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攻城,高俊最依賴的兵器就是火炮,但是眼下河北治安還不甚穩定,陸路交通經常遭到小隊潰兵的堵截,而且這堆沉重的火炮從陸路運輸也相當麻煩,因此高俊一直希望能夠疏浚河道,通過運河把那些重達數千斤的鐵將軍們送到中都城下。
何誌也目前正在負責後方的一切後勤調理,把光軍需要的火炮送往前線自然也是任務之一,這同樣也讓他為難。光軍通常使用的兩體式炮車在路上損害很高,從一個州到下一個州就基本報廢,如此運輸的成本實在難以想象,而根據估算,想要實現對中都的高強度打擊,大口徑火炮也需要有八十門以上。
因此,早在去年年底漳河戰役結束之後,光軍就開始討論疏浚河道,利用運河水路運送糧草和炮車的事情。眼下,從根據地重鎮大名府到中都之間的運河河路已經基本淤塞,光軍派出的材官隊通過多輪偵查,至少確定了一路上有六十多段船隻難以通行的地帶。
僅憑光軍自己的人力物力,想要清淤是十分困難的,但是光軍有巨大的隱形財富,那就是高俊個人較強的政治信譽以及光軍商業機關的雄厚實力。在此基礎上,他們可以聯動運河兩岸的居民幫助清淤,簽訂一個複雜的商業框架,用大河未來的商業利益來補償大家。
蒙古人統治下的河北也並不是無人區,盡管不少大商人因為依附蒙古貴族而被打成了反動派,被徹底消滅,但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地方豪強躲過了這一輪打擊,他們在不安的等待新政府對他們的處置。所以當他們得知,根據地的商業機關要跟他們合作時,心情可想而知。
流泉院的鄭迎負責主導這次談判,當年的廚子現如今已經變成了意氣風發的大商人,這次談判他醞釀了很久,可謂是誌在必得。
阿紅到現在也隻能算是流泉院裏的新人,但是卻能夠在鄭迎身邊工作,即便如此,在這次談判中,她才真正理解鄭迎現在在根據地內是什麽地位,與他談判的對象都是各州縣的頭麵人物,有大商團的領袖,當初地位絕對不在殷有禎之下,個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他們的商船在運河上掛著大金尚書省的牌子往來橫行。再就是地廣千裏的各路豪強,這些人僮仆或百或千,甚至足以自己武裝一支小軍隊。
但是這些人見到鄭迎的時候,全都屏息縮手,低聲下氣,仿佛要進行的不是談判,而是主子對奴仆的吩咐而已。
說實話,鄭迎的穿著可有點對不起他的身份,帶有很明顯的根據地式的簡樸。也就是製服化傾向,他的右臂居然還帶著根據地袖標,這東西看上去顯得有些滑稽,可是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敢多看兩眼。鄭迎連續兩次命他們坐下,這幫人才各自拾一條凳子,淺淺的坐了。
“各位,之前的事情根據地可以翻篇,你們對人民犯下的罪行究竟應該怎麽看待,取決於如今你們是否有真誠的懺悔的態度,為根據地的事業作出貢獻。
我知道,你們不是多麽真心實意的想要趕跑蒙古人,但你們要知道,全河北、全中國數千萬百姓想,而我們站在他們這邊,你們要是敢反抗,就要被立刻撕扯得粉碎。我們的事業是高尚的,正義的,必將勝利的,此刻,這一正義的事業需要你們幫助,我希望你們心懷感激的奉獻。”
阿紅以前從來沒聽鄭迎說過這種話,驚訝的瞪大眼睛,這種強詞奪理的話,眼前這幫人真生氣起來,她可是要害怕的。
“鄭都監所言,實在是至理,我等豈敢不從?高元帥手提三尺劍,身披堅執銳…………”
為首之人還沒說完,鄭迎就打斷了他的話:“好了,不要說這些話了,我們不妨都真誠一些。眼下為了徹底趕走蒙古人,實現解放的偉大事業,我們必須把糧草和火炮以低廉的成本運到中都去,為此必須疏浚運河。我們想要征發沿河的數十萬百姓,根據地機關已經挑了150名幹部負責此事,但是組織力量仍顯不足,所以需要你們協助,組織各地民眾幫忙,同時還要你們拿出一部分財富來支持工作開支,我們也並不是白拿,所有參與工作的人員都會領到工資,與此之外,等到河流疏浚之後,天下太平,商旅必然重新振興,大河河運的往來利潤,可以給予你們10~15年的分成。”
所有的人麵麵相覷,似乎想要多詢問一些細節,但是鄭迎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所以我們要在各州尋找1~2位有誠意的代理人,這是相應的代理契約。在場諸位都符合我們所需的基本資格,我也希望各位多考慮考慮自己應該怎麽為人民贖罪,而不是整日隻想著金錢利潤。全國的解放就在眼前,新世界就在我們麵前,大家應該竭力歡迎。”
這下子大家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了,每個州隻有那麽一點的名額,萬一落選了,還不知道是怎樣呢。
整場談判僅進行了不到二十分鍾,數百萬元的交易就算結束,阿紅在後麵看的從腳跟生出一股涼氣:天哪,二十分鍾,幾百萬的生意,這哪是人幹的事情!
在她眼中,這鄭迎已經不再是凡人了。說是個財神爺也不為過。
不過鄭迎是想不到身後的小女員工對自己評價如此高的,雖然得意,但是他也清楚,這麽順利的完成與河北豪強的合作,根本上還是借助光軍的威名,背後仰仗著高元帥何先生兩座大山。而直接原因則是流泉院工作人員早就事前做了細致的調查,能選來的人大多數還是略微像個人樣,能讓光軍有一點兒合作挽救意願的。光鄭迎知道的,吳橋那邊就有一位喬老爺,在家中行四,以往跟著嚴實為非作歹,現在願意散盡家財為光軍疏浚一段運河,隻求生路,但是對他的審判令已經在路上了。
善惡到頭終有報,無非來早與來遲,上天給予惡人的懲罰太少太晚,要是仗義執言的人被人暗害之後埋在跑道下麵十幾年,現在才被大白天下,然後不疼不癢處理幾個白手套,那還叫什麽正義呢?
沒有辦法,高元帥隻好領著全山東全河北的貧苦百姓來替蒼天伸張正義,討還公道了。一想到這個,當初因為妻子貌美而被陷害,在獄中打斷了十根手指的鄭迎就感到當年的傷口還有點微微發痛,他習慣性的吸了一下自己的食指,突然感到滿心的痛快。
何誌也目前正在負責後方的一切後勤調理,把光軍需要的火炮送往前線自然也是任務之一,這同樣也讓他為難。光軍通常使用的兩體式炮車在路上損害很高,從一個州到下一個州就基本報廢,如此運輸的成本實在難以想象,而根據估算,想要實現對中都的高強度打擊,大口徑火炮也需要有八十門以上。
因此,早在去年年底漳河戰役結束之後,光軍就開始討論疏浚河道,利用運河水路運送糧草和炮車的事情。眼下,從根據地重鎮大名府到中都之間的運河河路已經基本淤塞,光軍派出的材官隊通過多輪偵查,至少確定了一路上有六十多段船隻難以通行的地帶。
僅憑光軍自己的人力物力,想要清淤是十分困難的,但是光軍有巨大的隱形財富,那就是高俊個人較強的政治信譽以及光軍商業機關的雄厚實力。在此基礎上,他們可以聯動運河兩岸的居民幫助清淤,簽訂一個複雜的商業框架,用大河未來的商業利益來補償大家。
蒙古人統治下的河北也並不是無人區,盡管不少大商人因為依附蒙古貴族而被打成了反動派,被徹底消滅,但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地方豪強躲過了這一輪打擊,他們在不安的等待新政府對他們的處置。所以當他們得知,根據地的商業機關要跟他們合作時,心情可想而知。
流泉院的鄭迎負責主導這次談判,當年的廚子現如今已經變成了意氣風發的大商人,這次談判他醞釀了很久,可謂是誌在必得。
阿紅到現在也隻能算是流泉院裏的新人,但是卻能夠在鄭迎身邊工作,即便如此,在這次談判中,她才真正理解鄭迎現在在根據地內是什麽地位,與他談判的對象都是各州縣的頭麵人物,有大商團的領袖,當初地位絕對不在殷有禎之下,個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他們的商船在運河上掛著大金尚書省的牌子往來橫行。再就是地廣千裏的各路豪強,這些人僮仆或百或千,甚至足以自己武裝一支小軍隊。
但是這些人見到鄭迎的時候,全都屏息縮手,低聲下氣,仿佛要進行的不是談判,而是主子對奴仆的吩咐而已。
說實話,鄭迎的穿著可有點對不起他的身份,帶有很明顯的根據地式的簡樸。也就是製服化傾向,他的右臂居然還帶著根據地袖標,這東西看上去顯得有些滑稽,可是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敢多看兩眼。鄭迎連續兩次命他們坐下,這幫人才各自拾一條凳子,淺淺的坐了。
“各位,之前的事情根據地可以翻篇,你們對人民犯下的罪行究竟應該怎麽看待,取決於如今你們是否有真誠的懺悔的態度,為根據地的事業作出貢獻。
我知道,你們不是多麽真心實意的想要趕跑蒙古人,但你們要知道,全河北、全中國數千萬百姓想,而我們站在他們這邊,你們要是敢反抗,就要被立刻撕扯得粉碎。我們的事業是高尚的,正義的,必將勝利的,此刻,這一正義的事業需要你們幫助,我希望你們心懷感激的奉獻。”
阿紅以前從來沒聽鄭迎說過這種話,驚訝的瞪大眼睛,這種強詞奪理的話,眼前這幫人真生氣起來,她可是要害怕的。
“鄭都監所言,實在是至理,我等豈敢不從?高元帥手提三尺劍,身披堅執銳…………”
為首之人還沒說完,鄭迎就打斷了他的話:“好了,不要說這些話了,我們不妨都真誠一些。眼下為了徹底趕走蒙古人,實現解放的偉大事業,我們必須把糧草和火炮以低廉的成本運到中都去,為此必須疏浚運河。我們想要征發沿河的數十萬百姓,根據地機關已經挑了150名幹部負責此事,但是組織力量仍顯不足,所以需要你們協助,組織各地民眾幫忙,同時還要你們拿出一部分財富來支持工作開支,我們也並不是白拿,所有參與工作的人員都會領到工資,與此之外,等到河流疏浚之後,天下太平,商旅必然重新振興,大河河運的往來利潤,可以給予你們10~15年的分成。”
所有的人麵麵相覷,似乎想要多詢問一些細節,但是鄭迎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所以我們要在各州尋找1~2位有誠意的代理人,這是相應的代理契約。在場諸位都符合我們所需的基本資格,我也希望各位多考慮考慮自己應該怎麽為人民贖罪,而不是整日隻想著金錢利潤。全國的解放就在眼前,新世界就在我們麵前,大家應該竭力歡迎。”
這下子大家連討論的機會都沒有了,每個州隻有那麽一點的名額,萬一落選了,還不知道是怎樣呢。
整場談判僅進行了不到二十分鍾,數百萬元的交易就算結束,阿紅在後麵看的從腳跟生出一股涼氣:天哪,二十分鍾,幾百萬的生意,這哪是人幹的事情!
在她眼中,這鄭迎已經不再是凡人了。說是個財神爺也不為過。
不過鄭迎是想不到身後的小女員工對自己評價如此高的,雖然得意,但是他也清楚,這麽順利的完成與河北豪強的合作,根本上還是借助光軍的威名,背後仰仗著高元帥何先生兩座大山。而直接原因則是流泉院工作人員早就事前做了細致的調查,能選來的人大多數還是略微像個人樣,能讓光軍有一點兒合作挽救意願的。光鄭迎知道的,吳橋那邊就有一位喬老爺,在家中行四,以往跟著嚴實為非作歹,現在願意散盡家財為光軍疏浚一段運河,隻求生路,但是對他的審判令已經在路上了。
善惡到頭終有報,無非來早與來遲,上天給予惡人的懲罰太少太晚,要是仗義執言的人被人暗害之後埋在跑道下麵十幾年,現在才被大白天下,然後不疼不癢處理幾個白手套,那還叫什麽正義呢?
沒有辦法,高元帥隻好領著全山東全河北的貧苦百姓來替蒼天伸張正義,討還公道了。一想到這個,當初因為妻子貌美而被陷害,在獄中打斷了十根手指的鄭迎就感到當年的傷口還有點微微發痛,他習慣性的吸了一下自己的食指,突然感到滿心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