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塵之中,兩隊人馬正在激烈的交戰,其中一隊是完完全全的蒙古騎兵,而另一隊人馬甲胄旗幟都與太平軍相類似,但並不是太平軍。
在這群類似太平軍的人當中,有一員勇猛的驍將,他騎著駿馬,一杆長槍變化如飛,衝入敵軍陣中大殺特殺,而他的部下也隨之跟進,突破了敵軍的陣線。
片刻之後,蒙古人再次選擇了撤退,這已經是這七天以來的第四次進攻了,每次騷擾,蒙古人都能造成敵軍30~50人的損失,但本方同樣也有一定傷亡。蒙古人都很好奇,這支軍馬居然如此堅韌,從觀州走到這裏居然還沒有潰散。
師靖已經發了狠,所有從觀州遷出來的民眾,每家出一丁從軍,大家都是為了保護身後的家人而戰,表現出了十足的勇氣。但是即便如此,越來越大的傷亡消耗依舊讓這支隊伍愈發的虛弱疲憊,前進不得。
“高使君現在怎麽樣了?”師靖氣喘籲籲的迴來,幾名婦女從後麵的馬車上下來,無奈的搖搖頭。
“怕是頂不了幾天了。”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高守約隻剩下幾個時辰的壽數了,但他挺過了當天晚上,然後又挺過了第二天的午飯時分,大家覺得也許高守約隻能再活幾天,但是他並沒有在幾天後死亡,但是也沒有絲毫好轉,他的性命變成了一條悠長而綿延的線,馬上就要斷絕,而且不見得有好的可能,但眼下還沒有斷。
幾天之後,大家在希望與失望當中已經徹底受夠了折磨,不再談論有可能的死期。
師靖氣喘籲籲的下了馬,早有衛兵將馬牽過去,他坐在石頭上,連甲胄都沒脫,靠著休息一會兒:“婦女們現在都去挖野菜,一個時辰之後開始做飯。”
在前幾天的一次襲擊之中,蒙古騎兵衝毀了觀州人馬的輜重,並且燒掉了他們攜帶的糧食,雖然現如今各戶家裏自己還隨身攜帶著些許糧米,但是也隻夠一月之用,必須要省著點吃。
正當他想休息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銅鈴從遠至近,原來是齊昭迴來了,他依舊騎著那匹白馬,銅鈴聲十分惹眼,但是他也不怕,把畫戟牢牢的插在地上,向師靖迴複:“末將已經前往讚州去,見到了潘統製。潘統製說,高郎君現如今正在膠東與鐵木真對峙,請咱們安置在泰安山中。”
“還要去泰安?”師靖猛地站起來,語調變得焦急:“人馬疲憊成這個樣子,連北清河都過不去,還談什麽泰安!”這一句話說的太過用力,師靖突然覺得眼前一陣發黑,一下子跌倒在地。
“郎君!”眾人大驚,趕緊上去攙扶,師靖睜開眼睛,把大家的手推開:“你們少來這套,趕緊去北清河那邊看看有無敵軍駐防,何處有淺灘可以渡河。”
現如今,觀州軍馬成為敵後方一支遊蕩的勢力,他們向山東高俊那裏拱進,與蒙古軍交戰,尋找可以安息的地方。齊昭前幾天剛剛去了壽張縣,見到了潘正,後者當即做主,讓他們趕緊撤往泰安州一帶。
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阻止太平軍在梁山上召開盛大的慶功會,大批軍將得到了賞賜和勳綬,梁山上拿出了大批酒肉來犒勞軍兵,全軍熱熱鬧鬧的樂嗬了兩天。
但是在這期間,潘正為首的各級軍官卻一直眉頭緊鎖,雖然擊垮了窩闊台的中路軍,但是蒙古人的援軍則繼續從河北開來,現如今是應該全軍據守老根據地,還是再次留下梁山一座孤城?
敵軍的運動也不慢,此時恐怕已經來不及向高俊請示了,所以盡管派出了信使,但潘正還是自己做出了決斷:
“這兩天協助修複梁山的防禦工事,然後全軍撤離,主力撤往泰安山中,僧虔率領騎兵軍馬南下,救援莒州!”
此時在莒州,何誌也也是心急如焚,城內經過清點之後,發現大量人員未能及時撤入,看著城外的滾滾黑煙,真是不敢想象他們會遭受怎樣的命運,就連第一騎兵指揮官李銘都在城外,一想到這個,何誌也真是覺得幹脆從城樓上跳下去算了。
想歸想,事情還是要做,何誌也洗把臉冷靜下來,迅速穩定了城內的形勢,並且毫不留情的斬殺了十幾個散播謠言、挑唆事端的街頭混混,民兵全部被征發起來,準備守衛自己的城市。
使用一窩蜂來進行防禦起到了令人欣慰的效果,蒙古軍在硫磺煙火當中哀嚎翻滾,但是僅僅幾天,就用完了1/3的硫磺存量,莒州太平軍必須另找計策進行防禦。
符小姑打著赤腳從莒州的街上匆匆奔過,她身上穿的是漢族女人的服飾,但總有些局促的樣子,似乎還不算太習慣。兩年前,她和幾名黎人姐妹被部族首領賣掉,幾經輾轉之後被一位商人買下,在船艙裏度過了數十天暗無天日的日子,送到了山東沿海,作為棉紡織機的操作工送給高俊。
本來以為會過上極度淒慘恐怖日子的符小姑卻在這裏受到了優待,何誌也明確的告訴全體女工:這幾位黎人女子是所有女工的老師,大家應當以禮相待。
還沒有弄清楚情況的符小姑被人簇擁著穿戴整齊,呆愣愣的看到一大群婦女在自己麵前俯首作禮,為自己獻茶。盡管語言不通,但是他也清楚這些人並無惡意。
符小姑一家屬於比較靠近漢人聚居區的熟黎,嶺南漢話說的倒也很利索,盡管遠隔萬裏,風俗極為不同,但是也漸漸的能和山東本地婦女通話。
在這裏吃得好住得好,而且所有的女工都對她們極為客氣,虛心請教如何操作棉紡織機。幾位姑娘逐漸的接受了這裏,甚至暗暗感謝老天讓自己的命運出現轉折,沒有去度過她們口口相傳的那些被賣掉的黎族奴隸所過的生不如死的生活。
甚至於,在今年夏天的時候,還有一位黎人婦女和當地軍兵喜結連理。本來大家以為生活還可以如此幸福的過下去,但是,蒙古入侵將這一切全部打亂了,在混亂中,紡織工人流離失所,符小姑退入莒州城後,好不容易才找到當地機構,機關人員告訴她說,現在不需要人們操縱紡織機了,倒是要他們拿起刀劍來準備與敵人作戰,她也被分配了一個位置,要去見主管她的人。
那居然也是一個女人,是個英氣勃勃的女人:“我是你的上司陳琰,叫我陳隊正就行。”
在這群類似太平軍的人當中,有一員勇猛的驍將,他騎著駿馬,一杆長槍變化如飛,衝入敵軍陣中大殺特殺,而他的部下也隨之跟進,突破了敵軍的陣線。
片刻之後,蒙古人再次選擇了撤退,這已經是這七天以來的第四次進攻了,每次騷擾,蒙古人都能造成敵軍30~50人的損失,但本方同樣也有一定傷亡。蒙古人都很好奇,這支軍馬居然如此堅韌,從觀州走到這裏居然還沒有潰散。
師靖已經發了狠,所有從觀州遷出來的民眾,每家出一丁從軍,大家都是為了保護身後的家人而戰,表現出了十足的勇氣。但是即便如此,越來越大的傷亡消耗依舊讓這支隊伍愈發的虛弱疲憊,前進不得。
“高使君現在怎麽樣了?”師靖氣喘籲籲的迴來,幾名婦女從後麵的馬車上下來,無奈的搖搖頭。
“怕是頂不了幾天了。”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高守約隻剩下幾個時辰的壽數了,但他挺過了當天晚上,然後又挺過了第二天的午飯時分,大家覺得也許高守約隻能再活幾天,但是他並沒有在幾天後死亡,但是也沒有絲毫好轉,他的性命變成了一條悠長而綿延的線,馬上就要斷絕,而且不見得有好的可能,但眼下還沒有斷。
幾天之後,大家在希望與失望當中已經徹底受夠了折磨,不再談論有可能的死期。
師靖氣喘籲籲的下了馬,早有衛兵將馬牽過去,他坐在石頭上,連甲胄都沒脫,靠著休息一會兒:“婦女們現在都去挖野菜,一個時辰之後開始做飯。”
在前幾天的一次襲擊之中,蒙古騎兵衝毀了觀州人馬的輜重,並且燒掉了他們攜帶的糧食,雖然現如今各戶家裏自己還隨身攜帶著些許糧米,但是也隻夠一月之用,必須要省著點吃。
正當他想休息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銅鈴從遠至近,原來是齊昭迴來了,他依舊騎著那匹白馬,銅鈴聲十分惹眼,但是他也不怕,把畫戟牢牢的插在地上,向師靖迴複:“末將已經前往讚州去,見到了潘統製。潘統製說,高郎君現如今正在膠東與鐵木真對峙,請咱們安置在泰安山中。”
“還要去泰安?”師靖猛地站起來,語調變得焦急:“人馬疲憊成這個樣子,連北清河都過不去,還談什麽泰安!”這一句話說的太過用力,師靖突然覺得眼前一陣發黑,一下子跌倒在地。
“郎君!”眾人大驚,趕緊上去攙扶,師靖睜開眼睛,把大家的手推開:“你們少來這套,趕緊去北清河那邊看看有無敵軍駐防,何處有淺灘可以渡河。”
現如今,觀州軍馬成為敵後方一支遊蕩的勢力,他們向山東高俊那裏拱進,與蒙古軍交戰,尋找可以安息的地方。齊昭前幾天剛剛去了壽張縣,見到了潘正,後者當即做主,讓他們趕緊撤往泰安州一帶。
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阻止太平軍在梁山上召開盛大的慶功會,大批軍將得到了賞賜和勳綬,梁山上拿出了大批酒肉來犒勞軍兵,全軍熱熱鬧鬧的樂嗬了兩天。
但是在這期間,潘正為首的各級軍官卻一直眉頭緊鎖,雖然擊垮了窩闊台的中路軍,但是蒙古人的援軍則繼續從河北開來,現如今是應該全軍據守老根據地,還是再次留下梁山一座孤城?
敵軍的運動也不慢,此時恐怕已經來不及向高俊請示了,所以盡管派出了信使,但潘正還是自己做出了決斷:
“這兩天協助修複梁山的防禦工事,然後全軍撤離,主力撤往泰安山中,僧虔率領騎兵軍馬南下,救援莒州!”
此時在莒州,何誌也也是心急如焚,城內經過清點之後,發現大量人員未能及時撤入,看著城外的滾滾黑煙,真是不敢想象他們會遭受怎樣的命運,就連第一騎兵指揮官李銘都在城外,一想到這個,何誌也真是覺得幹脆從城樓上跳下去算了。
想歸想,事情還是要做,何誌也洗把臉冷靜下來,迅速穩定了城內的形勢,並且毫不留情的斬殺了十幾個散播謠言、挑唆事端的街頭混混,民兵全部被征發起來,準備守衛自己的城市。
使用一窩蜂來進行防禦起到了令人欣慰的效果,蒙古軍在硫磺煙火當中哀嚎翻滾,但是僅僅幾天,就用完了1/3的硫磺存量,莒州太平軍必須另找計策進行防禦。
符小姑打著赤腳從莒州的街上匆匆奔過,她身上穿的是漢族女人的服飾,但總有些局促的樣子,似乎還不算太習慣。兩年前,她和幾名黎人姐妹被部族首領賣掉,幾經輾轉之後被一位商人買下,在船艙裏度過了數十天暗無天日的日子,送到了山東沿海,作為棉紡織機的操作工送給高俊。
本來以為會過上極度淒慘恐怖日子的符小姑卻在這裏受到了優待,何誌也明確的告訴全體女工:這幾位黎人女子是所有女工的老師,大家應當以禮相待。
還沒有弄清楚情況的符小姑被人簇擁著穿戴整齊,呆愣愣的看到一大群婦女在自己麵前俯首作禮,為自己獻茶。盡管語言不通,但是他也清楚這些人並無惡意。
符小姑一家屬於比較靠近漢人聚居區的熟黎,嶺南漢話說的倒也很利索,盡管遠隔萬裏,風俗極為不同,但是也漸漸的能和山東本地婦女通話。
在這裏吃得好住得好,而且所有的女工都對她們極為客氣,虛心請教如何操作棉紡織機。幾位姑娘逐漸的接受了這裏,甚至暗暗感謝老天讓自己的命運出現轉折,沒有去度過她們口口相傳的那些被賣掉的黎族奴隸所過的生不如死的生活。
甚至於,在今年夏天的時候,還有一位黎人婦女和當地軍兵喜結連理。本來大家以為生活還可以如此幸福的過下去,但是,蒙古入侵將這一切全部打亂了,在混亂中,紡織工人流離失所,符小姑退入莒州城後,好不容易才找到當地機構,機關人員告訴她說,現在不需要人們操縱紡織機了,倒是要他們拿起刀劍來準備與敵人作戰,她也被分配了一個位置,要去見主管她的人。
那居然也是一個女人,是個英氣勃勃的女人:“我是你的上司陳琰,叫我陳隊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