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了一聲寧硯就靠著不動了。柴浪迴來的時候帶迴了一個大夫。大夫挎著藥箱先是行了一禮,在得到寧硯的準許後,才在床邊坐下。


    大夫先是看了寧硯的眼睛和舌頭,再探了體溫,最後才是號脈。片刻後,號脈罷,大夫拱手道:


    “大人的病已經沒有什麽大礙了,之後就是調養的事了。所謂病去如抽絲,大人須得戒急,慢養為上。除了用藥外,大人還可以每天用薄荷葉替茶泡水,此於風熱之症最為有益。”


    寧硯平和道:“我都記下了,多謝大夫。”


    大夫忙道:“大人折煞草民了。您是為救潼川百姓而來,能為您診病,是時珍莫大的榮幸。”


    寧硯一怔,追問道:“時珍?你姓什麽?”


    大夫不明白寧硯為什麽有此一問,帶著疑惑迴答道:“草民姓李,名時珍。”


    寧硯沒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巧合,歷史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居然還會有李時珍這位藥聖的出現,就是不知道此李時珍是不是彼,又會不會有彼李時珍那樣的千秋功績。


    “你有沒有寫過什麽醫書?”寧硯問到。


    李時珍搖了搖頭。“草民隻是一個一事無成的鄉野大夫罷了,何德何能能著書立說呢。”


    “醫術何來宮廷鄉野之別,都是治病救人之術,為什麽要分一個三六九等出來。醫書這東西,有能者皆可著之,你又何必如此妄自菲薄。”


    寧硯想著,既然這個李時珍還沒有走上那位藥聖的路,他何不提點一下。如果真的能推動《本草綱目》的問世,他也算是間接的為後世謀福祉了。


    這樣想著,寧硯的精神頭都起來了,接著道:“當今醫道多傳承自東漢張仲景的傷寒學派,對《傷寒雜病論》發展良多。但如《神農本草經》一般,主要對藥物進行整理分類的醫書卻很少。


    但《神農本草經》隻記載了三百六十五種藥物,現在藥用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太醫院也曾進行過《神農本草經》的增訂,但最後因為太過繁瑣而無疾而終。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智者在民間。你可以試著寫一下,說不定真的能成功。若真能成書,那時若我還在朝廷,便幫你向太醫院引薦。”


    李時珍沉默了良久,就在寧硯以為他不會答應的時候,李時珍抿唇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auzw “大人,草民願意一試!”


    “惟願今生能步遍大涼,效仿先輩神農,遍識百草!”


    沒人知道,他曾看本草醫書之時,發現歷代註解者謬誤良多,那時他就有了辨疑訂誤,編修新書的想法。


    但他知道沒人會支持他的,尤其是當初就不同意他從醫的父親。剛才聽了寧硯的這麽一番話,仿佛在他心裏放了一根定海神針似的,一直被他壓抑著的念頭瞬間就從萌芽長成了參天大樹。


    多年後,當李時珍真的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修時,還在裏麵寫了一篇自傳,在自傳裏,“寧硯”二字隨著這本傳世名著一直流傳了下去。


    五天後,寧硯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但身體已經能使上力氣了。能下床的第一天,他就讓柴浪扶著他出去走了走。


    夏敬期間來探望過他兩次,與他說了說賑災的現狀。成都府的糧商在知道潼川府的糧價後,果然一個個都運糧蜂擁而入。


    大量的糧食湧入,不過幾天的時間,糧價便得到了遏製。再用不了多久,隨著後續糧商的到來,糧價就能恢復到平時的價格,甚至還能低上一些。


    另外,潼川府境內的早稻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收穫,雖然已經十去七八,但這卻是剛遭過災的潼川百姓心中最大的慰藉了。


    再加上朝廷的賑糧,已經沒有再因飢餓死亡的人。同時,賑銀被全部用在了重建府衙、縣衙、官倉,蓬英縣也開始招募難民重修堤壩。


    招募的銀兩除了戶部所撥的賑銀外,半數都來自潼川府的商人捐獻。有些人恨不得傾盡家財去換取科舉的名額,不用官府特意去要求,一個個出手的大方的不得了。


    總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寧硯提出來的賑災之策被夏敬悉數採納,快快馬加鞭的通知各縣實施。


    這天,喝了藥後,寧硯就讓柴浪找來了筆墨紙硯,而後他就披著衣服坐在桌邊,開始寫家書。


    “秋歌:吾今一切安好,唯甚思汝等。賑災事宜一切向好,相信歸程之日不遠矣……勿念,夫清墨筆。”


    寫完後,寧硯仔細折好裝進信封,又用火漆封好,又提筆在信封上寫下幾字後遞給了柴浪。


    “你待會兒找人送到上元府家中去。”


    寫完信,寧硯梳洗了一番,換上了一身的官服便到前衙去見夏敬。


    廳堂中,夏敬正和一眾官吏在商議事情,看到寧硯的身影,夏敬蹙眉道:“身體還沒好就待房間養著,萬一有了什麽好歹,讓我怎麽和閣老交代。”


    其他官吏也都紛紛起身,躬身行禮,寧硯一一點頭迴應。


    “咳咳~”寧硯的臉色雖然還有些蒼白,但比起前兩天已經好上了太多,咳嗽了兩聲,寧硯輕笑道:


    “多謝大人體恤,不過下官已經沒有大礙了,大夫說一直待在房間中反而不好,我也閑不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之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佛龍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佛龍象並收藏科舉之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