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誌也滿意的看著四周的風景,這真是一片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雖然隻是個小村落,但是十分雅致幽靜,在北上的路途中能夠路經這麽一個村莊,讓何誌也因為趕路而造成的疲憊一下子煙消雲散,告訴隨行的人員說今天晚上就住在這裏。
跟著一塊過來的是江西星,他這次的任務是跟隨何誌也前往真定府建立前進基地,設立新的最高大本營住址,根據情報,高俊可能會在河東軍馬休整完畢後來到這裏,時間大概是一個月到兩個月後。
“前方的村子,聽當地路人說名叫西柏坡,確實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隻不過這村子寒酸了一點,未必適合大軍屯駐。”
一聽說前麵就是西柏坡,何誌也頓時為之一振,直接拉起韁繩:“是了,平山縣西柏坡,今晚就住在這裏,我看把新的河北路機關設在這裏也很好!咱們要靠近民眾,先得看一看村中的百姓是怎樣的。”
一行人根本攔不住,跟著何誌也進了村,百姓們聽說是光軍的大領導來了,忙不迭著準備飯菜,恭請何誌也入座,村裏的諸位長輩陪著吃了飯,了解解放後的情況之後,何誌也興致勃勃的開始籌劃要不要把這裏定為未來勝利的總指揮部。
但是想著想著就泄了氣,西柏坡的位置還是過於偏僻,距離交通要道很遠,一群人駐紮在這裏,吃喝拉撒都很難解決。更何況在沒有無線電的時代,指揮部設在靠後又偏遠的地方實在是不利於通信。
“但我覺得這裏還是不錯,要不然就克服一下艱苦條件?”何誌也坐在今晚要入住的床上,這是村裏條件最好的住宅,他坐在床鋪上掂了掂,土炕給人一種堅實的感覺,讓他,已經想迫不及待的舒緩一下一天騎馬帶來的疲勞。
就在這時,一隻蠍子大概受到了驚擾,從床褥的縫中爬了出來,沿著土牆一路躥進了窗欞,不知道哪去了,何誌也被嚇得像是一根彈簧一樣從床上直接彈了出來:“我們還是要接受事實,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指揮部還是設在真定府吧。”
江西星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在先一步到達真定府之後,他開始為高俊設立指揮部所需要件,與此同時,也開始接觸一部分後勤工作。他驚訝的發現,何誌也最近非常著急,向後勤部門的要求實在是太過急切,他忍不住好心提醒:“大軍要休整一個月才來河北,提前準備這麽多東西反為不美。”
何誌也隻是略微笑了一笑。
此時高俊正在參加太原城內一座新的廟宇落成典禮,為了紀念烏古論德升等一係列在河東堅貞不屈的人,高俊下令在河東建立新的祠堂,與濟南的褒忠祠相類似,作為宣傳代表。
如何紀念這些人呢,高俊不喜歡佛教道教那些繁縟複雜的禮節,他的意見也非常簡單:用人頭。
追兇的命令發布之後,河東地區掀起了新一輪的反偽軍反漢奸的風暴,潛逃各處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一個個藏匿無形,那些投降高俊的世侯將領也個個心驚膽戰。
高俊是打算辦公審大會的,早在太原圍城戰開始之前,他就在著手布置,在他的直接領導之下,近衛師師部暫時改組為太原特別軍事審判院,準備對過去幾年來肆虐河東地區的漢奸進行一次全麵審判。
高俊也有自己的考慮,目前而言,山東軍民元帥府司法院的工作進行得極為緩慢,翟呈信等人討論得多做得少,迄今為止都沒能完成幾部像樣的法典,進行幾次全套的審判。高俊已經等不及了,因此他直接調用軍隊為武器,準備辦一個全須全尾的公審大會,好讓全河東人都見見未來的司法審判是什麽樣子,做一個榜樣表率。
所以,由他親自下令,潘正所率領的第一師師部暫時轉變為太原特別軍事檢察院,負責將已知的各類調查事實進行分門整理,並決定本次審判的起訴人員。
根據高俊的意見,一部分作惡不多而且及時轉變立場,為解放河東作出貢獻,洗心革麵,重新做人的世侯應該予以放過。這方麵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好在相當的世侯都在本地經營上頗有建樹,並且為保護文化作出了些許貢獻,盡管他們在河東戰役前夕大規模簽軍征糧,但多少也有值得原諒的理由,所以絕大部分投降的世侯都被免於起訴。
而馮達的第三師師部臨時轉變為太原軍事檢察特搜部,在補充了人員力量之後,開始詳細的調查各路漢奸的犯罪事實,並且調查並獲取保存各類證據,為公審大會作積極準備。
李銘的第四師師部臨時轉變為太原特別軍事警衛部,負責維持整場審判的治安工作並作出相應宣傳,這次公審大會,高俊是打算讓全太原的百姓都好好瞧一瞧的,盡可能的要避免差錯。
與此同時,危航也已經趕赴太原,準備著手建立河東路機關,目前河東路機關的第一任務也是組織河東地區的名流人物,為即將到來的審判提供相應的思想依據。
邸報社派來的人員已經迫不及待的起草相應的讀物,高俊親自題詞《法製新聞》,準備作為根據地的又一重要報紙發行。
河東路機關確實不含糊,僅僅在兩天之內就編算出了長達130條的審判依據,前後內容通常清楚,可以作為審判的基本依據。高俊下令將這份臨時法律交付給已經被控製的漢奸們,讓他們熟讀內容,在公審大會上可以為自己辯護。
盡管是公審大會,並且高俊其實在心裏已經內定了對大部分漢奸的懲處辦法,但形式上一定要合乎情理,高俊帶領著審判成員們日夜不歇,冥思苦想那些漢奸們會想出什麽抵賴的招數並且一一破解。他們有優勢,所有的漢奸都是被分別關押,互不通氣,而審判院的成員通過一整天的集思廣益,已經基本上拆穿了對手的所有路數,信心滿滿的準備應付審判。
其他各組成員同樣忙碌,尤其是負責證據收集的馮達,要在短短兩三天之內集齊讓一堆人腦袋落地的證據談何容易,但他確實基本做到了這一點,眼下已經是萬事俱備,高俊準備開鑼唱戲了。
倒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一群大將軍跟著高俊一頓辛苦的忙碌,隻是為了殺幾個必死之人,讓他們十分不滿,勸說高俊不如直接一刀下去,殺個痛快。
“那樣的話,百姓看咱們不就是溫和一點的蒙古人嗎?時代變了,要用咱們的規矩替代他們的規矩。”高俊裏外裏就是這句話。
跟著一塊過來的是江西星,他這次的任務是跟隨何誌也前往真定府建立前進基地,設立新的最高大本營住址,根據情報,高俊可能會在河東軍馬休整完畢後來到這裏,時間大概是一個月到兩個月後。
“前方的村子,聽當地路人說名叫西柏坡,確實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隻不過這村子寒酸了一點,未必適合大軍屯駐。”
一聽說前麵就是西柏坡,何誌也頓時為之一振,直接拉起韁繩:“是了,平山縣西柏坡,今晚就住在這裏,我看把新的河北路機關設在這裏也很好!咱們要靠近民眾,先得看一看村中的百姓是怎樣的。”
一行人根本攔不住,跟著何誌也進了村,百姓們聽說是光軍的大領導來了,忙不迭著準備飯菜,恭請何誌也入座,村裏的諸位長輩陪著吃了飯,了解解放後的情況之後,何誌也興致勃勃的開始籌劃要不要把這裏定為未來勝利的總指揮部。
但是想著想著就泄了氣,西柏坡的位置還是過於偏僻,距離交通要道很遠,一群人駐紮在這裏,吃喝拉撒都很難解決。更何況在沒有無線電的時代,指揮部設在靠後又偏遠的地方實在是不利於通信。
“但我覺得這裏還是不錯,要不然就克服一下艱苦條件?”何誌也坐在今晚要入住的床上,這是村裏條件最好的住宅,他坐在床鋪上掂了掂,土炕給人一種堅實的感覺,讓他,已經想迫不及待的舒緩一下一天騎馬帶來的疲勞。
就在這時,一隻蠍子大概受到了驚擾,從床褥的縫中爬了出來,沿著土牆一路躥進了窗欞,不知道哪去了,何誌也被嚇得像是一根彈簧一樣從床上直接彈了出來:“我們還是要接受事實,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指揮部還是設在真定府吧。”
江西星立刻開始著手準備,在先一步到達真定府之後,他開始為高俊設立指揮部所需要件,與此同時,也開始接觸一部分後勤工作。他驚訝的發現,何誌也最近非常著急,向後勤部門的要求實在是太過急切,他忍不住好心提醒:“大軍要休整一個月才來河北,提前準備這麽多東西反為不美。”
何誌也隻是略微笑了一笑。
此時高俊正在參加太原城內一座新的廟宇落成典禮,為了紀念烏古論德升等一係列在河東堅貞不屈的人,高俊下令在河東建立新的祠堂,與濟南的褒忠祠相類似,作為宣傳代表。
如何紀念這些人呢,高俊不喜歡佛教道教那些繁縟複雜的禮節,他的意見也非常簡單:用人頭。
追兇的命令發布之後,河東地區掀起了新一輪的反偽軍反漢奸的風暴,潛逃各處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一個個藏匿無形,那些投降高俊的世侯將領也個個心驚膽戰。
高俊是打算辦公審大會的,早在太原圍城戰開始之前,他就在著手布置,在他的直接領導之下,近衛師師部暫時改組為太原特別軍事審判院,準備對過去幾年來肆虐河東地區的漢奸進行一次全麵審判。
高俊也有自己的考慮,目前而言,山東軍民元帥府司法院的工作進行得極為緩慢,翟呈信等人討論得多做得少,迄今為止都沒能完成幾部像樣的法典,進行幾次全套的審判。高俊已經等不及了,因此他直接調用軍隊為武器,準備辦一個全須全尾的公審大會,好讓全河東人都見見未來的司法審判是什麽樣子,做一個榜樣表率。
所以,由他親自下令,潘正所率領的第一師師部暫時轉變為太原特別軍事檢察院,負責將已知的各類調查事實進行分門整理,並決定本次審判的起訴人員。
根據高俊的意見,一部分作惡不多而且及時轉變立場,為解放河東作出貢獻,洗心革麵,重新做人的世侯應該予以放過。這方麵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好在相當的世侯都在本地經營上頗有建樹,並且為保護文化作出了些許貢獻,盡管他們在河東戰役前夕大規模簽軍征糧,但多少也有值得原諒的理由,所以絕大部分投降的世侯都被免於起訴。
而馮達的第三師師部臨時轉變為太原軍事檢察特搜部,在補充了人員力量之後,開始詳細的調查各路漢奸的犯罪事實,並且調查並獲取保存各類證據,為公審大會作積極準備。
李銘的第四師師部臨時轉變為太原特別軍事警衛部,負責維持整場審判的治安工作並作出相應宣傳,這次公審大會,高俊是打算讓全太原的百姓都好好瞧一瞧的,盡可能的要避免差錯。
與此同時,危航也已經趕赴太原,準備著手建立河東路機關,目前河東路機關的第一任務也是組織河東地區的名流人物,為即將到來的審判提供相應的思想依據。
邸報社派來的人員已經迫不及待的起草相應的讀物,高俊親自題詞《法製新聞》,準備作為根據地的又一重要報紙發行。
河東路機關確實不含糊,僅僅在兩天之內就編算出了長達130條的審判依據,前後內容通常清楚,可以作為審判的基本依據。高俊下令將這份臨時法律交付給已經被控製的漢奸們,讓他們熟讀內容,在公審大會上可以為自己辯護。
盡管是公審大會,並且高俊其實在心裏已經內定了對大部分漢奸的懲處辦法,但形式上一定要合乎情理,高俊帶領著審判成員們日夜不歇,冥思苦想那些漢奸們會想出什麽抵賴的招數並且一一破解。他們有優勢,所有的漢奸都是被分別關押,互不通氣,而審判院的成員通過一整天的集思廣益,已經基本上拆穿了對手的所有路數,信心滿滿的準備應付審判。
其他各組成員同樣忙碌,尤其是負責證據收集的馮達,要在短短兩三天之內集齊讓一堆人腦袋落地的證據談何容易,但他確實基本做到了這一點,眼下已經是萬事俱備,高俊準備開鑼唱戲了。
倒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一群大將軍跟著高俊一頓辛苦的忙碌,隻是為了殺幾個必死之人,讓他們十分不滿,勸說高俊不如直接一刀下去,殺個痛快。
“那樣的話,百姓看咱們不就是溫和一點的蒙古人嗎?時代變了,要用咱們的規矩替代他們的規矩。”高俊裏外裏就是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