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的朱老四一共有四個兒子,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朱高爔。朱高熾因為長得太胖喜靜厭動,所以並不適合隨軍行動,而他這個時候應該留守在北平。至於眼前這位,瞧他那一臉囂張的樣子和其強壯的體魄,而且在靖難之中立下赫赫戰功,一直跟隨其父南征北戰的隻有朱高煦了。
可惜這位一直垂涎於皇位的朱高煦,可能還真是沒有當皇帝的命。其做事風格頗像其父,更是深受朱棣的喜愛,也曾明言將來要立其為太子。可惜漢家的封建思想,長幼有別,就算要立太子也隻能力長子朱高熾。
朱高煦笨就笨在他隻懂馬上之術,不懂文人的謀略,身邊更是沒有那個大儒家可以為他出謀劃策。以至於到最後他還是沒能如願以償,隻能被迫做一個王爺。
“在下正是威海候唐明,還未請教兄台大名?”唐明雖然心裏已經猜到眼前就是朱高煦,可他不說,唐明也樂得裝糊塗。
本來從一些大臣和皇後那裏就聽說過,唐明乃是什麽世外高人的子弟,聽別人傳得神乎其神的,他還起了要結交一翻,再把唐明拉到自己的陣營中,好為自己以後立太子的時候出出力。
可現在看到唐明才這麽一點歲數,瞬間便對其失去了興趣,而且此刻見唐明對自己一副不怕不坑的表情,更加深其內心的想法。想到這裏,朱高煦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嘴上更是沒好氣的說道:“一個小屁孩而已嗎?不知父皇是怎麽想的,竟然封你為威海候,哼哼……,怎麽,見了本皇子朱高煦還不下跪,你膽子不小啊!”
起初唐明還在為他感歎命運不好,朱高煦這話一出,唐明頓時直翻白眼,感情自己是太一廂情願了。就眼前這位的性格,要是有哪位大儒肯為其出謀劃策才怪,估計他以後幾次意圖不軌還沒死,應該確實是如史書上所說的一樣,是朱高熾太仁慈,多次為其求情,才免被朱棣砍頭。
麵對這樣的二百五,唐明本無需客氣,但怎麽說朱高煦現在還是朱棣最喜愛的兒子之一,表麵上恭敬一下,還是有必要的。官大一級壓死人,更別說是麵對一個皇子。
唐明快速的整理一下衣冠正準備跪下行禮,剛要低頭的時候,卻突然見朱高煦背後幾步之遙,便站著朱棣和姚廣孝,後者臉上毫無表情,頭微微的搖個不停,似乎對朱高煦很是不喜。
而朱棣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臭著一張臉,眼裏更是有著一絲怒火隱隱呈現。唐明見其兩人的神情,立刻便明白剛才朱高煦剛才那些有欠考慮的話,應該是被兩位聽了個正著。本來隻想著裝裝樣子應付過去就算了。
但現在有兩位大佬就站在眼前,唐明趕緊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老老實實的大禮參拜而下,一副恍然言道:“小臣不知閣下乃是皇子,不知者無罪,還請皇子寬恕小臣失禮之處。”
朱高煦居高臨下的望著拜伏於地的唐明,眼裏盡是不屑的神色。眼前之人怎麽說也算是軍中之人,可這會一聽到自己是皇子,變成了一個磕頭蟲,剛剛見麵時那一點傲氣也消失無蹤,這樣的表現跟那個跪在旁邊的小太監有何區別。
對唐明徹底失去興趣的朱高煦,冷哼一聲喝道:“算你小子識相,滾一邊去別擋本皇子的去路,壞了本皇子的好心情,小心你腦袋搬家。”
刺耳的言語,令得跪拜於地的唐明差點都忍不住站起來給他一拳,隻是有人似乎比他這個當事人還要氣憤。朱高煦鄙視完唐明,一甩寬繡便想闊步離開,一聲斷喝卻突然從其背後傳來。
“站住!”
充滿威嚴的爆喝聲突然而起,緊接著便響起一陣腳步聲,朱高煦還未弄明白是誰敢對他,這個深受父皇喜愛的皇子冷聲喝罵。耳邊一陣風聲突起,腦袋便是一疼,身體立刻一陣搖晃,差點就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
這下還了得,堂堂一個皇子竟然在宮中被人扇了一巴掌,迴過神來的朱高煦,‘呀’嘴裏發出一聲怪異的惱吼聲,不管三七二十一,碩大的拳頭握緊了便轉身向身後打去。
含怒而發的一拳,去勢勇猛無比,隻見一陣拳影閃過,拳頭已經出現在朱棣的眼前。朱棣雙手交叉放於身後,眼睛死死的瞪著惱羞成怒的朱高煦,對於眼前不斷放大的拳頭置之不理。
朱高煦不愧為是在軍中磨練長大的,手上功夫確實有一套,當拳頭快要碰到朱棣的臉上時,他已經明白過來自己剛才是被父皇打的,嚇出一身冷汗的朱高煦,眼看收迴拳頭已經來不及,隨不顧一切硬生生的把拳頭偏離了朱棣的臉部,連人一起從其身邊一閃而過,狠狠的撞上朱棣身後的侍衛。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以至於唐明剛剛站起身來,就隻見到朱高煦把一個侍衛壓倒在地上,模樣狼狽之及。
“好你個逆子,現在連父皇都不放在你眼裏了是不是,竟敢在朕的麵前動拳頭,來人啊!給我把這逆子拿下,關到天牢之中,沒我的命令誰都不許去探望。”朱棣怒氣未消,黑著一張臉,冷聲喝道。
姚廣孝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再沉默不語,隨先行攔住領命要抓朱高煦的侍衛,對朱棣進言勸道:“皇上何必如此大動肝火呢,皇子剛才也隻是不知被誰打了,一時氣憤沒有看清是誰便出拳頭,好在他收勢及時,也沒傷到皇上的龍體,關其緊閉幾天讓其反思一下即可,至於關入天牢之中,便有些欠妥了。”
“逆子觀其剛才的表現,仗著近年立功不少,又深受朕之喜愛,便目中無人,囂張題跋。倘若現在不加以管束,日後那還了得,少師自不必再為此子求情,今日朕的主意已定,要反思也得讓他到牢裏去反思。”朱棣一說完,便轉身麵對其身後的侍衛,冷聲喝道。
“還不快點動手,記住了,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去見他。”
“是,皇上!”幾個侍衛單膝跪於地上,轟然迴應一聲,不敢再有所猶豫,麻利的把朱高煦給押了起來。
“父皇父皇,孩兒不知是您啊!孩兒知錯了知錯了,求父皇饒了孩兒這一次。”直到此刻朱高煦總算是明白過來朱棣並不是在開玩笑,求饒的聲音裏似乎已經有了一些哭腔在裏麵。
可惜這位一直垂涎於皇位的朱高煦,可能還真是沒有當皇帝的命。其做事風格頗像其父,更是深受朱棣的喜愛,也曾明言將來要立其為太子。可惜漢家的封建思想,長幼有別,就算要立太子也隻能力長子朱高熾。
朱高煦笨就笨在他隻懂馬上之術,不懂文人的謀略,身邊更是沒有那個大儒家可以為他出謀劃策。以至於到最後他還是沒能如願以償,隻能被迫做一個王爺。
“在下正是威海候唐明,還未請教兄台大名?”唐明雖然心裏已經猜到眼前就是朱高煦,可他不說,唐明也樂得裝糊塗。
本來從一些大臣和皇後那裏就聽說過,唐明乃是什麽世外高人的子弟,聽別人傳得神乎其神的,他還起了要結交一翻,再把唐明拉到自己的陣營中,好為自己以後立太子的時候出出力。
可現在看到唐明才這麽一點歲數,瞬間便對其失去了興趣,而且此刻見唐明對自己一副不怕不坑的表情,更加深其內心的想法。想到這裏,朱高煦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嘴上更是沒好氣的說道:“一個小屁孩而已嗎?不知父皇是怎麽想的,竟然封你為威海候,哼哼……,怎麽,見了本皇子朱高煦還不下跪,你膽子不小啊!”
起初唐明還在為他感歎命運不好,朱高煦這話一出,唐明頓時直翻白眼,感情自己是太一廂情願了。就眼前這位的性格,要是有哪位大儒肯為其出謀劃策才怪,估計他以後幾次意圖不軌還沒死,應該確實是如史書上所說的一樣,是朱高熾太仁慈,多次為其求情,才免被朱棣砍頭。
麵對這樣的二百五,唐明本無需客氣,但怎麽說朱高煦現在還是朱棣最喜愛的兒子之一,表麵上恭敬一下,還是有必要的。官大一級壓死人,更別說是麵對一個皇子。
唐明快速的整理一下衣冠正準備跪下行禮,剛要低頭的時候,卻突然見朱高煦背後幾步之遙,便站著朱棣和姚廣孝,後者臉上毫無表情,頭微微的搖個不停,似乎對朱高煦很是不喜。
而朱棣這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臭著一張臉,眼裏更是有著一絲怒火隱隱呈現。唐明見其兩人的神情,立刻便明白剛才朱高煦剛才那些有欠考慮的話,應該是被兩位聽了個正著。本來隻想著裝裝樣子應付過去就算了。
但現在有兩位大佬就站在眼前,唐明趕緊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老老實實的大禮參拜而下,一副恍然言道:“小臣不知閣下乃是皇子,不知者無罪,還請皇子寬恕小臣失禮之處。”
朱高煦居高臨下的望著拜伏於地的唐明,眼裏盡是不屑的神色。眼前之人怎麽說也算是軍中之人,可這會一聽到自己是皇子,變成了一個磕頭蟲,剛剛見麵時那一點傲氣也消失無蹤,這樣的表現跟那個跪在旁邊的小太監有何區別。
對唐明徹底失去興趣的朱高煦,冷哼一聲喝道:“算你小子識相,滾一邊去別擋本皇子的去路,壞了本皇子的好心情,小心你腦袋搬家。”
刺耳的言語,令得跪拜於地的唐明差點都忍不住站起來給他一拳,隻是有人似乎比他這個當事人還要氣憤。朱高煦鄙視完唐明,一甩寬繡便想闊步離開,一聲斷喝卻突然從其背後傳來。
“站住!”
充滿威嚴的爆喝聲突然而起,緊接著便響起一陣腳步聲,朱高煦還未弄明白是誰敢對他,這個深受父皇喜愛的皇子冷聲喝罵。耳邊一陣風聲突起,腦袋便是一疼,身體立刻一陣搖晃,差點就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上。
這下還了得,堂堂一個皇子竟然在宮中被人扇了一巴掌,迴過神來的朱高煦,‘呀’嘴裏發出一聲怪異的惱吼聲,不管三七二十一,碩大的拳頭握緊了便轉身向身後打去。
含怒而發的一拳,去勢勇猛無比,隻見一陣拳影閃過,拳頭已經出現在朱棣的眼前。朱棣雙手交叉放於身後,眼睛死死的瞪著惱羞成怒的朱高煦,對於眼前不斷放大的拳頭置之不理。
朱高煦不愧為是在軍中磨練長大的,手上功夫確實有一套,當拳頭快要碰到朱棣的臉上時,他已經明白過來自己剛才是被父皇打的,嚇出一身冷汗的朱高煦,眼看收迴拳頭已經來不及,隨不顧一切硬生生的把拳頭偏離了朱棣的臉部,連人一起從其身邊一閃而過,狠狠的撞上朱棣身後的侍衛。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以至於唐明剛剛站起身來,就隻見到朱高煦把一個侍衛壓倒在地上,模樣狼狽之及。
“好你個逆子,現在連父皇都不放在你眼裏了是不是,竟敢在朕的麵前動拳頭,來人啊!給我把這逆子拿下,關到天牢之中,沒我的命令誰都不許去探望。”朱棣怒氣未消,黑著一張臉,冷聲喝道。
姚廣孝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再沉默不語,隨先行攔住領命要抓朱高煦的侍衛,對朱棣進言勸道:“皇上何必如此大動肝火呢,皇子剛才也隻是不知被誰打了,一時氣憤沒有看清是誰便出拳頭,好在他收勢及時,也沒傷到皇上的龍體,關其緊閉幾天讓其反思一下即可,至於關入天牢之中,便有些欠妥了。”
“逆子觀其剛才的表現,仗著近年立功不少,又深受朕之喜愛,便目中無人,囂張題跋。倘若現在不加以管束,日後那還了得,少師自不必再為此子求情,今日朕的主意已定,要反思也得讓他到牢裏去反思。”朱棣一說完,便轉身麵對其身後的侍衛,冷聲喝道。
“還不快點動手,記住了,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去見他。”
“是,皇上!”幾個侍衛單膝跪於地上,轟然迴應一聲,不敢再有所猶豫,麻利的把朱高煦給押了起來。
“父皇父皇,孩兒不知是您啊!孩兒知錯了知錯了,求父皇饒了孩兒這一次。”直到此刻朱高煦總算是明白過來朱棣並不是在開玩笑,求饒的聲音裏似乎已經有了一些哭腔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