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真的打了起來,春江火腿腸再次降價八分,陳誌城知道後,微微一笑,便讓趙凡跟著也降到八分,這一次就好好地陪他玩一玩。


    春江火腿腸降價八分,那是真賠錢賣的,而陳誌城也降價八分,則還要賺一分兩分的,因為他們的成本不一樣。


    先是運輸成本,春江火腿腸就高於太多多火腿腸,其次生產成本,太多多火腿腸也低於春江火腿腸,春江火腿腸現在還用進口的pvdc塑料薄膜,而太多多火腿腸用的全部是自己生產的塑料薄膜,這樣一來,生產成本就降下來了。


    同樣降價八分,一方成本低,一方成本高,誰能堅持到最後?肯定是成本低的一方啊。


    任來風也的確有魄力,這種價格戰,他居然能堅持了半個多月,半個月後,他再次撐不住勁了,因為他也發現這個問題了,塑料薄膜對他們兩家太重要了,陳誌城有這個殺手鐧,他想通過打價格打敗陳誌城太難了。


    一想到此,任來風身上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再戀戰,趕緊偃旗息鼓,鳴金收兵,從齊東省市場铩羽而歸。


    因為他要總結教訓,跟陳誌城一樣,抓緊引進pvdc的生產技術,補上這個短板,不然早晚都競爭不過陳誌城。


    初次與太多多火腿腸的交手,以春江火腿腸的失敗而告終,但是任來風並沒有罷休,他遲早要卷土重來,因為火腿腸銷售這個市場,誰能占的市場大一些,誰就能一枝獨秀,多賺一些錢,而如果不思進取,市場讓對手給占了,他們的市場就會慢慢萎縮。


    他好不容易發明了大漢第一根火腿腸,總不能敗在別人的手下。雖然進攻齊東市場失利,但是春江火腿腸在全國其他地方還是逐步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市場。


    隻是它占據的份額要遠遠低於太多多火腿腸,畢竟太多多火腿腸已經在全國各地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它再想進入,需要時間,也有一些難度。


    但還是那句話,消費者總是喜新厭舊的,有新的火腿腸冒出來,總是有人想去嚐試一下,換換口味。


    再加上,任來風確實很拚,慢慢就占據一些市場了。


    隻有齊東省這個大本營,它無法占據,敗退了下來。


    陳誌城自知此時沒法完全不讓春江火腿腸占領市場,而且競爭對手的存在也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如果沒了競爭對手,反而會懈怠,公司的職工也沒有緊迫感,那樣對發展並沒什麽好處。


    說一說這就到了年底,經過與春江火腿腸的幾番較量,李占軍和趙凡二人也算是知道陳誌城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了。


    想一想跟陳誌城相比,在企業經營和市場競爭方麵確實不是陳誌城的對手,而且在省城期間,他擅自作決定搞免費試吃活動,迴公司後,陳誌城在總經理辦公會上提到了這個問題,讓他很沒臉麵。


    為此,李占軍迴來後不久,向縣裏申請調離太多多食品公司,縣裏征求了陳誌城的意見,陳誌城沒作挽留,最後李占軍就調離太多多食品公司,去了商業局擔任副局長。


    安排的還算不錯,李占軍心裏很滿意,隻是一到商業局,工資待遇大為降低,雖然這早在他預期之內,可真出現這種情況了,他心裏頭多少有些失落。


    但不管怎樣,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多說什麽了。


    李占軍調離太多多食品公司後,縣裏安排樊家民進入太多多食品公司董事會,並成為副總經理,這個征求了陳誌城的意見,陳誌城同意,沒有反對這一安排。


    但在安排樊家民的同時,陳誌城建議將高佃國提拔為總經理助理,要說安排總經理助理,公司董事會決定就可以了,然而還是告知縣裏頭一聲為好,李文賢也理解此時的情況,沒作什麽抱怨。


    提拔高佃國為總經理助理,這讓公司裏的職工很是羨慕,高佃國升遷的速度也太快了,然而這是高佃國幹出來的,高佃國不善交際,從不去走後門,拉關係,他跟陳誌城之間沒什麽私交,陳誌城的家裏,他從來沒有去過,然而就是這樣,陳誌城提拔他擔任總經理助理,他心裏頭能不感激涕零嗎?


    陳誌城需要高佃國這樣實實在在幹活的人,而是不喜歡那種整天不幹事,卻一心想投機鑽營的人,在國營廠子裏,或許這種人吃香,但是在合資公司裏,這種情況還是少來。


    把老實人高佃國提拔起來,就能樹立起正確的用人導向,讓公司的其他職工努力工作,公司才能不斷發展進步。


    趙凡因為一心想呆在省城,免費試吃的活動又不是他決定的,陳誌城便放他一馬,讓他繼續呆在省城。


    其實他跟李占軍從心裏上來說是漸行漸遠了,隻是因為之前的交情,他沒辦法完全與他斷絕關係,李占軍調到商業局擔任副局長,在他看來,仕途上也沒什麽大進展了,而他比不得李占軍,不可能調到哪個局擔任副局長,因而不如呆在公司裏頭多賺一些錢,還能想辦法把老婆孩子弄到省城,成為省城的人。


    趙凡雖然搞市場競爭能力差了一點,但是做事情還是比較仔細認真的,而且他在省城呆久了,各方麵的關係也熟悉了一些,再換人,需要重新開始,不如讓他繼續呆在省城為公司工作。


    陳誌城一想到公司裏頭缺少人才,心裏麵就覺得這樣下去不利於發展,按說公司現在不小了,應當能吸引到人才,可是僵化的人事製度,讓他招不到人才。


    別說是本科生了,就是專科生都未必願意到他們公司來,學校裏的學生根本不看你給他們多少待遇,而是看你能不能給他們一個正式的編製,縣裏頭為了促進公司發展,也同意給他們編製,然而小縣城又太小,專科生本科生都不願意來,唯一願意來的,隻有那些迴到縣城的中專生。


    中專生也不錯了,可中專生進來之前,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是不是還有更好的去處,比如政府機關,如果政府機關要他們,他們就不來公司了。


    想起後世的互聯網公司博士如雲,大能如過江之鯽,陳誌城隻能說生不逢時也,此時,民營企業想招研究生博士生,那幾乎是癡心妄想,人才全部呆在體製內,便製約了經濟活力,而到了後世,這種情況就大為改觀了。


    真正的市場競爭其實就是人才之爭,如果在人才爭奪戰中敗下陣來,那麽即使公司一時十分興旺,也避免不了日後的衰敗。


    “我們要送一批職工去大學進修,包括技術的、銷售的,我們都要讓他們去進修,進修好了,將來讓他們挑大梁,你們看呢?”陳誌城召開總經理辦公會的時候就向王學忠樊家民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李文賢說:“我發現一個問題,你們這邊工人文化素質比較低,我有時跟他們打交道,感覺十分困難,他們都沒有上過大學嗎?”


    聽了他這話,王學忠都低了頭,他也沒上過大學啊,大學生怎麽會來小縣城?廠領導當中,現在隻有樊家民原來在省城呆過,以前上過大學,陳誌城可是小學都沒畢業。


    樊家民看了李文賢一眼說:“雖然他們文化素質低,但是工作很認真負責,有些工作,不需要上過大學才能幹。”


    李文賢說:“是啊,可是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以後會影響到公司發展。”


    陳誌城聽了他們的話說:“這個我們就不要討論了,想辦法聯係一些大學,把他們送過去培訓培訓,比如高佃國,讓老高帶人去培訓一下。”


    高佃國現在是總經理助理,因而也參了會,聽了這話,他點了點頭,沒說話,他心裏麵也想著去學習學習。


    “我們要提出一個口號,從明年開始,一年要至少要引進十名本科生,一名研究生,往後,博士生我們也要引進,公司要想保持競爭力,沒有人才絕對不行,有人可能會問,要博士生研究生有什麽用?他們能到車間幹活嗎?錯了,我們引進他們過來,不是要讓他們去幹體力活,而是要讓他們搞研發,企業不搞研發,它就是一個二道販子,跟小商小販沒什麽區別,明白嗎?”


    陳誌城一向他們說這話,王學忠和樊家民都很愕然,一年想引進十名本科生,一名研究生,這可能嗎?人家憑什麽願意到他們這裏工作?他們這裏隻是小縣城,人家要去,至少要去江臨市,而不會到東林這種小縣城。


    至於說搞研發,在他們的心裏頭,覺得那應當是研究所的事,哪裏是企業的事,更是難以理解。


    李文賢坐在旁邊聽了,也沒說話,香江那邊也不太重視搞研發,香江的商業氣息太重,但是科研氛圍不高,對這方麵不太感興趣。


    陳誌城隻是提出了這個建議,等明年,去大學裏招人,相比起國家單位,能吸引到他們的便是薪水了,給他們很高的薪水,看是否能招到人。


    這就到了一九九零的元旦,一年就結束了,但大家習慣於到陰曆年底才進行工作總結,因而此時正是忙著的時候。


    縣食品廠此時已經煥發了生機,引進了生產設備後,產品質量提高了,跟黃江市食品廠生產的食品有的一拚。


    銷售渠道也很好,效益已經超過之前最好年份的兩倍,樊家民看到後,便自感水平有限,以前效益好的時候,他還沾沾自喜,現在一對比,差遠了。


    真的是沒什麽可說的了,佩服陳誌城吧,以後不要再看不起人家了。


    一看食品廠效益變的這般好,於相國高興壞了,就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對他說:“誌城,食品廠讓你給盤活了,還有一個廠子,現在半死不活的,你能不能再把它給盤活?”


    陳誌城問:“又是哪個廠子?我現在是不是成收破爛的了?”


    於相國笑道:“沒有了,它就是我們縣的酒廠,現在酒賣不動了,廠長老尹年齡大了,經營不善,馬上要倒閉了,我想如果交給你,你能不能讓它再起死迴生?”


    陳誌城一聽這話,忙連連擺手道:“縣長,得了吧,之前食品廠我都不想接,現在又讓我接酒廠,酒跟我們不搭嘎,我搞不了。”


    於相國道:“怎麽不搭嘎?你們是食品公司,酒說起來也是食品,對不對?都是一樣的。”


    陳誌城道:“酒能算的上是食品嗎?縣長您這說法不對。”


    於相國急道:“怎麽不對,每次舉辦糖酒博覽會,裏麵全部是一些食品,都屬於輕工業,你們是一家,誌城,你就別推辭了,你來接手吧。”


    陳誌城尋思一下,看了看於相國道:“縣長,我對酒沒有過研究,雖然我們經常喝酒,可我對酒不熟悉啊,我搞不了這東西。”


    “你不用熟悉嘛,縣裏看重的是你的經營能力,又不是讓你當工程師,如果你願意接手,我們商量出一個接手的法子,你看行不行?”於相國看著他說。


    陳誌城想了想問:“現在酒廠為什麽不行了?”


    於相國道:“蒼莽縣那邊生產的莽酒很暢銷,我們比不上他們,再加上尹應民經營不善,這不就不行了嗎?原來我覺得我們生產的酒挺好的,可就是賣不出去,你主意多,幫一幫縣裏吧。”


    陳誌城思考半天說:“我分身無術,一個人哪有那麽多的精力,到時候,我未必就能經營的好。”


    陳誌城現在考慮的很對,雖然企業搞多元化經營,能分散經營風險,可也會導致主業精力不足,最後各個行業都沒有做好,反而會導致企業出現問題。


    政府機關看到你企業經營好,便認為你無所不能,就想讓你把那些差的企業全部給包攬下來,以便扭虧為贏,雖然這種信任也是很難得,但實在是分散他的精力。


    “縣長,這是我最後一次答應你收破爛了,以後不要再讓我這麽幹了,除非我覺得需要收購一些企業,不然,我精力真的不夠用,反而會害了企業自身。”陳誌城誠懇地對於相國說。


    於相國道:“誌城,你放心吧,這是最後一次了,拜托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貂並收藏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