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肯立即意識到這裏麵的機會。


    “既然高鞠仁要來了,那麽從南麵趕迴來的薩克森人、維斯瓦人就由有他去對付就行了,我不如向他討要那幾百基馬克人,然後再從薩摩人中挑選......,就在那一萬五千薩摩俘虜裏挑選,不要太多,三千有複仇的心思並身強力壯者就行!”


    ......


    大約十日後,逃到後世維也納(此時是巴伐利亞大公泰西羅三世的領地)的泰西羅三世也意識到自己當時確實操切了,對方隻有幾十騎,加上那能夠爆炸的秘密武器而已,如果當時自己不出動騎兵,而是用步軍上去對戰,不見得會輸!


    更令他咬牙切齒的是那一萬多戶俘虜,那可是他為了彌補丕平三世帶給他的損失費勁功夫得來的,如今卻全部陷在布爾諾!


    不行,就算他們真是另外一支“匈人帝國”的軍隊那又如何?


    他們要來到歐洲,首先要越過科薩汗國,而目前並沒有受到科薩汗國崩潰的消息!


    必定是從馬紮爾部落或者佩徹涅格部落分化出來的打著阿提拉幌子的遊牧騎兵!


    於是,在維也納收集殘兵敗將,加上得知消息後前來與他匯合的其他大貴族,很快他手下又有了上萬人馬!


    此時,他手下有一千騎兵,九千步軍!


    對於泰西羅三世來說,他能夠忍受失敗,但絕對不能忍受失去那一萬五千戶俘虜,那是他阿芝諾芬家族能夠維持在巴伐利亞公國地位的基礎,若是沒有了他們,他的家族立即就會弱於斯圖加特、紐倫堡的大家族,能不能繼續擔任巴伐利亞大公的爵位也存在疑問。


    一想到這一點,他不禁有些不寒而栗。


    如果自己衰弱了,不用法蘭克人上來,斯圖加特家族、紐倫堡家族都會毫不猶豫撲上來將他吃幹抹淨,絲毫不會猶豫!


    “奴隸,我需要奴隸!”


    在他眼裏,所有的斯拉夫人都是天生的奴隸,薩摩人也不例外,絕對不能失去!


    不過有了布爾諾之戰的經驗,這一次他將大軍緊緊湊在一起,然後騎兵四處偵查,此時的他已經知道那所謂的“阿提拉二世”的軍隊隻有兩三千人,就算全部過來他也有一戰之力。


    ......


    在維也納東邊,大約兩百餘裏的地方,後世斯洛伐克所在,此時已經出現了一個叫做尼特拉公國的小國,他們同樣是斯拉夫人與凱爾特人的後裔,不過卻自稱尼特拉人,都城就在後世斯洛伐克的尼特拉。


    這樣的小國,顯然不是像薩克森人、阿瓦爾人這樣的大部落的對手,當薩克森大酋阿爾努爾福帶著大軍南下時,尼特拉大公自然望風而降。


    就在泰西羅三世帶著重新糾集的慕尼黑、維也納聯軍再次北上時,薩克森、維斯瓦聯軍也迴到了尼特拉!


    這一次,無論是薩克森人,還是維斯瓦人都賺得盆滿缽滿,他們在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俘獲了大量的人口,以及大量的財富(牲口、金銀珠寶等),當他們南下時每個部落有一兩萬人,迴來時卻沒有這麽多了,不過擄掠的人口足以彌補他們的損失了。


    而在特蘭西瓦尼亞,此時,也就是一個位於後世塞爾維亞的斯拉夫部落還在繼續攻打阿瓦爾人在特蘭西瓦尼亞唯一完好無損的城堡納波卡,依著阿瓦爾人的實力,擊敗這支自稱塞爾維亞人的斯拉夫部落是遲早的事。


    布爾諾、維也納、尼特拉,三地都在多瑙河附近,之間並無大山阻隔,往來無礙,每兩座城堡之間的距離都在兩百裏左右。


    此時,高鞠仁已經帶著碎葉營來到了布爾諾,得知蘇肯的事情後二話沒說就給了他五百騎兵,全部來自基馬克部落的騎兵,而自己則帶著剩餘的人準備南下迎擊薩克森人和維斯瓦人。


    此時蘇肯卻又動搖了。


    “都尉,聽說那薩克森人是日耳曼諸部中最大的,維斯瓦人的精銳也在那裏,至少還有兩萬人,還有不少附庸兵,兩千餘人是否太過單薄了?”


    高鞠仁笑道:“無妨,你就放心去對付那甚巴伐利亞人吧”


    蘇肯點點頭,暗忖:“高都尉隻要布置得當,加上火器之利,沒有理由會打敗仗吧”


    ......


    至於薩摩人首領莫吉米爾匯聚的兩萬“大軍”則一分為二,得知真正的“阿提拉二世”來了,莫吉米爾沒有絲毫猶豫便帶著一萬五千人加入到高鞠仁的隊伍,而蘇肯則得到了五千人。


    在羅馬時代,多瑙河就是帝國的北部邊境,與中國人在北境修建長城防禦遊牧部族不同,羅馬人在多瑙河沿岸修建了一連串城堡作為抵禦“蠻人部落”的基地和前哨,雷根斯堡(巴伐利亞,阿芝諾芬家族發跡地)、維也納(奧地利)、布達佩斯(匈牙利)、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魯塞(保加利亞)就是各個重要地方的重要城堡。


    羅馬帝國衰微後,這些地方大多落入到當地部族手裏,比如雷根斯堡、維也納就落入到巴伐利亞貴族阿芝諾芬家族手裏,而布達佩斯則落到了阿瓦爾人手裏,貝爾格萊德落到塞爾維亞人手裏,魯塞則落到了保加爾人手裏。


    這些部族得到羅馬人的城堡後,自然有樣學樣,又在多瑙河以北地區修建了一係列城堡,這就是蠻族大舉入侵後羅馬北部驟然出現的一係列“公國”的雛形。


    話說已經迴到尼特拉的薩克森人、維斯瓦人聯軍得知威名赫赫的“阿提拉二世”的“大軍”正在布爾諾城,頓時不敢徑直向西北直接去布爾諾了(他們原本要沿著尼特拉-布爾諾-布拉格的路線迴到德累斯頓和克拉科夫),得知巴伐利亞人正在維也納時,他們幹脆不去布爾諾了,而是徑直西去,準備與泰西羅三世會師。


    此時,蘇肯帶著五百碎葉軍騎兵以及五千薩摩人已經走到布爾諾通往維也納的半路,得知這個消息後,薩克森人、維斯瓦人聯軍已經抵達了多瑙河上另一座羅馬人修建的邊防重鎮——布拉迪斯拉發!


    而高鞠仁得知此事後又退迴到了布爾諾!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蘇肯要獨自麵對巴伐利亞人、薩克森人、維斯瓦人三支大軍的局麵!


    此時,若是蘇肯退卻了,他剛剛在布爾諾之戰中大破巴伐利亞人得到的巨大威望就會蕩然無存,而這三支大軍一旦聯手,就算高鞠仁的整個碎葉營出麵也不見得是對手。


    而對於泰西羅三世,得知原本一直是他的仇敵的薩克森人也在向他靠攏,便也停下來了。


    最後,三方在多瑙河北岸、維也納與布拉迪斯拉發之間的小堡——奧爾特堡達成了秘密協議,準備聯合起來對付碎葉軍!


    當然了,由於之前已經將阿瓦爾人的勢力徹底從薩摩、匈牙利驅逐出去,又在特蘭西瓦尼亞大肆劫掠,阿瓦爾人沒有個幾十年是緩不過勁兒來的,故此,三方又達成了瓜分薩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的協議。


    匈牙利太遠,又離阿瓦爾人太近,三方達成的實際上就是瓜分薩摩公國的協議,具體內容是:


    巴伐利亞人拿下尼特拉公國(後世斯洛伐克),而薩摩公國(捷克)以布爾諾為界,布爾諾以西的地方歸屬薩克森人,以東之地歸屬維斯瓦人。


    三方的主戰兵力加起來超過三萬,還有至少三千騎兵,達成這個協議後便將各自的繳獲全部放在布拉迪斯拉發,讓輔助兵力大約兩萬人鎮守,主戰兵力則全部北上,準備與碎葉軍決一死戰。


    此時,他們自然已經得知來的並不是什麽“阿提拉二世”,而是孤軍到此的碎葉軍,於是,他們更有信心了。


    巴伐利亞人、薩克森人、維斯瓦人都是金發碧眼之輩,蘇肯手下不是漢人、鮮卑人便是突厥係的基馬克人,根本無法抵近聯軍的勢力範圍。


    不過,當薩克森人、維斯瓦人得知自己的老巢告急並撤退時,對所經之處進行了蝗蟲式的破壞。


    原本布拉迪斯拉發的斯拉夫人也是投降了他們的,不過,當薩克森人進駐後立即對城堡進行了大肆洗劫,自然有大量斯拉夫人逃了出來。


    於是,蘇肯便得到了三方勢力已經聯合起來的消息。


    三千騎兵,三萬步軍,這就是擺在蘇肯麵前的力量,此時,他再也顧不得什麽威望、顏麵了,他立即向高鞠仁求援。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人雖然不能抵近多瑙河一線,但薩摩大公莫吉米爾的人卻能,何況尼特拉大公名義上還受他的管轄,於是,高鞠仁便先一步得到了三軍聯合的消息。


    “帶你的人徑直向東,目標,布拉迪斯拉發”


    高鞠仁向他下達了命令,潛台詞自然很明確。


    “聯軍,就由我來對付吧”


    蘇肯得到命令後沒有絲毫猶豫就改變行軍路線往東而去,不過他想要抵達布拉迪斯拉發堡,還必須從多瑙河北岸穿過卡岑山(後世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北麵的大山,乃喀爾巴阡山的餘脈)。


    卡岑山雖然山勢不高,不過卻一直延伸到多瑙河,羅馬人建立起布拉迪斯拉發堡後,便在靠近多瑙河的山中修建了一條山道,並在山道正中修建了小堡——拉馬察堡(後世斯洛伐克拉馬察村),千百年來,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薩摩人、匈人、阿瓦爾人反複從這裏通過,到了此時已經是一條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二十裏,寬約兩裏的寬闊穀地了。


    蘇肯的騎兵營以及五千薩摩人走到山道中間時變故發生了!


    他們遭到了薩克森人和維斯瓦人的包圍!


    原來他們一早就被聯軍盯上了,並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在這裏設下了埋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桃花石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吟森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吟森森並收藏真桃花石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