時辰,殿試結束,董平和龔謹先後交卷出來,考生列隊魚貫退出皇宮,結束了對他們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過了幾天,皇榜發布,朱炎被取為二甲第三名,賜進士出身。
喜報傳來,已經趕到京城的朱銘喜極而泣,這可是朱家國朝以來所出的第一個進士,此份榮耀足以告慰先祖。
魯七比朱銘還要激動,同幾個夥計一起抬起朱炎在院子內外蹦蹦跳跳,逢人便誇耀。
接下來,二、三甲的新科進士還要參加朝考選庶吉士。
朱炎再次考中第六名,這樣算來,從會試開始一連三場他都考中第六名,看來跟六有緣。
依製,選庶吉士者隻具備進翰林院的預備資格,朱炎卻意外地被破格正式進翰林院授編修,這是正七品的官職。
早在會試榜發後,朱銘已經寫信給丁大人,一方麵報喜,另一方麵商談給兒女完婚。
此時丁大人迴信,表示祝賀之餘,也隱隱流露出對自己眼光獨到的得意。
關於完婚一事,丁大人以自己公務纏身和女兒患病為由,提出次年六月送丁柔雲到景陽府城完婚。
朱銘理解丁大人的心思,也就應承下來,父子倆商量之後,決定朱炎先不迴鄉省親,而是留在京城履職,等明年五月再迴家完婚。
朱銘在京城逗留一個多月,打理好一切後動身迴程,畢竟這個好消息要盡快告訴亡妻,還要隆重祭告祖先,迴去的路上可以順道拜訪丁大人安排完婚事宜。
朱炎從殿試發榜之後就沒閑著,足足忙了一個月,到正式履職前三天,跟董平三人歡聚了一場,喝了個半醉,由管家雇頂轎送迴到京裏的新家。
剛下轎,下人就迎出來,“老爺,有客人來訪,說是您的老朋友,正在客廳等候。”
朱炎有些納悶,自己在京城裏實在沒幾個熟人,這陣子該拜訪的都拜訪了,該見麵的也都見麵了,難道漏掉什麽人麽?
進後堂洗把臉,換身衣服,他來到客廳,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龍靈!
仍舊一身男裝,看見他走出來,一雙明眸裏漾出盈盈笑意,微翹的嘴角更加上揚,主動揖道:“朱大人,我們又見麵啦。”
朱炎見來客是她,嗬嗬一笑,略帶嘲諷的道:“真是稀客,龍姑娘來訪,是下官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要不是有你的照顧,下官的日子怎麽能過得這麽舒坦呀。”
龍靈微微一笑,聊了一番,朱炎知道龍靈此行是替太子招納自己,也就開口道:“龍靈的意思我明白了,下官對於名次看得很淡,狀元也好、末名也罷,對我來講都不重要,今後為官,我隻知道忠於當今皇上,克己奉公、鞠躬盡瘁而已。”
龍靈的眼光在他身上轉了轉,輕歎道:“你記著我今天的話就可以了,如果以後有事可以來找我。”
朱炎笑了笑,實在不明白她一個仙門中人,為何要在俗世中廝混,而自己明明想拜入仙門,卻也不得不在俗世中晃悠,繼而調笑道:“下官還不知道龍靈的官銜。”
“我倒忘了說了,我的身份是太子的貼身侍衛,若論官職,自然比你大,好了,天色已晚,我也該走了,再會。”說完,龍靈也就徜徉而去。
入夜,朱炎躺下後輾轉反側睡不著,雖然他一心求仙問道,無奈如今機緣未到,他又入朝為官,也就不能避免考慮朝中之事。
如今,朝廷裏有以寧國侯為首的薛黨,和以太子為首的皇黨,兩大集團之間明爭暗鬥,朱炎初來乍到,尚未正式上任,就被人找上門來拉攏,可知兩派的鬥爭頗為激烈。
對他而言,無論於公於私,寧國侯都是未來的死對頭,但這並不表明他要加入朝廷的某個政治集團,跟薛忠對抗,卷入黨爭的事他萬萬不願做。
轉眼上任了十餘日,除了日常職務,倒也清閑,但卻有另一樣東西吸引住了他,那就是經閣中的典籍。
如今聖上篤信道教長生之術,對道教典籍十分珍視愛惜,所以宮內經閣中有些道家典籍也不稀奇。
剛好他又擔任經史子集的編篡官,可以隨時翻閱皇家書庫中的典籍,這一日拿起放在案頭的《上清太玄經》讀起來。
書庫中雖然有道家典籍,但多數都是無關痛癢的繁文,這本《上清太玄經》還是他廢了好大的功夫找到的。
除此之外,他還找到一隻玉匣,玉質綿細,瑩光剔透,是用上好的白玉做成,玉匣封麵上刻著“洞元太清冊”八個金文,十分精致。
打開玉匣,最上麵有張發黃的紙箋,是篇書評,署名“袁守成”。
朱炎心中一震,袁守成是古今聞名的術士,相傳是得道的仙人,能夠讓他留下筆墨的經書,想必也不是普通的貨色。
他忙將紙箋取出來,下麵露出一堆玉簡,數數總共一百根,每根玉簡極薄,隻比普通紙張厚一點點,又以極細的金絲撚線穿成一冊,做工很精美。
朱炎取過書評細讀,文中詳述《洞元太清冊》的來曆,前段的大意是:
周穆王時,穆天子曾到昆侖瑤池會西王母,當是時天下仙道之風盛行,齊國人太叔光遊西嶽華陰山,於山中遇仙,自稱三十三重天界之上紫極天尊。
天尊以白玉為簡,丹玉書之一通,封以雲函,印以三光之章,匣以紫玉匱,授太叔光,雲:“凡間道法,皆舍本求末,其成速,禍至大,未臻大道,授此天冊,功參太元,當切除其災害,施為福田。”
言畢身現七彩,空中祥雲來迎,祥雲中玉童、玉女各三幹人,侍曲靈文,散香虛庭,飛升而去。
朱炎看完前段,頗為心動,如果文中所述是實,那這部天冊就應當屬於修煉類的道經,也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切切尋找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