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對於樺國高考生來說,這個日子很重要。


    這是他們開始最後填誌願的日子。


    京都理工的自主招生計劃,在教育界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正如薑餘之前所料。


    許多嚴重的偏科生,基本上把第一誌願選擇了京都理工或是國防七子中的其他六所高校。


    因為京都理工的免學費,帶薪讀書的特殊政策,也給那些成績拔尖的寒門學子們亮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現在每個月可以領500元,那畢業後還會少嗎?


    所有人都不傻!


    放眼全國,還有哪所學校能夠有這麽大的魄力,這麽富有的財力支撐起這麽龐大的教育資源?


    另外六所學校,學生們也是趨之若鶩。


    這幾個學校的工資雖然少了一點點,但也好過那些要交學費的學校吧。


    至少,畢業以後的編製就不是個問題了。


    等了兩天後,統計結果放在了楊校長的辦公桌上。


    今年參加高考人數253萬人,大學生(包括大專)錄取人數93萬人。


    選擇京都理工作為第一填報誌願的學生大概有13萬人,接近了考生數量的二十分之一。


    其他六所學校也很爭氣,大致數字跟京都理工相差不多。


    相比較而言,京大和華青在今年就寒酸多了,第一誌願的報考意向甚至不到京都理工的十分之一。


    報考的學生還大多數都是京都本地人或是魔都人。


    長期以往,這兩所高校都可能要降級為地區性大學。


    連全國化都做不到,還想國際化?


    盧校長和陳校長,在這些天都不敢露頭了……


    實在太丟人了!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兩個學校連樺國前十都沒排到。


    沒錯!


    全國知名的兩大高等學府,往年都要擠破頭,今年卻是連前十都沒有排到。


    那是因為還有幾所農業大學,也超過了他們。


    至於原因,就是因為農學院畢業的學生出國率超級高。


    烏克蘭,蒙古國,遠東都在搞農業大開發,對這些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尤其是男生,個個都爭先恐後的往那邊跑。


    去那邊工作,不僅僅有超額的工資收益,更可以認識許多美女。


    如果情商在線,說不定可以在那裏成家立業,甚至還可以額外得到幾萬美元的額外創業貸款。


    不需要質疑!


    因為他們的前任師兄們就是前車之鑒,這些人就是最好的鐵證!


    盡管如此,這些農學院的學生們的抱怨還是非常強烈。


    他們之前學的英語在這些國家沒點卵用。


    英語浪費了他們太多青春。


    他們強烈建議取消英語作為必修,但凡是外語,可以全部作為選修科目……


    ……


    薑餘把京都理工這七所學校當做是商業公司來運營,確實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這幾所大學的學生就相當於是以後他們校辦產業的儲備員工。


    這模式有點類似於斯坦福,哈佛等名校,薑餘隻不過是更激進些而已。


    由此,京都理工的自主招生模式和招生條件,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共同討論的現象級事件。


    有些教育界學者,特別是京大為代表的學校強烈抨擊這種“金錢教育”的模式。


    他們認為這是把資本主義和金錢至上主義帶進來,是真正玷汙了神聖的象牙塔殿堂……


    這是一種社會的倒退,是某些教育領導人的短視行為……


    站在京都理工這一邊的支持者認為,這就是市場經濟導向行為。


    有需求,就必然會出現競爭。


    至於那些所謂的國際化和所謂的“詩和遠方”都是不切合實際的,對學生和國家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國內學術界在各大媒體報刊和雜誌上已經吵翻了天……


    薑餘和楊校長根本就無視這些人的言論,依舊是我行我素。


    各個地方的媒體機構還做了一個特別的調查報告——外語作為高考科目的必要性。


    這些調查對象,主要是針對高中生和當地的老百姓。


    結果就是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數據表明都是反對的。


    尤其是中部和西北部省份,那些反對外語作為高考科目的人占據了主流。


    其中某些省份,反對者竟高達90%以上。


    東南部沿海城市,稍微好一點,但反對者依然高達60%至70%。


    同意者占據絕對主導省份的隻有一個——魔都。


    京都同意者相當多,但是沒有那麽誇張。


    在這時候,教育部所處的處境就相當尷尬了。


    因為他們已經被嚴重懷疑,與魔都到底有什麽不可告人的勾當?


    ………


    同時,另外一條消息也占據了各報刊的頭版頭條。


    粵省,閩南省,東山,江浙滬等地區自從改革開放起到現在依然是出國的主力省份。


    尤其是粵東省、閩南、東山省是出國的絕對主力。


    但是他們基本都是以跨國商務和務工為主,對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是有非常好的示範效應。


    同時期內,國內的大學生出國留學也漸漸形成了一個風氣。


    這些年月工資從幾十元漲到了幾百元。


    但是動輒幾千元的飛機票,幾十萬的學費和生活費,普通人要想自費出國留學,無異於癡人說夢。


    所以,為了為數不多的公費留學出國指標,那些象牙塔的頂尖學子們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取。


    據南方某報統計,我國在北美留學生人數有2萬人,其中碩博留學生接近一半。


    1995年在美取得科學或工程學博士學位的樺國留學生,5年迴國率僅24%。


    各國博士畢業後選擇留在北美的,92%是樺國人。


    這組數據是驚人的,我國高端人才流失如此嚴重,令人痛心!


    但有知情人指出,迴國的大部分是較低學曆或非重要專業人群。


    真正的熱門領域高端人才,迴國的並不多。


    而這些高端人才,才是真正富民國強的基石。


    所以就有人提出了質疑。


    這樣公費出國的意義何在?


    這不就是變相的給國外輸出人才嗎?


    一個留學生每年需花費人民幣20萬~30萬左右,2萬人就要支出近40~60億人民幣。


    這些錢,都是從國內帶到國外去的。


    也就是說,每年都有一筆巨額外匯財富流到了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勇老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勇老哥並收藏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