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沉,毓善宮盛宴已人散席終,百官皆陸續退出宮門。
青帝攜了婉妃之手,笑道:“愛妃累了一天,朕甚是心疼。愛妃且先迴宮安寢,朕今晚奏章未處理殆盡,國事未了,恐不能陪伴愛妃了。”
婉妃盈盈拜倒,笑道:“陛下國事為重,臣妾理會的。臣妾先行告退,陛下也請早點休息才是呢。”
青帝微笑扶起婉妃,口中言道:“愛妃無需多禮。”遂又喚了個內侍送她迴婉清宮。
青帝孤立於院中,沉思許久,抬頭望月,卻見那一輪明月早已遠在天邊,隨時都有可能墮落。觀之良久,方喚了萬穆上前,道:“前麵帶路,朕要去冷秋苑。”
萬穆大驚,疑是錯聽,再三問道:“陛下要去哪裏?”
青帝麵不改色,道:“放聰明點,備上桂花酥餅、合意餅等點心,帶上菊花酒,你一個人伺候便成,莫驚動他人。”
萬穆聞得青帝如是說,方知他適才所言並不虛假,心裏思量片刻,忙躬身道:“奴才這就去準備。”
冷秋苑,如名所示,冷冷清清,淒淒戚戚。處於深宮角落,深上加深。深得已於漫漫十年中消匿,少有人提及。
明月不諳愁恨苦,隻要是照的到的地方,它便斜光穿戶。冷秋苑亦不例外。那一輪冷月,廖落星辰,獨照舊苑,枯藤衰草,披霜帶雪。
一女子立於窗前,凝視著萬瀉銀光,周身白衣,月光襯得孤身寒意,猶為淒冷。那雙蒼白如冰樣之手,緊緊握了一塊白玉雙龍環佩,佩下一束穗子,竟是金輝異常。
耳畔隱隱聞得腳步聲,鳳眼掠過一絲疑慮,旋即消逝,默立於原地,不移碎步,直至腳步聲於門外停住,一人走進房中,一人留至門外,虛掩了房門。房門已久年失修,剝落不堪,吱噶聲伴著腳步聲一陣,隨後一同消失。
青帝立於房中,眼前舊桌舊床舊帳,卻也一塵不染,極其潔淨。眼前之人素愛幹淨,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一身無塵,潔身自好,即使是身陷冷宮。
青帝一笑,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心下暗歎,悵情漸積,忽而目落於那環佩之上,神情瞬時僵住,臉色驟變,冷冷言道:“十年了,你竟還沒忘掉他。”
她緩緩轉身,輕紗半掩,鳳目平視青帝,平如明鏡,道:“今生今世,永不能忘。”隨後又慢慢輕解了麵上薄紗,露出了一張完美的臉,香培玉琢,脂粉未施,純色天然,冰清毓秀,氣質如秋菊,冷豔不可方物。
青帝怒極反笑,道:“果是癡情,應蕪湘,朕當時便低估你了。”
應蕪湘輕笑道:“陛下從來沒有估量過我,何來低估二字。”
“朕是沒有估量過你,朕估量誰都不會去估量你,可就是你,差點毀了朕的江山。”
青帝言語冷峭,輕輕道來,卻似刀劍剜入應蕪湘之心,她麵色微變,別過頭去,平平心神,眼瞼稍落,言道:“當年之事,無需再提。”
青帝冷笑一聲,驀然緊握了應蕪湘膚如凝脂般的玉手,將那環佩於她眼前晃動,咬牙說道:“朕卻不明白,是誰在提。”
應蕪湘隻覺手腕生疼,百般紮掙,竟是不能,蹙眉冷麵平視青帝,道:“陛下十年未見我,此來便是要與我敘舊不成。”
青帝聞言,默然片刻,終緩緩鬆手,不發一言,於桌前椅上坐下,心內悵然。
應蕪湘目視了手上那環宛然紅痕,緊握環佩之手微微抖動,恍惚間無話可說,索性也閉口不言。
屋內二人,一君一妃,一坐一立,舊時夫妻,今日分飛。一個瓊樓玉宇,金碧輝煌,一個甕牖桑樞,蓬門蓽戶。同一皇城,不同季節。世間萬事,終不能求一個全字,即使是夫妻,也有同床異夢之時,然於這份情來說,竟不能言誰是誰非,是對是錯。每人都是命運的棋子,都在演繹自己的故事,人生如棋局,是成是敗,由天注定,身陷棋局,無能為力。
房內一如死潭,全無生氣,殘燭一段,昏光滿屋,應蕪湘側立於青帝不遠處,抬高了手凝視掌中環佩,青帝亦是側麵而坐,窗外一道月光斜斜投來,那影便落在了壁牆之上,乍看之下,恰似美人抬手輕理帝王之發,溫情脈脈,相敬如賓,鸞鳳合鳴,鶼鰈情深。隻可惜,那終究是夢幻泡影,難以入世。
寂言良久,青帝啞聲言道:“將環佩與朕一觀罷。”
應蕪湘略微遲疑,將環佩遞了過去。那白玉環佩上,雙龍盤珠,遊戲自得,難舍難分。
青帝不由念起毓善宮中暗格裏的那塊如出一轍的環佩,黯然神傷。
一對環佩,同質同式,唯一的區分便在於佩中之珠,眼前的這塊環佩,赫然刻著一個“靖”字,然於暗格之中躺著的那塊,卻是另一個字——定。“定”終究不如“靖”,自己終究不如他,雖是一母同胞,雖是容貌相似,自己卻終也難替蕪湘心上之人。
都說緣分乃前世所修,今世所有,是自己前世所修不夠,還是他修的比自己多。如若前世便知今生結局如此,即使於佛前求上幾千年幾萬年,終也心甘情願。不為求別,隻求與她花前月下,共敘此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月光漸漸隱去,涼風吹入冷宮,青帝思緒須臾間煙雲即散,因果輪迴,難以自控,終是自己當年疏忽,種下孽因,換來孽果,自償其苦,無人能怨。
“陛下,夜深了,還請早點迴宮歇息罷。”
青帝未答,隻將手中環佩置於桌麵,沉思良久,方道:“朕今日帶了你愛吃的糕點,還有菊花酒,你便隨便吃點罷。今日……原也是你的生辰。”
應蕪湘淡然而道:“既如此多謝殿下,我身困冷宮十年,恐無福消受。”
青帝忽而惱從心來,驀的起身,言道:“朕想是在討好你不成。”
應蕪湘搖首道:“陛下多慮了。我已經十年不過壽誕了,今日亦是如此。”
青帝以手撣過桌麵,冷笑道:“你竟如此冥頑不靈,”頓了頓,頷首道:“好,朕也不自討沒趣了,朕這便迴宮,你好自為之。”言畢,轉身欲要離開,忽又住步,哼道:“與你那雙兒女一樣!果然是你所生,拜你所賜。”
應蕪湘聞言臉色驟變,難以自製,大叫一聲:“陛下!”
青帝止步。
應蕪湘複道:“她們也是你的親生骨肉。”
青帝揮袖道:“朕的骨肉甚多,竟沒有一個像她們一樣不知好歹,果是承了你的好性子。”
“陛下!”應蕪湘急急閃至青帝麵前,鳳眼含愁,似是懇求說道:“陛下,臣妾求你,如若她們肆意妄為,犯了大錯,也請你念在骨肉之情,莫與她們為難。父母恩怨,與孩子無關哪。”
青帝右手微動,臉若冰霜,道:“你不與朕為難,朕便萬事大吉了。”
應蕪湘星眸暗轉,自閃淚光,提裙跪地,目視了青帝龍靴,似是迴憶般言道:“陛下可否記得當日之約?”
青帝見她如此,心下不忍,欲要扶起,終也未動,自是聽她繼續言道:“臣妾居於冷秋苑已達十載,陛下答應過臣妾,隻要臣妾足不出門,亦不尋死,陛下便會好好待軒兒和晗兒,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可要守信才是。”
青帝見她跪於麵前,一張臉猶為淒楚,心內酸楚。
這張臉於自己而言,總是不可親近,初時以為她僅是出於孤傲之性,竟未料到她是心有所屬,不肯屈就。自己也是傻了如許多年,竟認為她自始自終便是自己的,後來方才大悟,眼前佳人如斯,卻是貌合神離,心不在焉。
這副麵情,這般下跪,仔細想來,也隻有兩次罷。一次是為靖王,她的心上之人,一次是為平南王,她的高堂之父,還有,便是這次,為了她的兒女。三次下跪,三次哀求,自己也便明白了,在眼前這個女子的心中,自己的地位是如此微不足道,甚至一文不值。既然如此,自己也便不再強求,隻是不知為何,亦不知從何時開始,心便從此空虛,落寞無限,無從說起。
長歎一聲,青帝右手微微上抬,於應蕪湘頸間悄然撫過,輕捋了幾縷發絲,捏於手中,烏絲依然,散而不聚,竟是十年來絲毫未變,隻是光澤略顯黯淡,想必是這十年不見天日才使得如此罷。
“蕪湘,靖王之死,與朕無關,朕當日亦求過先帝,隻是先帝心意已決,朕也無能為力。靖王畢竟也是朕的同胞弟弟,朕怎麽忍心加害於他。他的死,朕亦甚是心痛。怪隻怪,他不該謀奪太子之位,忤逆先帝。朕……朕也是無能為力……”青帝說到最後,自己也不知該如何說,隻好重複先前之語,直至無言。
應蕪湘哀怨的目光投至青帝握著烏絲的手,強忍悲淚,道:“臣妾不願提起這些。臣妾隻希望陛下能謹守當日之約,善待臣妾的一雙兒女。”
青帝聞言右手一抖,於刹那間覺寒意滿身,手溫漸漸下降,這幾縷發絲於自己而言,竟是如此難堪,狠狠甩了那烏發,道:“朕不會忘,你也最好記得,除了你方才所言,還有一點,你答應過朕,不再見軒兒晗兒。”
“臣妾永記於心。”
“如此最好。”
青帝不複看她,開門而出,往外走去,萬穆提了食盒,上前欲要開口,青帝沉臉道:“還提上來做什麽,你這奴才竟連觀風使舵都不會了嗎?!怪不得這麽多年了也都是瞧人眼色行事!”
萬穆驚的額頭滲冷汗,不知青帝在裏麵受了什麽氣,隻好默不作聲,提了食盒隨青帝往外走去。
走至苑門口,青帝迴身看了一眼食盒,歎道:“你送過去罷。就說朕已經走了。那些原是她最愛吃的。”
萬穆躬身道了聲是,急急往內走去。不一會,複又返迴,道:“陛下。”
青帝負手行至苑外,一麵走一麵問道:“她怎麽說?”
萬穆恭敬答道:“她還是什麽也沒說,隻是叫奴才帶話給陛下,請陛下莫忘了當年之約。”
青帝似笑非笑道:“她沒吃嗎?”萬穆答道:“她隻飲了一小杯菊花酒。”
青帝麵色不改,清風淡淡,言道:“她倒聰明。”
萬穆不敢迴聲。
青帝環視了周圍,夜幕已沉,微光不見,晚風拂過,吹麵稍涼,緊了緊衣襟,道:“走罷。”
青帝攜了婉妃之手,笑道:“愛妃累了一天,朕甚是心疼。愛妃且先迴宮安寢,朕今晚奏章未處理殆盡,國事未了,恐不能陪伴愛妃了。”
婉妃盈盈拜倒,笑道:“陛下國事為重,臣妾理會的。臣妾先行告退,陛下也請早點休息才是呢。”
青帝微笑扶起婉妃,口中言道:“愛妃無需多禮。”遂又喚了個內侍送她迴婉清宮。
青帝孤立於院中,沉思許久,抬頭望月,卻見那一輪明月早已遠在天邊,隨時都有可能墮落。觀之良久,方喚了萬穆上前,道:“前麵帶路,朕要去冷秋苑。”
萬穆大驚,疑是錯聽,再三問道:“陛下要去哪裏?”
青帝麵不改色,道:“放聰明點,備上桂花酥餅、合意餅等點心,帶上菊花酒,你一個人伺候便成,莫驚動他人。”
萬穆聞得青帝如是說,方知他適才所言並不虛假,心裏思量片刻,忙躬身道:“奴才這就去準備。”
冷秋苑,如名所示,冷冷清清,淒淒戚戚。處於深宮角落,深上加深。深得已於漫漫十年中消匿,少有人提及。
明月不諳愁恨苦,隻要是照的到的地方,它便斜光穿戶。冷秋苑亦不例外。那一輪冷月,廖落星辰,獨照舊苑,枯藤衰草,披霜帶雪。
一女子立於窗前,凝視著萬瀉銀光,周身白衣,月光襯得孤身寒意,猶為淒冷。那雙蒼白如冰樣之手,緊緊握了一塊白玉雙龍環佩,佩下一束穗子,竟是金輝異常。
耳畔隱隱聞得腳步聲,鳳眼掠過一絲疑慮,旋即消逝,默立於原地,不移碎步,直至腳步聲於門外停住,一人走進房中,一人留至門外,虛掩了房門。房門已久年失修,剝落不堪,吱噶聲伴著腳步聲一陣,隨後一同消失。
青帝立於房中,眼前舊桌舊床舊帳,卻也一塵不染,極其潔淨。眼前之人素愛幹淨,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一身無塵,潔身自好,即使是身陷冷宮。
青帝一笑,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心下暗歎,悵情漸積,忽而目落於那環佩之上,神情瞬時僵住,臉色驟變,冷冷言道:“十年了,你竟還沒忘掉他。”
她緩緩轉身,輕紗半掩,鳳目平視青帝,平如明鏡,道:“今生今世,永不能忘。”隨後又慢慢輕解了麵上薄紗,露出了一張完美的臉,香培玉琢,脂粉未施,純色天然,冰清毓秀,氣質如秋菊,冷豔不可方物。
青帝怒極反笑,道:“果是癡情,應蕪湘,朕當時便低估你了。”
應蕪湘輕笑道:“陛下從來沒有估量過我,何來低估二字。”
“朕是沒有估量過你,朕估量誰都不會去估量你,可就是你,差點毀了朕的江山。”
青帝言語冷峭,輕輕道來,卻似刀劍剜入應蕪湘之心,她麵色微變,別過頭去,平平心神,眼瞼稍落,言道:“當年之事,無需再提。”
青帝冷笑一聲,驀然緊握了應蕪湘膚如凝脂般的玉手,將那環佩於她眼前晃動,咬牙說道:“朕卻不明白,是誰在提。”
應蕪湘隻覺手腕生疼,百般紮掙,竟是不能,蹙眉冷麵平視青帝,道:“陛下十年未見我,此來便是要與我敘舊不成。”
青帝聞言,默然片刻,終緩緩鬆手,不發一言,於桌前椅上坐下,心內悵然。
應蕪湘目視了手上那環宛然紅痕,緊握環佩之手微微抖動,恍惚間無話可說,索性也閉口不言。
屋內二人,一君一妃,一坐一立,舊時夫妻,今日分飛。一個瓊樓玉宇,金碧輝煌,一個甕牖桑樞,蓬門蓽戶。同一皇城,不同季節。世間萬事,終不能求一個全字,即使是夫妻,也有同床異夢之時,然於這份情來說,竟不能言誰是誰非,是對是錯。每人都是命運的棋子,都在演繹自己的故事,人生如棋局,是成是敗,由天注定,身陷棋局,無能為力。
房內一如死潭,全無生氣,殘燭一段,昏光滿屋,應蕪湘側立於青帝不遠處,抬高了手凝視掌中環佩,青帝亦是側麵而坐,窗外一道月光斜斜投來,那影便落在了壁牆之上,乍看之下,恰似美人抬手輕理帝王之發,溫情脈脈,相敬如賓,鸞鳳合鳴,鶼鰈情深。隻可惜,那終究是夢幻泡影,難以入世。
寂言良久,青帝啞聲言道:“將環佩與朕一觀罷。”
應蕪湘略微遲疑,將環佩遞了過去。那白玉環佩上,雙龍盤珠,遊戲自得,難舍難分。
青帝不由念起毓善宮中暗格裏的那塊如出一轍的環佩,黯然神傷。
一對環佩,同質同式,唯一的區分便在於佩中之珠,眼前的這塊環佩,赫然刻著一個“靖”字,然於暗格之中躺著的那塊,卻是另一個字——定。“定”終究不如“靖”,自己終究不如他,雖是一母同胞,雖是容貌相似,自己卻終也難替蕪湘心上之人。
都說緣分乃前世所修,今世所有,是自己前世所修不夠,還是他修的比自己多。如若前世便知今生結局如此,即使於佛前求上幾千年幾萬年,終也心甘情願。不為求別,隻求與她花前月下,共敘此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月光漸漸隱去,涼風吹入冷宮,青帝思緒須臾間煙雲即散,因果輪迴,難以自控,終是自己當年疏忽,種下孽因,換來孽果,自償其苦,無人能怨。
“陛下,夜深了,還請早點迴宮歇息罷。”
青帝未答,隻將手中環佩置於桌麵,沉思良久,方道:“朕今日帶了你愛吃的糕點,還有菊花酒,你便隨便吃點罷。今日……原也是你的生辰。”
應蕪湘淡然而道:“既如此多謝殿下,我身困冷宮十年,恐無福消受。”
青帝忽而惱從心來,驀的起身,言道:“朕想是在討好你不成。”
應蕪湘搖首道:“陛下多慮了。我已經十年不過壽誕了,今日亦是如此。”
青帝以手撣過桌麵,冷笑道:“你竟如此冥頑不靈,”頓了頓,頷首道:“好,朕也不自討沒趣了,朕這便迴宮,你好自為之。”言畢,轉身欲要離開,忽又住步,哼道:“與你那雙兒女一樣!果然是你所生,拜你所賜。”
應蕪湘聞言臉色驟變,難以自製,大叫一聲:“陛下!”
青帝止步。
應蕪湘複道:“她們也是你的親生骨肉。”
青帝揮袖道:“朕的骨肉甚多,竟沒有一個像她們一樣不知好歹,果是承了你的好性子。”
“陛下!”應蕪湘急急閃至青帝麵前,鳳眼含愁,似是懇求說道:“陛下,臣妾求你,如若她們肆意妄為,犯了大錯,也請你念在骨肉之情,莫與她們為難。父母恩怨,與孩子無關哪。”
青帝右手微動,臉若冰霜,道:“你不與朕為難,朕便萬事大吉了。”
應蕪湘星眸暗轉,自閃淚光,提裙跪地,目視了青帝龍靴,似是迴憶般言道:“陛下可否記得當日之約?”
青帝見她如此,心下不忍,欲要扶起,終也未動,自是聽她繼續言道:“臣妾居於冷秋苑已達十載,陛下答應過臣妾,隻要臣妾足不出門,亦不尋死,陛下便會好好待軒兒和晗兒,陛下,你是一國之君,可要守信才是。”
青帝見她跪於麵前,一張臉猶為淒楚,心內酸楚。
這張臉於自己而言,總是不可親近,初時以為她僅是出於孤傲之性,竟未料到她是心有所屬,不肯屈就。自己也是傻了如許多年,竟認為她自始自終便是自己的,後來方才大悟,眼前佳人如斯,卻是貌合神離,心不在焉。
這副麵情,這般下跪,仔細想來,也隻有兩次罷。一次是為靖王,她的心上之人,一次是為平南王,她的高堂之父,還有,便是這次,為了她的兒女。三次下跪,三次哀求,自己也便明白了,在眼前這個女子的心中,自己的地位是如此微不足道,甚至一文不值。既然如此,自己也便不再強求,隻是不知為何,亦不知從何時開始,心便從此空虛,落寞無限,無從說起。
長歎一聲,青帝右手微微上抬,於應蕪湘頸間悄然撫過,輕捋了幾縷發絲,捏於手中,烏絲依然,散而不聚,竟是十年來絲毫未變,隻是光澤略顯黯淡,想必是這十年不見天日才使得如此罷。
“蕪湘,靖王之死,與朕無關,朕當日亦求過先帝,隻是先帝心意已決,朕也無能為力。靖王畢竟也是朕的同胞弟弟,朕怎麽忍心加害於他。他的死,朕亦甚是心痛。怪隻怪,他不該謀奪太子之位,忤逆先帝。朕……朕也是無能為力……”青帝說到最後,自己也不知該如何說,隻好重複先前之語,直至無言。
應蕪湘哀怨的目光投至青帝握著烏絲的手,強忍悲淚,道:“臣妾不願提起這些。臣妾隻希望陛下能謹守當日之約,善待臣妾的一雙兒女。”
青帝聞言右手一抖,於刹那間覺寒意滿身,手溫漸漸下降,這幾縷發絲於自己而言,竟是如此難堪,狠狠甩了那烏發,道:“朕不會忘,你也最好記得,除了你方才所言,還有一點,你答應過朕,不再見軒兒晗兒。”
“臣妾永記於心。”
“如此最好。”
青帝不複看她,開門而出,往外走去,萬穆提了食盒,上前欲要開口,青帝沉臉道:“還提上來做什麽,你這奴才竟連觀風使舵都不會了嗎?!怪不得這麽多年了也都是瞧人眼色行事!”
萬穆驚的額頭滲冷汗,不知青帝在裏麵受了什麽氣,隻好默不作聲,提了食盒隨青帝往外走去。
走至苑門口,青帝迴身看了一眼食盒,歎道:“你送過去罷。就說朕已經走了。那些原是她最愛吃的。”
萬穆躬身道了聲是,急急往內走去。不一會,複又返迴,道:“陛下。”
青帝負手行至苑外,一麵走一麵問道:“她怎麽說?”
萬穆恭敬答道:“她還是什麽也沒說,隻是叫奴才帶話給陛下,請陛下莫忘了當年之約。”
青帝似笑非笑道:“她沒吃嗎?”萬穆答道:“她隻飲了一小杯菊花酒。”
青帝麵色不改,清風淡淡,言道:“她倒聰明。”
萬穆不敢迴聲。
青帝環視了周圍,夜幕已沉,微光不見,晚風拂過,吹麵稍涼,緊了緊衣襟,道:“走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