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府,張林終於感到了什麽是絕望,在幾度交戰之後,盡管使出渾身解數,但是完顏合達的人馬依舊牢不可破,反是屢屢反擊得手,讓張林損兵折將。
眼下被完顏合達從益都趕了出去,張林困守膠東半島,已然走投無路,而治下人民也開始深深厭惡這群毫無紀律的匪兵,對他們隨意搶劫,勒索的事情深感不滿。
眼下張林已經征不出來兵,隻能寄希望於神佛,期待丘處機出麵,讓篤信道教的膠東人民繼續支持他的反金大業。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頹勢下,依舊有人在堅定的支持他,得知呂仲騏前來拜訪之後,張林大喜過望,趕緊去接待這位以前覺得十分惡心的貴公子。
“眼下山東形勢糜爛,完顏合達卻不想是個軍中老手,與他交手幾次都吃了虧,而高俊的根據地那邊也是固若金湯,手下的兵將眾多,聽聞兩家和議,南宋也不給我錢糧支持,手下已經都有怯意,逃亡者十之六七。
最近高俊引兵歸來,恐怕又要對我等下手了,這等情形已是危如累卵,還請呂公子指教明白。”張林懇求呂仲騏幫忙想想辦法,而後者則反問道:“依你看,那個高俊會出動多少人馬來對付你?”
“不下三千,敵軍三千,可擋我軍五萬。”張林愁眉苦臉的迴答,高俊手下的正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極其精銳,而眼下自己的手下可就大大不成了,山東有誌氣的紅襖軍,不是投了高俊的太平軍就是去南家當了忠義軍,眼下還留在山東的都是一幫流寇土匪,而張林也無兵可招,隻能收編他們,所以眼下軍紀爛的連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高俊率領大兵南征剛剛歸來,一定以休養生息為要,不會派出太多人馬的。”呂仲騏想了想,伸出4隻手指:“他隻會帶400人。”
這讓張林有些驚奇,但隨即臉色又愁苦起來,加上路哲這400人,敵軍一共有800正軍,民兵兩三千左右,依舊不是眼下的自己能夠輕易抵擋的,滿打滿算,張林的手下也隻剩下3萬人了。
更何況這個高俊還是搞政治攻勢的老手,說不定明天又要有人叛亂歸順。當張林把這一點明明白白的告訴呂仲騏的時候,後者卻一笑:“那假如有400名精兵助陣,這些人的戰力不亞於高俊的手下,咱們事先埋伏,你有沒有把握利用這400人和你的3萬人,消滅高俊的400人?”
“這當然毫無疑問。”張林開始尋思從哪裏找這400精兵了。
“我會幫你帶來這400精兵的,而且之後還會為你找一個好靠山,眼下蒙古的也古王爺已經帶著兩三千人前來,黑韃一人可抵金軍五百,由他們坐鎮,山東不會讓給高俊的。
“這不行不行,我等好歹也是華夏子民,因為不堪忍受金人的屈辱,才起兵反金,現在投了比金人還野蠻的黑達子,那豈不成了不忠不孝之輩?”張林連連搖頭:“依我看,還是想辦法投南宋吧,要不然叫趙官家派船過來,將咱們接到浙江去。”
“既然將軍如此想,那我也別無意見。”呂仲騏點點頭,與張林告別。
文月兒走後,他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態又開始產生變化,他現在迷上了人的死亡,很顯然,一切藝術都源於此。膠東戰亂,難民眾多,為他提供了這個條件。
看完之後,幾名使女顫抖著雙手清理,而他在心裏暗自尋思,一張巨大的陷阱已經開始布局,就等著高俊上鉤了。
高俊絲毫沒有魚餌的覺悟,這次出擊雖然兵帶的不多,但是將領卻著實不少,一群人兵貴神速,星夜兼程,已經抵達磨旗山大寨。
眼下,太平軍共有梁山、大沫堌、抱犢崮、磨旗山四座大寨,眼下的磨旗山大寨是最新的一所,去年的這個時候,太平軍東征,打垮了楊妙真手下數萬紅襖軍,將之盡數收編,才有了後來的西征和南討。此番又來到這座營寨,物是人非,不能不讓人感到心潮澎湃。
也就在這裏,高俊見到了何誌也,因為密州戰事緊急,這段時間以來,何誌也一直在磨旗山一帶指揮民兵調動,兩人再度見麵,真是分外高興。
但是在當天晚上,高俊才滿懷愧疚的將在淮北時與喻俠見麵的消息告訴何誌也,並且如實說自己如何惹得喻俠傷心。
“當時我真是口不擇言,說出了那樣的胡話,喻俠聽後就徹底崩潰了,轉身而去,我也追不上她。”說著說著,高俊把頭深深埋了下去,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何誌也咬緊牙關,聽完之後一言不發,起身離開營帳,高俊追了出去,何誌也就站在營帳門口,垂著頭,似乎悲泣。
“誌也,這都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你們。”
“你不用這麽說。”何誌也的眼淚終於流了下來,他努力抬起頭,想要讓淚水淌迴去:“誰都有生氣的時候,你壓力那麽大,難免會口不擇言。”
他努力的抹了一把淚水:“但是你何苦傷害喻俠,她已經夠苦的了,始終懷有一顆俠義之心,古道熱腸,扶危濟困,而整個命運都在與她作對,明明什麽都沒做錯,卻沾上了最不清白的名聲,還是被呂仲騏那種人……”何誌也完全說不下去了,轉身想要離開,但是高俊急忙拉住她。
“誌也,這件事確實是我不對,你要罵要打都隨你,但是眼淚不能一個人流,憑什麽他呂仲騏犯下了這種罪行,最後卻是讓你們倆流淚?我沒有辦法補償你們倆,我隻能保證,如果有辦法找到呂仲騏,一定用燒紅的鐵釘釘住他的每一根骨頭,拉到石磨上,你們流了多少淚,就碾出他多少血。
何誌也沒有說話,他現在深深的感到自我懷疑,喻俠已經身遭不幸,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得到她的心,兩個人還是否可能走到一起?
良久,他才開口,語氣已經變得沉靜:“高俊,你不要自責。這世間痛苦煩悶的人多了,山東百姓做錯了什麽,河北百姓又做錯了什麽,卻被黑韃殺戮驅使,忍受屈辱,籲天無門,善良被人欺辱,正義遭到踐踏,這世道本就這樣,我又為什麽隻為喻俠一個人哭泣呢?天下之大,喻俠這樣的人不知凡幾。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兒女情長的份上,那就太愚蠢了。你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打垮張林,拯救膠東百姓!”
高俊感到心痛莫名,他發誓,一定要找到呂仲騏,並且用最殘酷的刑法處置他。
這個時代的悲哀就在於善良的人總會遭遇不幸,而從天而降的高俊是最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他責任在肩。
眼下被完顏合達從益都趕了出去,張林困守膠東半島,已然走投無路,而治下人民也開始深深厭惡這群毫無紀律的匪兵,對他們隨意搶劫,勒索的事情深感不滿。
眼下張林已經征不出來兵,隻能寄希望於神佛,期待丘處機出麵,讓篤信道教的膠東人民繼續支持他的反金大業。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頹勢下,依舊有人在堅定的支持他,得知呂仲騏前來拜訪之後,張林大喜過望,趕緊去接待這位以前覺得十分惡心的貴公子。
“眼下山東形勢糜爛,完顏合達卻不想是個軍中老手,與他交手幾次都吃了虧,而高俊的根據地那邊也是固若金湯,手下的兵將眾多,聽聞兩家和議,南宋也不給我錢糧支持,手下已經都有怯意,逃亡者十之六七。
最近高俊引兵歸來,恐怕又要對我等下手了,這等情形已是危如累卵,還請呂公子指教明白。”張林懇求呂仲騏幫忙想想辦法,而後者則反問道:“依你看,那個高俊會出動多少人馬來對付你?”
“不下三千,敵軍三千,可擋我軍五萬。”張林愁眉苦臉的迴答,高俊手下的正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極其精銳,而眼下自己的手下可就大大不成了,山東有誌氣的紅襖軍,不是投了高俊的太平軍就是去南家當了忠義軍,眼下還留在山東的都是一幫流寇土匪,而張林也無兵可招,隻能收編他們,所以眼下軍紀爛的連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高俊率領大兵南征剛剛歸來,一定以休養生息為要,不會派出太多人馬的。”呂仲騏想了想,伸出4隻手指:“他隻會帶400人。”
這讓張林有些驚奇,但隨即臉色又愁苦起來,加上路哲這400人,敵軍一共有800正軍,民兵兩三千左右,依舊不是眼下的自己能夠輕易抵擋的,滿打滿算,張林的手下也隻剩下3萬人了。
更何況這個高俊還是搞政治攻勢的老手,說不定明天又要有人叛亂歸順。當張林把這一點明明白白的告訴呂仲騏的時候,後者卻一笑:“那假如有400名精兵助陣,這些人的戰力不亞於高俊的手下,咱們事先埋伏,你有沒有把握利用這400人和你的3萬人,消滅高俊的400人?”
“這當然毫無疑問。”張林開始尋思從哪裏找這400精兵了。
“我會幫你帶來這400精兵的,而且之後還會為你找一個好靠山,眼下蒙古的也古王爺已經帶著兩三千人前來,黑韃一人可抵金軍五百,由他們坐鎮,山東不會讓給高俊的。
“這不行不行,我等好歹也是華夏子民,因為不堪忍受金人的屈辱,才起兵反金,現在投了比金人還野蠻的黑達子,那豈不成了不忠不孝之輩?”張林連連搖頭:“依我看,還是想辦法投南宋吧,要不然叫趙官家派船過來,將咱們接到浙江去。”
“既然將軍如此想,那我也別無意見。”呂仲騏點點頭,與張林告別。
文月兒走後,他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態又開始產生變化,他現在迷上了人的死亡,很顯然,一切藝術都源於此。膠東戰亂,難民眾多,為他提供了這個條件。
看完之後,幾名使女顫抖著雙手清理,而他在心裏暗自尋思,一張巨大的陷阱已經開始布局,就等著高俊上鉤了。
高俊絲毫沒有魚餌的覺悟,這次出擊雖然兵帶的不多,但是將領卻著實不少,一群人兵貴神速,星夜兼程,已經抵達磨旗山大寨。
眼下,太平軍共有梁山、大沫堌、抱犢崮、磨旗山四座大寨,眼下的磨旗山大寨是最新的一所,去年的這個時候,太平軍東征,打垮了楊妙真手下數萬紅襖軍,將之盡數收編,才有了後來的西征和南討。此番又來到這座營寨,物是人非,不能不讓人感到心潮澎湃。
也就在這裏,高俊見到了何誌也,因為密州戰事緊急,這段時間以來,何誌也一直在磨旗山一帶指揮民兵調動,兩人再度見麵,真是分外高興。
但是在當天晚上,高俊才滿懷愧疚的將在淮北時與喻俠見麵的消息告訴何誌也,並且如實說自己如何惹得喻俠傷心。
“當時我真是口不擇言,說出了那樣的胡話,喻俠聽後就徹底崩潰了,轉身而去,我也追不上她。”說著說著,高俊把頭深深埋了下去,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何誌也咬緊牙關,聽完之後一言不發,起身離開營帳,高俊追了出去,何誌也就站在營帳門口,垂著頭,似乎悲泣。
“誌也,這都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你們。”
“你不用這麽說。”何誌也的眼淚終於流了下來,他努力抬起頭,想要讓淚水淌迴去:“誰都有生氣的時候,你壓力那麽大,難免會口不擇言。”
他努力的抹了一把淚水:“但是你何苦傷害喻俠,她已經夠苦的了,始終懷有一顆俠義之心,古道熱腸,扶危濟困,而整個命運都在與她作對,明明什麽都沒做錯,卻沾上了最不清白的名聲,還是被呂仲騏那種人……”何誌也完全說不下去了,轉身想要離開,但是高俊急忙拉住她。
“誌也,這件事確實是我不對,你要罵要打都隨你,但是眼淚不能一個人流,憑什麽他呂仲騏犯下了這種罪行,最後卻是讓你們倆流淚?我沒有辦法補償你們倆,我隻能保證,如果有辦法找到呂仲騏,一定用燒紅的鐵釘釘住他的每一根骨頭,拉到石磨上,你們流了多少淚,就碾出他多少血。
何誌也沒有說話,他現在深深的感到自我懷疑,喻俠已經身遭不幸,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得到她的心,兩個人還是否可能走到一起?
良久,他才開口,語氣已經變得沉靜:“高俊,你不要自責。這世間痛苦煩悶的人多了,山東百姓做錯了什麽,河北百姓又做錯了什麽,卻被黑韃殺戮驅使,忍受屈辱,籲天無門,善良被人欺辱,正義遭到踐踏,這世道本就這樣,我又為什麽隻為喻俠一個人哭泣呢?天下之大,喻俠這樣的人不知凡幾。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兒女情長的份上,那就太愚蠢了。你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打垮張林,拯救膠東百姓!”
高俊感到心痛莫名,他發誓,一定要找到呂仲騏,並且用最殘酷的刑法處置他。
這個時代的悲哀就在於善良的人總會遭遇不幸,而從天而降的高俊是最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他責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