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孝榮抵達這裏已經兩日,這兩日他一直貓在此地沒動,自然就是為了打探涅裏大營的虛實——雖然以眼下任何一支軍隊的能力,想要弄清一個草原部族將領的姓名殊為不易,大多數情形隻能靠推斷。
在他從赤城出發後,就有一支小分隊以更快的速度提前出發了——燕山腹部,到處是零散的奚人、契丹牧戶,隻要化妝成奚人就能穿行無虞,而涅裏想要盤問、封鎖則完全做不到。
一來這裏並不是他的領地,而是骨力多的,二來山勢東西南北縱橫幾百裏,每一戶牧民都能占據好幾裏地的山頭草場,你如何封鎖?
於是小分隊就發現了涅裏的布置,抵達二十裏後,康孝榮再次派人對小分隊偵查到的情況進行了核實。
在草原諸部,能將大批人馬聚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多,一旦聚聚集起來就意味著部落酋長或者更大的酋長下了死命令才行。
按照兩撥小分隊偵查到的消息,以及他們帳篷的數目,前麵的敵人至少在萬人左右,這一點就連涅裏都隱藏不了——就算他們修建了營寨,但他們不可能在裏麵再修建房屋,無非是在用土石木頭建成的圍牆裏麵紮下帳篷罷了,有心的話通過數帳篷以及帳篷上的煙霧就能判斷大致的人數。
若還有馬匹,那就更簡單了,涅裏為何選在這裏駐紮,除了地勢易守難攻,不就是幾麵都有河流可汲水,對於都是騎兵的遊牧諸部來說,大的河流太重要了。
眼下這處營地南北寬約四裏地,東西長約五裏地,能夠容下七千左右的人馬便是極致了!
此時,有經驗的偵察兵也能通過地勢大致推算敵人的數量。
康孝榮的到來不出涅裏意料之外,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遊牧部族大首領,沒有軍事能力就太致命了,但涅裏顯然不是,他不但有,還是其中的強者。
在抵近大營約莫三十裏的範圍,凡是容易在高處布下暗哨的地方,他都布置了,康孝榮一行人的行蹤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對於孫秀榮的部隊來說,能夠相對輕易偵查到敵人的虛實,則是反其道而行之,這是他們山地營這幾年來訓練的成果——“當你自己意識到已經極度接近敵人時,不要將敵人當成傻子,他們也會在營寨附近設置崗哨,也會利用地形分設明哨暗哨”
“所謂‘地形’,無非是兩點,一是視線好,可以清晰地看到重要的通道,還能看輕從通道上過來的人馬數量”
“二是易於隱蔽”
“想要滿足這兩點的地方並不太多,很容易找到,如何在不將敵人明暗哨全部清除的情形下摸清敵人的狀況?”
康孝榮的山地營忠實地踐行者孫秀榮親自編製的碎葉軍操典。
當他的第二個小分隊進入涅裏布置在最西側的營寨附近時,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現:
在大營的南側,灤河的南岸,南山所在,靠近灤河的這一麵山勢陡峭,又緊鄰著道路,最高處也就是六七百米,從上往下看可以一覽無餘地完整監控整個道路。
而灤河北麵也是大山,但靠近灤河這一麵則緩和得多,最高處距離河道的距離恐怕有五六裏路。
五六裏路,想要從最高處看輕大營的形製,以及具體軍力的數量無異於癡人說夢。
一般來說,人的視線在一裏之內還能大致分辨得出人形,超過一裏,三裏之內隻能是模模糊糊,超過五裏可能隻能見到一個個黑點。
故此,灤河北岸就是契丹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在這個時候,操典這樣寫著:
“在此時,就不要麵麵俱到了,根本做不到,隻能從敵人忽視的那一麵抵近偵查,通過化妝等手段麻痹敵人,盡量獲得有用的情報”
但眼下碎葉軍中已經有了一個利器。
千裏鏡!
當然了,雖然在幾年過去後碎葉軍研製望遠鏡的工作有了一些進展,不過想要大規模裝備部隊也是不可能的,眼下他們雖然大致摸清了添加鉛料的時機和分量,但也隻能勉強做到一成的成成品率。
這就夠了,孫秀榮眼下有的是時間,一成的成品,意味著一爐就有幾十斤的料可用來磨製鏡片,磨製時廢品率也奇高無比,最多也就一成能成功,也就是一爐的料,隻能製作一副望遠鏡,成本、耗費實在嚇人。
不過孫秀榮也認了。
就這樣,幾年下來後,碎葉軍已經成功研製出十副五倍的望遠鏡,由於工匠稱之為千裏鏡,孫秀榮也默認了這個名字。
五倍,意味著在遠離敵營的高處,比如五六裏的地方能瞧清他們的規製,而山地營作為專門用來在山地作戰,極易被埋伏的隊伍,自然先一步配上了此鏡。
全軍一共十副,每個山地營都有兩副,如此就去了四副,剩下幾十個營頭加起來隻有六副!
這樣的利器,在營頭裏擔任虞侯軍的人自然有一副。
於是,他們從灤河北岸裏的樹林裏摸到了涅裏大營附近的最高處,此處不僅能夠晚安看清涅裏大營以設置在周邊的四座小營,還能從帳篷數、馬匹數大致估算出人數。
那個地方,距離涅裏大營足有六裏多遠,按照涅裏的想法,碎葉軍是不可能看清楚的。
按照碎葉軍眼下的規製,都虞侯自然是掌管考功、考績、考紀、偵查等軍務之人,但副都虞侯才是專門的偵查尖兵。
蘇肯,是此人的名字,與康孝榮一樣,是非常年輕的軍官,不過與康孝榮出身貧寒不同,蘇肯卻是弓月部大酋薩哈連的兒子,在此時東北一帶的室韋人、靺鞨人嘴裏,蘇肯就是海東青,此人倒是不負這個名字,為人既精悍又沉得住氣,像極了在天上盤旋許久才一撲而下的海東青。
但海東青並不是漠北、東北最大的猛禽,金雕才是,蘇肯能有這個名字,顯然個頭不大,按照後世的標準,剛剛一米六十出頭,但其身體素質極好,尤其是體力非常好,跋山涉水若等閑。
弓月部裏麵的黑突厥來自東北諸部,還保留著以孩童長大後的特征來命名的習俗,蘇肯能有這個名字,顯然也是因為他有過人之能。
多說一句,蘇肯,就是肅慎,它們是東北諸部漁獵民族的化身。
對於此人的來曆,康孝榮自然知曉,也極為欣賞,不過他欣賞他的原因並非是因為他是薩哈連的兒子,而是他強悍的能力。
故此,當蘇肯匯報完涅裏大營周圍的形勢後,康孝榮問道:“那以你來看,我局如何行事最好?”
蘇肯說道:“都尉,根據我剛才所說的,敵人在涅剌部王帳附近至少有一座大營,四座小營,人數在萬人上下,周圍還有大的牲口欄,養著大量的牛羊牲口,顯然是大營用來作為食物的”
“按照我軍的情報,涅剌部加起來也就六七千帳左右,不可能一下拿出這麽多人馬”
(此時康孝榮自然不可能知道涅剌部的大酋骨力多已經南下作戰了,就算是遊牧部族,基本的保密還是有的,路上,碎葉軍遇到的牧戶隻曉得夷離堇征調了人馬,但人馬到底在哪裏肯定是不知道的)
“多半是契丹聯盟的大夷離堇給他派來了援軍,涅剌部最多動員五千人,但按照我等一路上探知的消息,骨力多並沒有征調這麽多人,也就是說,我等前麵這座大營的主將極有可能不是骨力多”
“在千裏鏡裏,大營出來的馬匹、騎兵裝束整齊,顯然是一支精銳,人數在五千左右,在北麵、東麵、西麵的三處小營人數都在千人左右,緊緊扼住要道”
“在大營南麵的山上,樹木掩映中暗藏著一座中等規模的營寨,那裏的軍力約莫兩千,在千裏鏡裏,我等還在騎兵身上發現了反光的鐵甲,大營正中還有一座高台,從山下自然看不清楚,但從我等藏身所在卻能看的清清楚楚”
“那裏的步軍顯然也是有鎧甲的,最差的也是皮甲,於是,這支部隊就唿之欲出了”
“在契丹八部裏,隻有可汗、大夷離堇耶律涅裏所在的迭剌部有這樣的軍隊,迭剌部吞並李懷秀的乙室部後,加上收攏的奚部人馬,該部有接近一萬五千戶牧戶,在其老巢紅葉山附近還有少量農田,農田所出除了少數被農戶所留,大部分都上繳給了涅裏”
“在紅葉山附近鐵礦豐富,據說迭剌部的前身就是整個契丹部落裏的善冶之部,涅裏在那裏也設置了冶場、鐵器作坊,他們在契丹部落裏的地位有些類似於以前的突厥人在柔然部落聯盟的”
“於是,迭剌部便有能力組建一支高達五千人的常備軍,若是加上涅剌部的人馬,這一切都對得上了”
“能讓涅裏的常備軍全部出動的,除了涅裏本人,隻有他的義子,前契丹大汗可突於的兒子可突通,以及他的嫡長子耶律毗牒,涅裏自然不可能將五千人全部交給可突通統領,他自己又輕易不會離開紅葉山,這裏的統領多半就是他的兒子毗牒!”
“據說毗牒之能不亞於涅裏,如果是他,在灤河南麵設置兩座相距不遠的大營,特別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山上營寨就情有可原了”
“都尉,你看,這是職部手繪的地圖,南部山體隻有一百五十丈左右的高度,但臨河一麵山勢陡峭,在千裏鏡裏,雖然樹木掩藏,但在山體北麵還是有一條極為險峻的道路可以攀援而上”
“契丹人每隔大約五十丈便設置一處礙口,具體守衛人數不知,不過從其規模來看,每處約莫百人左右,不用說裏麵儲備了大量的檑木滾石”
“契丹人既然這樣設置,不用說其它地方是沒有道路上山的,或者至少在方圓十裏的地方便隻有這麽一條稍微好走一些的道路。契丹人控製了山下大營,一旦戰事不利,他們還可以退到山上駐守,山頂鬱鬱蔥蔥,估計也有水源,隻要糧秣充足,也不怕步了馬謖街亭的覆轍”
“山頂頗大,容納三千人馬綽綽有餘”
“這麽說,想要攻克大營,關鍵就是山上的營寨了?”
“是的,隻要占住了山上的營寨,敵人必定軍心大亂,而敵人認為從其它地方不能上去的,對於我碎葉軍山地營來說並非完全不能”
“哦?”
“都尉,你看”
在他從赤城出發後,就有一支小分隊以更快的速度提前出發了——燕山腹部,到處是零散的奚人、契丹牧戶,隻要化妝成奚人就能穿行無虞,而涅裏想要盤問、封鎖則完全做不到。
一來這裏並不是他的領地,而是骨力多的,二來山勢東西南北縱橫幾百裏,每一戶牧民都能占據好幾裏地的山頭草場,你如何封鎖?
於是小分隊就發現了涅裏的布置,抵達二十裏後,康孝榮再次派人對小分隊偵查到的情況進行了核實。
在草原諸部,能將大批人馬聚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多,一旦聚聚集起來就意味著部落酋長或者更大的酋長下了死命令才行。
按照兩撥小分隊偵查到的消息,以及他們帳篷的數目,前麵的敵人至少在萬人左右,這一點就連涅裏都隱藏不了——就算他們修建了營寨,但他們不可能在裏麵再修建房屋,無非是在用土石木頭建成的圍牆裏麵紮下帳篷罷了,有心的話通過數帳篷以及帳篷上的煙霧就能判斷大致的人數。
若還有馬匹,那就更簡單了,涅裏為何選在這裏駐紮,除了地勢易守難攻,不就是幾麵都有河流可汲水,對於都是騎兵的遊牧諸部來說,大的河流太重要了。
眼下這處營地南北寬約四裏地,東西長約五裏地,能夠容下七千左右的人馬便是極致了!
此時,有經驗的偵察兵也能通過地勢大致推算敵人的數量。
康孝榮的到來不出涅裏意料之外,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遊牧部族大首領,沒有軍事能力就太致命了,但涅裏顯然不是,他不但有,還是其中的強者。
在抵近大營約莫三十裏的範圍,凡是容易在高處布下暗哨的地方,他都布置了,康孝榮一行人的行蹤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對於孫秀榮的部隊來說,能夠相對輕易偵查到敵人的虛實,則是反其道而行之,這是他們山地營這幾年來訓練的成果——“當你自己意識到已經極度接近敵人時,不要將敵人當成傻子,他們也會在營寨附近設置崗哨,也會利用地形分設明哨暗哨”
“所謂‘地形’,無非是兩點,一是視線好,可以清晰地看到重要的通道,還能看輕從通道上過來的人馬數量”
“二是易於隱蔽”
“想要滿足這兩點的地方並不太多,很容易找到,如何在不將敵人明暗哨全部清除的情形下摸清敵人的狀況?”
康孝榮的山地營忠實地踐行者孫秀榮親自編製的碎葉軍操典。
當他的第二個小分隊進入涅裏布置在最西側的營寨附近時,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現:
在大營的南側,灤河的南岸,南山所在,靠近灤河的這一麵山勢陡峭,又緊鄰著道路,最高處也就是六七百米,從上往下看可以一覽無餘地完整監控整個道路。
而灤河北麵也是大山,但靠近灤河這一麵則緩和得多,最高處距離河道的距離恐怕有五六裏路。
五六裏路,想要從最高處看輕大營的形製,以及具體軍力的數量無異於癡人說夢。
一般來說,人的視線在一裏之內還能大致分辨得出人形,超過一裏,三裏之內隻能是模模糊糊,超過五裏可能隻能見到一個個黑點。
故此,灤河北岸就是契丹人容易忽略的地方。
在這個時候,操典這樣寫著:
“在此時,就不要麵麵俱到了,根本做不到,隻能從敵人忽視的那一麵抵近偵查,通過化妝等手段麻痹敵人,盡量獲得有用的情報”
但眼下碎葉軍中已經有了一個利器。
千裏鏡!
當然了,雖然在幾年過去後碎葉軍研製望遠鏡的工作有了一些進展,不過想要大規模裝備部隊也是不可能的,眼下他們雖然大致摸清了添加鉛料的時機和分量,但也隻能勉強做到一成的成成品率。
這就夠了,孫秀榮眼下有的是時間,一成的成品,意味著一爐就有幾十斤的料可用來磨製鏡片,磨製時廢品率也奇高無比,最多也就一成能成功,也就是一爐的料,隻能製作一副望遠鏡,成本、耗費實在嚇人。
不過孫秀榮也認了。
就這樣,幾年下來後,碎葉軍已經成功研製出十副五倍的望遠鏡,由於工匠稱之為千裏鏡,孫秀榮也默認了這個名字。
五倍,意味著在遠離敵營的高處,比如五六裏的地方能瞧清他們的規製,而山地營作為專門用來在山地作戰,極易被埋伏的隊伍,自然先一步配上了此鏡。
全軍一共十副,每個山地營都有兩副,如此就去了四副,剩下幾十個營頭加起來隻有六副!
這樣的利器,在營頭裏擔任虞侯軍的人自然有一副。
於是,他們從灤河北岸裏的樹林裏摸到了涅裏大營附近的最高處,此處不僅能夠晚安看清涅裏大營以設置在周邊的四座小營,還能從帳篷數、馬匹數大致估算出人數。
那個地方,距離涅裏大營足有六裏多遠,按照涅裏的想法,碎葉軍是不可能看清楚的。
按照碎葉軍眼下的規製,都虞侯自然是掌管考功、考績、考紀、偵查等軍務之人,但副都虞侯才是專門的偵查尖兵。
蘇肯,是此人的名字,與康孝榮一樣,是非常年輕的軍官,不過與康孝榮出身貧寒不同,蘇肯卻是弓月部大酋薩哈連的兒子,在此時東北一帶的室韋人、靺鞨人嘴裏,蘇肯就是海東青,此人倒是不負這個名字,為人既精悍又沉得住氣,像極了在天上盤旋許久才一撲而下的海東青。
但海東青並不是漠北、東北最大的猛禽,金雕才是,蘇肯能有這個名字,顯然個頭不大,按照後世的標準,剛剛一米六十出頭,但其身體素質極好,尤其是體力非常好,跋山涉水若等閑。
弓月部裏麵的黑突厥來自東北諸部,還保留著以孩童長大後的特征來命名的習俗,蘇肯能有這個名字,顯然也是因為他有過人之能。
多說一句,蘇肯,就是肅慎,它們是東北諸部漁獵民族的化身。
對於此人的來曆,康孝榮自然知曉,也極為欣賞,不過他欣賞他的原因並非是因為他是薩哈連的兒子,而是他強悍的能力。
故此,當蘇肯匯報完涅裏大營周圍的形勢後,康孝榮問道:“那以你來看,我局如何行事最好?”
蘇肯說道:“都尉,根據我剛才所說的,敵人在涅剌部王帳附近至少有一座大營,四座小營,人數在萬人上下,周圍還有大的牲口欄,養著大量的牛羊牲口,顯然是大營用來作為食物的”
“按照我軍的情報,涅剌部加起來也就六七千帳左右,不可能一下拿出這麽多人馬”
(此時康孝榮自然不可能知道涅剌部的大酋骨力多已經南下作戰了,就算是遊牧部族,基本的保密還是有的,路上,碎葉軍遇到的牧戶隻曉得夷離堇征調了人馬,但人馬到底在哪裏肯定是不知道的)
“多半是契丹聯盟的大夷離堇給他派來了援軍,涅剌部最多動員五千人,但按照我等一路上探知的消息,骨力多並沒有征調這麽多人,也就是說,我等前麵這座大營的主將極有可能不是骨力多”
“在千裏鏡裏,大營出來的馬匹、騎兵裝束整齊,顯然是一支精銳,人數在五千左右,在北麵、東麵、西麵的三處小營人數都在千人左右,緊緊扼住要道”
“在大營南麵的山上,樹木掩映中暗藏著一座中等規模的營寨,那裏的軍力約莫兩千,在千裏鏡裏,我等還在騎兵身上發現了反光的鐵甲,大營正中還有一座高台,從山下自然看不清楚,但從我等藏身所在卻能看的清清楚楚”
“那裏的步軍顯然也是有鎧甲的,最差的也是皮甲,於是,這支部隊就唿之欲出了”
“在契丹八部裏,隻有可汗、大夷離堇耶律涅裏所在的迭剌部有這樣的軍隊,迭剌部吞並李懷秀的乙室部後,加上收攏的奚部人馬,該部有接近一萬五千戶牧戶,在其老巢紅葉山附近還有少量農田,農田所出除了少數被農戶所留,大部分都上繳給了涅裏”
“在紅葉山附近鐵礦豐富,據說迭剌部的前身就是整個契丹部落裏的善冶之部,涅裏在那裏也設置了冶場、鐵器作坊,他們在契丹部落裏的地位有些類似於以前的突厥人在柔然部落聯盟的”
“於是,迭剌部便有能力組建一支高達五千人的常備軍,若是加上涅剌部的人馬,這一切都對得上了”
“能讓涅裏的常備軍全部出動的,除了涅裏本人,隻有他的義子,前契丹大汗可突於的兒子可突通,以及他的嫡長子耶律毗牒,涅裏自然不可能將五千人全部交給可突通統領,他自己又輕易不會離開紅葉山,這裏的統領多半就是他的兒子毗牒!”
“據說毗牒之能不亞於涅裏,如果是他,在灤河南麵設置兩座相距不遠的大營,特別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山上營寨就情有可原了”
“都尉,你看,這是職部手繪的地圖,南部山體隻有一百五十丈左右的高度,但臨河一麵山勢陡峭,在千裏鏡裏,雖然樹木掩藏,但在山體北麵還是有一條極為險峻的道路可以攀援而上”
“契丹人每隔大約五十丈便設置一處礙口,具體守衛人數不知,不過從其規模來看,每處約莫百人左右,不用說裏麵儲備了大量的檑木滾石”
“契丹人既然這樣設置,不用說其它地方是沒有道路上山的,或者至少在方圓十裏的地方便隻有這麽一條稍微好走一些的道路。契丹人控製了山下大營,一旦戰事不利,他們還可以退到山上駐守,山頂鬱鬱蔥蔥,估計也有水源,隻要糧秣充足,也不怕步了馬謖街亭的覆轍”
“山頂頗大,容納三千人馬綽綽有餘”
“這麽說,想要攻克大營,關鍵就是山上的營寨了?”
“是的,隻要占住了山上的營寨,敵人必定軍心大亂,而敵人認為從其它地方不能上去的,對於我碎葉軍山地營來說並非完全不能”
“哦?”
“都尉,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