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兄,你麾下的兩千府兵是大唐碎葉都督府唯一的來自本土的漢人府兵,是骨幹,是根基,這個冬季很關鍵,不禁要操練好,還要帶著胡人農戶一起興修水利”
“雪山北麓,雖然到了春耕季節有大量雪水從山上流下,但有兩個問題,一是洪水,雖然短暫,但正好處於播種後育苗的時候,對作物危害極大,二是由於碎葉川河穀平坦,河水留下來後肆無忌憚到處亂走,導致河汊、水窪眾多,如果都是水量充足的河流也罷了,但除了幹流碎葉川,沒有一條河流能夠長期保持不斷流的”
“於是,找出河水相對較多的支流,並讓其兩側的其它支流都匯入到這些支流裏去,在上遊地勢較高處修建水渠、堰塘,在穀物生長的關鍵時刻就沒有缺水之虞了,以前粟特人種地時隻能用了四五月份河水充沛的時候,以後就指望著六七月份少有的雨水了”
“那樣的話一旦遇到幹旱就萬劫不複,就算六七月份有雨水,產量也不高,本土小麥產量好的地方接近兩石,這能隻有一石,大多數時候還達不到,眼下你等按照齊民要術進行耕種、施肥,再加上本督的法子,怎麽也要將畝產穩定在一石以上,於是大興農田水利就勢在必行了”
“還是老法子,在長達半年的秋冬季節,每日半日操練,半日興修水利,這裏冬季並不太冷,雪也隻有薄薄的一層,土壤也沒有凍得結實,正好大興水利”
“記住,在這樣的地方如何興修水利,如何綱舉目張、有條有理地實施才是關鍵,不妨先到各地詳細探查,然後製訂細則,有那幾條溪流要保留,那幾條溪流要匯入該溪流,需要挖掘多長路徑才能達到此目的,哪些溪流的堤壩需要加高,那些溪流的走向需要調整”
“按照目前農田的分布,哪些地方需要修建堰塘,地方需要修建水渠,每一處堰塘可以保證多少畝土地灌溉,每一處水渠同樣是如此,都要細細籌劃”
“侯琪,我需要的不是有能力種地的農戶,而是有能力按照新的法子帶著農戶保證一定收獲的新式府兵將領,並能讓新法子寫入書籍,一代代傳承下去的府兵將領”
十二月份,阿史不來城的權知守捉副使兼錄事參軍,原胡弩鎮騎兵夥隊正侯琪正帶著一千漢人府兵、一千胡人農戶在修建堰塘和挖掘水渠。
侯琪親自參加了水渠的開挖,在十一月份的時候,都督孫秀榮就召集三城負責農耕的頭目開會,進行冬季大興水利的動員,自然又給他們分發了他自己編製的小冊子。
由於都督本就是在蔥嶺由於“善耕”而小有名氣之人,對於他的小冊子諸人倒是愉快地接受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侯琪帶著府兵什長以上的人跑遍了阿史不來城方圓五十裏的地方,並對水渠、堰塘的布置進行了詳細的籌劃,還繪製了詳圖。
此後,他就將兩千府兵一分為二,一千人照常訓練,同時警戒四周,一千人則帶著一半胡人開始大興水利了,然後每一個月輪轉一次。
阿史不來城南麵有六條河流從雪山上流下,實際上隻要兩條水量較大,剩下四條都是時斷時續,按照孫秀榮的規劃,這樣的河流自然是要通過人力來改變其走向,並最終匯入那兩條較大一些的河流的。
由於河流流到平坦地帶後由於地勢平緩,造成的分叉極多,挑選離目標河流最近的一條分叉開挖便是應有之意,當然了,由於要保證水源不浪費,就要將其它的分叉全部由堵住,堵住後又要防止主幹道河道載不下太多河水,而匯入目標河流後同樣要考慮河道載不下這許多河水而造成泛濫的問題。
這個冬季,留給侯琪的時間並不多,他需要做的則非常多。
中午時分,歇息飲食的時候,來自河南府老府兵後代侯琪坐在高處土包上,一邊就著用風幹肉、野菜幹熬著的熱湯啃著胡餅,一邊仔細想著孫秀榮之前說的話,一邊在心裏暗自感歎著。
“在大唐,府兵,包括隊正以下的頭目親自種地那都很正常,不過再往上由於都有職田、薪俸,很少有人親自下地的,在河南府,眼下連隊正都不會下地了,夥長也在請人耕種,也就是區區什長才會親自下地”
“在安西,情形特殊一些,隊正也要親自下地,但再往上,副鎮將、副尉等就不會下地了,自有普通府兵或租地的人為其完成,可在碎葉川都督府,五品大員都督竟然也抽出一定時間親自下地做事”
“雖然都督每次下地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一個表率而已,但相比其他人,他做的已經夠好了,沒有他的帶動,那些胡人,特別是剛從牧戶改過來的農戶能老老實實在地裏泡著?以我估計,彼等勉強將種子播下,然後靜等收獲就是了”
他突然又想到他去怛邏斯開完會臨走前孫秀榮對他說的話。
“候兄,你那裏府兵最多,都是種地的老把式,我自然是放心的,大唐的耕種比這裏的粟特人強,但依舊畝產不高,你道這是為何?”
侯琪搖搖頭,孫秀榮接著說道:“無論是作戰還是種地,都有一定之規,比如作戰,你就必須有合格的士兵,何為合格?自然是有一定的氣力、耐力、武藝,識得配合,懂得金鼓,知進退,遵守紀律,令行禁止”
“放眼天下,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是合格的士兵了,但想要百戰不殆還不行,這支部隊還需要合適的裝備,比如甲胄、武器、戰馬,做到這一點後,這支部隊就算是強軍,但還不是赫赫長勝不敗之師”
“那怎樣才能做到長勝不敗,除了有一個英明的將領,也需要將諸如李衛公兵法、太宗兵法那樣的心得寫成條例規製化,我在胡弩鎮練兵、作戰的法子已經有操典,眼下人更多了,操典就需要進一步細化”
“名將不是時時都有,大多數都是常人之資,不過有了操典,何如行軍,如何紮營,如何對戰,如何撤退,都有規定,這樣的人帶兵恐怕不能大勝,但也不會大敗”
說到這裏時,侯琪說道:“諸葛孔明倒是這樣的人物”
孫秀榮點點頭,“確實是,加上我等選拔將才也有一定之規,選出來的人都是在機變上超出一般人者,彼等自然無法與名將相比,但也是眼下做好的選擇了”
“種地也一樣,以往的經驗往往會禁錮自己,加上疏懶,往往導致畝產不高,咱大唐百姓是最勤勞的,但畝產已經達到最高了嗎?自然不是,對於自己的田地來說多半是了,但所有的田地加起來就不是了,實際上這些事務應該由郡縣或折衝府的田曹來牽頭進行,可惜啊……”
“在我這裏,絕對不能讓名不符實、德不配位的官員存在,一縣之地,有多少畝水澆地,需要多少水渠和堰塘,何時開啟,如何開啟不引起糾紛,都必須列明,並作為官員功績考核的依據,沒有達到者一律清退”
“侯琪,實話告訴你吧,我需要的並不是一兩個能按照我的法子種地或帶領人種地的人,而是一幫人,一大群人,有了這些人,無論到了哪裏,很快就能打出一片天地”
侯琪啃完最後一口胡餅,喝完最後一口湯汁後,默默地想著都督這句話,雖然不甚明白,不過還是鼓舞了他。
他將燙碗放到一邊,又想到了在疏勒鎮時孫秀榮送給自己的金餅和種子田,看著眼前似乎永沒有完工時候的渠道,他拍了拍手,趕緊大踏步走了上去。
而在曳建城,權知守捉副使元豐也是如此,作為北魏王室後裔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真正種地的一日,調遣到安西之後,他作為常備騎兵也隻是掛了一個府兵的名頭,可他不會種地,他手下的石玉奴卻是好手,元豐便讓石玉奴帶隊按照孫秀榮給的小冊子先在圖上畫出來,然後他才親自帶著一眾人進行農田水利建設。
在怛邏斯,孫秀榮自然親自參與了周圍水利設施的規劃,並每日抽出半個時辰一起參與勞作。
同樣是正午,他作為都督也沒有獨立的帳篷,同樣坐在土包上啃著胡餅,喝著肉菜湯。
但他想的明顯與侯琪不一樣。
“我的最終目的地並不是這裏,而是更遠的地方,在那裏,一開始並不能讓全部人員都過去,隻能先讓士兵過去,我的士兵,既要成為強兵,還要成為優秀的農夫,這個難度一點也不小啊”
都督親自參與農事勞作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怛邏斯都督府,並傳到了大都護府,夫蒙靈察得知後倒是鬆了一口氣。
“大郎,你還真是一個農戶出身的人啊”
他又想到:“怛邏斯孤懸於異域,周圍全是胡人,胡人種地肯定比不過漢人,孫秀榮他不親自垂範,糧食估計也不夠吃的,倒真是難為他了,這樣的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其他人頭上,不是拚命向都護府請糧,便是竭力要申請遷徙府兵的,但孫秀榮卻沒有這麽做”
“他才二十歲,自然不會想到要效仿劉備來到許都後在曹操麵前那種行徑了,也罷,在年終給聖天子的謝恩折子中,我多少提兩句吧,看本土能不能再往怛邏斯遷徙一些農戶”
北庭的馬璘知曉了卻不以為然。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縱橫天下,何苦拘囿於泥土之中?”
而於闐鎮的段秀實得知後卻是另外一份心境,他當即向高仙芝請命,要去屯田使麾下幹一段時間。
孫秀榮,雖然遠在千裏之外,一舉一動卻還是影響著安西之地,這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雪山北麓,雖然到了春耕季節有大量雪水從山上流下,但有兩個問題,一是洪水,雖然短暫,但正好處於播種後育苗的時候,對作物危害極大,二是由於碎葉川河穀平坦,河水留下來後肆無忌憚到處亂走,導致河汊、水窪眾多,如果都是水量充足的河流也罷了,但除了幹流碎葉川,沒有一條河流能夠長期保持不斷流的”
“於是,找出河水相對較多的支流,並讓其兩側的其它支流都匯入到這些支流裏去,在上遊地勢較高處修建水渠、堰塘,在穀物生長的關鍵時刻就沒有缺水之虞了,以前粟特人種地時隻能用了四五月份河水充沛的時候,以後就指望著六七月份少有的雨水了”
“那樣的話一旦遇到幹旱就萬劫不複,就算六七月份有雨水,產量也不高,本土小麥產量好的地方接近兩石,這能隻有一石,大多數時候還達不到,眼下你等按照齊民要術進行耕種、施肥,再加上本督的法子,怎麽也要將畝產穩定在一石以上,於是大興農田水利就勢在必行了”
“還是老法子,在長達半年的秋冬季節,每日半日操練,半日興修水利,這裏冬季並不太冷,雪也隻有薄薄的一層,土壤也沒有凍得結實,正好大興水利”
“記住,在這樣的地方如何興修水利,如何綱舉目張、有條有理地實施才是關鍵,不妨先到各地詳細探查,然後製訂細則,有那幾條溪流要保留,那幾條溪流要匯入該溪流,需要挖掘多長路徑才能達到此目的,哪些溪流的堤壩需要加高,那些溪流的走向需要調整”
“按照目前農田的分布,哪些地方需要修建堰塘,地方需要修建水渠,每一處堰塘可以保證多少畝土地灌溉,每一處水渠同樣是如此,都要細細籌劃”
“侯琪,我需要的不是有能力種地的農戶,而是有能力按照新的法子帶著農戶保證一定收獲的新式府兵將領,並能讓新法子寫入書籍,一代代傳承下去的府兵將領”
十二月份,阿史不來城的權知守捉副使兼錄事參軍,原胡弩鎮騎兵夥隊正侯琪正帶著一千漢人府兵、一千胡人農戶在修建堰塘和挖掘水渠。
侯琪親自參加了水渠的開挖,在十一月份的時候,都督孫秀榮就召集三城負責農耕的頭目開會,進行冬季大興水利的動員,自然又給他們分發了他自己編製的小冊子。
由於都督本就是在蔥嶺由於“善耕”而小有名氣之人,對於他的小冊子諸人倒是愉快地接受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侯琪帶著府兵什長以上的人跑遍了阿史不來城方圓五十裏的地方,並對水渠、堰塘的布置進行了詳細的籌劃,還繪製了詳圖。
此後,他就將兩千府兵一分為二,一千人照常訓練,同時警戒四周,一千人則帶著一半胡人開始大興水利了,然後每一個月輪轉一次。
阿史不來城南麵有六條河流從雪山上流下,實際上隻要兩條水量較大,剩下四條都是時斷時續,按照孫秀榮的規劃,這樣的河流自然是要通過人力來改變其走向,並最終匯入那兩條較大一些的河流的。
由於河流流到平坦地帶後由於地勢平緩,造成的分叉極多,挑選離目標河流最近的一條分叉開挖便是應有之意,當然了,由於要保證水源不浪費,就要將其它的分叉全部由堵住,堵住後又要防止主幹道河道載不下太多河水,而匯入目標河流後同樣要考慮河道載不下這許多河水而造成泛濫的問題。
這個冬季,留給侯琪的時間並不多,他需要做的則非常多。
中午時分,歇息飲食的時候,來自河南府老府兵後代侯琪坐在高處土包上,一邊就著用風幹肉、野菜幹熬著的熱湯啃著胡餅,一邊仔細想著孫秀榮之前說的話,一邊在心裏暗自感歎著。
“在大唐,府兵,包括隊正以下的頭目親自種地那都很正常,不過再往上由於都有職田、薪俸,很少有人親自下地的,在河南府,眼下連隊正都不會下地了,夥長也在請人耕種,也就是區區什長才會親自下地”
“在安西,情形特殊一些,隊正也要親自下地,但再往上,副鎮將、副尉等就不會下地了,自有普通府兵或租地的人為其完成,可在碎葉川都督府,五品大員都督竟然也抽出一定時間親自下地做事”
“雖然都督每次下地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一個表率而已,但相比其他人,他做的已經夠好了,沒有他的帶動,那些胡人,特別是剛從牧戶改過來的農戶能老老實實在地裏泡著?以我估計,彼等勉強將種子播下,然後靜等收獲就是了”
他突然又想到他去怛邏斯開完會臨走前孫秀榮對他說的話。
“候兄,你那裏府兵最多,都是種地的老把式,我自然是放心的,大唐的耕種比這裏的粟特人強,但依舊畝產不高,你道這是為何?”
侯琪搖搖頭,孫秀榮接著說道:“無論是作戰還是種地,都有一定之規,比如作戰,你就必須有合格的士兵,何為合格?自然是有一定的氣力、耐力、武藝,識得配合,懂得金鼓,知進退,遵守紀律,令行禁止”
“放眼天下,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是合格的士兵了,但想要百戰不殆還不行,這支部隊還需要合適的裝備,比如甲胄、武器、戰馬,做到這一點後,這支部隊就算是強軍,但還不是赫赫長勝不敗之師”
“那怎樣才能做到長勝不敗,除了有一個英明的將領,也需要將諸如李衛公兵法、太宗兵法那樣的心得寫成條例規製化,我在胡弩鎮練兵、作戰的法子已經有操典,眼下人更多了,操典就需要進一步細化”
“名將不是時時都有,大多數都是常人之資,不過有了操典,何如行軍,如何紮營,如何對戰,如何撤退,都有規定,這樣的人帶兵恐怕不能大勝,但也不會大敗”
說到這裏時,侯琪說道:“諸葛孔明倒是這樣的人物”
孫秀榮點點頭,“確實是,加上我等選拔將才也有一定之規,選出來的人都是在機變上超出一般人者,彼等自然無法與名將相比,但也是眼下做好的選擇了”
“種地也一樣,以往的經驗往往會禁錮自己,加上疏懶,往往導致畝產不高,咱大唐百姓是最勤勞的,但畝產已經達到最高了嗎?自然不是,對於自己的田地來說多半是了,但所有的田地加起來就不是了,實際上這些事務應該由郡縣或折衝府的田曹來牽頭進行,可惜啊……”
“在我這裏,絕對不能讓名不符實、德不配位的官員存在,一縣之地,有多少畝水澆地,需要多少水渠和堰塘,何時開啟,如何開啟不引起糾紛,都必須列明,並作為官員功績考核的依據,沒有達到者一律清退”
“侯琪,實話告訴你吧,我需要的並不是一兩個能按照我的法子種地或帶領人種地的人,而是一幫人,一大群人,有了這些人,無論到了哪裏,很快就能打出一片天地”
侯琪啃完最後一口胡餅,喝完最後一口湯汁後,默默地想著都督這句話,雖然不甚明白,不過還是鼓舞了他。
他將燙碗放到一邊,又想到了在疏勒鎮時孫秀榮送給自己的金餅和種子田,看著眼前似乎永沒有完工時候的渠道,他拍了拍手,趕緊大踏步走了上去。
而在曳建城,權知守捉副使元豐也是如此,作為北魏王室後裔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真正種地的一日,調遣到安西之後,他作為常備騎兵也隻是掛了一個府兵的名頭,可他不會種地,他手下的石玉奴卻是好手,元豐便讓石玉奴帶隊按照孫秀榮給的小冊子先在圖上畫出來,然後他才親自帶著一眾人進行農田水利建設。
在怛邏斯,孫秀榮自然親自參與了周圍水利設施的規劃,並每日抽出半個時辰一起參與勞作。
同樣是正午,他作為都督也沒有獨立的帳篷,同樣坐在土包上啃著胡餅,喝著肉菜湯。
但他想的明顯與侯琪不一樣。
“我的最終目的地並不是這裏,而是更遠的地方,在那裏,一開始並不能讓全部人員都過去,隻能先讓士兵過去,我的士兵,既要成為強兵,還要成為優秀的農夫,這個難度一點也不小啊”
都督親自參與農事勞作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怛邏斯都督府,並傳到了大都護府,夫蒙靈察得知後倒是鬆了一口氣。
“大郎,你還真是一個農戶出身的人啊”
他又想到:“怛邏斯孤懸於異域,周圍全是胡人,胡人種地肯定比不過漢人,孫秀榮他不親自垂範,糧食估計也不夠吃的,倒真是難為他了,這樣的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其他人頭上,不是拚命向都護府請糧,便是竭力要申請遷徙府兵的,但孫秀榮卻沒有這麽做”
“他才二十歲,自然不會想到要效仿劉備來到許都後在曹操麵前那種行徑了,也罷,在年終給聖天子的謝恩折子中,我多少提兩句吧,看本土能不能再往怛邏斯遷徙一些農戶”
北庭的馬璘知曉了卻不以為然。
“大丈夫當提三尺劍縱橫天下,何苦拘囿於泥土之中?”
而於闐鎮的段秀實得知後卻是另外一份心境,他當即向高仙芝請命,要去屯田使麾下幹一段時間。
孫秀榮,雖然遠在千裏之外,一舉一動卻還是影響著安西之地,這倒是他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