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秦學宮,已經算是百家齊放之地了。


    能夠進入學宮,並開派立院的,都是能夠與時俱進的學派。


    他們選中的士子,思維模式與故步自封的魯儒已經完全不同。


    這才是魯儒落選的根本原因。


    可笑的是,魯儒無能狂怒,最後受傷的卻是他。


    不過,麵對旁人的詆毀謾罵,劉才從未辯解過什麽。


    雖然他在學宮的一些士子們口中名聲不佳,但在儒門師長眼中,劉才絕對算得上有君子之風。


    每次儒門考核,劉才在同屆士子中都名列前茅。


    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用實力告訴其他人,自己之所能夠在這裏,沒有依靠其他任何人。


    安裝最新版。】


    至於少數那些裝聾扮瞎的,劉才也不屑於與其說什麽。


    前幾次學宮論辯,劉才是唯一個能夠與元梨平分秋色的儒門士子。


    托元梨的福。


    通過那次論辯,他徹底擺脫了依靠劉肥的汙名,所有士子都承認了他是一個有才之士。


    沒想到,這還沒過幾天呢,元梨就上門問罪。


    而且,張嘴就朝劉才的人品下口。


    劉才即便脾氣再好,此時也忍不住了。


    之前其他人誹謗自己,將自己的人品詆毀得一無是處。


    劉才沒有辯解,因為他覺得沒必要。


    在骨子裏,劉才也是一個極其高傲的人。


    夏蟲不可語冰,他都不屑於為自己解釋什麽。


    但是如果這話是出自元梨之口,這邊讓劉才難以接受了。


    劉才是儒生,一向信奉君子之交澹如水的那一套。


    在他眼中,元梨確實是一個極其出色之人,值得一交。


    上次與元梨論辯,他頗有一些惺惺相惜之感。


    沒想到,元梨卻如此當眾詆毀自己。


    思及此處,劉才的臉都給氣白了。


    其實,劉才對元梨的任職,還是有些流於表麵。


    元梨的性格,有些混不吝。


    若劉才了解過元梨進入大秦學宮之前的過往,絕對不會對元梨能知書達理抱有什麽信心。


    “元梨,我敬你明言辨理,不成想你居然與那些鼠目寸光之輩一般!”


    劉才氣極反笑,追問:“你倒是說說,我做了何事?”


    他知道。


    此事若不能與對方當眾分說個明白,那麽以後自己在大秦學宮真的就要名聲臭大街了。


    “汝劉氏在陳留所做的事,你莫非不知道嗎?”


    劉才生氣,元梨比他還要生氣。


    這件事情,還要從前段時間說起。


    呂雉開辦商行後,扶持劉肥也開了商行。


    而且這商行,還是建築行。


    上個月,因為洛邑至嶽陽的鐵路修建事宜,劉肥前往陳留高陽。


    修建鐵路,不說在大秦,即便是在全世界都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的事情。


    對於這樣一個係統性的大工程,自然有許多東西需要不斷鑽研調整。


    光是占地一事,處理起來便極為繁瑣。


    如今大秦雖然商業、農業並行發展,但是諸夏之民對土地的卷戀,可以說是鐫刻在骨子裏的。


    鐵路沿線,若不是迫不得已,不會占用農田。


    但不得不占用的時候,劉肥的處理方式也極為簡單粗暴,那便是砸錢。


    大多數人,劉肥都可以用錢擺平。


    畢竟現在大秦經濟極其繁榮,國家開放政策之後,土地早已經不再如同以往一般,是非賣品。


    有了錢,若是還想種地,總能夠買到比之前更好的地。


    但凡事都有特殊。


    在高陽的時候,劉肥就遇到了一個難啃的骨頭。


    此人便是元梨的父親,元鼎。


    元鼎自小家境貧寒,但是喜歡讀書。


    別看他脾氣又臭又硬,像塊石頭。


    但即便他再不怎麽認同新事物,處在這個環境之中,總是會隨波逐流。


    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時期,元鼎趁著大量人口流向工廠,買下了大片土地。


    如今,他已經成為高陽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鐵路修建到高陽,選擇的線路,就要橫穿元鼎名下的土地。


    劉肥本以為這次如同以往一樣,靠著砸錢就可以把事情擺平。


    沒有想到,他的手下拿著錢登門拜訪元鼎,卻被元鼎拿著棍棒打了出來。


    老頭的態度極為堅決。


    反正老子不管你們給多少錢,想占老子的地,絕對不行。


    劉肥沒辦法,親自登門商談.....


    麵對劉肥這個陛下後代的劉邦後人,元鼎也沒有過分。


    兩人商談了一天,最終還是沒有談攏。


    元鼎告訴劉肥,鐵路要穿過的那片地,是他為元家選的墳地,輕易不得讓人。


    麵對這老頭,劉肥也沒有多餘的辦法,隻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劉肥說,你老哥退休之前擔任陳留門守,說起來也是國家公職人員。


    修築鐵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你應該支持才是。


    而且,我們也不白占你的地,我們給錢。


    如果你不要錢,也簡單,你想要什麽直說,隻要我能辦的,我二話不說給你辦了。


    老實說,以劉肥的性格,能夠如此耐著性子苦口婆心,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然而,元鼎卻不買賬。


    話說到這裏,他終於說出了真正的理由。


    元鼎說,我聽說修築鐵路,工程浩大,工人們的危險,不亞於當初始皇修築長城、阿房宮。


    火車這種東西我也見過,無非是跑得快一些,拉的東西多一些。


    但說到底,這種東西都是為了商賈之利,對普通百姓又有什麽好處呢?


    集舉國之力,勞民傷財,卻是為了建奇技淫巧之物推行商賈之事,何其荒謬。


    我隻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能力阻止這種不正確的做法,但也絕對不會助紂為虐。


    好嘛,老頭這一番說辭下來,就差沒有明擺著說修建鐵路是一項暴政了!


    話說到這裏,即便劉肥渾身是膽,也不敢再和這老頭說下去了。


    換句話說,此時兩人已經沒有了共同語言話不投機半句多,按理來說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劉肥就該再想其他辦法了。


    沒想到,隨後他卻得知一個消息。


    那便是,元鼎的兒子元梨居然在大秦學宮求學,而且元梨所在的居然就是科學院。


    被你視為奇技淫巧的東西,卻是你兒子的安身立命的本事。


    得到這個消息,劉肥興奮不已。


    他再次跑到元鼎家,對他說。


    我聽說你兒子在大秦學宮求學,我族人劉才也在大秦學宮,這不是巧了麽你說。


    從他們那兒論,咱們兩人,也算是沾親帶故。


    我聽我的族人說,你的兒子元梨在大秦學宮中的科學院也是出類拔萃的學子。


    作為父親,你可不能拖自己兒子的後腿啊。


    聽了劉肥的話,元鼎勃然大怒。


    他不是因為劉肥的厚顏無恥而發怒,而是因為劉肥哪壺不開提哪壺。


    全高陽的人都知道,他元鼎家裏出了個敗家玩意兒。


    好好的儒學正宗不學,學的是科學院的奇技淫巧。


    為此,元鼎都幾乎要與兒子一刀兩斷了。


    什麽叫自己不能拖那個混賬玩意兒的後腿?


    自己恨不得親自把那小子的腿打折好吧!


    劉肥看到元鼎這種反應,就知道自己的激將法起了作用。


    他話頭一轉,接著說道。


    其實我和老哥哥你一樣,也是有苦難言啊。


    我又何嚐不知道修建鐵路勞民傷財?


    但是這是陛下的命令,不做也得做。


    老哥你別看我現在風光,實際上背後都快被人把脊梁骨都給戳斷了。


    這破事兒,我早就不想沾惹了。


    我聽說你兒子元梨辯才了得,如今是陛下眼前的紅人。


    我們不妨這樣,你兒子身為科學院學子,一定擁護陛下修建鐵路的決定。


    你若是不答應,那我們不如一起去大秦學宮,請求孔鮒祭酒開啟一場論戰。


    若是你在論戰之中,當著大秦學宮所有先生、學子的麵,駁斥得你兒子啞口無言,那豈不是揚眉吐氣之舉?


    元梨一聽,覺得劉肥說得很有道理。


    他立馬就答應了劉肥的提議。


    隨後,元梨整理好行囊,準備西出關中,去大秦學宮找兒子撕逼。


    另一邊,劉肥也通過自己的人脈,聯係好大秦學宮。


    自從上次本都之戰之中,大秦學宮嚐到了論戰的甜頭。


    這段時間,孔鮒等人一直在找話題,準備再來一次全民論戰。


    這種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事情小了,不值得大張旗鼓。


    但事情大了,顧忌又比較多。


    元鼎和元梨父子觀點不和,偏偏又代表了大秦如今新舊士子之間的觀點衝突,極具噱頭。


    孔鮒一聽是這事兒,立馬就覺得極有搞頭,於是他很痛快答應下來。


    隨後,消息層層傳遞。


    等元梨接到消息,元鼎已經在前往關中的路上。


    元梨的肺都要氣炸了。


    有一說一,他和自己親爹實際上一直都在通過書信對線。


    兩人有來有迴,誰都說服不了誰。


    線上撕逼,元梨從來不虛。


    但是,線下公然對戰,那是兩碼事兒。


    線上撕逼,那叫筆友交流。


    雙方哪怕是再暴跳如雷,都不可能隔著幾百裏動手。


    但是麵對麵對線,這可是妥妥的父子局啊!


    元梨太清楚自己親爹的脾氣了。


    別看自家親爹是一介書生,但是脾氣那麽臭,還能夠沒災沒禍的活到六十五,沒兩把刷子可能?


    在來大秦學宮之前,元梨可就是在親爹的棍棒下長這麽大的。


    動嘴元梨不怕,奈何那是自己親爹,萬一把他說急了,惱羞成怒之下,真的和自己動起手來,自己還能打迴去不成?


    自古以來,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


    到時候,元梨的臉可真就丟到高陽去了!


    另外,元梨最大的一個擔心,便是自己的學業問題。


    元鼎是一個老頑固,他堅決反對元梨在科學院求學。


    如果元鼎來到大秦學宮,與元梨當麵對質,此事一定會鬧得人盡皆知。


    到時候,讓元梨如何自處?


    一方麵是撫養自己長大的親爹,另一方麵是自己的學業。


    這根本不是忠孝兩難全之事。


    儒家有言,父母在不遠遊。


    雖然後麵有一句遊必有方,但那也是父母認同求學的前提下。


    明知道親爹極力反對,還要執意求學,這是大不孝。


    頓時,元梨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要知道,這個年代,如果被扣上一個不孝的帽子,官府直接出手把你打擊了,你都沒有地方說理去。


    人家是有法可依的。


    這玩意兒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問題。


    但是通過這一年在科學院的學習,元梨已經徹底沉迷了進去。


    一個神奇的世界,在他麵前緩緩展開。


    那種破解世界奧秘的感覺,根本不是佶屈聱牙的詩書經文能夠帶給自己的。


    如果讓元梨因為父親的反對就退讓,按照他的性子,肯定也不可能。


    可惜,元梨也知道,雖然科學院的創立者,大秦科學院是一個龐然大物。


    但是科學一派畢竟時日短淺,而且科學院的教諭以及先生們,平日裏對教育弟子之事並不熱衷。


    以至於,科學院在大秦學宮可以說是人數最少的學派。


    影響力....


    極其有限。


    提出此次論戰的,是孔鮒與鮑令白。


    兩人根子都在儒家,平素也沒有表現出多少對科學院的重視。


    按照元梨想來,這次自己是在劫難逃了。


    即便真的超常發揮,在論辯之中辯倒了自己的父親。


    恐怕,大秦學宮也再無自己的立身之地。


    元梨心裏苦啊!


    隨後,他便感到無比憤怒。


    從元鼎給他的書信中,他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若非那個該死的劉才多嘴,自己何至於淪落到這種地步。


    陰暗一點想,劉才一定是因為論辯沒有勝過自己,所以才出此毒計,想要害自己。


    一想到這種可能,元梨就坐不住了,跑到這邊來和劉才興師問罪。


    劉才,真小人也。


    被元梨當眾怒罵的劉才,此時心裏還委屈呢。


    但是,他聽了元梨的敘述之後,也是哭笑不得。


    雖然劉氏族人因為劉邦的請求,大部分都活了下來,但彼此之間,都保持應有的距離。


    這是主母呂雉交代的。


    說是擔心陛下起疑心。


    而劉肥作為劉邦的長子,與他們這些劉氏族人,更是遠敬三分。


    別看劉肥憨厚,但為人處事的本事,一點都不輸劉邦。


    隻是沒劉邦那麽張揚罷了。


    但劉肥這一手,著實把劉才坑了。


    “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麽給你解釋。”


    劉才神色複雜的看著元梨,搖頭歎息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秦從計劃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柴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柴爐並收藏覆秦從計劃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