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漫長的拉鋸戰


    托卜魯克的炮聲剛剛沉寂,利埃邊界又響起了隆隆的炮聲。1941 年5 —6 月間,英軍對改為守勢的隆美爾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進攻,但都被隆美爾在機動戰中挫敗了。於是,隆美爾率領的德意軍與英軍的沙漠拉鋸戰就此揭開了序幕。1941 年6 月,希特勒正忙於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因此將主要力量集中於蘇聯戰場,而很少考慮對北非的增援。而邱吉爾的想法卻截然不同,他把“北非翼側陣地”看得幾乎與大英帝國本土一樣重要。因此。邱吉爾不顧本土部隊仍裝備不足的事實,毅然決定增兵北非。5 月12 日,四艘英國艦艇到達亞歷山大港,共有238 輛坦克,其中有馬蒂爾式坦克135 輛,這比英中東軍司令韋維爾為保衛埃及湊集起來的坦克多3 倍。兵力增加後,邱吉爾便急於奪取勝利,重振英軍日益低落的士氣,敦促韋維爾迅速發動進攻。而時值夏季,酷熱的太陽和數不清的蒼蠅、毒蛇使沙漠戰地生活更添幾分艱苦。德軍士兵由於給養難以得到保障生活則更為艱苦。德軍以餅幹、沙丁魚罐頭、軟包裝的奶酪等為主食,很少能吃上新鮮水果和蔬菜。給養的缺乏對年輕士兵健康的損害明顯加劇,他們的齒齦常流血不止,一些人已開始掉牙。在酷熱中一向刻板的隆美爾也隻好穿短衣短褲驅車外出。圍攻托卜魯克的失敗以及所付出的高昂代價給隆美爾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每到一處他都能察覺到批評和埋怨聲在日益增高,他也迫切需要奪取新的勝利,重振日益低落的士氣。5 月15 日,英軍代號為“短促行動”的進攻開始了。英軍一部分從正麵攻擊哈勒亞隘口以及整個薩盧姆防線,裝甲部隊則從哈巴塔地區出發沿著坡地,先向西北再轉向正北進攻卡普措堡。雙方軍隊在哈勒法亞隘口一場激進,互有勝負。薩盧姆防線的戰鬥對隆美爾來說是難以應付的,他在兩小時內向柏林發出了一連串電報,一會兒讓人放心,一會兒又在告急。5 月22 日,他驅車來到薩盧姆前線,這一天正好德軍打了個勝仗。隆美爾親自召開了一連串會議,爬進散兵壕與被曬得黑人般的士兵聊天。經過分析,隆美爾認為英軍在哈勒法亞隘口配置了較薄弱的兵力,他決定乘機奪迴這個軍事要地。27 日清晨,德軍便發動進攻,很快便又占領了哈勒法亞隘口,並繳獲了大批的戰利品。經過幾天的激進,隆美爾最終粉碎了英軍的“短促作戰”行動。


    這次戰鬥之後,隆美爾知道英軍決不會善罷甘休,不久便會捲土重來,於是他抓緊時間加強了薩盧姆、哈勒法亞隘口和巴迪亞的防禦力量。在視察巴迪亞量,隆美爾發現了在那裏有大批意軍丟棄的軍用物資,他如獲至寶,命令把一切可用的意軍大炮用於加強各要點。又讓守軍在利埃邊境增修了不少新據點,在據點中建起了幾個臨時性的修理廠,修好了不少的大炮和車輛。為了對付英軍的馬蒂爾式坦克,隆美爾把他手上僅有的12 門88 毫米高射炮分成幾組。因為那時德軍有近2/3 的反坦克炮,還是戰前生產的37 毫米炮,遠不及英軍反坦克炮的威力,對付有厚裝甲的馬蒂爾式坦克毫無辦法。而88 毫米炮則可以在1800 多米的距離內擊穿馬蒂爾式坦克。除了加強署外,他還撤換了施特萊徹的職務,主要是他對隆美爾的命令提出過許多質疑 ,並進行過“冗長的辯論”。 隆美爾任命瓊漢尼斯·馮·臘芬斯坦少將接任施特萊徹。臘芬斯坦出身名門,瘦削而英俊。6 月上旬第15 裝甲師也全部到達北非。正如隆美爾預料的,英軍正醞釀著進行一場更大規模的進攻,這次進攻其行動代號為“戰斧作戰計劃”。根據邱吉爾的命令,這次行動將一舉消滅隆美爾。英軍已重新運來了238 輛新坦克,從而大大增強了實力。戰斧計劃的起草者、英軍西線沙漠作戰司令皮爾斯將軍決定迅速發起進攻。6 月14 日,隆美爾的監聽員報告說,每一支英軍部隊都從電台裏接到“比特”將於第二天開始的通知。於是,隆美爾當天晚上便命令部隊進入戰備狀態。翌日清晨4 點半,英軍的兩翼進攻沿海岸平原和高原展開了。9 點一切已經一目了然,這是英軍的一次大夫模進攻。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軍擁有坦克300 輛,戰鬥機116 架和128 架轟炸機,而德軍僅擁有150 輛坦克,60 架戰鬥機和79 架轟炸機,火炮數量也少於英軍。因此,隆美爾第一次真正遭到了進攻,同時也是第一次不得不進行以防禦為主的戰鬥。在第一天的戰鬥裏,在灼熱的高溫和令人窒息的塵霧中,雙方坦克和步兵進行了猛烈而殘忍的廝殺。隆美爾在戰鬥中的前景很不樂觀,敵眾我寡,武器裝備差,所以頻頻失利。但自戰鬥打響後,他就沒有休息過,他知道隻有88 毫米的高射炮才能對付馬蒂爾式坦克,於是他在哈勒法亞布署了5 門,又在哈菲德山脊安置了4 門,把餘下的另外4 門交給守衛薩盧姆的第15 裝甲師。這些炮在擊退英軍的坦克進攻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6 月15 日的戰鬥毫無結果,然而,那天晚上隆美爾很樂觀,德軍不僅守住了哈勒法亞隘口,並對英國的馬蒂爾式的坦克有重創。為了打退敵人的進攻,16 日淩晨,德軍又主動出擊,但是卻並沒有取得優勢,反而傷亡了不少人和坦克。此時隆美爾意識到,這場戰鬥後,如果英軍這時不顧一切地集中兵力緊逼過來,他將不得不放棄包圍托卜魯克的計劃。因此,他決定把賭注押在英軍對自己側翼明顯感到不安這一點上。當晚12 點35 分,他電告第15 裝甲師撤離卡普諾與第5 裝甲師一起插入敵軍側翼,然後沖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部隊的後路。17 日清晨第5 輕裝師準時出發,6 點便到了第一個目的地錫迪—蘇萊曼。第15 裝甲師也同樣抵達指定位置。7 點45 分,德電台監聽到英第7 坦克旅“形勢危急 ”,並要求皮爾斯將軍前來挽救局勢。隆美爾斷定英指揮官已開始失去對局勢的控製,不會採取任何主動行動,遂敦促兩個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進攻,並防止英裝甲部隊從北麵突破。在德軍的突然襲擊下,英軍遭到挫折,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上午10 點,英軍開始撤退,全部退迴了埃及境內。“戰斧作戰”(德國人稱之為薩盧姆之戰)就這樣結束了。邱吉爾在迴憶中悲哀地寫道 :“17 日一切糟透了 。”此戰中,英軍損失969 人,坦克100 輛;德意軍損失678 人,坦克62 輛。邱吉爾首相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沒有砍倒隆美爾,卻以失敗而告終。“戰斧作戰”後的第4 天,韋維爾就被解除了職務,而隆美爾卻聲譽崛起。除了隆美爾高超的作戰戰術外,他的聲譽提高與他的副官36 歲的阿爾弗雷德·伯爾恩德中尉的宣傳有重要關係。伯爾恩德中尉是納粹宣傳部的高級官員之一,長得粗壯結實,一頭捲髮,皮膚黝黑,但他卻善於舞文弄墨。隆美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稟告希特勒的時候,便想到他,將他派迴去。伯爾恩德對此自然心領神會,利用一切機會吹捧隆美爾。“他是個搞蒙蔽和偽裝的老手,” 他在一次廣播宣傳講話中說:“他總是幹那種很少有人意料得到的事。倘若敵人認為我們在某地的兵力最強,那麽你可以肯定那裏是我們兵力最薄弱的地帶。而當敵人認為某處是我們的弱點又冒險接近時,我們又會變得確實十分強大 。”他接著說,“一次我們把托卜魯克的敵人惹怒了,他們用炮火轟擊了我們的觀察所。於是隆美爾命令架設觀測塔。於是,一夜之間竟出現了30 個這樣的塔樓,而且都有全副武裝的假人在不停地細緻觀察,他們由躲在防空洞裏的士兵操縱,不時地順樓梯上上下下。敵人感到十分困惑,向這些觀測塔發射一連串猛烈的炮火,他們把自己的全部炮彈都射向這些觀測塔。過了不久,英軍放棄了這種嚐試——而就在這時,我們又把假人換成了有血有肉的真正的觀察兵 。”信件也像雪片般飛向隆美爾。一個10 歲的小女孩在新聞記錄片中看到她的這位偶像後,寫信說 :“我非常崇拜您和您的非洲軍,並熱切地希望您贏得最後的勝利。”一位上校帶著幾分諂媚寫信給隆美爾:“我想寫一部有永久價值的作品,它將表現我們時代一位年輕的將軍,要把他作為子孫的榜樣,為尚武精神高潮的到來提供一個起點 。”1941 年6 月22 日,對社會主義蘇聯發動突然大規模入侵的希特勒,把隆美爾的勝利看作是個好兆頭,不由得心花怒放,親自提議晉升他為上將,並迫使陸軍司令部設立“非洲裝甲兵團”。 隆美爾在兩年之內已從中校提升中將,這次又提升上將,這大大激怒了三軍中與他相差不多的軍官們。這一時期,在隆美爾的個人檔案裏,有不少其他軍官充滿指責和埋怨的信件。這些人多是被隆美爾棄而不用的舊部。但由於得到了希特勒信任,隆美爾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6 月22 日希特勒入侵蘇聯後,隆美爾終於明白過去希特勒和陸軍參謀部何以拒絕把大批裝甲師、火炮和給養運往北非了。7 月28 日,他飛迴德國,在希特勒和大本營——一個叫做“格林利茨林場”的地方,希特勒和他親切握手,祝賀他在薩盧姆取得的勝利。在他動身之前,希特勒批準了他為進攻托卜魯克將採取的特殊措施而提出的幾乎全部要求。8 月6 日,隆美爾又去拜見了墨索裏尼和義大利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卡瓦諾將軍。雙方話題圍繞著7 月初接替加裏波爾蒂職務的巴斯蒂柯的報告進行。意方提出:不進攻托卜魯克是合理的,並提出要放棄薩盧姆和托卜魯克而退守托卜魯克以西。隆美爾則堅持認為薩盧姆前線具有光明的前景,德意聯軍可以守住這一陣地並打敗敵軍。他認為隻要能得到充足的後勤保障,勝利是完全有把握的。隆美爾的自信說服了墨索裏尼,後者又從中看到了建立地中海帝國的前景,遂同意了隆美爾的計劃並指示卡瓦利諾前往利比亞進行必要的部署。8 月15 日,德非洲裝甲兵團正式建立。隆美爾開始猜想 :“這是否證明我是一個總司令?”因為通常隻有集團軍指揮官才可以這樣稱。9 月底等他發現得到的是集團軍指揮官俸薪時,他欣喜若狂,寫給告訴他的妻子露西說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在做夢。”德意兩軍調兵遣將開始了。1941 年8 月末,一個新編師開始抵達非洲,起初稱“非洲師 ”,後來改稱第90 輕裝甲師。第5 輕裝師也改編為第21 輕裝師。這樣非洲裝甲兵團便轄有第15 、第21 裝甲師和第90 輕裝師。一群將領也來到非洲,如裝甲兵團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高斯。此人是陸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是個沉默寡言、態度和藹的工兵將軍,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作戰處長是39 歲的齊格菲爾德·威斯特法爾中校。情報處長弗裏德裏希·馮·梅林津少校則出身軍人世家,其父曾是一位炮兵中校。非洲師由路德維希·克魯威爾中將任指揮官,參謀長是弗裏茲·拜爾萊因上校。 對於這批部下,隆美爾非常滿意,在寫露西的信中說 :“這幫新部下比老部下好得多 。”意軍也進行了改編並得以加強,由阿雷艾特裝甲師、的裏雅斯特裝甲師和特蘭托裝甲師組成第20 裝甲軍,由巴斯蒂柯指揮,由帕維亞、波洛尼亞、布雷希亞、薩沃納共4 個步兵師組成第21 步兵軍。英軍在1941 年仲夏一戰中損兵折將,但邱吉爾仍然沒有放棄將德意軍逐出非洲大陸的目標。邱吉爾認為德軍主力已陷入蘇德戰場,如果蘇軍擊退德軍,蘇軍就可以認為全是自己的功勞。如果德軍擊跨蘇軍,就會調過頭來在北非和地中海發動大規模進攻。當時邱吉爾和他的將軍們大都認為蘇軍被擊跨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因此,邱吉爾決心在德軍從蘇德戰場騰出手來之前徹底的打敗隆美爾。他決心動用更大的兵力,重新發動進攻。新任英中東軍總司令奧金萊克是個出色的戰略軍,他認識到英軍坦克尚不適應沙漠機械化戰爭的需要,軍官們的戰術思想落後,因此迫切需要改進裝備和加強訓練,待改裝和訓練完後才能發動進攻。邱吉爾卻對此置之不理。英軍開始源源不斷地開往非洲,共增調了12 個坦克隊、 4 個步兵師。 其中運往托卜魯克2 個坦克隊,1 個步兵師。 隨後對部隊進行了統一整編。這支部隊改名為第8 集團軍,集團軍司令為艾倫·坎寧安中將,轄第30 裝甲軍和第13 軍。第13 軍由戈德溫·奧斯汀中將指揮,第30 裝甲軍由諾裏中將指揮。艾倫·坎寧安是位出色的陸軍將領,但對裝甲戰並不熟悉。隆美爾把裝甲兵團的前線司令部設在甘布特。甘布特位於托卜魯克和埃及邊境的中間,是一個臭蟲出沒、蠅卵滿地、十分骯髒的地方。隆美爾在這裏建立起了補給庫和修理車間。修理車間實際上是一種偽裝得很巧妙並有工具機設備、重型起重機和無數坦克零件儲存的大型廠。坦克與人或馬不同,坦克可以被“擊斃 ”,也可以“復活 ”,戰時嚴重損害的坦克經過修理仍可以重新投入戰鬥。隆美爾十分重視對坦克的維修。在甘布特,隆美爾的司令部正好處於英軍的炮火射程之下。然麵,在整個夏季隆美爾幾乎每天都乘坐指揮車在沙漠裏顛簸,走遍了每一個兵營,並多次驅車到薩盧姆前線,檢查新的戰術據點的修築情況。沙漠的戰地生活此時已開始損害隆美爾的健康。這年夏季,他在家信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感覺不好,有時鬧肚子,有時肝疼。事實上在非洲軍中,像他這樣的年齡沒有一個能這樣長時間地忍受沙漠惡劣環境的侵害。現在他終於挺不住了,8 月間,醫生診斷隆美爾患了黃疸病,因而規定他吃刺激性小的食物並須保證有足夠的休息。他隻接受了飲食習慣方麵的要求,但對其他卻置之不理。在北非沙漠中,其實是沒有順口飲食的,常常是幾個月吃不到新鮮蔬菜,隻能吃點罐頭,水也總帶有鹹味,甚至咖啡和茶也帶鹹味。隆美爾的早餐通常是三明治、沙丁魚罐頭和幾片麵包,吃不了時再留到下頓吃。晚餐是三餐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但也不超過20 分鍾,通常是一些簡單的食物,外加一杯葡萄酒。隆美爾時常獨自吃晚飯或跟幾個親近的參謀一起吃,他要求無論本人還是他的參謀人員,飲食標準跟部隊普通士兵一樣。一天他邀請一位義大利將軍野餐,一共才隻有三份麵包,並已存放多日,隆美爾也感到難為情。隆美爾是個閑不住的人,每天早晨5 點鍾他就要到作戰處長的裝甲指揮所裏了解最新情況,爾後給司令部下達命令,並由一名參謀陪同到薩盧姆前線或托卜魯克陣地。通常陪同參謀是可以當嚮導的,但他卻能辯認方向和地形,總是自任嚮導。在前線視察時,他滴水不漏地過問每一件事情,此時他是個嚴厲的指揮官。可當他休息時,卻又是個招人喜歡的夥伴,與他的士兵們保持了親密的聯繫。對此,馮·埃斯貝克少將迴憶說 :“他與年輕人在一起交談時總很愉快。他微笑著與每一個工作的士兵開玩笑。沒有比與來自斯瓦比亞的人交談更令他高興的事了 。”梅林津少校則不無誇張地描述道 :“在隆美爾與他的部下之間,有著一種難以解釋和無法分析的神交,這是上天賦予的??他們知道隆美爾是一個隻有隆美爾自己才能做到的寬容的人,他們感到他生活在自己中間,並感到這是我們的領袖 。”9 月下旬以來,隆美爾便得到情報,英軍可能發起總攻,於是他進行了一切必要的準備,修建了從薩盧姆到錫迪奧馬爾46 公裏長的邊境陣地和地雷場,並決定不讓第21 裝甲師參加進攻托卜魯克,而把它部署在甘布薩赫爾以南,準備對付英軍為破壞進攻托卜魯克的計劃而採取的任何行動。1941 年11 月18 日,英軍的步兵和裝甲兵從側翼包圍了沙漠高原的薩盧姆前沿陣地 ,代號為“十字軍遠征”的進攻就在這一天開始了。雙方軍隊在托卜魯克和利埃邊境又展開了殘酷的廝殺,其中以西迪拉傑格機場之戰、隆美爾向薩盧姆的反擊、反托卜魯克守軍突圍之戰最為慘烈。最後隆美爾支持不住了,被迫引軍向西退卻。到1942 年1 月中旬,雙方傷亡都很大,德意軍損失38300 人,合其總兵力的32%。英軍死傷、失蹤共17700 人,合總兵力的17%。 隆美爾在與英軍進行了一場拉鋸戰之後,於進入非洲一周年之際又退迴了原來的出發點。導致隆美爾失敗的原因很多。但除了他戰術指揮方麵的失誤外,製空權與製海權掌握在英軍手裏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而掌握不了製空權與製海權,便無法保障戰場上的後勤補給。正如英國陸軍元帥麥可·卡弗在《世界名將 》一書中指出的,“沙漠戰略的關鍵是後勤”。 而隆美爾沒有充分的後勤補給,為了避免全軍覆沒,便隻好引軍西撤了。英軍“十字軍作戰”的計劃目標是消滅北非的德意聯軍,征服利比亞,並與戴高樂自由法國的部隊聯合占領北非的海岸,以此作為進攻南歐的基地。英軍雖取得了部分勝利,卻沒有殲滅隆美爾的機動部隊,並拖長了自己的補給線。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美爾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菲+李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菲+李雋並收藏隆美爾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