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郎君,你現在可真是菩薩心腸。”王澮哈哈大笑著把盤子拿開了。
高俊有些納悶,勉強啃了一個饅頭才突然恍然大悟:現如今我持接山東,掌握數萬軍馬,何必如此瞻前顧後!諸位弟兄都是跟老了我的,對我的為人也當有所了解,哪會因為這麽一件事就哀怨嗟歎,以後立功的機會有的是,這些事情應該我做主!”
想通了這個關節,高俊頓覺遍體通泰,又狼吞虎咽的吃了兩個大饅頭,直到腰帶勒得慌,才返迴自己的辦公室,讓顏青去通知各營統製來自己這裏開會。
得知高俊的選擇之後,各位將領的表情確實都寫在臉上,並沒有太多的掩飾,也並不特別失望,更沒有人覺得自己是陪太子陪跑。大家都知道,高俊並不是這種一心隻顧嫡係的人,某種程度上,高俊也沒有真正的嫡係。
既然計議已定,高俊直接將自己的符印交給馮達:“這一仗怎麽打,就看你的表現了。”
馮達接過令箭的時候手都在抖,但是很快穩定了心神,拱手對高俊施禮:“我定然不負使命!”
太平軍緊急動員起來,各部隊都接到了命令,開始向西調動,包括兗州泰寧軍和魯州天平軍,就連駐紮在河北的太平軍隊伍也在調動之列。現如今河北大亂,準備好南下的木華黎已經將主力部隊帶迴河北平叛去了,現如今山東北部空虛,根本不勞太平軍費勁防備。
得到一展身手機會的馮達與他的參謀們夙興夜寐,終於架好了煮螃蟹的大鍋。
“蒙古綱的軍隊是以歸德府為核心的,其隊伍北到東明,南到夏邑,分布在數個縣當中,綿延數百裏。這其中當然有很多的缺口,但我們工作的重點,是要快速打擊歸德府。大家來看,延津分河之後,黃河岔流南下,是從開封的東北麵過潘崗、杞縣到達睢州,然後從歸德這裏再流經虞城,重新與黃河主流匯合。這也是我軍與開封之間的主要商道,蒙古綱就是在歸德這裏截了咱們的船隻。所以,我軍就是要通過頻繁的調動給蒙古綱壓力,等他出現空隙的時候,派遣軍隊從中間插過去,快速插到歸德府,奪迴船隻,占據有利地勢,使敵軍前線不能相顧,這個時候咱們再擺出決戰態勢,逼迫蒙古綱服軟。”
“至於南邊徐州的紇石烈誌,宣帥已經說了,這方麵的問題他會親自解決,咱們不用考慮,隻要想著如何在正麵戰場上逼迫蒙古綱服軟。
諸位將領轟然允諾,表示一定會堅決服從馮達的安排,而馮達倒也不客氣,幹脆利落的分配任務,也將真正跨越戰線完成戰功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部下叢方印,但是這也沒人好說什麽,畢竟從奇襲濟南就已經體現出了其卓越的能力。
不過,相應的預案也做了不少,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按照馮達的命令,張大春與陳秉彝率領一個營迅速北上,到曹州一帶,在那裏監視東明的敵軍。
張惠率領一個主力營進駐單州,並且日常操練,震懾敵軍,並做出準備在這裏發動進攻的樣子。
郭延嗣南下至碭山北岸一帶,與夏邑的敵軍相對峙,與此同時,日常監視徐州金軍的動向,以防出現最壞情況。
魯州天平軍和兗州泰寧軍與張惠在一起,幫助其增強聲勢。
馮達的軍馬則派駐到單州東南方向的魚台縣轄地一帶,秘密打造木料,準備渡河器材。
樓升的軍馬作為全軍總預備隊,留守兗州,隨時準備增援,並防止蒙古綱搶先大舉發難。
既然馮達成了這次戰役的總指揮,那麽依舊留在營部裏麵,把自己變成一個營同誌似乎就有所不宜了,按照高俊的要求,馮達將留守濟州,居中調度全軍的行動。而馮達這個營的指揮該由誰上任,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如今的副統製是福建降將湯貴,但是,無論是高俊、王澮還是馮達都覺得湯貴這個人“不行”。
於是乎,久經考驗的光榮一營經曆了一次奇怪的臨陣換將,湯貴接著當他的副統製,而暫時出任統製的是原四營副統製齊昭。
兵馬的部署已經確認完畢,隨後就是大規模的偵察。這也難不到太平軍,山東、河南本屬一體,跨界商人眾多,太平軍的偵查工作完全沒有露出任何痕跡來,很輕鬆的就獲取了蒙古綱在黃河南岸的布防情況。
甚至於,蒙古綱截流的那些船還好好的停在歸德府那邊,據說他還要將這些貨物賣出去。好幾個探子都親眼目擊到了一排排的船隻,並將消息傳迴給高俊這裏。
兵馬已經全麵行動起來,糧食也夜以繼日的向西調動,後方倉庫設在兗州,前線倉庫設在單州,並且根據這次西征的要求,材官隊和斥候隊已經鋪設了完整的網絡,可以確定各部之間的溝通流暢。
戰爭的陰雲已經逐漸向西移動,然而蒙古綱對這一切卻並無察覺。在他看來,無論如何,太平軍也不會因為扣留幾條船隻而突然發難。
而蒙古綱進行這樣的操作,也並非是單純出於嫉妒,隻是希望高俊意識到他商貿的命根還牢牢的攥在蒙古綱手上,最好消停一些,顧及朝廷的顏麵,不然的話,朝廷大軍從黃河南岸數路北伐,蕩平山東,也絕非是他高俊能夠承受得起的。
隻可惜,和古往今來所有搞摩擦的那些人一樣,蒙古綱首先低估了高俊的軍事實力,又低估了山東人民反抗欺淩的決心,第三,他又自以為攥住了高俊的命根,根本不知道高俊早已狡兔三窟,多條商路並行。
所以,當十一月初,蒙古綱得知太平軍已經全線西調,幾乎全都壓到了黃河岸邊,向朝廷連發三條奏報,要求蒙古綱放船的消息時,是多麽的震驚。
太平軍這次是玩真的,其兵馬已經集中到了曹州和單州,從這裏渡過黃河,隻消兩三天的工夫就可以抵達開封城下,絕不是鬧著玩的。
開封朝廷已經遣使來問蒙古綱究竟是與高俊發生了怎樣的衝突,大有從中調和之意,而徐州的紇石烈誌態度曖昧,很明顯,現在蒙古綱要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了。
這一點,他也不怕,在河南東部擴充實力之後,他足足已經有了三四萬兵馬,實力相比於高俊,也稱得上是高出一籌來。
高俊有些納悶,勉強啃了一個饅頭才突然恍然大悟:現如今我持接山東,掌握數萬軍馬,何必如此瞻前顧後!諸位弟兄都是跟老了我的,對我的為人也當有所了解,哪會因為這麽一件事就哀怨嗟歎,以後立功的機會有的是,這些事情應該我做主!”
想通了這個關節,高俊頓覺遍體通泰,又狼吞虎咽的吃了兩個大饅頭,直到腰帶勒得慌,才返迴自己的辦公室,讓顏青去通知各營統製來自己這裏開會。
得知高俊的選擇之後,各位將領的表情確實都寫在臉上,並沒有太多的掩飾,也並不特別失望,更沒有人覺得自己是陪太子陪跑。大家都知道,高俊並不是這種一心隻顧嫡係的人,某種程度上,高俊也沒有真正的嫡係。
既然計議已定,高俊直接將自己的符印交給馮達:“這一仗怎麽打,就看你的表現了。”
馮達接過令箭的時候手都在抖,但是很快穩定了心神,拱手對高俊施禮:“我定然不負使命!”
太平軍緊急動員起來,各部隊都接到了命令,開始向西調動,包括兗州泰寧軍和魯州天平軍,就連駐紮在河北的太平軍隊伍也在調動之列。現如今河北大亂,準備好南下的木華黎已經將主力部隊帶迴河北平叛去了,現如今山東北部空虛,根本不勞太平軍費勁防備。
得到一展身手機會的馮達與他的參謀們夙興夜寐,終於架好了煮螃蟹的大鍋。
“蒙古綱的軍隊是以歸德府為核心的,其隊伍北到東明,南到夏邑,分布在數個縣當中,綿延數百裏。這其中當然有很多的缺口,但我們工作的重點,是要快速打擊歸德府。大家來看,延津分河之後,黃河岔流南下,是從開封的東北麵過潘崗、杞縣到達睢州,然後從歸德這裏再流經虞城,重新與黃河主流匯合。這也是我軍與開封之間的主要商道,蒙古綱就是在歸德這裏截了咱們的船隻。所以,我軍就是要通過頻繁的調動給蒙古綱壓力,等他出現空隙的時候,派遣軍隊從中間插過去,快速插到歸德府,奪迴船隻,占據有利地勢,使敵軍前線不能相顧,這個時候咱們再擺出決戰態勢,逼迫蒙古綱服軟。”
“至於南邊徐州的紇石烈誌,宣帥已經說了,這方麵的問題他會親自解決,咱們不用考慮,隻要想著如何在正麵戰場上逼迫蒙古綱服軟。
諸位將領轟然允諾,表示一定會堅決服從馮達的安排,而馮達倒也不客氣,幹脆利落的分配任務,也將真正跨越戰線完成戰功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部下叢方印,但是這也沒人好說什麽,畢竟從奇襲濟南就已經體現出了其卓越的能力。
不過,相應的預案也做了不少,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按照馮達的命令,張大春與陳秉彝率領一個營迅速北上,到曹州一帶,在那裏監視東明的敵軍。
張惠率領一個主力營進駐單州,並且日常操練,震懾敵軍,並做出準備在這裏發動進攻的樣子。
郭延嗣南下至碭山北岸一帶,與夏邑的敵軍相對峙,與此同時,日常監視徐州金軍的動向,以防出現最壞情況。
魯州天平軍和兗州泰寧軍與張惠在一起,幫助其增強聲勢。
馮達的軍馬則派駐到單州東南方向的魚台縣轄地一帶,秘密打造木料,準備渡河器材。
樓升的軍馬作為全軍總預備隊,留守兗州,隨時準備增援,並防止蒙古綱搶先大舉發難。
既然馮達成了這次戰役的總指揮,那麽依舊留在營部裏麵,把自己變成一個營同誌似乎就有所不宜了,按照高俊的要求,馮達將留守濟州,居中調度全軍的行動。而馮達這個營的指揮該由誰上任,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如今的副統製是福建降將湯貴,但是,無論是高俊、王澮還是馮達都覺得湯貴這個人“不行”。
於是乎,久經考驗的光榮一營經曆了一次奇怪的臨陣換將,湯貴接著當他的副統製,而暫時出任統製的是原四營副統製齊昭。
兵馬的部署已經確認完畢,隨後就是大規模的偵察。這也難不到太平軍,山東、河南本屬一體,跨界商人眾多,太平軍的偵查工作完全沒有露出任何痕跡來,很輕鬆的就獲取了蒙古綱在黃河南岸的布防情況。
甚至於,蒙古綱截流的那些船還好好的停在歸德府那邊,據說他還要將這些貨物賣出去。好幾個探子都親眼目擊到了一排排的船隻,並將消息傳迴給高俊這裏。
兵馬已經全麵行動起來,糧食也夜以繼日的向西調動,後方倉庫設在兗州,前線倉庫設在單州,並且根據這次西征的要求,材官隊和斥候隊已經鋪設了完整的網絡,可以確定各部之間的溝通流暢。
戰爭的陰雲已經逐漸向西移動,然而蒙古綱對這一切卻並無察覺。在他看來,無論如何,太平軍也不會因為扣留幾條船隻而突然發難。
而蒙古綱進行這樣的操作,也並非是單純出於嫉妒,隻是希望高俊意識到他商貿的命根還牢牢的攥在蒙古綱手上,最好消停一些,顧及朝廷的顏麵,不然的話,朝廷大軍從黃河南岸數路北伐,蕩平山東,也絕非是他高俊能夠承受得起的。
隻可惜,和古往今來所有搞摩擦的那些人一樣,蒙古綱首先低估了高俊的軍事實力,又低估了山東人民反抗欺淩的決心,第三,他又自以為攥住了高俊的命根,根本不知道高俊早已狡兔三窟,多條商路並行。
所以,當十一月初,蒙古綱得知太平軍已經全線西調,幾乎全都壓到了黃河岸邊,向朝廷連發三條奏報,要求蒙古綱放船的消息時,是多麽的震驚。
太平軍這次是玩真的,其兵馬已經集中到了曹州和單州,從這裏渡過黃河,隻消兩三天的工夫就可以抵達開封城下,絕不是鬧著玩的。
開封朝廷已經遣使來問蒙古綱究竟是與高俊發生了怎樣的衝突,大有從中調和之意,而徐州的紇石烈誌態度曖昧,很明顯,現在蒙古綱要靠自己來解決問題了。
這一點,他也不怕,在河南東部擴充實力之後,他足足已經有了三四萬兵馬,實力相比於高俊,也稱得上是高出一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