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寶船廠碼頭注定是有史以來的最熱鬧的一天,鄭和遠航的船隊將在今天抵達南京,這消息已經被朱棣寫在皇榜上全城張貼。一下子有關鄭和的事跡便成了南京城最為炙口的話題,百姓官員包括朱棣自己在內都是歡天喜地。


    尤其是朱棣,鄭和的遠航其實就是官方最大的對外貿易行為,這次的收獲有多少,直接關係到下一次要不要繼續遠航的必要。也是朱棣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打造這隻史無前例的船隊的目的。


    當然,他對外的口號依然宣稱著,鄭和的遠航是與周邊國家交好,貿易隻是為了宣揚大明天朝的強大。把真正的目的貿易變為附庸在高大上的友交之上,整件事情隻有他和姚廣孝兩個人知道,就連鄭和也隻是懷疑。


    朱元璋時期便已明文下令,片木不得下海,所有海上的貿易行為隻能單獨由朝廷來做,油水的富足讓朱元璋把整個海上貿易壟斷在其手中。但朱棣並不滿足於此,其在北平當燕王的時候,早已嚐到海上貿易帶來的豐厚利潤的甜頭。


    鄭和的船隊他也是一早就陸陸續續的準備著,近十年的心思,今天終於迎來揭曉結果的時候,朱棣自然是激動異常。有唐明發展港口收繳商稅的前例,朱棣對鄭和此次遠航的收獲,有著充足的信心,有史以來朝廷最大規模的對外貿易也是從他這裏開始。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皇城裏的三千禁衛軍早早的便出動,寶船廠的碼頭被全部戒嚴,前來圍觀或者等待親人迴歸的百姓隻能在碼頭外等候。


    唐明五更天的時候,便和姚廣孝一同進了皇宮,滿朝文武大臣也齊聚皇城外,宮門大開之時,朱棣的禦攀高調出場。


    足足一千多個太監宮女,手持攀旗一路招搖過市向寶船廠的碼頭進發。早已修上水泥路的官道,讓整隻隊伍行進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停頓。姚廣孝被朱棣邀請到龍攀之上同坐,唐明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騎著高頭大馬隻能跟隨在一邊,頂著炎炎烈日前行。


    朱棣眼望著攀車下的水泥路,臉帶笑意向姚廣孝言道:“這水泥路確實不錯,馬車在這樣的路上行走幾乎感覺不到顛簸,而且也沒有以前行走時那漫天飛揚的塵土。”


    什麽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朱棣也就是在今天恰逢喜事的時候,才會去注意到這樣的細節。這水泥路已經修好半個月有多,幾時見他來實地觀看過,他還不是為了皇後的病情,每天臭著一張臉,更是動不動便大發脾氣。


    姚廣孝很樂意此刻朱棣的心態,近些天因為皇後的事情,朱棣也是日漸憔悴。火爆的脾氣更是頻繁發作,姚廣孝心裏也多為其感到擔憂。他隻希望三寶此次迴來,能給朱棣帶來一個扭轉的好心情,衝淡這些天來的陰霾。


    隊伍行走得很快,從南京到寶船廠以前足足需要三個時辰左右,現在一個時辰便可到達。行程所用的時間足足縮短了三分之二,這又讓朱棣不由喜上眉色。為此還好好的誇讚了唐明一番。


    口頭上的嘉許對唐明來說一點屁用都沒有,在他看來還不如來點實際點的,直接砸個一兩萬白銀過來。但這也隻能在心裏想想而已,以朱棣這摳門的性格,口頭上誇讚幾句便是天大的恩寵了。


    禁衛軍一早便戒嚴了整個碼頭,來此的百姓全部被檔在外麵,朱棣龍攀進入之後,更有大批的衙役開始走動巡邏,戒備之森嚴絕不留任何死角。


    位於碼頭邊上的涼亭便是朱棣此行的目標,能跟隨朱棣進入涼亭的除了姚廣孝,再有就是六部尚書,大皇子與二皇子。而唐明本來是無法跟進來的,他算是沾了姚廣孝的光。


    各自尋找自己的位置坐下後,朱棣遠眺著前方的茫茫大海,低聲向身邊的姚廣孝說道:“姚親家,你估算這次三寶的收獲會如何?”


    朱棣對鄭和的遠航貿易雖信心滿滿,但臨到揭曉的時刻,他心裏也未免有些忐忑,故而向另一個知情人姚廣孝開聲,希望從他的嘴裏得到心中的所想。


    姚廣孝自是理解朱棣此刻的心情,微微一笑點頭道:“皇上無需擔心,三寶此行應該還算順利不然不會提前迴來。”


    朱棣眼裏那一絲顧慮頓時煙消雲散,顧慮一去心情也為之放鬆下來,這會已經慢條斯理的喝著上等的龍井茶。但唐明卻分明從他眼角的餘光中,看到他不時的望著茫茫的大海,如此在意的神情與剛才他和姚廣孝之間的對話,唐明不得不懷疑朱棣對鄭和此次出海是不是另有目的。


    一柱香過去,朱棣始終看不到鄭和的船隊歸來,漸漸的他臉上已經開始不耐煩,手中的望遠鏡更是頻繁的湊到眼前去瞧。正在朱棣快要忍受不了煎熬的之時,他的望遠鏡中終於看到寶船的船帆。


    很快大家憑著肉眼也能看到呈品字形的船隊,正緩緩向碼頭靠來,而唐明已經在望遠鏡中看到最前麵的寶船甲板上,鄭和與幾個手下也向涼亭這裏打量著。


    望遠鏡中的鄭和雖然被曬黑了許多,可整個人看起來卻更覺健康。尤其是他此刻身上穿著的大紅官服更是奪人眼球,威風凜凜的摸樣晾那些不知他底細的人,一定不知其是太監之身。


    大大小小近千艘的船隊,瞬間便把碼頭周圍的海域給塞了個爆滿,朱棣近十年來的投入可見一般。大明的海上霸主地位也不是吹噓出來的,就這近千艘大小船的船隊,絕對是此時世界上最為厲害的一支。


    朱棣的確有他驕傲的資本,可惜他的眼光還是局限在大明的疆域之中,大海上那茫茫的廣闊疆域他卻棄之不用。讓這樣一支耗費了無數金錢,技術,物資的船隊,為的隻是貿易和交好鄰國。


    唐明在為朱棣感到可惜,但也正是這樣才給了他海上發展的空間,朱棣不要的,不想做的,他都會通通去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明遠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芒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芒果並收藏盛明遠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