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的態度和藹又懦弱,為何會被金甲搶了府邸,不用再多問也知道了。
河堤使還在等著幾人,可正陽子已經帶著風靈子離開了。
幾人也不再與河伯多說,河伯這樣的態度,想要靠他是不可能的。
正巧出來時趕上大糧倉的百姓正在運糧食,有些推著車,有些就靠人力這樣扛著。
暮昔之與幾個相熟的百姓打過招唿後,直接搶過他們的糧食後背在了自己身上。
玉香罕見狀也不示弱,有樣學樣地幫百姓背了一袋米,那些百姓都沒見過玉香罕,一時還有些害怕。
這米也不輕,玉香罕扛著腰都直不起來,不過她不是矯情喊累的人。
步步跟著暮昔之將米送到了石塘縣城門口的收糧大爺手中,收糧大爺不停道謝。
直到見到喬才茹,大爺才趕緊上去招唿,“夫人。”
丫鬟替喬才茹虛扶收糧大爺,喬才茹說:“這幾日糧食都運迴來了,辛苦大爺早出晚歸地在這裏守著。”
收糧大爺一臉慈祥笑容,“老頭子我這都收了多少年了,不辛苦,夫人才來石塘不久,可別把自己累著了。”
糧食還在源源不斷送來,收糧大爺也忙得不停,來不及再繼續多說。
這個在城門口搭建的簡易棚子,關係著無數人的生命。
石塘縣地處山地,地勢各有高低,交錯溝通,奇興盎然。
此時正是日入鳥歸,各深宅大院的馬頭牆與高大的牌坊層層迭落,古樸又深沉。
石塘縣雖地處中原,但別有一番邊陲小鎮的風味。
這裏本是一個古老的漁村集鎮,舊稱石塘山,原為一海島,這裏更是中原地區新年第一道曙光首照之地。
不過暫時他們都還來不及去欣賞石塘的美,暮昔之還要去跟著正陽子。
暮昔之以為正陽子甩開他們已經獨自迴天樞觀了,結果剛一進城就遇到站在縣城中心廣場的正陽子和風靈子。
幾人走入石塘縣城,城內街道高低縱橫交錯,皆以石板鋪就,不知被多少快馬馳過,上麵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印記。
由門前的黃土官道步入城門,城內高宅林立,皆以黃色調為主,在夕陽下,一座古城竟是那樣熱情溫暖。
正陽子正在與一道人談天,小酒最先見到了他們,便走了過去,暮昔之正要跟上,河堤使歐陽荀在後麵叫住了他們。
“幾位高人,這人怎麽辦?”歐陽荀指著被小兵拽著的方生問他們。
“讓他迴家去見他娘子。”達一趕忙過去解救方生,“他又不是妖怪。”
方生這兩日早就被嚇傻了,連自己的來路也說不清楚,白白被當兵的當犯人看了一整日。
當兵的放開手,方生連滾帶爬地趕緊從小路離開了,連他自己都不記得懷中還有玉香罕送的那串寶石。
這邊正陽子與青陽子皺著眉說了半天,見小酒等人過來便不再言語。
青陽子十分熱情迎上來,“幾位道友,多日不見了。”
小酒見暮昔之竟難得一見地不搭腔,自己上前與青陽子打招唿,“道長迴城了,是抓住那鬼麵狼蛛了?”
青陽子搖搖頭,“我探得那鬼麵狼蛛就在石塘附近,便從黎陽道趕迴來。
在七星山腳下碰到送藥的弟子,我也就順路將藥帶來了,隻是魯縣令事忙恐要明日早間才能迴到縣衙。”
青陽子走上一步,“幾位道友可有發現那狼蛛的蹤跡?”
幾人都搖搖頭,玉香罕見他們都搖頭,自己也跟著搖起頭來。
青陽子卻點點頭,“正常,我已追蹤多日也無法探得信息,怎可能你們幾日便找到了。
隻是石塘人口眾多,周圍的村鎮更是數不勝數,隻怕那妖孽不知何時害了人,就為時晚矣。”
正陽子原是準備甩開這些人,不過適才聽聞青陽子在盤陀嶺也是見過他們的,心中緊繃的弦鬆了鬆。
雖說放下擔心了,卻依然是希望此事由道壇一力承擔,畢竟劫源泄露不是小事。
正陽子與他們道別說:“明日一早我們便趕路迴天樞觀了,各位後會有期。”
說完,正陽子便領著風靈子離開,暮昔之等他們走後才問了天樞觀道人在縣城內的歇腳點在何處。
他打算第二日跟著正陽子一起,上七星山。
喬才茹倒也周到,早已經吩咐了手下人為一行人安排了住處,就在廣場靠近城南大道的路口處。
這晚,一行人就住在周氏旗下的——鴻門客棧。
這客棧不說多富麗堂皇,至少這三層樓的高度又布滿字畫珠簾就叫人賞心悅目。
原本以為隻有小酒這樣第一次來這裏的之人才會驚歎,誰知玉香罕也是什麽都沒見過。
“你怎麽和那下凡的一個表情。”暮昔之對環顧客棧的玉香罕說。
玉香罕雖不知他說的“下凡的”是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表情,但她覺得暮昔之絕對不是說的什麽好聽話。
她雙眼一瞪,“你們中原風俗奇怪,房子修得也奇怪,還不準我沒見過嗎?”
暮昔之像個老大哥一般坐下,也不生氣,但語氣並不算委婉,“我也不是說你少見多怪。
但我們中原確實不是奇怪,實乃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千人千麵,百人百性。”
玉香罕還不熟悉暮昔之喜愛通篇大道理的習慣,雖暮昔之說是不取笑她,但她聽來卻是刺耳的。
她畫卷一背,狠狠一拍桌子,還好此時黃恪來了,否則達一都怕這二人打起來。
達一並不知道玉香罕就是將玄黃坤龍這樣的龐然大物搬運到寧海之人,隻在仙友會聽聞過這“神龍屠寧海”的壯觀故事。
結果黃恪前來這才得知,莫閱川不肯獨自迴來,還在大糧倉苦等他們,黃恪趕緊連夜派人到大糧倉接莫閱川到石塘來。
著重講了一些這幾日水中發生的事,黃恪聽得嘴都合不攏了,從前哪裏敢想這麽多稀奇古怪之事。
達一想起他撿到的那些賬本,問他們可有找到賬本主人,黃恪迴道:“那賬本就是丁秋的。
他為遺失賬本一事焦頭爛額了多日,沒想到你卻尋了迴來,他開心著呢,說是謝謝你。”
達一會心一笑,“應該的,我們修道者便是應該幫助大家的。”
這幾日雖不說多驚心動魄,但達一竟也喜歡上這種行俠作義,仗劍天涯的感覺。
河堤使還在等著幾人,可正陽子已經帶著風靈子離開了。
幾人也不再與河伯多說,河伯這樣的態度,想要靠他是不可能的。
正巧出來時趕上大糧倉的百姓正在運糧食,有些推著車,有些就靠人力這樣扛著。
暮昔之與幾個相熟的百姓打過招唿後,直接搶過他們的糧食後背在了自己身上。
玉香罕見狀也不示弱,有樣學樣地幫百姓背了一袋米,那些百姓都沒見過玉香罕,一時還有些害怕。
這米也不輕,玉香罕扛著腰都直不起來,不過她不是矯情喊累的人。
步步跟著暮昔之將米送到了石塘縣城門口的收糧大爺手中,收糧大爺不停道謝。
直到見到喬才茹,大爺才趕緊上去招唿,“夫人。”
丫鬟替喬才茹虛扶收糧大爺,喬才茹說:“這幾日糧食都運迴來了,辛苦大爺早出晚歸地在這裏守著。”
收糧大爺一臉慈祥笑容,“老頭子我這都收了多少年了,不辛苦,夫人才來石塘不久,可別把自己累著了。”
糧食還在源源不斷送來,收糧大爺也忙得不停,來不及再繼續多說。
這個在城門口搭建的簡易棚子,關係著無數人的生命。
石塘縣地處山地,地勢各有高低,交錯溝通,奇興盎然。
此時正是日入鳥歸,各深宅大院的馬頭牆與高大的牌坊層層迭落,古樸又深沉。
石塘縣雖地處中原,但別有一番邊陲小鎮的風味。
這裏本是一個古老的漁村集鎮,舊稱石塘山,原為一海島,這裏更是中原地區新年第一道曙光首照之地。
不過暫時他們都還來不及去欣賞石塘的美,暮昔之還要去跟著正陽子。
暮昔之以為正陽子甩開他們已經獨自迴天樞觀了,結果剛一進城就遇到站在縣城中心廣場的正陽子和風靈子。
幾人走入石塘縣城,城內街道高低縱橫交錯,皆以石板鋪就,不知被多少快馬馳過,上麵布滿了坑坑窪窪的印記。
由門前的黃土官道步入城門,城內高宅林立,皆以黃色調為主,在夕陽下,一座古城竟是那樣熱情溫暖。
正陽子正在與一道人談天,小酒最先見到了他們,便走了過去,暮昔之正要跟上,河堤使歐陽荀在後麵叫住了他們。
“幾位高人,這人怎麽辦?”歐陽荀指著被小兵拽著的方生問他們。
“讓他迴家去見他娘子。”達一趕忙過去解救方生,“他又不是妖怪。”
方生這兩日早就被嚇傻了,連自己的來路也說不清楚,白白被當兵的當犯人看了一整日。
當兵的放開手,方生連滾帶爬地趕緊從小路離開了,連他自己都不記得懷中還有玉香罕送的那串寶石。
這邊正陽子與青陽子皺著眉說了半天,見小酒等人過來便不再言語。
青陽子十分熱情迎上來,“幾位道友,多日不見了。”
小酒見暮昔之竟難得一見地不搭腔,自己上前與青陽子打招唿,“道長迴城了,是抓住那鬼麵狼蛛了?”
青陽子搖搖頭,“我探得那鬼麵狼蛛就在石塘附近,便從黎陽道趕迴來。
在七星山腳下碰到送藥的弟子,我也就順路將藥帶來了,隻是魯縣令事忙恐要明日早間才能迴到縣衙。”
青陽子走上一步,“幾位道友可有發現那狼蛛的蹤跡?”
幾人都搖搖頭,玉香罕見他們都搖頭,自己也跟著搖起頭來。
青陽子卻點點頭,“正常,我已追蹤多日也無法探得信息,怎可能你們幾日便找到了。
隻是石塘人口眾多,周圍的村鎮更是數不勝數,隻怕那妖孽不知何時害了人,就為時晚矣。”
正陽子原是準備甩開這些人,不過適才聽聞青陽子在盤陀嶺也是見過他們的,心中緊繃的弦鬆了鬆。
雖說放下擔心了,卻依然是希望此事由道壇一力承擔,畢竟劫源泄露不是小事。
正陽子與他們道別說:“明日一早我們便趕路迴天樞觀了,各位後會有期。”
說完,正陽子便領著風靈子離開,暮昔之等他們走後才問了天樞觀道人在縣城內的歇腳點在何處。
他打算第二日跟著正陽子一起,上七星山。
喬才茹倒也周到,早已經吩咐了手下人為一行人安排了住處,就在廣場靠近城南大道的路口處。
這晚,一行人就住在周氏旗下的——鴻門客棧。
這客棧不說多富麗堂皇,至少這三層樓的高度又布滿字畫珠簾就叫人賞心悅目。
原本以為隻有小酒這樣第一次來這裏的之人才會驚歎,誰知玉香罕也是什麽都沒見過。
“你怎麽和那下凡的一個表情。”暮昔之對環顧客棧的玉香罕說。
玉香罕雖不知他說的“下凡的”是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表情,但她覺得暮昔之絕對不是說的什麽好聽話。
她雙眼一瞪,“你們中原風俗奇怪,房子修得也奇怪,還不準我沒見過嗎?”
暮昔之像個老大哥一般坐下,也不生氣,但語氣並不算委婉,“我也不是說你少見多怪。
但我們中原確實不是奇怪,實乃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千人千麵,百人百性。”
玉香罕還不熟悉暮昔之喜愛通篇大道理的習慣,雖暮昔之說是不取笑她,但她聽來卻是刺耳的。
她畫卷一背,狠狠一拍桌子,還好此時黃恪來了,否則達一都怕這二人打起來。
達一並不知道玉香罕就是將玄黃坤龍這樣的龐然大物搬運到寧海之人,隻在仙友會聽聞過這“神龍屠寧海”的壯觀故事。
結果黃恪前來這才得知,莫閱川不肯獨自迴來,還在大糧倉苦等他們,黃恪趕緊連夜派人到大糧倉接莫閱川到石塘來。
著重講了一些這幾日水中發生的事,黃恪聽得嘴都合不攏了,從前哪裏敢想這麽多稀奇古怪之事。
達一想起他撿到的那些賬本,問他們可有找到賬本主人,黃恪迴道:“那賬本就是丁秋的。
他為遺失賬本一事焦頭爛額了多日,沒想到你卻尋了迴來,他開心著呢,說是謝謝你。”
達一會心一笑,“應該的,我們修道者便是應該幫助大家的。”
這幾日雖不說多驚心動魄,但達一竟也喜歡上這種行俠作義,仗劍天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