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吧。你如何認得我?”水決看著跪伏於地的主仆三人,皺了皺眉:他本是因聽聞南安王世子和郡主入山遊玩,方才出了亭子,循人聲而來,不想竟是遇上榮國府的人。
“賈璉曾於三年前隨北靜王世子入宮覲見天顏,路遇幾位殿下,其時不懂規矩,並未避諱,故而識得幾位殿下。”胤礽心下暗道:此人總是詰怪旁人眼中無他,其實他才是真正目中無人之人。
“原來如此,你記性果然不錯。”水決素來不喜汲汲為營之人,言語間諷意昭然。
胤礽聽了水決的話,一時間恍惚不知此地何處,險些笑出聲來:他著實不懂這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心胸狹隘之人,諷他以微末細節交好諸人?然世間人情往來初時,從無討好誰一說,不過是瞧著順眼喜歡,不過是謹遵禮數,不過性情使然。同桌用膳一迴不曉得對方喜好很是自然,然你親見著人請了醫館大夫看診言說忌口,你總是能記下人膳食作息有所避諱,若記不住,便是沒用心!所謂交友,或因彼此心知,或求玩樂開心。若往人心暗裏去揣測一迴,便是那笑裏藏刀案下鬥、酒肉狎花桌上友,不過人生在世,總要痛快一場。若因占了身份便宜,便端著架子,要人對你恭敬折腰?如此這般心狂眼高,渾身再透著些孤絕之氣,誰人會無端的尋了不自在往前湊?你不肯往前踏一步,隻等著人來,人不來,你便怨了身份束縛,又去怨世俗苦患,責問蒼天予你生而不公,瞧著誰人被眾人笑臉相迎,便暗唾之虛情假意,著實也是心性難得。
不過,這人腦子不好使,與他又有甚麽相幹?胤礽如今已非當年目不容沙之人,今日心情激蕩亦是因為此人與他曾識的一人十分相像,不過片刻便理清心緒,懶得與人一般見識,隻笑一笑便靜立無言。
水決對胤礽嫌棄得很,與他同行的和尚戒言卻是一雙眼釘在胤礽臉上,攥緊了手上佛珠:此人乍一看麵冠如玉,該是福相,隻是眉毛和嘴唇長得不好,實為福薄之人,然其唇角一平、眉宇一疏,另辟生機,更是活了一局死棋,許這就是那所謂的一線生機……隻不知那兩位神仙所言之事會否隨之有變。
此處下山小徑隻此一處,按說水決抬腳就走也是應當,隻是他心中狐疑為何不見南安王世子,又惱恨在戒言大師麵前失了顏麵,立在原地隻等人為他鋪了梯子。
靜默之間竟生出些劍拔弩張的對峙氛圍,可憐水決身邊的侍從縱心中焦急,卻畏懼於其平日裏不許人左右其意的狠厲手段,隻得寄希望於傳言中善解人意的賈家公子。
而胤礽那是多少年練就的麵皮,這點尷尬著實算不得什麽,對周遭一切恍若不知,立在一旁默然不語。
幸而旁側花木間走出兩人來。
“雲安見過四皇子。”走在頭前一身碧色的少年正是宮中王淑妃娘家侄兒王文錦,其幼時體弱,常請太醫過府看視,皇帝對荊南王家一向敬重,曾令王文錦暫居宮中淑妃處由禦醫診治,後因其入道家修行,更是親自賜號雲安。
與王文錦同行的紫衣少年啞然一瞬,忙錯眼低頭,隨人施禮道:“寧國府賈薔見過四皇子。”
又是一個姓賈的,果然是一姓人,小小年紀便都四處逢源,鑽營之性倒是頗得祖上真傳。水決心中嫌棄之情愈盛,更微有惱意:也不知似京華雙傑、王文錦這樣的人物為何同這等人來往!水決幼時曾同王文錦也一處習書,對此人乖僻性情自是曉得一二,其居於宮中時隻跟在水汜身後,連向來長袖善舞的水汶也不得與其親近之法,也不知這賈家小子有什麽好的!
“起吧。雲安太過多禮,父皇說過你如今算得半個世外之人,無需行叩拜之禮。”
“聖上隆恩,雲安時時感念,隻是今日雲安著俗家衣,自也當循俗家禮。”
趁著那邊兩人說話,胤礽拿眼去瞧跟在王文錦身後的賈薔,得了人一個帶著安撫意味的笑,不由微微挑眉:原來不是來找茬的。
“四皇子,雲安同賈二公子有話要說,先行告退。”
咦?好像還是來幫忙的?聞聽人言,胤礽欣然隨之告退。
水決心中氣悶,瞧著三人的背影,良久方才哂笑一聲:難怪縱有那許多欺淩之事,世人仍道背靠了族氏好乘涼,什麽無債一身輕都是鬼話!就如太子同水汜之間已近死局的局麵生生是這賈家小兒同南安王世子從間調和,再看王文錦今日同賈氏一族親近,便可知王家如今心意如何。不過,時間久了,那麽些人總不會永是一條心,他隻要在旁看著,看他們能風光到幾時!
王文錦走在頭前,胤礽錯後半步而行,兩人皆不出聲,賈薔陪在邊上呆了片刻隻覺心頭悶悶,想著他這引見之職已畢,很該功成身退,便緩下腳步,慢慢落在後頭,更問了竹風那竹籃裏可有解渴之物。
前頭兩人聽著後頭賈薔的動靜,齊齊搖頭輕笑,王文錦偏頭看了胤礽一眼,道:“前麵有處景致極美,賈二公子可要一觀?”
“勞煩王四公子引路。”
瞧見前頭兩人拐上小路,賈薔歎一聲,忽的羨慕起歇在寺內的賈蓉,認命的抬腳跟上。
王文錦說的景致乃是一處可瞰山澗的斷崖,胤礽站在上頭仰頭眺望,耳邊是奔流擊石千年之音,眼中是碧色環繞中一塊小小藍,參天古木籠罩下己身何其渺小,剛剛充盈於心的喧囂頓時消散,直至此時,胤礽才發現他先前對荊南王家文錦的隨意處置與自己往日行事有異,竟是方才有心力去想王文錦今日見他所為何事,懊惱之際就聽人極慢的喚了他此生之名:“賈璉,賈將軍鑒寶本事果然不錯,這名字同你著實再相宜不過。”
“王四公子謬讚。”初次相見便被人評說名姓,胤礽並未惱火,瞥向王文錦的眼神也很是興味。
“我聽阿毅提過你。”
程毅?原來程毅先前說的知交乃是此人。千思萬緒心頭掠過,胤礽轉身與人對視,靜待下文。
“你那幾篇文章我都看過,論友一文著實狂傲。”王文錦看著對麵玉琢般的少年瞳中毫不掩飾的好奇,忽的一笑,恍如冰破,“我喜歡。”
胤礽啞然,二人對視片刻,齊齊笑起來。
水決立在路口直至瞧不見前頭人影方才抬步下山,戒言大師在旁輕歎一聲,道:“四皇子可是不喜那三人?”
“大師有話不妨直說。”水決的腳步頓了頓,聲音冷淡如常。
“那位雲安道長一句話說的不錯,身在俗世便要尊俗世的規矩。穀有百種,人自有千樣。四皇子壯誌欲酬,還是待人寬裕些罷。”戒言道說一番勸誡之言,終是未將心中所慮和盤托出,畢竟相由心生,那賈二公子如今尚是小兒,麵相有變更是尋常,許是上天好生之德罷。
“大師言之有理,水決曉得了。”水決眸色沉了幾分,暗下決斷,潛龍在淵,且先忍下,待天命昭然之際,再行改天換地之事。
此時,皇城裏,壽安宮中,諸妃嬪正陪著太後閑話。
昨日水汜和水泱攜手同來,讓太後輾轉反側一夜不得好眠,今日晨起便晚了些,水郅攜水泱從鳳儀宮祭奠皇後歸來,曉得太後未起,父子二人在宮外行了禮便去前朝理事,太後起身後曉得,心中又是一番不自在,又不願深想,便留了諸女湊趣解悶。
諸妃嬪瞄著太後當真換了佛珠,心中不由得有些惶惶:原本她們覺得太後不喜太子,若是自己能得一子入了太後的眼,在皇帝眼中也能得幾分眷顧,將來說不準能更緊一層,如今看來,怕是她們想岔了。太後再不喜皇後,太子可也是人的孫子!不過,太子是長得好,文采道論就是隻聽人傳說過的些許也明白可謂驚豔絕倫,隻是,這看著再好總讓人覺著想一幅牆上畫,總是會舊,或許不待那時便被人看厭了,換了去!
隻是這探問的話卻不好出口,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誰人都不願做那出頭鳥,不過,這宮眷言談總是繞不出宮門去,一日日慢慢來,總能兜著傻的。
誕下皇帝第六子水泯的李充容笑道:“臣妾記得太後娘娘娘家侄孫女快及笄了,那樣品貌體貼的女孩兒臣妾見過一迴便愛的不行,也不知是誰家能得了去?不若太後將人許給哪位皇子,正好放在眼前寵著。”
來了!與己無關的眾女麵色不變,心跳卻快了幾分,忙各自尋了法子遮掩,舉杯,斂袖,吃點心,嬉笑依然。
“賈璉曾於三年前隨北靜王世子入宮覲見天顏,路遇幾位殿下,其時不懂規矩,並未避諱,故而識得幾位殿下。”胤礽心下暗道:此人總是詰怪旁人眼中無他,其實他才是真正目中無人之人。
“原來如此,你記性果然不錯。”水決素來不喜汲汲為營之人,言語間諷意昭然。
胤礽聽了水決的話,一時間恍惚不知此地何處,險些笑出聲來:他著實不懂這世上為何會有如此心胸狹隘之人,諷他以微末細節交好諸人?然世間人情往來初時,從無討好誰一說,不過是瞧著順眼喜歡,不過是謹遵禮數,不過性情使然。同桌用膳一迴不曉得對方喜好很是自然,然你親見著人請了醫館大夫看診言說忌口,你總是能記下人膳食作息有所避諱,若記不住,便是沒用心!所謂交友,或因彼此心知,或求玩樂開心。若往人心暗裏去揣測一迴,便是那笑裏藏刀案下鬥、酒肉狎花桌上友,不過人生在世,總要痛快一場。若因占了身份便宜,便端著架子,要人對你恭敬折腰?如此這般心狂眼高,渾身再透著些孤絕之氣,誰人會無端的尋了不自在往前湊?你不肯往前踏一步,隻等著人來,人不來,你便怨了身份束縛,又去怨世俗苦患,責問蒼天予你生而不公,瞧著誰人被眾人笑臉相迎,便暗唾之虛情假意,著實也是心性難得。
不過,這人腦子不好使,與他又有甚麽相幹?胤礽如今已非當年目不容沙之人,今日心情激蕩亦是因為此人與他曾識的一人十分相像,不過片刻便理清心緒,懶得與人一般見識,隻笑一笑便靜立無言。
水決對胤礽嫌棄得很,與他同行的和尚戒言卻是一雙眼釘在胤礽臉上,攥緊了手上佛珠:此人乍一看麵冠如玉,該是福相,隻是眉毛和嘴唇長得不好,實為福薄之人,然其唇角一平、眉宇一疏,另辟生機,更是活了一局死棋,許這就是那所謂的一線生機……隻不知那兩位神仙所言之事會否隨之有變。
此處下山小徑隻此一處,按說水決抬腳就走也是應當,隻是他心中狐疑為何不見南安王世子,又惱恨在戒言大師麵前失了顏麵,立在原地隻等人為他鋪了梯子。
靜默之間竟生出些劍拔弩張的對峙氛圍,可憐水決身邊的侍從縱心中焦急,卻畏懼於其平日裏不許人左右其意的狠厲手段,隻得寄希望於傳言中善解人意的賈家公子。
而胤礽那是多少年練就的麵皮,這點尷尬著實算不得什麽,對周遭一切恍若不知,立在一旁默然不語。
幸而旁側花木間走出兩人來。
“雲安見過四皇子。”走在頭前一身碧色的少年正是宮中王淑妃娘家侄兒王文錦,其幼時體弱,常請太醫過府看視,皇帝對荊南王家一向敬重,曾令王文錦暫居宮中淑妃處由禦醫診治,後因其入道家修行,更是親自賜號雲安。
與王文錦同行的紫衣少年啞然一瞬,忙錯眼低頭,隨人施禮道:“寧國府賈薔見過四皇子。”
又是一個姓賈的,果然是一姓人,小小年紀便都四處逢源,鑽營之性倒是頗得祖上真傳。水決心中嫌棄之情愈盛,更微有惱意:也不知似京華雙傑、王文錦這樣的人物為何同這等人來往!水決幼時曾同王文錦也一處習書,對此人乖僻性情自是曉得一二,其居於宮中時隻跟在水汜身後,連向來長袖善舞的水汶也不得與其親近之法,也不知這賈家小子有什麽好的!
“起吧。雲安太過多禮,父皇說過你如今算得半個世外之人,無需行叩拜之禮。”
“聖上隆恩,雲安時時感念,隻是今日雲安著俗家衣,自也當循俗家禮。”
趁著那邊兩人說話,胤礽拿眼去瞧跟在王文錦身後的賈薔,得了人一個帶著安撫意味的笑,不由微微挑眉:原來不是來找茬的。
“四皇子,雲安同賈二公子有話要說,先行告退。”
咦?好像還是來幫忙的?聞聽人言,胤礽欣然隨之告退。
水決心中氣悶,瞧著三人的背影,良久方才哂笑一聲:難怪縱有那許多欺淩之事,世人仍道背靠了族氏好乘涼,什麽無債一身輕都是鬼話!就如太子同水汜之間已近死局的局麵生生是這賈家小兒同南安王世子從間調和,再看王文錦今日同賈氏一族親近,便可知王家如今心意如何。不過,時間久了,那麽些人總不會永是一條心,他隻要在旁看著,看他們能風光到幾時!
王文錦走在頭前,胤礽錯後半步而行,兩人皆不出聲,賈薔陪在邊上呆了片刻隻覺心頭悶悶,想著他這引見之職已畢,很該功成身退,便緩下腳步,慢慢落在後頭,更問了竹風那竹籃裏可有解渴之物。
前頭兩人聽著後頭賈薔的動靜,齊齊搖頭輕笑,王文錦偏頭看了胤礽一眼,道:“前麵有處景致極美,賈二公子可要一觀?”
“勞煩王四公子引路。”
瞧見前頭兩人拐上小路,賈薔歎一聲,忽的羨慕起歇在寺內的賈蓉,認命的抬腳跟上。
王文錦說的景致乃是一處可瞰山澗的斷崖,胤礽站在上頭仰頭眺望,耳邊是奔流擊石千年之音,眼中是碧色環繞中一塊小小藍,參天古木籠罩下己身何其渺小,剛剛充盈於心的喧囂頓時消散,直至此時,胤礽才發現他先前對荊南王家文錦的隨意處置與自己往日行事有異,竟是方才有心力去想王文錦今日見他所為何事,懊惱之際就聽人極慢的喚了他此生之名:“賈璉,賈將軍鑒寶本事果然不錯,這名字同你著實再相宜不過。”
“王四公子謬讚。”初次相見便被人評說名姓,胤礽並未惱火,瞥向王文錦的眼神也很是興味。
“我聽阿毅提過你。”
程毅?原來程毅先前說的知交乃是此人。千思萬緒心頭掠過,胤礽轉身與人對視,靜待下文。
“你那幾篇文章我都看過,論友一文著實狂傲。”王文錦看著對麵玉琢般的少年瞳中毫不掩飾的好奇,忽的一笑,恍如冰破,“我喜歡。”
胤礽啞然,二人對視片刻,齊齊笑起來。
水決立在路口直至瞧不見前頭人影方才抬步下山,戒言大師在旁輕歎一聲,道:“四皇子可是不喜那三人?”
“大師有話不妨直說。”水決的腳步頓了頓,聲音冷淡如常。
“那位雲安道長一句話說的不錯,身在俗世便要尊俗世的規矩。穀有百種,人自有千樣。四皇子壯誌欲酬,還是待人寬裕些罷。”戒言道說一番勸誡之言,終是未將心中所慮和盤托出,畢竟相由心生,那賈二公子如今尚是小兒,麵相有變更是尋常,許是上天好生之德罷。
“大師言之有理,水決曉得了。”水決眸色沉了幾分,暗下決斷,潛龍在淵,且先忍下,待天命昭然之際,再行改天換地之事。
此時,皇城裏,壽安宮中,諸妃嬪正陪著太後閑話。
昨日水汜和水泱攜手同來,讓太後輾轉反側一夜不得好眠,今日晨起便晚了些,水郅攜水泱從鳳儀宮祭奠皇後歸來,曉得太後未起,父子二人在宮外行了禮便去前朝理事,太後起身後曉得,心中又是一番不自在,又不願深想,便留了諸女湊趣解悶。
諸妃嬪瞄著太後當真換了佛珠,心中不由得有些惶惶:原本她們覺得太後不喜太子,若是自己能得一子入了太後的眼,在皇帝眼中也能得幾分眷顧,將來說不準能更緊一層,如今看來,怕是她們想岔了。太後再不喜皇後,太子可也是人的孫子!不過,太子是長得好,文采道論就是隻聽人傳說過的些許也明白可謂驚豔絕倫,隻是,這看著再好總讓人覺著想一幅牆上畫,總是會舊,或許不待那時便被人看厭了,換了去!
隻是這探問的話卻不好出口,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誰人都不願做那出頭鳥,不過,這宮眷言談總是繞不出宮門去,一日日慢慢來,總能兜著傻的。
誕下皇帝第六子水泯的李充容笑道:“臣妾記得太後娘娘娘家侄孫女快及笄了,那樣品貌體貼的女孩兒臣妾見過一迴便愛的不行,也不知是誰家能得了去?不若太後將人許給哪位皇子,正好放在眼前寵著。”
來了!與己無關的眾女麵色不變,心跳卻快了幾分,忙各自尋了法子遮掩,舉杯,斂袖,吃點心,嬉笑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