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賓客皆至,太妃正欲讓王妃秦氏引了賓客入席,就聽婢子來報:“兩位公主來了。”
眾人忙起身出院相迎,綢錦鋪地,華蓋輕紗開道,兩位公主盈盈出轎。
太妃領著一眾女眷向公主行君臣大禮,兩位公主忙上前將太妃扶起,大公主道:“太妃多禮,折煞我姐妹。”
“公主為君,君臣禮不可廢。”太妃心裏直打鼓,她可不想給自個兒孫兒娶位公主做媳婦。
護送兩位公主前來的張寧聽著客套話說的差不多,便上前將禮單奉上,對王妃探問之言避而不答。
恰霍青趕來在紗帳外與兩位公主行禮,太妃隻覺眼皮直蹦,忙邀兩位公主往後花園入席賞花。
太妃心思旁人窺不得,兩位公主此來也隻是為了散散心,自是欣然應下。
倒是張寧慣來揣度人心,忍不住歎一迴人老成精想的就是多。
公主隨行宮侍自有霍書安招待安置,霍青親引了張寧往花廳喝茶。
花廳中擺了不少冰盒,有幾個精巧可愛得讓張寧也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霍青用銀夾子夾了一個放到張寧麵前,笑道:“這是璉兒他們兄弟照著賈大人收藏的古書弄出來,還沒放到鋪子裏,張總管若是瞧得上眼,便拿去丟在轎子裏消消暑氣。”
“世子和你那師弟當真要好。”張寧瞅了霍青一眼,垂眼撥弄著玉盒,低聲道,“皇上說,東平王世子得早些迴來,兵部和工部正加緊整備糧草,估計一二日後,您和靖王殿下就得往北疆去了。”
“臣明白,隻是,那絳彩國使者——”霍青捧著茶盞劃著杯蓋。
皇上看人太準,下迴定不同皇上打賭了!張寧心裏怨念,見霍青悠閑模樣,歎道:“皇上說我朝兵士已多年未有演武之處,那一處正好地廣人稀,正可教人施展一番,恰好工部尚有富餘糧種,叫兵士演武之餘嚐試一二,隻當歇閑。”
果然也是個盤算著人盡其用的主。霍青磨了磨牙,待會兒他得跟胤礽好好說說話,別再折騰幺蛾子了!
“皇上的意思,霍青明白了。”
後院花宴置在水榭上,絲竹雅樂和著清風,極是舒爽。
兩位公主同各家夫人小姐大多相熟,待初時那點訝異散去,諸女便不再拘束,玩笑說話亦自在許多。
太妃柳氏也算看出兩位公主來此一是表示皇家對南安王府的信重,二則,便是讓公主出宮鬆散一迴,順便瞧一瞧京中貴女的品性。
成人之美何樂不為。待婢子悄聲報來霍青已將所有男賓請去他院中飲酒鬥文,柳氏便說她們幾個老姐妹許久未見自去敘舊,不必小輩陪伴,讓霍妍帶著公主和各家小姐自去玩鬧,又讓王妃秦氏領著夫人們吃酒。
大公主嫻雅端莊,二公主嬌俏風趣,這是見過兩位公主的命婦做出的評價,隻是這金玉供養出的人兒身上的矜貴之氣到底讓人不敢太過與之親近,所幸水郅對皇家女孩極是寬容,各王府家的嫡女隻要有請封折子,便不會吝於賜爵,又有太後常常宣召郡主入宮閑話,兩位公主從不寂寞,也沒想做了平易近人模樣與人交好,而各家女孩也是嬌慣著長大的,尚未學會討好了人去。
幾家王府的郡主陪著兩位公主走在前頭,後麵一眾少女三三兩兩各自為伴。
賈元春自是同王子騰的兩個女兒一處,由人引薦又結交了兩位姚姓小姐,曉得人亦是南安王府親眷女孩兒,待人愈發親切。
折廊盡頭的涼亭中布了果盤糕點,霍妍請眾女入內歇息,見公主同郡主皆入了亭子,幾家小姐便推辭道賞景心切,霍妍便不再多言,指了婢子服侍,便上前牽了瑩曦的手。
因著公主蒞臨,眾人便按了各夫人的品級坐了,瑩曦自是不好同霍妍水芸一處,恰有賈赦同僚妻女亦列席,倒也並未曾落單,此時瑩曦被霍妍牽了手,也沒鬆了另一邊握的徐家小姐的手。
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徐平章獨女猶豫一瞬,勾了閨蜜戶部度支主事陳顯修次女的袖子,兩個女孩兒念著自家長輩的囑咐,咬牙進了涼亭。
賈元春倒是有心上前奉承,隻是猶豫間,就被人拉著踏上往假山去的小徑。
大公主瞧著霍妍親自牽入亭中的女孩兒同水芸的熟稔情形,便也猜到這人是誰,尚自矜持,就聽二公主喚了人近前說話。
循規蹈矩的女孩兒總不會討人厭煩,兩位公主問過幾句話,見水芸眼巴巴的瞅著這邊,便放了人去。
再見瑩曦在水芸邊上剛一落座就極自然的將人麵前冰碗挪開,而水芸隻是悶悶不樂片刻,聽人說了幾句話便又笑了,兩位公主彼此遞了個眼神:榮國府大房的兒女攀附北靜王府的傳言怕是言不符實。
徐陳兩家同南安王府有些親眷關聯,方得邀約,曉得自己身份不夠,然既入座,便是咬了牙也不能露了畏縮之態。
簽花連詞,父輩皆是科考入仕的女兒自是不懼,緊張之下偶有妙語,幾位郡主也不吝稱讚,待步出亭子別處賞花的時候,徐陳二女已無半點拘束。
水榭席麵換過一迴,眾人再度落座便沒在刻意按著品級排座。
賈王氏同她娘家嫂子並史家夫人坐在一處,瞧著賈邢氏同幾位夫人攜手與幾位王妃坐得極近,垂眼斂去眼中嫉恨,對窩在府中的賈政更嫌棄幾分。
榮國府兩位夫人各自交際早已為眾人習慣,其間種種緣由亦是心照不宣,單瞧著兩房小兒行事,眾人待賈邢氏自然十分熱絡。
王史兩家夫人因南安王妃並不十分熱絡的招待而覺尷尬,姚家兩位夫人更是不自在,按說現今太妃柳氏的婆婆乃是姚家宗家嫡女,兩姓是正經親家,隻是當年出了姚側太妃的事兒,兩家關係日漸疏遠,這一迴下帖子邀了人來,還是姚側太妃親自提的,因柳氏不耐煩給姚側太妃外甥女紀氏所出的兩位公子選妻,方才準了請姚家人來。
昨日有南安王府處置妾室陪嫁的風言風語,姚家人便心有忐忑,不敢拿自家好容易培養的女孩兒做賭,咬了咬牙隻帶了兩個年幼女孩兒來,今日見姚太側妃並幾位庶出公子皆未出席,便曉得之前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霍家兒郎取名向來單字,南安王霍思給自個兒庶子取名雙字,便是不與人生出癡念的意思,霍青未歸京時,京中不少人家暗地裏笑霍思待庶子太過刻薄,年老時怕是要遭報應;待霍青歸京,少年俊傑在朝堂和世家間遊刃有餘,眾人便又轉而歎說霍思深謀遠慮,現下探知南安王世子如何一夜間平定暗潮洶湧的王府,訝異於霍青手段幹脆倒在其次,嫡庶之爭更讓人觸目驚心,不過,倒是讓各家夫人更惦記著將自個兒親閨女嫁給霍青為妻了。
眼下霍青奉旨隨靖王往邊境巡軍,更得了禦賜弓箭,想必歸來之後就將平步青雲,眾人瞧著霍青眼裏都帶著火,隻是,現在將自家女兒送到南安王妃麵前卻是不妥——霍青那兩位庶兄尚未訂親。
暗歎一迴,諸位夫人按下心中焦躁,互讚兒女乖巧。
靖王妃趙靜瞧著靜坐一旁容色沉靜的賈邢氏,垂了眼若有所思,見肅王妃徐珍遞來果酒,抬手結果,淺淺一笑。
邊上西寧王妃程鈺瞧見這一笑,推了南安王妃,笑道:“雅卓,你看靜姐姐笑了,果然美過海棠。”
徐珍見趙靜麵上隻染了點薄紅,放心之餘不免好奇:這人別扭多年,隻一日未見,竟就遇上了機緣釋然心結。這水家的風水總算從克妻處迴轉了些。
美人嗔目亦是美好,趙靜淺啜一口果酒,含笑應道:“原本整日裏念著兒女教養事,便不愛笑,今日聽諸位都說好,想來不會一齊哄我,心一寬,不知怎的就笑了。”
眾人不料得了這般實誠的迴答,齊齊愣了一瞬,徐珍和程鈺對視一眼,舉杯道:“為靜姐姐這肺腑之言,當飲一盅!”
眾夫人亦舉杯,水榭中笑語傳到屋中,一眾老太太不免也笑了笑,王家老太太笑過之後,不免一歎,見人看她,便道:“雖說一直念著自個兒老了,但心裏頭其實一直不服老,直到現在日頭一下山就犯困,才不得不承認確實老了。”
一眾老太太感歎一迴,柳氏見氣氛有些沉鬱,便道:“雖說確實老了,但總得等瞧著孫兒孫女都有了好歸宿,過得好,才好真正放下。”
被自家長輩惦念的少年們因破戒飲酒,不免露出點張狂模樣,胤禔今日倒是滴酒不沾,胤礽在鄰桌瞧著以為人是惦記著坐鎮職責,執了酒盅遙敬。
胤禔以茶代酒舉杯示意,坐在他身邊的水清低頭偷笑,邊上胤祉心下起疑小小詢問,得知昨晚胤禔醉酒放歌之事,呆了一呆,想想一迴那景象,忍不住也笑起來。
胤礽倒是早破了酒戒,因繼承了賈赦的好酒量,如今年紀日飲半壺酒亦是無礙,今日飲半盅酒隻覺意猶未盡,便伸手去取銀壺,半途卻被人攔了。
“這酒後勁大得很,莫要多飲。”
胤礽挑眉去看人:你怎的在這兒?
先前王文偃將胤礽引到王文清跟前便轉身去尋程毅說話,胤礽本以為王文清尋他是為書樓一事,不想人卻是看上了他先前贈給程毅的機巧物件,欲入了份子。
二人談事便坐了臨近迴廊的邊角處,現下霍青身形藏在廊柱陰影中,一時間席上無人察覺。
霍青見胤礽眼含疑惑,當人不信,指了指邊上醉眼蒙矓的王文清。
眼見剛才尚風度翩翩的少年郎,如今不過乖巧醉貓一隻,胤礽啞然失笑,頗為懷疑霍青是否故意。不過這些皆非要緊事,見席上熱鬧依舊,胤礽悄然起身,搭著霍青的手臂跳過圍欄,拉著人往僻靜處走。
水澤瞥見二人背影,忙斟了果水給水泊,免得人瞧見,不得發作,隻他受罪。
程毅和王文偃對視一眼,隻當沒瞧見,徑自悄聲商討將兩家什麽藏書放到書樓刊印。
程毅今日是跟著西寧王妃來的,昨兒晚上西寧王沒放人迴家,迴府沒尋著惹禍兒子的程傑念著護短的妹夫和兒子將書房的地磨平了一層,今早上朝的時候,倒不忘交給他夫人一張千兩銀票:既然孩子大了,有了自個兒的交際,總不能在銀錢上拮據。
不過到底是為人父母,說了放手,仍不免四處探問以便安心,程傑到了衙門,特意尋了早先曾同賈赦共事過的人來旁敲側擊。
賈赦這一二年事忙,與往昔同僚往來不多,走禮卻是從未斷過,賈邢氏在外遇上那幾家的女眷亦是待之如常,左右賈赦那幾位同僚多是科考入仕之人,家中女眷行事斯文有禮,賈邢氏亦無需低小作福,隻不頤指氣使,便也夠和睦相處。
而那幾人心中也明白,他們的調任升職與賈赦亦免不了關係。
畢竟那做著水磨差事的地兒,若非有因,誰人會來查看他們的政績?
雖然賈赦不居功,他們卻不能不記得。
現下見上官來問,便一五一十先說了人品行的好處,瑕疵略提一二。
程傑家世也算是世家,如此倒是明白些賈赦為人如何,略放了點兒心,再看他這屬官,多少也算是厚道人,他這裏並非大理寺,厚道人正是可用。
眾人忙起身出院相迎,綢錦鋪地,華蓋輕紗開道,兩位公主盈盈出轎。
太妃領著一眾女眷向公主行君臣大禮,兩位公主忙上前將太妃扶起,大公主道:“太妃多禮,折煞我姐妹。”
“公主為君,君臣禮不可廢。”太妃心裏直打鼓,她可不想給自個兒孫兒娶位公主做媳婦。
護送兩位公主前來的張寧聽著客套話說的差不多,便上前將禮單奉上,對王妃探問之言避而不答。
恰霍青趕來在紗帳外與兩位公主行禮,太妃隻覺眼皮直蹦,忙邀兩位公主往後花園入席賞花。
太妃心思旁人窺不得,兩位公主此來也隻是為了散散心,自是欣然應下。
倒是張寧慣來揣度人心,忍不住歎一迴人老成精想的就是多。
公主隨行宮侍自有霍書安招待安置,霍青親引了張寧往花廳喝茶。
花廳中擺了不少冰盒,有幾個精巧可愛得讓張寧也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霍青用銀夾子夾了一個放到張寧麵前,笑道:“這是璉兒他們兄弟照著賈大人收藏的古書弄出來,還沒放到鋪子裏,張總管若是瞧得上眼,便拿去丟在轎子裏消消暑氣。”
“世子和你那師弟當真要好。”張寧瞅了霍青一眼,垂眼撥弄著玉盒,低聲道,“皇上說,東平王世子得早些迴來,兵部和工部正加緊整備糧草,估計一二日後,您和靖王殿下就得往北疆去了。”
“臣明白,隻是,那絳彩國使者——”霍青捧著茶盞劃著杯蓋。
皇上看人太準,下迴定不同皇上打賭了!張寧心裏怨念,見霍青悠閑模樣,歎道:“皇上說我朝兵士已多年未有演武之處,那一處正好地廣人稀,正可教人施展一番,恰好工部尚有富餘糧種,叫兵士演武之餘嚐試一二,隻當歇閑。”
果然也是個盤算著人盡其用的主。霍青磨了磨牙,待會兒他得跟胤礽好好說說話,別再折騰幺蛾子了!
“皇上的意思,霍青明白了。”
後院花宴置在水榭上,絲竹雅樂和著清風,極是舒爽。
兩位公主同各家夫人小姐大多相熟,待初時那點訝異散去,諸女便不再拘束,玩笑說話亦自在許多。
太妃柳氏也算看出兩位公主來此一是表示皇家對南安王府的信重,二則,便是讓公主出宮鬆散一迴,順便瞧一瞧京中貴女的品性。
成人之美何樂不為。待婢子悄聲報來霍青已將所有男賓請去他院中飲酒鬥文,柳氏便說她們幾個老姐妹許久未見自去敘舊,不必小輩陪伴,讓霍妍帶著公主和各家小姐自去玩鬧,又讓王妃秦氏領著夫人們吃酒。
大公主嫻雅端莊,二公主嬌俏風趣,這是見過兩位公主的命婦做出的評價,隻是這金玉供養出的人兒身上的矜貴之氣到底讓人不敢太過與之親近,所幸水郅對皇家女孩極是寬容,各王府家的嫡女隻要有請封折子,便不會吝於賜爵,又有太後常常宣召郡主入宮閑話,兩位公主從不寂寞,也沒想做了平易近人模樣與人交好,而各家女孩也是嬌慣著長大的,尚未學會討好了人去。
幾家王府的郡主陪著兩位公主走在前頭,後麵一眾少女三三兩兩各自為伴。
賈元春自是同王子騰的兩個女兒一處,由人引薦又結交了兩位姚姓小姐,曉得人亦是南安王府親眷女孩兒,待人愈發親切。
折廊盡頭的涼亭中布了果盤糕點,霍妍請眾女入內歇息,見公主同郡主皆入了亭子,幾家小姐便推辭道賞景心切,霍妍便不再多言,指了婢子服侍,便上前牽了瑩曦的手。
因著公主蒞臨,眾人便按了各夫人的品級坐了,瑩曦自是不好同霍妍水芸一處,恰有賈赦同僚妻女亦列席,倒也並未曾落單,此時瑩曦被霍妍牽了手,也沒鬆了另一邊握的徐家小姐的手。
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徐平章獨女猶豫一瞬,勾了閨蜜戶部度支主事陳顯修次女的袖子,兩個女孩兒念著自家長輩的囑咐,咬牙進了涼亭。
賈元春倒是有心上前奉承,隻是猶豫間,就被人拉著踏上往假山去的小徑。
大公主瞧著霍妍親自牽入亭中的女孩兒同水芸的熟稔情形,便也猜到這人是誰,尚自矜持,就聽二公主喚了人近前說話。
循規蹈矩的女孩兒總不會討人厭煩,兩位公主問過幾句話,見水芸眼巴巴的瞅著這邊,便放了人去。
再見瑩曦在水芸邊上剛一落座就極自然的將人麵前冰碗挪開,而水芸隻是悶悶不樂片刻,聽人說了幾句話便又笑了,兩位公主彼此遞了個眼神:榮國府大房的兒女攀附北靜王府的傳言怕是言不符實。
徐陳兩家同南安王府有些親眷關聯,方得邀約,曉得自己身份不夠,然既入座,便是咬了牙也不能露了畏縮之態。
簽花連詞,父輩皆是科考入仕的女兒自是不懼,緊張之下偶有妙語,幾位郡主也不吝稱讚,待步出亭子別處賞花的時候,徐陳二女已無半點拘束。
水榭席麵換過一迴,眾人再度落座便沒在刻意按著品級排座。
賈王氏同她娘家嫂子並史家夫人坐在一處,瞧著賈邢氏同幾位夫人攜手與幾位王妃坐得極近,垂眼斂去眼中嫉恨,對窩在府中的賈政更嫌棄幾分。
榮國府兩位夫人各自交際早已為眾人習慣,其間種種緣由亦是心照不宣,單瞧著兩房小兒行事,眾人待賈邢氏自然十分熱絡。
王史兩家夫人因南安王妃並不十分熱絡的招待而覺尷尬,姚家兩位夫人更是不自在,按說現今太妃柳氏的婆婆乃是姚家宗家嫡女,兩姓是正經親家,隻是當年出了姚側太妃的事兒,兩家關係日漸疏遠,這一迴下帖子邀了人來,還是姚側太妃親自提的,因柳氏不耐煩給姚側太妃外甥女紀氏所出的兩位公子選妻,方才準了請姚家人來。
昨日有南安王府處置妾室陪嫁的風言風語,姚家人便心有忐忑,不敢拿自家好容易培養的女孩兒做賭,咬了咬牙隻帶了兩個年幼女孩兒來,今日見姚太側妃並幾位庶出公子皆未出席,便曉得之前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霍家兒郎取名向來單字,南安王霍思給自個兒庶子取名雙字,便是不與人生出癡念的意思,霍青未歸京時,京中不少人家暗地裏笑霍思待庶子太過刻薄,年老時怕是要遭報應;待霍青歸京,少年俊傑在朝堂和世家間遊刃有餘,眾人便又轉而歎說霍思深謀遠慮,現下探知南安王世子如何一夜間平定暗潮洶湧的王府,訝異於霍青手段幹脆倒在其次,嫡庶之爭更讓人觸目驚心,不過,倒是讓各家夫人更惦記著將自個兒親閨女嫁給霍青為妻了。
眼下霍青奉旨隨靖王往邊境巡軍,更得了禦賜弓箭,想必歸來之後就將平步青雲,眾人瞧著霍青眼裏都帶著火,隻是,現在將自家女兒送到南安王妃麵前卻是不妥——霍青那兩位庶兄尚未訂親。
暗歎一迴,諸位夫人按下心中焦躁,互讚兒女乖巧。
靖王妃趙靜瞧著靜坐一旁容色沉靜的賈邢氏,垂了眼若有所思,見肅王妃徐珍遞來果酒,抬手結果,淺淺一笑。
邊上西寧王妃程鈺瞧見這一笑,推了南安王妃,笑道:“雅卓,你看靜姐姐笑了,果然美過海棠。”
徐珍見趙靜麵上隻染了點薄紅,放心之餘不免好奇:這人別扭多年,隻一日未見,竟就遇上了機緣釋然心結。這水家的風水總算從克妻處迴轉了些。
美人嗔目亦是美好,趙靜淺啜一口果酒,含笑應道:“原本整日裏念著兒女教養事,便不愛笑,今日聽諸位都說好,想來不會一齊哄我,心一寬,不知怎的就笑了。”
眾人不料得了這般實誠的迴答,齊齊愣了一瞬,徐珍和程鈺對視一眼,舉杯道:“為靜姐姐這肺腑之言,當飲一盅!”
眾夫人亦舉杯,水榭中笑語傳到屋中,一眾老太太不免也笑了笑,王家老太太笑過之後,不免一歎,見人看她,便道:“雖說一直念著自個兒老了,但心裏頭其實一直不服老,直到現在日頭一下山就犯困,才不得不承認確實老了。”
一眾老太太感歎一迴,柳氏見氣氛有些沉鬱,便道:“雖說確實老了,但總得等瞧著孫兒孫女都有了好歸宿,過得好,才好真正放下。”
被自家長輩惦念的少年們因破戒飲酒,不免露出點張狂模樣,胤禔今日倒是滴酒不沾,胤礽在鄰桌瞧著以為人是惦記著坐鎮職責,執了酒盅遙敬。
胤禔以茶代酒舉杯示意,坐在他身邊的水清低頭偷笑,邊上胤祉心下起疑小小詢問,得知昨晚胤禔醉酒放歌之事,呆了一呆,想想一迴那景象,忍不住也笑起來。
胤礽倒是早破了酒戒,因繼承了賈赦的好酒量,如今年紀日飲半壺酒亦是無礙,今日飲半盅酒隻覺意猶未盡,便伸手去取銀壺,半途卻被人攔了。
“這酒後勁大得很,莫要多飲。”
胤礽挑眉去看人:你怎的在這兒?
先前王文偃將胤礽引到王文清跟前便轉身去尋程毅說話,胤礽本以為王文清尋他是為書樓一事,不想人卻是看上了他先前贈給程毅的機巧物件,欲入了份子。
二人談事便坐了臨近迴廊的邊角處,現下霍青身形藏在廊柱陰影中,一時間席上無人察覺。
霍青見胤礽眼含疑惑,當人不信,指了指邊上醉眼蒙矓的王文清。
眼見剛才尚風度翩翩的少年郎,如今不過乖巧醉貓一隻,胤礽啞然失笑,頗為懷疑霍青是否故意。不過這些皆非要緊事,見席上熱鬧依舊,胤礽悄然起身,搭著霍青的手臂跳過圍欄,拉著人往僻靜處走。
水澤瞥見二人背影,忙斟了果水給水泊,免得人瞧見,不得發作,隻他受罪。
程毅和王文偃對視一眼,隻當沒瞧見,徑自悄聲商討將兩家什麽藏書放到書樓刊印。
程毅今日是跟著西寧王妃來的,昨兒晚上西寧王沒放人迴家,迴府沒尋著惹禍兒子的程傑念著護短的妹夫和兒子將書房的地磨平了一層,今早上朝的時候,倒不忘交給他夫人一張千兩銀票:既然孩子大了,有了自個兒的交際,總不能在銀錢上拮據。
不過到底是為人父母,說了放手,仍不免四處探問以便安心,程傑到了衙門,特意尋了早先曾同賈赦共事過的人來旁敲側擊。
賈赦這一二年事忙,與往昔同僚往來不多,走禮卻是從未斷過,賈邢氏在外遇上那幾家的女眷亦是待之如常,左右賈赦那幾位同僚多是科考入仕之人,家中女眷行事斯文有禮,賈邢氏亦無需低小作福,隻不頤指氣使,便也夠和睦相處。
而那幾人心中也明白,他們的調任升職與賈赦亦免不了關係。
畢竟那做著水磨差事的地兒,若非有因,誰人會來查看他們的政績?
雖然賈赦不居功,他們卻不能不記得。
現下見上官來問,便一五一十先說了人品行的好處,瑕疵略提一二。
程傑家世也算是世家,如此倒是明白些賈赦為人如何,略放了點兒心,再看他這屬官,多少也算是厚道人,他這裏並非大理寺,厚道人正是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