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的激動了,還手腳並用的給寧硯比劃這個他想像中的“多”是有多多。
寧硯笑了笑,說到:“張伯,你去忙吧,我就不打擾你了。”
“那小老兒就告退了,東家慢走。”
等老人迴到地裏後,寧硯看著麵前的一方地開始出神。
陸秋歌見此,輕聲問道:“硯哥兒,怎麽了?”
寧硯喃喃說到:“我想我知道洪州交農的原因了……”
※※※※※※※※※※※※※※※※※※※※
更新時間說上午的人比較多,那我就定在上午十點了。所以,明天十點見~
第36章 交農之因
首先問題出在募役法上。誠如老人所說,募役法是為了能讓他們專心從事農事, 從而將他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
而且原先勞役的募集不涉及到縉紳貴族、世家大戶, 但募役法卻將這些人囊括在內,根據富庶程度徵收免役錢。
從這一點來看, 募役法絕對是利國利民的法令。但募役法畢竟還是局限於理論層麵,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偏差。
老人口中願意出人服差役卻被強製交免疫錢就是偏差的典型。同他來的現代一般, 大涼考核一個官員政績好壞的標準就是府庫所得。
有募役法這條可以名正言順的向百姓征錢的法令在,強征現象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再加上徵收的免役錢越多, 大小官員就更容易從中貪汙牟利。
這對處於下等水平的貧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所以就有了賣地交免役錢,土地兼併也就擴大了起來。
天子腳下尚且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更遑論天高皇帝遠的洪州。
另外一個加劇了土地兼併的原因就是繁重的商稅。在法令頒布之初, 寧硯就專門細讀過其中的這一條。
他知道,章嚴維對商人很看輕, 他認為他們不事生產, 卻靠投機倒把坐擁海量的財富, 如果不抑製商人的發展,農事就會荒廢,他們將會國家是大害。
所以用商稅法對商人課以重稅,這個稅賦將商人的利益壓到了一個極低的程度, 可以說對商人刻薄至極。
於是一部分商人就放棄經商, 轉而用經商的錢去置辦田地, 而後再租借給佃農使用。
大肆的兼併土地之後, 這些人再聯合起來去抬高租子。這樣以來, 他們獲得的也許比重稅之下經商所得還要多上一些。
募役法監察的缺失,商稅的過於繁重,寧硯幾乎可以肯定,這兩點就是造成洪州發生交農的原因。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洪州今年莊稼的長勢也不好……”寧硯又喃喃自語了一句。
這樣以來,洪州的人填飽自己的肚子就有很大的困難。一旦他們覺得自己活下去都成問題,再來上一兩個煽風點火的人,聚眾交農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沒錯的,肯定是這樣。”寧硯眼睛陡然一亮,高興的看向陸秋歌。“秋歌,今天帶你出來真的是太對了!”
陸秋歌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定然是從張老頭的那番話中想明白了什麽事情,笑著說到:“那你應該多謝謝張伯。”
“那是肯定的,今年的租子咱們可是再收的少一點,算是給張伯的謝禮。”
陸秋歌點頭。“聽你的。”
“走,秋歌,我們再走一會兒就迴去。”既然事情已經想明白了,那就不急在這一時了。他打算陪陸秋歌玩要再迴去找章嚴維。
但他悠哉悠哉的,陸秋歌卻怕耽誤了他的正事,沒走一會兒就說自己累了想迴家,寧硯連忙就答應了下來,扶著陸秋歌朝馬車停放的地方走去。
“多謝老伯了。”
一道女聲傳進寧硯的耳中,將他的視線引了過去。“是她?”
不遠的地方那個朝農人行禮道謝的人不是他那天在紫宸殿看到的女人又是何人?
陸秋歌順著寧硯的視線看去,嘴角情不自禁的抿了起來。不管是容貌還是氣質,這個人都勝過她許多。
她曾經想過,她的硯哥兒就算是要娶也要娶一個能配得上他的女子。但自從硯哥兒以正妻之禮將她娶進門後,她不願也不想這樣想的。
就讓我自私一下,妒一下,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婦而已。陸秋歌在心裏這樣撫慰著自己。
溫梅芷也看到了寧硯,柳葉眉微微一蹙想了片刻,然後朝寧硯走了過來。
“見過溫侍詔。”寧硯拱了拱手說到。侍詔也是正六品的官職,他和溫梅芷是同級的官。
“你是內閣的哪位侍讀學士?”溫梅芷問道。她記得她前幾天在內閣與陛下議事好像見過這個人。
寧硯迴到:“在下姓寧,名硯,字清墨。”
“參與編撰了《大涼字彙》的那個寧清墨?”
“正是不才。”
“你很厲害,按你的排列之法辭書比之之前好用了很多。”溫梅芷認真的說到,不等寧硯說話,溫梅芷話題一轉又道:
“你也是為洪州交農之事來這裏的?”
寧硯心下微微一動。原來溫梅芷是為洪州的事情來這東郊的。能想到來調查上元府的一些情況去反映部分洪州的情況,這是他之前都沒有想到的。
不止是他,內閣的眾人都沒有一個人提及,都是派人直接去洪州調查。他也是巧合之下才發現事情還可以這樣去推。
</br>
寧硯笑了笑,說到:“張伯,你去忙吧,我就不打擾你了。”
“那小老兒就告退了,東家慢走。”
等老人迴到地裏後,寧硯看著麵前的一方地開始出神。
陸秋歌見此,輕聲問道:“硯哥兒,怎麽了?”
寧硯喃喃說到:“我想我知道洪州交農的原因了……”
※※※※※※※※※※※※※※※※※※※※
更新時間說上午的人比較多,那我就定在上午十點了。所以,明天十點見~
第36章 交農之因
首先問題出在募役法上。誠如老人所說,募役法是為了能讓他們專心從事農事, 從而將他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
而且原先勞役的募集不涉及到縉紳貴族、世家大戶, 但募役法卻將這些人囊括在內,根據富庶程度徵收免役錢。
從這一點來看, 募役法絕對是利國利民的法令。但募役法畢竟還是局限於理論層麵,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偏差。
老人口中願意出人服差役卻被強製交免疫錢就是偏差的典型。同他來的現代一般, 大涼考核一個官員政績好壞的標準就是府庫所得。
有募役法這條可以名正言順的向百姓征錢的法令在,強征現象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再加上徵收的免役錢越多, 大小官員就更容易從中貪汙牟利。
這對處於下等水平的貧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所以就有了賣地交免役錢,土地兼併也就擴大了起來。
天子腳下尚且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更遑論天高皇帝遠的洪州。
另外一個加劇了土地兼併的原因就是繁重的商稅。在法令頒布之初, 寧硯就專門細讀過其中的這一條。
他知道,章嚴維對商人很看輕, 他認為他們不事生產, 卻靠投機倒把坐擁海量的財富, 如果不抑製商人的發展,農事就會荒廢,他們將會國家是大害。
所以用商稅法對商人課以重稅,這個稅賦將商人的利益壓到了一個極低的程度, 可以說對商人刻薄至極。
於是一部分商人就放棄經商, 轉而用經商的錢去置辦田地, 而後再租借給佃農使用。
大肆的兼併土地之後, 這些人再聯合起來去抬高租子。這樣以來, 他們獲得的也許比重稅之下經商所得還要多上一些。
募役法監察的缺失,商稅的過於繁重,寧硯幾乎可以肯定,這兩點就是造成洪州發生交農的原因。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洪州今年莊稼的長勢也不好……”寧硯又喃喃自語了一句。
這樣以來,洪州的人填飽自己的肚子就有很大的困難。一旦他們覺得自己活下去都成問題,再來上一兩個煽風點火的人,聚眾交農也就順理成章了。
“對,沒錯的,肯定是這樣。”寧硯眼睛陡然一亮,高興的看向陸秋歌。“秋歌,今天帶你出來真的是太對了!”
陸秋歌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定然是從張老頭的那番話中想明白了什麽事情,笑著說到:“那你應該多謝謝張伯。”
“那是肯定的,今年的租子咱們可是再收的少一點,算是給張伯的謝禮。”
陸秋歌點頭。“聽你的。”
“走,秋歌,我們再走一會兒就迴去。”既然事情已經想明白了,那就不急在這一時了。他打算陪陸秋歌玩要再迴去找章嚴維。
但他悠哉悠哉的,陸秋歌卻怕耽誤了他的正事,沒走一會兒就說自己累了想迴家,寧硯連忙就答應了下來,扶著陸秋歌朝馬車停放的地方走去。
“多謝老伯了。”
一道女聲傳進寧硯的耳中,將他的視線引了過去。“是她?”
不遠的地方那個朝農人行禮道謝的人不是他那天在紫宸殿看到的女人又是何人?
陸秋歌順著寧硯的視線看去,嘴角情不自禁的抿了起來。不管是容貌還是氣質,這個人都勝過她許多。
她曾經想過,她的硯哥兒就算是要娶也要娶一個能配得上他的女子。但自從硯哥兒以正妻之禮將她娶進門後,她不願也不想這樣想的。
就讓我自私一下,妒一下,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農婦而已。陸秋歌在心裏這樣撫慰著自己。
溫梅芷也看到了寧硯,柳葉眉微微一蹙想了片刻,然後朝寧硯走了過來。
“見過溫侍詔。”寧硯拱了拱手說到。侍詔也是正六品的官職,他和溫梅芷是同級的官。
“你是內閣的哪位侍讀學士?”溫梅芷問道。她記得她前幾天在內閣與陛下議事好像見過這個人。
寧硯迴到:“在下姓寧,名硯,字清墨。”
“參與編撰了《大涼字彙》的那個寧清墨?”
“正是不才。”
“你很厲害,按你的排列之法辭書比之之前好用了很多。”溫梅芷認真的說到,不等寧硯說話,溫梅芷話題一轉又道:
“你也是為洪州交農之事來這裏的?”
寧硯心下微微一動。原來溫梅芷是為洪州的事情來這東郊的。能想到來調查上元府的一些情況去反映部分洪州的情況,這是他之前都沒有想到的。
不止是他,內閣的眾人都沒有一個人提及,都是派人直接去洪州調查。他也是巧合之下才發現事情還可以這樣去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