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的不理解讓唐明有種要發瘋的感覺,這家夥就是一個死讀硬背書的料,一點都不懂得靈活變通。此刻的唐明很懷疑他這身肥肉便是因為腦袋單純而來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家會來事,你會嗎?人家禮部尚書待人處世圓滑,也不會把自己標榜成高不可攀的聖人。而你呢?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是不是你自從當上太子之後,便一直深居簡出,也不懂得結黨營私,就你這樣的做法還想要朝堂上的大臣支持你,我看那根本就不可能。”
唐明這話說得似乎有些重,但事實就擺在眼前,朱高熾稍微迴想了一下,確確實實如唐明所言的那樣。他會跟唐明有這樣的好關係,這其中多半還是皇後在後麵推波助瀾的結果。如果一開始便讓自己來跟唐明接觸,今天唐明也不會成為自己無話不談的好友。
朱高熾雖還沒完全理解唐明的意思,可這會多少也懂了一些。唐明也沒再給他繼續發問的機會,站起身便施施然的外外麵而去,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勸道:“記得多找些自己的缺點,然後把這些缺點適當的放大,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廟堂裏供奉著的神像。”
話說道這個份上,唐明也算掏心掏肺了,反正朱高熾已經得罪,能不能想通也是他自己的事。最好是想不通再跟自己絕交,如此一來倒是可以省去他不少的麻煩。
朱高熾就是那種悶騷型的人,這樣的人最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於外界的人和事,他們的表現一般都比較冷淡。唐明已經如姚廣孝說的那樣盡力了,朱高熙雖令人生厭,但他至少讓滿朝文武看到他那明顯的缺點,這這種人會給別人一種好掌控的錯覺,所以他能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
唐明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想點一下朱高熾,但他剛才那番表現多少令唐明有些大失所望。
拋開朱高熾這個肥胖的傻瓜所有的問題,唐明又不得不為皇後的病情感到擔憂,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底,眼看著十二月份已到。而皇後的病情似乎未能拖過明年,鄭和遠航還未迴來,他就無法躲迴濟州島去。
現在琉球島那邊費信已經開始建設,上麵隻有少許的原生土著,要想真正開發琉球島,他必須還得大批移民百姓過去。為了建設琉球島的基礎,費信已經從濟州島移民了兩批百姓過去,足有四百餘戶近三千人。
可就是這樣把濟州島現有的一半人口給移民過去,還是遠遠達不到建設琉球的要求。人口的缺口還需上萬人,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大明如今毫無戰事,百姓都安居樂業,在這樣的大壞境下,誰都不願意離開他們所熟悉的這片土地。就連唐明現在的莊園中,從寶船廠的那些匠戶在莊園裏安置下來後,有近九成的人不願意再離開,而那一成也就是一千來人願意隨唐明遷徙到琉球島開荒,還是因為他們沒有家庭的負擔,都是一些單身的漢子。
從勞力上來看,他們絕對是壯年的勞力,可男女的差異太大導致問題也隨之出現。唐明要到那裏去找近千個適婚的女人送到琉球島。
“哎!”
一聲歎息道出唐明心裏的苦悶,移民琉球島的事情朱棣並不同意,也沒有支持。所以一切都隻能靠自己的唐明一個頭兩個大。他倒是想去求皇後娘娘幫忙,在那教坊司把那些犯官的女眷隨便撥給自己一些,便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可這樣一來他勢必又會欠下一個天大的人情,拆東牆補西牆這樣愚蠢的事情,唐明絕對不會去碰。
垂頭散氣的唐明剛出宮門便見到自己的馬車旁等候著一個熟人,老王的臉上滿滿都是喜悅之情,似乎有什麽好事發生。唐明見此還以為自己交給他們研究的水泥船有了進展,那知一靠近老王便嗬嗬笑道:“侯爺,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唐明想也不想便問道:“水泥船的事情有進展了嗎?”
老王連連搖頭,嘿嘿笑道:“不是不是,是鄭督師要迴來了,他現在已經到了古朝國的海域!”
唐明微微一愣,而後便一臉激動的抓著老王的的肩膀:“真的嗎?”
鄭和迴來這比任何消息都要來得實在,這也意味著他不久之後便可溜迴濟州島或者琉球島,大明這裏的亂象已經可以揮手告別。
老王再次點頭肯定,他也是一收到消息便立刻趕來,現在寶船廠那邊他還未去通知。鄭和迴來這是頭等大事,所以他得先趕迴去安排。與唐明在皇宮門口告別,老王也沒有任何的休息,調轉馬頭便狂奔而去。
唐明也沒在這裏逗留,讓馬夫直接迴去高淳莊,出了城門外麵的官道已經鋪上水泥路,馬車狂奔著迴到高淳。
唐明直接找到姚廣孝,嗬嗬笑著告訴他:“義父快迴來了,師傅可曾知曉?”
姚廣孝哪裏知道鄭和要迴來的消息,初聽到這消息他還不是很相信,鄭和這第一次遠航雖不是很遠,但繞大明周圍的國家一圈,這一年的時間根本就走不到。這會提前半個月迴來,難道這裏麵另有隱情。
問唐明的時候,唐明也不知,姚廣孝也隻不過是心存疑惑,具體等鄭和迴來問問便知,姚廣孝也不急。
告知姚廣孝之後,唐明便直接迴了家中,現在這莊園已經走上正軌,也該是把清點好的準備移民到琉球島的人,全部運過去。鄭和提前迴來,他也該提前做好撤走的準備。皇後的病情拖不了多久,他必須爭取在暴風雨來之前撤離,就算自己到時脫不了身,至少也該讓家人先走。
陳佳瀾和小叮得知鄭和要迴來,她們也表現得很高興,尤其是老管家更是老淚縱橫的要去拜佛。老人家自從鄭和出海之後,每天都為其提心吊膽,這會得知老爺終於平安歸來,已經沒有什麽比這更好的消息,能夠讓他安下心來。(未完待續。)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家會來事,你會嗎?人家禮部尚書待人處世圓滑,也不會把自己標榜成高不可攀的聖人。而你呢?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是不是你自從當上太子之後,便一直深居簡出,也不懂得結黨營私,就你這樣的做法還想要朝堂上的大臣支持你,我看那根本就不可能。”
唐明這話說得似乎有些重,但事實就擺在眼前,朱高熾稍微迴想了一下,確確實實如唐明所言的那樣。他會跟唐明有這樣的好關係,這其中多半還是皇後在後麵推波助瀾的結果。如果一開始便讓自己來跟唐明接觸,今天唐明也不會成為自己無話不談的好友。
朱高熾雖還沒完全理解唐明的意思,可這會多少也懂了一些。唐明也沒再給他繼續發問的機會,站起身便施施然的外外麵而去,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勸道:“記得多找些自己的缺點,然後把這些缺點適當的放大,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廟堂裏供奉著的神像。”
話說道這個份上,唐明也算掏心掏肺了,反正朱高熾已經得罪,能不能想通也是他自己的事。最好是想不通再跟自己絕交,如此一來倒是可以省去他不少的麻煩。
朱高熾就是那種悶騷型的人,這樣的人最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於外界的人和事,他們的表現一般都比較冷淡。唐明已經如姚廣孝說的那樣盡力了,朱高熙雖令人生厭,但他至少讓滿朝文武看到他那明顯的缺點,這這種人會給別人一種好掌控的錯覺,所以他能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
唐明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想點一下朱高熾,但他剛才那番表現多少令唐明有些大失所望。
拋開朱高熾這個肥胖的傻瓜所有的問題,唐明又不得不為皇後的病情感到擔憂,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底,眼看著十二月份已到。而皇後的病情似乎未能拖過明年,鄭和遠航還未迴來,他就無法躲迴濟州島去。
現在琉球島那邊費信已經開始建設,上麵隻有少許的原生土著,要想真正開發琉球島,他必須還得大批移民百姓過去。為了建設琉球島的基礎,費信已經從濟州島移民了兩批百姓過去,足有四百餘戶近三千人。
可就是這樣把濟州島現有的一半人口給移民過去,還是遠遠達不到建設琉球的要求。人口的缺口還需上萬人,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大明如今毫無戰事,百姓都安居樂業,在這樣的大壞境下,誰都不願意離開他們所熟悉的這片土地。就連唐明現在的莊園中,從寶船廠的那些匠戶在莊園裏安置下來後,有近九成的人不願意再離開,而那一成也就是一千來人願意隨唐明遷徙到琉球島開荒,還是因為他們沒有家庭的負擔,都是一些單身的漢子。
從勞力上來看,他們絕對是壯年的勞力,可男女的差異太大導致問題也隨之出現。唐明要到那裏去找近千個適婚的女人送到琉球島。
“哎!”
一聲歎息道出唐明心裏的苦悶,移民琉球島的事情朱棣並不同意,也沒有支持。所以一切都隻能靠自己的唐明一個頭兩個大。他倒是想去求皇後娘娘幫忙,在那教坊司把那些犯官的女眷隨便撥給自己一些,便可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可這樣一來他勢必又會欠下一個天大的人情,拆東牆補西牆這樣愚蠢的事情,唐明絕對不會去碰。
垂頭散氣的唐明剛出宮門便見到自己的馬車旁等候著一個熟人,老王的臉上滿滿都是喜悅之情,似乎有什麽好事發生。唐明見此還以為自己交給他們研究的水泥船有了進展,那知一靠近老王便嗬嗬笑道:“侯爺,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唐明想也不想便問道:“水泥船的事情有進展了嗎?”
老王連連搖頭,嘿嘿笑道:“不是不是,是鄭督師要迴來了,他現在已經到了古朝國的海域!”
唐明微微一愣,而後便一臉激動的抓著老王的的肩膀:“真的嗎?”
鄭和迴來這比任何消息都要來得實在,這也意味著他不久之後便可溜迴濟州島或者琉球島,大明這裏的亂象已經可以揮手告別。
老王再次點頭肯定,他也是一收到消息便立刻趕來,現在寶船廠那邊他還未去通知。鄭和迴來這是頭等大事,所以他得先趕迴去安排。與唐明在皇宮門口告別,老王也沒有任何的休息,調轉馬頭便狂奔而去。
唐明也沒在這裏逗留,讓馬夫直接迴去高淳莊,出了城門外麵的官道已經鋪上水泥路,馬車狂奔著迴到高淳。
唐明直接找到姚廣孝,嗬嗬笑著告訴他:“義父快迴來了,師傅可曾知曉?”
姚廣孝哪裏知道鄭和要迴來的消息,初聽到這消息他還不是很相信,鄭和這第一次遠航雖不是很遠,但繞大明周圍的國家一圈,這一年的時間根本就走不到。這會提前半個月迴來,難道這裏麵另有隱情。
問唐明的時候,唐明也不知,姚廣孝也隻不過是心存疑惑,具體等鄭和迴來問問便知,姚廣孝也不急。
告知姚廣孝之後,唐明便直接迴了家中,現在這莊園已經走上正軌,也該是把清點好的準備移民到琉球島的人,全部運過去。鄭和提前迴來,他也該提前做好撤走的準備。皇後的病情拖不了多久,他必須爭取在暴風雨來之前撤離,就算自己到時脫不了身,至少也該讓家人先走。
陳佳瀾和小叮得知鄭和要迴來,她們也表現得很高興,尤其是老管家更是老淚縱橫的要去拜佛。老人家自從鄭和出海之後,每天都為其提心吊膽,這會得知老爺終於平安歸來,已經沒有什麽比這更好的消息,能夠讓他安下心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