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的老大臣們個個都是人精,最善於揣摩聖上的意思,也很拿捏得準在聖前的分寸,早在聖上第一次收到篁州災情的時候,就已經明白聖上的心思。
既然聖上將此事拿到朝堂上來討論,必定有其深意,因此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隻用耳朵細細聽著來自大臣們的爭辯,以便在聖上需要的時候,拿出最合適的方案來。
繼宣平侯等人提出派兵前往篁州進行武力鎮壓,很快以許國公為首的一部分大臣站了出來。
這部分大臣人數不少,他們強烈反對宣平侯以暴製暴的建議,懇請聖上一方麵嚴懲罔顧百姓生命的篁州府知府一幹人等,一方麵放糧賑災安撫災民。
當然對於那些借災情妄圖動搖國之根本的暴徒,也決定不能心慈手軟。
一句話就是要分別對待,個個擊破。
一時間雙方爭執不已,各不相讓。
雖說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不過仍以許國公一方的建議更得聖上心喜,且也與賢王的急件中的提議相吻合。
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如救火。
朝堂上雖然意見難以統一,不過經過一天的激烈爭辯和緊急磋商,第二天就有了決斷。
從京郊西山大營調兩千人馬,由宣平侯帶領趕赴篁州,協助賢王殿下平定暴民。
著戶部緊急調兩萬石糧食,由長寧伯王義誠為押運官,戶部侍郎王義宗為放糧官,,另加派五百禁軍護送賑災糧隊前往篁州賑災,安撫民心。
這兩萬石糧食,大部分是給篁州災民的賑災糧,隻留出一小部分充作軍糧。
聖上的旨意一下,長寧伯府隨即就動了起來,府裏的氣氛顯得尤其壓抑。
誰也沒想得到,聖上會一下子派出兩位長寧伯府的人前往篁州賑災。
雖然那裏有賢王殿下坐陣,可是到底亂成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你們兄弟千萬要注意自己個的安全,莫要衝到前麵去,畢竟你們不是軍士,隻是押運官和放糧官。”老夫人抹著眼淚,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恨不得進宮去求聖上恩典,將這活兒交給別人。
“母親且放寬心,雖說篁州那邊是有些亂,到底也是咱們大域自己的地兒,再亂也比不過邊境打仗的兇險。
再說大舅帶著兵先去了篁州,又有賢王殿下主持大局,等我們將糧送到那裏的時候,說不定一切都已經平定了。”王義誠和王義宗相視一眼,
兩人勸著哄著,總算讓老夫人止了眼淚。
別說老夫人為此擔驚受怕,王義誠和王義宗的心裏也是極為忐忑不安,可是做臣子的,聖上指哪他們就得去哪,哪裏有他們選擇的餘地。
當然他們各自心裏對聖上居然派宣平侯帶兵前往篁州,有著諸多不解和顧慮,畢竟宣平侯是極力主張以暴製暴的。
私下裏兄弟倆說起這事兒,自是極為擔心這位大舅會不會用上以前與敵國作戰的手段來平定篁州的暴民。
若真是用上那樣的手段,隻怕事情會越鬧越大,隻希望賢王能夠及時阻止宣平侯犯錯,否則隻怕會造成不可挽迴的後果。
不過細思之下,王義誠兄弟覺得該擔心的似乎不應該是這伯事,聖上既然敢派宣平侯帶兵,必定留了後手,因此倒也不擔心宣平侯會做出什麽禍國殃民的事兒來。
心裏卻更擔心宣平侯衝動之下做出什麽不當的行為,倒正中聖上下懷,到時降爵事小,奪爵可就事大了!
隻是這樣的話,他們誰去宣平侯麵前說道都不合適。
以他們對宣平侯的了解,若他們直接去說,指不定非但阻止不了宣平侯,還會逼著隨著年齡增長越發剛愎自用的宣平侯做出更多冒險的舉措來。
“大哥真不準備提醒提醒大舅?”兄弟倆從明心堂出來一起去了外書房,剛一坐下王義宗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怎麽提醒?大舅會聽?若咱們去提醒了,隻怕大舅還以為咱們長寧伯府看不得宣平侯府這個可以保爵的大好機會呢!”王義誠搖了搖頭苦笑道。
“可是……”王義宗還想再勸,王義誠抬了抬手一句話就堵住了王義宗的嘴:“你以為聖上心裏不清楚大舅是什麽樣的人?”
王義宗心裏不由一驚,是啊,當今聖上雖然年方十六,繼位也才一年有餘,卻有智有謀,甚至可以用智多近妖這個詞來形容。
想到一種可能,王義宗驚訝地看向王義誠。
王義誠微微點了點頭,似勸又似警告地歎道:“咱們隻安心做好自己的本份,將這兩萬石糧食平平安安送到篁州,再將那賑災糧順順利利發放到災民手上,讓篁州的災民能夠過個平安年,無餓死凍死之人,就算是咱們為朝廷盡力了。”
“要不,大哥給母親透點風。”王義宗還是有些不死心,再次提出建議。
畢竟宣平侯府一直都有與長寧伯府親上加親的打算,而這個聯姻的機會應該落
在二房頭上。
既如此王義宗自然不希望宣平侯府落得個降爵甚至奪爵的下場,再說即便沒有親上加親這事兒,宣平侯府與長寧伯府也還有打斷骨頭連前筋的地方呢。
王義誠慎重考慮王義宗的這個建議,宣平侯作為他的親舅舅,能拉的時候的確還是得伸手拉一把,於是王義誠將王義宗的提議放在心上,點了頭算是答應了下來。
在書房裏又商量了一些去篁州賑災的細節,接近戌正時分兄弟倆才散了。
從外書房出來,王義誠直接迴了長寧伯府的正院。
自從知道張氏再次有了身孕,王義誠似乎突然收了心。
平日裏除了必要的應酬,幾乎下了衙就迴府。
迴了府不是在外書房忙碌,就是迴正院陪伴張氏,幾個妾室那裏幾乎都不再踏足,讓人不由地側目驚訝不已。
不管王義誠出於什麽樣的考慮才這樣做,老夫人自然是樂見其成。
雖然有些心疼兒子,可是老夫人到底是最講規矩的人,重正妻輕妾侍才能防止亂後院。
這也正是老夫人不願意將沈氏提成平妻的主要原因,雖然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不想看到林氏吃苦。
既然聖上將此事拿到朝堂上來討論,必定有其深意,因此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隻用耳朵細細聽著來自大臣們的爭辯,以便在聖上需要的時候,拿出最合適的方案來。
繼宣平侯等人提出派兵前往篁州進行武力鎮壓,很快以許國公為首的一部分大臣站了出來。
這部分大臣人數不少,他們強烈反對宣平侯以暴製暴的建議,懇請聖上一方麵嚴懲罔顧百姓生命的篁州府知府一幹人等,一方麵放糧賑災安撫災民。
當然對於那些借災情妄圖動搖國之根本的暴徒,也決定不能心慈手軟。
一句話就是要分別對待,個個擊破。
一時間雙方爭執不已,各不相讓。
雖說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不過仍以許國公一方的建議更得聖上心喜,且也與賢王的急件中的提議相吻合。
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如救火。
朝堂上雖然意見難以統一,不過經過一天的激烈爭辯和緊急磋商,第二天就有了決斷。
從京郊西山大營調兩千人馬,由宣平侯帶領趕赴篁州,協助賢王殿下平定暴民。
著戶部緊急調兩萬石糧食,由長寧伯王義誠為押運官,戶部侍郎王義宗為放糧官,,另加派五百禁軍護送賑災糧隊前往篁州賑災,安撫民心。
這兩萬石糧食,大部分是給篁州災民的賑災糧,隻留出一小部分充作軍糧。
聖上的旨意一下,長寧伯府隨即就動了起來,府裏的氣氛顯得尤其壓抑。
誰也沒想得到,聖上會一下子派出兩位長寧伯府的人前往篁州賑災。
雖然那裏有賢王殿下坐陣,可是到底亂成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你們兄弟千萬要注意自己個的安全,莫要衝到前麵去,畢竟你們不是軍士,隻是押運官和放糧官。”老夫人抹著眼淚,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恨不得進宮去求聖上恩典,將這活兒交給別人。
“母親且放寬心,雖說篁州那邊是有些亂,到底也是咱們大域自己的地兒,再亂也比不過邊境打仗的兇險。
再說大舅帶著兵先去了篁州,又有賢王殿下主持大局,等我們將糧送到那裏的時候,說不定一切都已經平定了。”王義誠和王義宗相視一眼,
兩人勸著哄著,總算讓老夫人止了眼淚。
別說老夫人為此擔驚受怕,王義誠和王義宗的心裏也是極為忐忑不安,可是做臣子的,聖上指哪他們就得去哪,哪裏有他們選擇的餘地。
當然他們各自心裏對聖上居然派宣平侯帶兵前往篁州,有著諸多不解和顧慮,畢竟宣平侯是極力主張以暴製暴的。
私下裏兄弟倆說起這事兒,自是極為擔心這位大舅會不會用上以前與敵國作戰的手段來平定篁州的暴民。
若真是用上那樣的手段,隻怕事情會越鬧越大,隻希望賢王能夠及時阻止宣平侯犯錯,否則隻怕會造成不可挽迴的後果。
不過細思之下,王義誠兄弟覺得該擔心的似乎不應該是這伯事,聖上既然敢派宣平侯帶兵,必定留了後手,因此倒也不擔心宣平侯會做出什麽禍國殃民的事兒來。
心裏卻更擔心宣平侯衝動之下做出什麽不當的行為,倒正中聖上下懷,到時降爵事小,奪爵可就事大了!
隻是這樣的話,他們誰去宣平侯麵前說道都不合適。
以他們對宣平侯的了解,若他們直接去說,指不定非但阻止不了宣平侯,還會逼著隨著年齡增長越發剛愎自用的宣平侯做出更多冒險的舉措來。
“大哥真不準備提醒提醒大舅?”兄弟倆從明心堂出來一起去了外書房,剛一坐下王義宗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怎麽提醒?大舅會聽?若咱們去提醒了,隻怕大舅還以為咱們長寧伯府看不得宣平侯府這個可以保爵的大好機會呢!”王義誠搖了搖頭苦笑道。
“可是……”王義宗還想再勸,王義誠抬了抬手一句話就堵住了王義宗的嘴:“你以為聖上心裏不清楚大舅是什麽樣的人?”
王義宗心裏不由一驚,是啊,當今聖上雖然年方十六,繼位也才一年有餘,卻有智有謀,甚至可以用智多近妖這個詞來形容。
想到一種可能,王義宗驚訝地看向王義誠。
王義誠微微點了點頭,似勸又似警告地歎道:“咱們隻安心做好自己的本份,將這兩萬石糧食平平安安送到篁州,再將那賑災糧順順利利發放到災民手上,讓篁州的災民能夠過個平安年,無餓死凍死之人,就算是咱們為朝廷盡力了。”
“要不,大哥給母親透點風。”王義宗還是有些不死心,再次提出建議。
畢竟宣平侯府一直都有與長寧伯府親上加親的打算,而這個聯姻的機會應該落
在二房頭上。
既如此王義宗自然不希望宣平侯府落得個降爵甚至奪爵的下場,再說即便沒有親上加親這事兒,宣平侯府與長寧伯府也還有打斷骨頭連前筋的地方呢。
王義誠慎重考慮王義宗的這個建議,宣平侯作為他的親舅舅,能拉的時候的確還是得伸手拉一把,於是王義誠將王義宗的提議放在心上,點了頭算是答應了下來。
在書房裏又商量了一些去篁州賑災的細節,接近戌正時分兄弟倆才散了。
從外書房出來,王義誠直接迴了長寧伯府的正院。
自從知道張氏再次有了身孕,王義誠似乎突然收了心。
平日裏除了必要的應酬,幾乎下了衙就迴府。
迴了府不是在外書房忙碌,就是迴正院陪伴張氏,幾個妾室那裏幾乎都不再踏足,讓人不由地側目驚訝不已。
不管王義誠出於什麽樣的考慮才這樣做,老夫人自然是樂見其成。
雖然有些心疼兒子,可是老夫人到底是最講規矩的人,重正妻輕妾侍才能防止亂後院。
這也正是老夫人不願意將沈氏提成平妻的主要原因,雖然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不想看到林氏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