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顧夫人搖頭道:“淩大人把大都督當成什麽人了?如此粗鄙的計策大都督都看不出來麽?若是弄巧成拙,使大都督遷怒於柔娘,妾身的罪過可就大了!”
眾人本胸有成竹而來,卻不曾想遇到這麽多棘手的難題。顧夫人的話音剛落,廳中立即陷入沉寂,廣東權勢最大的一群人坐到一起,麵對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竟然一籌莫展。
張鎮孫絞盡腦汁地想,想到頭暈目眩,依然無計可施。關鍵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沒見過大都督,更不了解大都督的脾氣秉性,對大都督可能的反應完全無法猜測。患得患失之下,誰敢冒險一搏?
錢老秀才和鄭秀才頭上的冷汗越出越多,順著耳後淌下來,慢慢將他們的衣領浸濕。兩人顧不上擦汗,緊盯著顧夫人那張嬌豔的臉,試圖從中找到一點希望。
不知過了多久,廳中眾人還是默然無語。鄭秀才突然起身走到門口,指著外麵默默等待的書生們對顧夫人激動地道:“夫人,外麵的兩千餘人,背後是兩千多戶人家,十年不能應考,會導致多少人間悲劇?十年後他們還考得上麽?多年苦功,一朝盡毀!夫人,在下寧可這條命不要,也要求夫人為他們向大都督求情!”說完,“噗通”跪到地上,向顧夫人連磕十幾個響頭!
錢老秀才也不顧一切地跪到旁邊,悲聲道:“夫人哪!求夫人大發慈悲,解救一下這些讀書人吧!要怪就怪老朽一個人鬼迷心竅,以下犯上,老朽寧願親族被罰永不錄用,隻求大都督不要怪罪外麵的人,給他們一條生路吧!”言罷也是連連叩頭。
顧夫人大吃一驚,她當然明白讓這些讀書人向她一個婦道人家下跪磕頭有多難,更不要說兩個人的年紀都在她之上!
顧夫人急忙起身虛扶道:“兩位先生請起,何苦行此大禮?妾身萬萬不敢當!”
徐直諒也道:“你們快起來!不要讓夫人為難!”
兩人這才抬起頭,眾人定睛一看。兩人的額頭都已血痕累累,鄭秀才年輕,磕得又分外用力,額頭上的血已流成一條線。與汗水混在一起流到頸部,染紅了衣領。
顧夫人大為不忍,急命兩個丫環取來紙巾和藥,為他們兩人敷傷。
張鎮孫歎道:“兩位拳拳之心,令人好生感佩。然則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唉,兩位磕破了頭,夫人亦是無法!”
外麵圍觀的書生隱約看到鄭書生在向裏麵磕頭,又見有丫環為他敷藥,頓時大驚失色!
一人失聲大叫道:“不好!大事不妙!”
話一出口,眾人大嘩,有人已忍不住開始哭爹叫娘,大罵道:“耆老會做的什麽孽!取消丁憂與我何幹?新學我也是學了的,頗有心得!這下可好,迴家後要我怎生向父母交待?被你們蠱惑署了一個名。卻害了我一生!你們究竟有沒有良心?!”
“不錯!當初你們怎麽說?說絕無風險!現在呢?求到誰誰也不管!我家娘子含辛茹苦,隻等我金榜題名!你們耆老會發的什麽瘋,偏要跟大都督作對!我真是被豬油蒙了心,才會跟著你們胡鬧!”
“你們賠我們十年!”
“十年哪!十年哪!!十年哪!!!你們要我如何是好!”
“徐經略就不能說我們隻坐了三天麽?”
“那是存心欺瞞大都督!徐經略轉眼就會丟官!”
“唉——!完了,一切都完了!”
“第二道上書在哪裏?追不追得迴來?”
“早送走了,用驛馬送的,萬萬追不迴來!”
“大都督啊,您大人大量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想應考啊!我們知錯了!”
說到這裏,有人已號啕大哭起來。很快感染到旁邊其他人,越來越多的人抱頭痛哭,哭得好幾個耆老會的人以頭搶地,與他們相對而泣。卻不知如何是好。
顧夫人聽到外麵傳來的哭聲,心亂如麻。驀然想起謝秀才生前刻苦攻讀,準備應考的模樣,惻隱之心大起。猛地一咬牙,痛下決心,對徐直諒道:“徐大人能派人為妾身帶路去臨安麽?”
眾人聞言皆為之一驚。徐直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道:“夫人說什麽?”
顧夫人解釋道:“徐大人,此事若想還有轉圜,妾身須得親自去臨安大都督府,當麵請求大都督開恩,別無它法。萬一不成,妾身人在臨安,罪責可以一力承擔,不會使柔娘受到連累。”
眾人大喜,錢老秀才和鄭秀才感激得涕淚橫流,不顧頭上傷未好,又給顧夫人磕了一個頭,被顧夫人連忙攔住。
徐直諒激動地道:“夫人悲天憫人,下官感激不盡,容下官越俎代庖,替外麵兩千多名讀書人多謝夫人!”言罷起身一揖至地。
顧夫人忙道:“徐大人切莫折煞妾身,妾身恰好也可借此北上與柔娘團聚,說起來還要多謝徐大人的幫忙。”
徐直諒笑道:“夫人願意讓下官從旁佐助,下官榮幸之至!嗬嗬。”轉頭對其他人問道:“各位大人,本官坐鎮廣州,不能親自北上,哪位大人有暇,可以護送夫人去臨安大都督府?”
話音剛落,淩震、黃俊、馬發、陳實、謝賢、張鎮孫爭先恐後地全站了起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都督打下日本後,隨時可能南征,南征則必以兩廣為重中之重,可偏偏大都督與南方的官員沒有淵源,一個都不認識。這裏的人,無論是誰,隻要能搶先一步見到大都督,則大都督必加以重用!這種機會錯過了,會後悔一輩子!
淩震官位最高,與徐直諒同樣是二品官,不過是從二品,先開口道:“徐大人,廣東官位最高的便是你我二人,顧夫人何等尊貴,徐大人不能親自送,最好還是讓我來送,才可與夫人的身份相符,也讓大都督看到我們如何對待夫人。”
黃俊道:“淩大人身為廣東都統,如何能夠擅離?還是由下官去吧。”
馬發道:“黃兄是摧鋒軍第一主將,需要坐鎮指揮,我是第二,還是我去吧。”
陳實急道:“摧鋒軍哪裏能離開兩位大人?我平時最清閑,理應主動請纓。”
謝賢義正辭嚴地道:“諸位大人都錯了,大都督夏天時便要征日,正是我廣東水軍報效之時,還是我去得好。”
張鎮孫很想借機謀求起複,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但他是狀元,不願與別人為此事爭執,於是沒有說話。
徐直諒不禁啞然失笑。他心裏明白,如果不是他離不開,這趟差事他說什麽也不肯假手於人。現在可好,每個人都想去,讓誰去不讓誰去就成了一門學問,自己怎麽做都會得罪人。
徐直諒看了一眼在門口守衛的梁雄飛,心道,不然讓他替自己去行麽?總好過便宜別人。
徐直諒正在想著,顧夫人見徐直諒陷入困境,一心想幫他脫困,於是開口道:“徐大人,不如讓妾身來決定好麽?”
顧夫人的提議沒人反對得了,徐直諒驚喜地道:“夫人請講,下官無有不從。”
顧夫人道:“張大人如果在家中無事,能否陪妾身走一迴?”
張鎮孫壓抑住內心的狂喜,拱手道:“家中父母身體已然大好,下官隨時可以出發。”
顧夫人微微一笑,又對淩震道:“淩大人總領廣東各地兵馬,沒見過大都督,如何能隨大都督南征?此行當以淩大人為首。”
淩震心中一塊石頭瞬間落了地,笑道:“夫人所言甚是,下官應當北上拜見大都督請益。”
顧夫人又轉向黃俊、馬發、陳實道:“三位將軍,淩大人是二品的高官,張大人又是狀元出身,總不能隨行看護妾身一個婦道人家。妾身北上,隨身的行李不少,有勞三位將軍如何?”
三將大喜,剛才他們還在失望,看行李就看行李,隻要能跟著去就行!急忙拱手道:“謹遵夫人之命!”
顧夫人最後望向謝賢,道:“大都督征日,水軍自然是多多益善。況且,日後南征也要廣東水軍效命,即使大都督不征召,將軍也該去拜見的。”
謝賢高興得險些給顧夫人跪下,跟著大都督去打仗,有不立功的麽?就算大都督看不上他的兵力,幫著運糧草也是大功一件!
徐直諒哭笑不得地道:“夫人不要則已,一要便將幾位大人都要走,朝廷不會怪罪下來麽?”話剛出口,忽覺不對,大都督不生氣,朝廷怪罪什麽?
顧夫人道:“大都督要南征,總不能不識南方文武,這次恰好是個機會,何不讓各位大人一起去臨安?大都督高興還來不及呢。”
徐直諒不由豎起大拇指,讚道:“好!就依夫人。”
顧夫人道:“也請徐大人修書一封,妾身好帶給大都督。廣東的事情大都督未必都知曉,徐大人派了這麽多人去,總要讓大都督明白徐大人的苦心。”(未完待續。)
顧夫人搖頭道:“淩大人把大都督當成什麽人了?如此粗鄙的計策大都督都看不出來麽?若是弄巧成拙,使大都督遷怒於柔娘,妾身的罪過可就大了!”
眾人本胸有成竹而來,卻不曾想遇到這麽多棘手的難題。顧夫人的話音剛落,廳中立即陷入沉寂,廣東權勢最大的一群人坐到一起,麵對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竟然一籌莫展。
張鎮孫絞盡腦汁地想,想到頭暈目眩,依然無計可施。關鍵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沒見過大都督,更不了解大都督的脾氣秉性,對大都督可能的反應完全無法猜測。患得患失之下,誰敢冒險一搏?
錢老秀才和鄭秀才頭上的冷汗越出越多,順著耳後淌下來,慢慢將他們的衣領浸濕。兩人顧不上擦汗,緊盯著顧夫人那張嬌豔的臉,試圖從中找到一點希望。
不知過了多久,廳中眾人還是默然無語。鄭秀才突然起身走到門口,指著外麵默默等待的書生們對顧夫人激動地道:“夫人,外麵的兩千餘人,背後是兩千多戶人家,十年不能應考,會導致多少人間悲劇?十年後他們還考得上麽?多年苦功,一朝盡毀!夫人,在下寧可這條命不要,也要求夫人為他們向大都督求情!”說完,“噗通”跪到地上,向顧夫人連磕十幾個響頭!
錢老秀才也不顧一切地跪到旁邊,悲聲道:“夫人哪!求夫人大發慈悲,解救一下這些讀書人吧!要怪就怪老朽一個人鬼迷心竅,以下犯上,老朽寧願親族被罰永不錄用,隻求大都督不要怪罪外麵的人,給他們一條生路吧!”言罷也是連連叩頭。
顧夫人大吃一驚,她當然明白讓這些讀書人向她一個婦道人家下跪磕頭有多難,更不要說兩個人的年紀都在她之上!
顧夫人急忙起身虛扶道:“兩位先生請起,何苦行此大禮?妾身萬萬不敢當!”
徐直諒也道:“你們快起來!不要讓夫人為難!”
兩人這才抬起頭,眾人定睛一看。兩人的額頭都已血痕累累,鄭秀才年輕,磕得又分外用力,額頭上的血已流成一條線。與汗水混在一起流到頸部,染紅了衣領。
顧夫人大為不忍,急命兩個丫環取來紙巾和藥,為他們兩人敷傷。
張鎮孫歎道:“兩位拳拳之心,令人好生感佩。然則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唉,兩位磕破了頭,夫人亦是無法!”
外麵圍觀的書生隱約看到鄭書生在向裏麵磕頭,又見有丫環為他敷藥,頓時大驚失色!
一人失聲大叫道:“不好!大事不妙!”
話一出口,眾人大嘩,有人已忍不住開始哭爹叫娘,大罵道:“耆老會做的什麽孽!取消丁憂與我何幹?新學我也是學了的,頗有心得!這下可好,迴家後要我怎生向父母交待?被你們蠱惑署了一個名。卻害了我一生!你們究竟有沒有良心?!”
“不錯!當初你們怎麽說?說絕無風險!現在呢?求到誰誰也不管!我家娘子含辛茹苦,隻等我金榜題名!你們耆老會發的什麽瘋,偏要跟大都督作對!我真是被豬油蒙了心,才會跟著你們胡鬧!”
“你們賠我們十年!”
“十年哪!十年哪!!十年哪!!!你們要我如何是好!”
“徐經略就不能說我們隻坐了三天麽?”
“那是存心欺瞞大都督!徐經略轉眼就會丟官!”
“唉——!完了,一切都完了!”
“第二道上書在哪裏?追不追得迴來?”
“早送走了,用驛馬送的,萬萬追不迴來!”
“大都督啊,您大人大量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想應考啊!我們知錯了!”
說到這裏,有人已號啕大哭起來。很快感染到旁邊其他人,越來越多的人抱頭痛哭,哭得好幾個耆老會的人以頭搶地,與他們相對而泣。卻不知如何是好。
顧夫人聽到外麵傳來的哭聲,心亂如麻。驀然想起謝秀才生前刻苦攻讀,準備應考的模樣,惻隱之心大起。猛地一咬牙,痛下決心,對徐直諒道:“徐大人能派人為妾身帶路去臨安麽?”
眾人聞言皆為之一驚。徐直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道:“夫人說什麽?”
顧夫人解釋道:“徐大人,此事若想還有轉圜,妾身須得親自去臨安大都督府,當麵請求大都督開恩,別無它法。萬一不成,妾身人在臨安,罪責可以一力承擔,不會使柔娘受到連累。”
眾人大喜,錢老秀才和鄭秀才感激得涕淚橫流,不顧頭上傷未好,又給顧夫人磕了一個頭,被顧夫人連忙攔住。
徐直諒激動地道:“夫人悲天憫人,下官感激不盡,容下官越俎代庖,替外麵兩千多名讀書人多謝夫人!”言罷起身一揖至地。
顧夫人忙道:“徐大人切莫折煞妾身,妾身恰好也可借此北上與柔娘團聚,說起來還要多謝徐大人的幫忙。”
徐直諒笑道:“夫人願意讓下官從旁佐助,下官榮幸之至!嗬嗬。”轉頭對其他人問道:“各位大人,本官坐鎮廣州,不能親自北上,哪位大人有暇,可以護送夫人去臨安大都督府?”
話音剛落,淩震、黃俊、馬發、陳實、謝賢、張鎮孫爭先恐後地全站了起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都督打下日本後,隨時可能南征,南征則必以兩廣為重中之重,可偏偏大都督與南方的官員沒有淵源,一個都不認識。這裏的人,無論是誰,隻要能搶先一步見到大都督,則大都督必加以重用!這種機會錯過了,會後悔一輩子!
淩震官位最高,與徐直諒同樣是二品官,不過是從二品,先開口道:“徐大人,廣東官位最高的便是你我二人,顧夫人何等尊貴,徐大人不能親自送,最好還是讓我來送,才可與夫人的身份相符,也讓大都督看到我們如何對待夫人。”
黃俊道:“淩大人身為廣東都統,如何能夠擅離?還是由下官去吧。”
馬發道:“黃兄是摧鋒軍第一主將,需要坐鎮指揮,我是第二,還是我去吧。”
陳實急道:“摧鋒軍哪裏能離開兩位大人?我平時最清閑,理應主動請纓。”
謝賢義正辭嚴地道:“諸位大人都錯了,大都督夏天時便要征日,正是我廣東水軍報效之時,還是我去得好。”
張鎮孫很想借機謀求起複,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但他是狀元,不願與別人為此事爭執,於是沒有說話。
徐直諒不禁啞然失笑。他心裏明白,如果不是他離不開,這趟差事他說什麽也不肯假手於人。現在可好,每個人都想去,讓誰去不讓誰去就成了一門學問,自己怎麽做都會得罪人。
徐直諒看了一眼在門口守衛的梁雄飛,心道,不然讓他替自己去行麽?總好過便宜別人。
徐直諒正在想著,顧夫人見徐直諒陷入困境,一心想幫他脫困,於是開口道:“徐大人,不如讓妾身來決定好麽?”
顧夫人的提議沒人反對得了,徐直諒驚喜地道:“夫人請講,下官無有不從。”
顧夫人道:“張大人如果在家中無事,能否陪妾身走一迴?”
張鎮孫壓抑住內心的狂喜,拱手道:“家中父母身體已然大好,下官隨時可以出發。”
顧夫人微微一笑,又對淩震道:“淩大人總領廣東各地兵馬,沒見過大都督,如何能隨大都督南征?此行當以淩大人為首。”
淩震心中一塊石頭瞬間落了地,笑道:“夫人所言甚是,下官應當北上拜見大都督請益。”
顧夫人又轉向黃俊、馬發、陳實道:“三位將軍,淩大人是二品的高官,張大人又是狀元出身,總不能隨行看護妾身一個婦道人家。妾身北上,隨身的行李不少,有勞三位將軍如何?”
三將大喜,剛才他們還在失望,看行李就看行李,隻要能跟著去就行!急忙拱手道:“謹遵夫人之命!”
顧夫人最後望向謝賢,道:“大都督征日,水軍自然是多多益善。況且,日後南征也要廣東水軍效命,即使大都督不征召,將軍也該去拜見的。”
謝賢高興得險些給顧夫人跪下,跟著大都督去打仗,有不立功的麽?就算大都督看不上他的兵力,幫著運糧草也是大功一件!
徐直諒哭笑不得地道:“夫人不要則已,一要便將幾位大人都要走,朝廷不會怪罪下來麽?”話剛出口,忽覺不對,大都督不生氣,朝廷怪罪什麽?
顧夫人道:“大都督要南征,總不能不識南方文武,這次恰好是個機會,何不讓各位大人一起去臨安?大都督高興還來不及呢。”
徐直諒不由豎起大拇指,讚道:“好!就依夫人。”
顧夫人道:“也請徐大人修書一封,妾身好帶給大都督。廣東的事情大都督未必都知曉,徐大人派了這麽多人去,總要讓大都督明白徐大人的苦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