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餘和楊校長就半導體產業達成了一致,公司名字就叫樺國第一芯片集團,簡稱樺芯。


    薑餘出錢出設備,占總股本70%。


    京都理工負責培養和招聘相關專業的人才,占總股本15%。


    剩下的15%作為員工期權池。


    聶教授興奮的帶著他的研發團隊南下去了華城的騰輝精工。


    在那裏,他們將為樺國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發起最後一輪衝鋒……


    ……


    海瓊省,海口市。


    鳳凰航空製造基地。


    薑餘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趕到了這裏。


    除了他之外,楊校長和唐振國也一同來到了這裏。


    首架大型航空客機,經過將近8個多月的24小時不間斷的製造與安裝,終於接近了尾聲。


    總工程師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和總經理陳思國帶領薑餘幾人參觀了新建設好的航空基地。


    鳳凰航空基地跟世界其他的大飛機製造基地有些不一樣。


    這裏總占地麵積達到了驚人的50平方公裏。


    除了一個簡單的航空機場外,還將建設全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風洞綜合實驗室。


    這裏有兩個飛機組裝工廠和一個大型的零部件製造產業園區。


    薑餘現在的錢都沒有打算留,反正每年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


    為避免被人卡脖子,這個零部件製造產業園將會邀請國內外有專業領域的製造商來建廠。


    陳思國剛來到這裏時,也被薑餘大手筆嚇了一跳。


    “飛十”項目開展時,那時候國內的經濟還很差,上麵給他們的資金也不多……


    尤其是後期,硬是逼著他們節衣縮***打細算搞研發。


    看著這裏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他心中也很是感慨。


    坐在特別定製的汗血寶馬車內,每到一地方,他就給車上眾人介紹那些建築……


    “薑總,前麵就是飛機組裝廠,要不要進去看一看?”


    薑餘點點頭,來這裏就是要看一看這兒的生產環境,順便瞧一瞧準備試飛的“鵬”……


    下車後,眾人進入生產車間。


    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家超大型的“戰鬥機”。


    “鵬”式客機相對所有民航客機來說,絕對是一個異類。


    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都很難相信這居然是一架民航客機。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作為一名資深設計師,卻沒感到驚訝。


    前蘇聯什麽樣的飛機沒有?


    核動力飛機、水上超級大飛機、坦克飛機等奇葩的飛行器又不是沒有見過。


    薑餘當初拿出這幅設計圖紙出來後,他就知道了這飛機的大概功用了。


    這架飛機的大部分機體零件,都是通過阿維斯馬鈦鎂那邊製造好後空運過來的。


    由於那邊的精加工水平不夠,送到樺國的零配件,還會經過第二次數控機床的加工打磨,浪費了不少時間。


    但即使如此,在廠房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情況下,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帶領原安東諾夫設計局旗下的工程師們夜以繼日、不辭辛苦的工作。


    雖然他們從未製造過大型客機,但是像安225這樣的巨型運輸機都能在兩年之內完成。


    何況有成熟的設計圖的“鵬”式大型客機。


    從零到有,8個月出來一架大飛機,也已經很不錯了。


    他指著飛機那一排起落架和輪胎說道。


    “薑總,這是飛機組裝的最後一步。”


    “為了保證落地的安全性,我們不僅僅采用了常用的油氣液壓減震技術,還加裝了機械緩衝裝置。”


    “為了加裝這個玩意,飛機的重量又增加了大概四噸半。”


    “我們經過分析後,這個額外付出的代價完全值得……”


    “不僅安全性增加了,更可以減少對起飛和落地的跑道需求。”


    “飛行跑道隻要能有1000米,鵬式飛機就可以正常起落……”


    薑餘雖然不是太了解航空飛機,但他敏感的神經還是聽出了維克托的言外之意。


    他好奇的問道。


    “維克托先生,您是說除了航空機場外,任何千米左右平穩的道路,它都可以正常起降,是不是?”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點點頭,肯定的迴答到。


    “沒錯,您的說法沒問題。”


    “比如說高速公路、大型城市廣場等。”


    “這也是在飛機應急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的降落環境。”


    這款飛機主要就是針對國內的長途客貨運輸,需求量肯定很大。


    萬一出現問題,也可以就近找到降落的地點。


    畢竟,飛機這種玩意兒,誰也不能保證平安無事。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帶著幾人來到了飛機內部的客艙。


    “這架客機空重185噸,最大起飛重量475噸,比原設計多重了15噸。”


    “除了緩衝裝置外,又在裏麵增加了部分防護設備,比如說降落傘。”


    “考慮到這架飛機的特殊性,我們的工程師覺得很有必要這樣做。”


    “我們仔細核算了一下,燃油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


    “當然,這是一個可選項,如果有航空公司嫌棄,我們可以拆除。”


    鵬是雙發動機中程寬體民用運輸機,設計最大飛行速度750千米時。


    2台最大功率710kn的風神渦扇發動機,威力超乎想象。


    這架飛機的最大功率已經超越裝備了6台dt-18的安-225重型運輸機總功率。


    這相當於4600輛帶渦輪增壓的“汗血寶馬”汽車全動力輸出。


    它們輕而易舉的就把這將近185噸的飛機送上了天空。


    相對其他民用客機來說,“鵬”速度算很慢了,但它的燃油性價比卻是所有客機中最高的。


    薑餘隨便找到一個座位坐了下去,感覺還可以。


    雖然不夠豪華舒適,但至少不比大巴車差。


    “為了保持高性價比,這飛機內倉大部分都是采用了是高級工程塑料,包括座椅和地板。”


    “它的機身和和機翼全部采用鈦合金中空三角架支撐,最關鍵的支撐部位材料上麵都增加了金碳,保證在飛行途中不散架。”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對這架飛機的安全性非常自信。


    他幹這一行差不多也有40多年了,什麽樣的材料沒見過?


    唯獨薑餘提供了這種“添加劑”,他真的是聞所未聞。


    他們自己做過測試之後,對這種材料的出現感到不可置信。


    所有人都覺得這種材料用在民用航空上實在是太浪費了……


    “鵬”采用上下兩層客艙布局模式,每層可以容納200至300人。


    扁平式的機身讓它的單座麵積比直接競爭機型大三分之一左右。


    通道也更加寬大,每個座椅擁有寬闊的空間讓乘客能伸展腿部。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一邊走,一邊繼續介紹這架飛機的基本性能。


    “鵬”的機身是那種扁平流線設計,長度66.8米,高度有8.5米,寬度達到了12.5米。


    整個機身的麵積就達到了825平方米,加上它的大三角翼麵積,飛行的迎風麵積達到驚人的2100平方米。


    這已經相當於安—225機翼麵積的兩倍。


    在空中飛行時,它就相當於一個超大型的滑翔機,對燃料的需求可以降至最低。


    兩個風神一號矩形渦扇發動機,緊貼機身尾部和機翼下方。


    而扁平的進氣口橫向均勻分散在機翼後下方。


    扁平矩型的進風口與機翼完美結合。


    整體布局有點類似於圖—160,但又有些不同。


    “鵬”的發動機是緊貼著機身,看上去比常見的渦扇發動機足足短了一倍。


    它的進氣口與發動機之間有一個s型的中空管相連接。


    這樣的設計不僅完美符合空氣動力學,也讓這個巨無霸飛機更美觀,更科幻。


    這種奇特的設計對飛機短距離加速,縮短助跑距離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飛機的機翼采用後三角翼+前鴨翼式布局。


    飛機尾部是兩個巨大的v型垂尾……


    “鵬”最吸引人的,也是最具創新的設計是的仿矢量渦扇發動機。


    在起飛時,它可以根據滑行距離和發動機推力調整傾斜角度。


    這樣就可以節省飛機在跑道上的滑行距離。


    在降落時,也是差不多的原理。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非常自信的說道。


    “明日的空載試飛的助跑距離不超過1000米。”


    “就算是滿載起飛助跑的距離,應該也能控製在1200米範圍內。”


    “否則,這一次的試飛算失敗了。”


    如果是這樣,這飛機在全世界的中小型機場起降是沒什麽太大問題的……


    “鵬式”飛機經過第一次簡易的塗裝後,便準備開始第一次試飛。


    既然這些工程師對這次的試飛活動胸有成竹,薑餘也不好掃了大家的興。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和原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毛子們對此次試飛非常有信心。


    果然不出所料。


    第二天,早上六點。


    飛機起飛順利得一塌糊塗,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等到飛機降落可能都要到中午了。


    原“飛十”項目組將近萬人的工程師和工人們,對這次的試飛無比重視,但他們的表現卻是很淡定。


    畢竟,之前的“飛十”表現也不太差。


    接下來就是不斷的記錄各種飛行狀態下的數據。


    雖然繁瑣、枯燥,卻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為了方便稱唿“鵬”以及後續的係列機型,薑餘把這第一代飛機命名為“傳奇—909”。


    後續第二代“傳奇—919”,直至最高等級“傳奇—999”。


    接下來大家都把懸著的心放下來了,準備提前進入慶功階段。


    按照工程師們的說法,試飛成功已成定局,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除非,飛機上那幾個試飛員一一起作死,硬要往地上砸。


    這飛機已經裝載了gps導航係統,自動架駛係統和強製自行降落係統。


    前兩項好理解,第三項的意思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首先在起飛前設置好目的地,然後才準許起飛。


    如果在飛行途中上下偏差2000米,左右偏差+-10度,而且又超過一定的時間。


    係統會判定被劫機或者飛行員企圖叛國、自殺等異常行為。


    這個係統會首先會強製接管飛機的控製權。


    然後根據燃油的儲備量,以及距離最近可強行降落的機場,做出綜合判斷。


    最後,係統會在地勤的幫助下,飛抵目標上空,強行降落。


    在這一段過程當中,係統會不斷的向周邊機場或者附近飛機發出警告和求救信號。


    如果需要解除“強製降落”狀態,必須同時擁有兩個飛行員的授權密碼,也或者得到飛機製造商的第一授權。


    (作者在想,這套係統應該不難,為啥那些飛機製造商就不實施,這樣就會避免馬航飛機失蹤,甚至是9.11事件。)


    這樣的三套係統,在旗下的將會是所有飛機的標配。


    見到大家都無所事事了,薑餘也沒繼續擺著嚴肅的麵孔,掃大家的興致。


    他帶領大家來到事先預訂好的大酒店準備提前歡慶這一次試飛成功。


    為了更顯隆慶和重視,薑餘把幾位重要領導幹部請進一個大包廂裏。


    桌麵上已經提前備好了五瓶茅台和五瓶長生仙釀。


    眾人上了桌台後,就開始相互吹噓,相互吹捧,沒有絲毫擺架子,講禮節。


    老毛子和華夏人在餐桌上的習慣,都是差不多的。


    喝酒,吃飯,聊天,基本上沒什麽太多顧忌。


    薑餘沒去摻和那些老家夥,老狐狸們的談笑聊天。


    唐振國這一次來,肯定是帶有特殊使命的。


    在今天早上,飛機起飛後,他就第一時間向上麵通報了。


    “小薑,上麵打算在你們基地入駐一個團的部隊,想先征詢一下你的意見。”


    薑餘並不意外,他早就猜到了會有此事。


    “老唐,我這裏倒是問題不大,隻是……”


    “你們就不能多弄點便衣,弄點專業反間諜的高手過來?”


    薑餘被上次xf的事情弄的有點神經質。


    他很擔心,這麽大的一塊區域,敵對勢力容易滲透進來,在這裏暗中搞破壞。


    唐振國知道他擔心什麽?


    他靠近薑餘身邊小聲說道。


    “這邊,我早就安排人進來了,你不用擔心……”


    “況且,我們在這裏實施了微波信號監控,一旦有問題馬上就可以幹擾、定位。”


    “這套係統還是你騰飛公司提供的,好用的很啊!嗬嗬!”


    薑餘很是無語。


    他敢打賭,這家夥肯定又沒付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