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兒,於相國突然說:“要不這樣吧,我們不能讓人家吃虧,我讓縣化工廠拿出五百萬參與合作,這樣,加起來我們也是兩千萬了,然後,再多加一點,就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了吧?”


    於相國一說這話,陳誌城尋思尋思,覺得這樣也行,相當於是四家入股,於相國對於什麽投票權不太懂,也不放心,還是實打實的股份踏實。


    陳誌城聽了,就點頭同意,迴頭再跟黃超瓊講一講。


    而至於他成立私營公司的事,於相國思忖半天,把工商局長給找了過來,問一問政策方麵的問題。


    工商局長告訴他,現在個人成立私營企業是可以的了,而且國家現在正鼓勵個人成立公司,如果他想成立公司,工商局可以提供幫助。


    得知是這個情況,於相國就同意了,隻是成立什麽公司呢?陳誌城看了,現在私營企業暫行條例規定,私營企業的經營範圍隻能是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和科技諮詢業等行業,而他現在想成立一家投資公司,專門用來投資,然而這不在規定的營業範圍之內,而且明確規定私營企業不得從事軍工和金融業等禁止經營的行業。


    投資公司嚴格來說也屬於金融業的一種,這太超前了,工商局肯定不會給批的,但注冊經營其它行業,他也沒有什麽設備設施,公然成立皮包公司,這就有點打擦邊球了,他不想讓別人背後挑他的毛病,想來想去,隻有科技諮詢業注冊起來簡單一些。


    諮詢諮詢,隻要有幾間辦公室,再招來一些工作人員,就符合公司注冊的生產條件了,然後以科技諮詢的名義與黃超瓊和肉聯廠一起合作,就可以了。


    陳誌城心想自己真是一個天才,互聯網時代還沒有來臨,就跟科技沾上邊了,不錯,不錯。


    想好之後,他就開始注冊公司,借用了縣科委辦公樓下麵的一層門麵,然後拉著縣科委裏頭幾個麵臨退休的老頭,讓他們到公司充當職員,給他們每月發一點補助,把五十萬的注冊資金打到公司帳戶,公司就正式成立了。


    這五十萬的注冊資本是他自己的錢,他之前手裏頭有七十萬,交完這五十萬,還有二十萬呢。


    他給公司起了一個名字,叫太多多科技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隻有兩個人,一個是他,一個是馬春燕,公司股東至少兩人,但不得超過三十人,這是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對私營企業發展的限製。


    而他讓馬春燕作為法定代表人,他隻在幕後就行了。


    此外,他還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太多多火腿腸商標的使用問題,這火腿腸的名字是他起的,最初也是他用的太多多這三個字,現在相當於是免費給肉聯廠用,可以不給他使用費,但是必須明確他擁有太多多火腿腸的商標權。


    不然,將來這裏麵的事情就說不清,萬一將來出現糾紛,他這個太多多科技諮詢公司恐怕也不能使用太多多三個字了。


    好在現在人們商標意識不強,根本不懂商標有什麽作用,它的價值在哪裏,他就跟肉聯廠簽訂了一份協議,王學忠和李占軍他們都知道,他們在上麵也簽了字,大意是,太多多三個字是他所原創,這確實是他原創,現在授予給廠裏使用,注冊商標後,商標的使用權歸廠裏,但商標權本身歸他所有。


    此時,他還沒有注冊太多多火腿腸這個商標,如果任來風聰明的話,他搶注了太多多商標,他就麻煩了,然而現在誰有那麽聰明,知道商標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別說是他這樣不知名的商標,就是國內的馳名商標,也未必有人看的上眼。


    他立刻以太多多科技諮詢公司的名義去注冊了太多多火腿腸的商標,然後跟廠裏簽訂協議,讓廠裏使用,使用權歸廠裏,他不收一分錢的使用費。


    王學忠和李占軍等人對他的這種操作,一點兒也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麽作用,隻覺得隻要廠裏能繼續生產太多多火腿腸就行了,其它的想那麽多幹什麽?


    公司成立好,商標權確定好,他再參與合作投資,心裏就踏實了,萬一將來出現什麽問題,他隻要收迴太多多火腿腸商標的使用權,廠子就要陷入癱瘓,廠子就無法離開他而生存。


    一切準備好之後,三方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黃超瓊借給他的五百萬元資金也已到位,然後四家單位共同注資四千一百萬元,成立了東林縣太多多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注冊資本四千一百萬元。


    公司一成立,立刻轟動全地區,因為全地區還沒有這麽大的食品加工企業,正式成立那天,於相國把地區行署的專員都給請來了,為公司的開業典禮剪彩。


    公司先成立了董事會,董事會的董事長一職由他擔任,因為縣裏的股份多,董事長一職肯定由縣裏指派人擔任,他作為肉聯廠廠長,董事長一職非他莫屬。


    而副董事長一職則由黃超瓊指派,指派是誰呢,就是她從香江帶過來的一個人,一個胖胖的香江人,作為副董事長的人選。


    而總經理一職暫時由陳誌城兼任,黃超瓊也放心他,縣裏頭更不用說了。


    公司的基本框架建好之後,就正式開業,地區行署專員在開業儀式作了重要講話,於相國主持開業儀式,太多多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不但是東林縣的第一家外資企業,也是江臨地區的第一家外資企業,地區和縣裏共同重視這件事,就是很自然的了。


    陳誌城代表公司也發了言,黃超瓊沒有講話,她不習慣這種講話,她隻要過來投資就可以了。


    廠裏的職工也出席了開業儀式,看著這一熱鬧的景象,他們不知以後會是什麽情況,說起來他們的心裏是忐忑的,因為之前是全民所有製企業,現在突然變成了合資企業,這是咋迴事呢?


    八十年代隻要沾上外資合資的名頭,在外人看來,無疑都是十分高大上的,不說是八十代了,就是到了九十年代,甚至是到新世紀初,如果知道這家企業是合資的,甚至是外商獨資的,哪個不高看一眼?


    在新世紀之初,改革陣痛最大的那個時代,國企效益不好,工人下崗,機關單位工資特別低,這個時候,哪裏才是工資待遇最好的地方,那就是外企,外企成了當時優秀人才的聚集地。


    因而廠裏的職工一方麵對成為合資企業的工人,感到有一絲絲小自豪,但同時又擔心自己的身份將來會不會變,他們還算是國家幹部和工人嗎?


    私下裏有人去問縣經委的幹部,縣經委的幹部就告訴他們,當然還是國家幹部和工人,讓他們不要擔心,該幹嘛還幹嘛。


    知道是這樣的情況之後才放了心,身份比什麽都重要,寧可不賺錢,也不能丟了身份,有的人心裏不踏實,為此托關係走後門調出了肉聯廠,去了食品廠。


    陳誌城接到了他們的調令通知,皺著眉頭想了想,沒說什麽,直接大筆一揮就同意了,願意留就留,不願意留,還能硬讓他們在廠裏幹不成?


    而讓他想不到的是,生產科長張海也調走了,調到縣商業局當科長去了。


    張海過來向他告別時,心裏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廠長,我走了,在肉聯廠幹了這麽多年,產生感情了,但現在組織上把我調到了商業局,我心裏舍不得離開,但不得不服從組織安排啊。”


    張海的聲音非常宏亮,陳誌城看了看他,說:“那你要服從組織安排,我可不敢強留你。”


    張海高興地道:“我真希望繼續在廠裏幹啊。”


    胡說八道,你要想在廠裏幹,還會這麽高興?陳誌城心裏暗罵一聲,敷衍幾句,張海便走了。


    好走不送,想跟著他賺錢的,就留下,不願意賺錢的,滾蛋,就這麽簡單。


    就在張海離開廠子的第三天,黃超瓊派來的副董事長香江人李文賢向他遞交了一份工作報告,在報告中提出,當前肉聯廠管理不是很規範,需要加強管理,比如加強門禁製度,出入廠區要有門禁,不能隨便進出廠區。


    不得不說,此時香江人在管理上還是有一套辦法的,雖然他原來也知道要如此管理,但是他沒有管的這麽細,隻是要求大家不要往家裏拿東西,沒有設立門禁製度,發放職工工牌。


    另外,他不習慣原來廠裏頭叫什麽科長主任,建議設立課或者部進行管理,大的科室轉變成部,比如生產科變成生產部,設經理一名,而小的科室變成課,科長變成課長,這是香江那邊的說法。


    陳誌城聽了,覺得他提的建議很好,可萬一職工們不接受怎麽辦?你要入鄉隨俗啊,不能凡事都按你的要求來啊。


    然而李文賢挺固執己見,認為必須這麽做,否則他就向黃超瓊匯報,離開這裏,不在這裏幹了。


    有錢就是大爺,他隻所以敢這麽橫,無疑是因為他是資方,代表著黃超瓊,而黃超瓊有錢,內地現在又沒錢,瞧不上內地人。


    陳誌城心裏想了想,有心想收拾他,讓他滾蛋,可剛成立合資公司,就搞的一地雞毛,有點不太好,而且李文賢提的建議對內地來說,確實有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之感,企業就是企業,幹嘛要出現什麽科長主任啊?叫經理廠長倒沒什麽,但科長主任叫起來,讓人覺得這不是企業,而是機關。


    實際上它跟機關真差不多,計劃經濟的產物,都叫習慣了,如果職工們不反對,他說的這一套,倒可以推行。


    此時,公司的管理架構是這樣的,陳誌城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文賢是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王學忠和李占軍兩人成了董事,此外,縣化工廠也派來了一個人擔任董事,同時,王學忠仍擔任黨支部書記,李占軍則兼任副總經理,趙凡等幾個副廠長隻出任總經理助理,因為不需要這麽多的副總經理。


    董事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重大事項必須經董事會研究之後才能實施,而總經理則是具體執行機構,負責具體的生產經營。


    董事會是根據股份占比多少而設立的,代表著股東的利益,而總經理等人則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經董事會人員協商產生的,縣裏頭想多設幾個副總經理,但李文賢不同意,隻同意設立兩名副總經理,他一名,李占軍一名,其他的就不要設了。


    黃超瓊占了近一半的股份,而且縣裏頭不好得罪黃超瓊這樣的港商,因而隻好同意,但如果不設副總經理趙凡幾個副廠長不好安排,最後協商確定,讓他們擔任總經理助理,不是副總經理,相當於副總經理了。


    內地就是這樣一個基本國情,考慮人事的問題多,不純粹考慮生產經營,經過他從中協調,李文賢總算同意。


    李文賢身材矮胖,有時候讓人覺得他笑容可掬,可沒想到他會這麽嚴格,原來認為陳誌城就夠嚴格的了,現在看來,那是小巫見大巫,要說他嚴格沒有錯,但是他的這種嚴格裏頭,有著一種對內地人的不信任,或者說是瞧不起。


    這天,他去生產車間視察,突然發現有人把掉在地上的物品撿起來直接放進了生產線上,沒有嚴格按照車間衛生規定操作,他走過去,馬上嗬斥道:“你在幹什麽?你叫什麽名字?”


    那人給嚇了一跳,哆嗦著道:“我叫陳月蛾。”


    沒想到的是,這個違規的工人是陳誌城的二丫姐,二丫姐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做出了不衛生生產的事,李文賢哪知道她是陳誌城的二姐,直接說道:“你不用幹了,出來。”


    李文賢就把二丫姐給叫了出去,二丫姐也知道這個香江人厲害,同時又擔心這事讓陳誌城知道,又會說她,便小心翼翼地跟在李文賢的後麵,期望罵她幾句就算了,誰知情況根本不像她所想的那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貂並收藏重生從承包殺豬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