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0來個大筒子,斜放在鐵板上的鐵筒子,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不過光看鐵筒子的口徑,比起他裝備的那幾門日製31式速射山野炮還大上不少,好傢夥,門徑不少呀!


    現在歐洲列強打得熱火朝天,馮庸還能搞到他們新裝備的武器,這不得不說馮庸手眼通天,至於馮德麟直接就被張作霖無視了,馮老三有幾分本事,他還會不知道呀!


    他的二十八師要不是得到張作霖那批武器,還比不上張作霖的二十七師呢!


    張作霖要是不說,大家還沒注意呢!就連馮德麟都不曾注意到自家小子這個獨立團,好傢夥!清一色德國造步槍、二十四響快滿機,要知道現在可不是國民政府當政的時候,全國幾十萬把毛瑟手槍。


    就東北來說,還多虧了日俄戰爭,眾人才裝備了好一批水連珠,也就是俄製莫辛納甘步槍,這在他們來說就是頂尖的步槍了,至於馬克沁,歐洲進口的,貴的要死.


    就是張作霖的二十七師兩三萬人才那麽幾十挺,還給了馮德麟五十挺,整個師現在還湊不夠三十挺,這還是張作霖花了高價錢從日本人手裏買的。


    雖然馮德麟得了張作霖三千毛瑟98步槍,但那都是什麽貨色,有的膛線都磨平了,但是他依舊很開心,他的二十八師在整個東北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放在關內,就是對上任何一個師都不慫,為什麽呢?


    因為他的二十八師裝備了近五千的毛瑟,還有大部分是水連珠、小部分是日製金鉤。


    而現在整個中國來說,也就原來的北洋軍清一色的漢陽造,大部分軍閥軍隊裝備的,好點的有德製98步槍、俄製莫辛納甘步槍也就是水連珠、美製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英製李-恩菲爾德步槍、日製三零式也就是金鉤步槍、再然後漢陽八八式步槍,又俗稱稱「漢陽造」或「老套筒」,


    還有部分早就在歐洲淘汰了的奧地利製曼利夏步槍,簡直就是五花八門,重武器那就更不用說了,有那麽幾挺馬克沁重機槍就是蠻厲害了,就是原來的北洋軍一個師都沒有豪華到裝備五十來挺馬克沁.


    更別說馮庸裏麵還裝備了不少的麥德森輕機槍,德國造毛瑟手槍,要知道毛瑟手槍在中國都是被軍閥當最後的突擊火力也就是殺手鐧用的。


    可以說,被張作霖一提,眾人都在掂量自己的部隊能不能頂得住馮庸這麽兇猛的火力,就連馮德麟看見這麽強大的火力都打鼓.


    雖然都知道這個獨立團隻訓練了十來天,可誰都不能保證能在獨立團的火力下支持住,眾人心中慶幸馮德麟舉家進京,不然就馮庸這個獨立團,絕對是東北最大的威脅,更別說邊上還有二十八師虎視眈眈。


    「師長!準備好了,可以開拔了!」忽然二十八師一個副官跑來對馮德麟說道,打破了大家的思緒,然後就是一個個的上演兄弟情誼深似海,看得馮庸無奈了,心道:真捨不得,那我們就不走了。恐怕你們都得一起圍攻我們喲!


    「全體都有!開拔!」隨著馮德麟響亮的漢話,一發火紅色的信號彈升空,然後就是一陣地震山搖,幾萬人一齊行進,那叫一個震撼哪!


    就在開拔時,馮庸的獨立團又給了眾人一個震撼,盡管獨立團才成軍十幾天,但在馮庸不計成本的夥食之下,加上艱苦絕倫的訓練,猶如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精英,很多戰術要領雖然沒有掌握,但是隊列行進還是可以的,可想而至,四千多人形成一個整體,前後對稱、左右對稱,相比身邊二十八師的長蛇狀行軍,那給人的視覺衝擊是絕對不一樣的。


    「將士們!軍歌起!」緊接著四千多人在在這空曠的平原上,伴著整齊的腳步聲,唱起了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這首《精忠報國》是馮庸根據腦海裏那些歌篩選出來的,雖說無恥的盜竊了,但是也是為了讓將士們不忘這百年來被列強侵略的恥辱,堅持為中華之崛起而獻身。


    目送著馮德麟離去之後,張作霖、馬龍譚、吳興權總算鬆了這口氣,任誰看見這般威武雄壯的大軍呆在眼皮底下也會不安的,雖然眼下馮庸的獨立團不過四千來人,可是這短短十幾天就讓他帶成這樣,誰知道再給他一些時間,會不會變成4萬人哪!


    不過這樣倒是多慮了,雖然獨立團裝備精良,但是畢竟大多數沒見過血,距離精兵還是有點差距的,所以馮庸打算一路剿幾個土匪開開封,反正也還差幾天。


    第六章 事不如人願


    這邊馮德麟發電報告訴段祺瑞和張勳,自己來了,可部隊還在路上,還得幾天才能趕到,馮庸以為這下慘了,張勳要等到馮德麟來才會復辟.


    因為史書記載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就是明天了。誰知就算馮庸這隻穿越的小蝴蝶存在,依然沒有改變這次事件,歷史的車輪照舊轉動。


    民國六年6月30日,張勳召集各地清朝遺老「襄贊復辟大業「。並在清宮召開「禦前會議「。同時命令他的5000「辮子兵「把京津臨時警備總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陳光遠、以及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湖「請「來,堂而皇之道:「本帥此次率兵入京,並非為某人調解而來,而是為了聖上復位,光復大清江山。「接著他告訴大家,今日傍晚,他已進宮麵聖,召開了「禦前會議「,決定明天一大早請皇上復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鐵血少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帥並收藏民國之鐵血少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