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中文互聯網上,北方的老毛子經常被稱為戰鬥民族,何誌也現在深深的覺得應該好好的跟這些人理論理論,現在他毫發不爽的認定,中華民族才是一等一的戰鬥民族。
張林反叛以來,密州遭遇到強大的軍事壓力,隻能依靠民兵守衛:但是讓何誌也萬萬想不到的是,民兵的戰鬥技巧居然如此高超,昨天一個個還是憨厚的老農,今天拿上了木杆做的長槍,弄了幾片鐵片打成的長刀,立馬就變成了訓練有素的步兵,又是長槍重進,又是槍盾夾滾,種種戰術令人吃驚,僅僅依靠在戲台上學的那些經驗,站隊、營壘、起灶、警戒,一個個井井有條,仿佛是已經訓練過好多年的士兵一樣。
難怪古人都說最好的兵源是中農,這幫農民們一個個看上去憨厚老實,整天捏著鋤頭鐮刀,關鍵時刻當起兵來還真是嚇人。
但是,五月之後,何誌也就感覺吃不住勁了,民兵的士氣顯著的低落起來,還不斷的竊竊私語。
畢竟已經是麥熟時節,該迴家收麥子了,打仗什麽的是次要的,自家的田地才是最主要的。在春季還如狼似虎的民兵到了夏季就一個個滿腹心事,打仗也不情願起來,天天圍著軍官吵著,要掛號請假。
“那麽多的地,麥子收不過來,就要爛在田裏了,家裏隻剩下老人孩子,娘們兒都苦死了。”民兵們向軍官們抱怨,正是農忙季節,農活隻能讓女人幹。
關鍵時刻,路哲領軍歸來,大大的幫助了何誌也,相當數量的民兵得到批準解散迴家,何誌也發動根據地的官吏、僧道乃至學生幫忙收割,從密州到大名府,到處都是揮舞鐮刀的人。
路哲也確實不含糊,率領人馬迴到根據地後,立刻在密州狠狠懟了張林一下,俘獲張林手下一千多人,讓對方感到一陣刺痛,不得不徹底離開密州地界,專心與完顏合達交手。
完顏合達也不是易於之輩,打的張林節節敗退,原本看上去大有希望的張林反正在持續了僅僅幾個月後就已經陷入敗勢,而南宋傳來議和的消息之後,張林手下的人更是感到大勢已去,紛紛逃亡。
龍門宮中,這下子諸位道士對丘處機之前的沉著十分服氣了,當初大家都以為張林直接要站住山東,紛紛勸說祖師爺趕緊前去投靠,現在看來,這張林也真是個銀樣蠟槍頭,幾個月下來就要完蛋。
全真教又要考慮該投靠誰的問題了,金朝好像餘威仍在,高俊自然也是虎踞龍盤,南宋朝廷正統未決,而蒙古則風頭無雙。
關係到本教派百年之運,丘處機也不能不謹慎舉棋,他還不清楚高俊此人能否奪得天下,甚至對於他是否有這個意願都還將信將疑。
此時被丘處機念念不忘的高俊已經率軍抵達了今天山東與江蘇交界的地帶,正在檢查軍兵們的新軍服。
如今已經是夏季,應該給士兵們換上夏季的軍服了,依舊是采取太平軍的老傳統,黑色衣服,但是夏季軍服的樣式有了巨大改變,盤領對襟,無袖夾襖,有點像真?太平軍軍服,這樣式倒是很顯精神,軍兵們都愛不釋手。
高俊也有些奇怪,這軍服實在是好得過分,甚至於隱隱感覺到和以前的衣服不一樣,猛然間一拍手:”這衣服的剪裁不太對勁。”
前來護送這批軍服的是軍中的助判蔣盡忠,他即刻迴稟:“軍服用的是新剪裁法,陸娘搞的,叫什麽貼補法,郎君不喜歡?這婆娘!”
高俊點點頭:“果不其然,陸娘這用的是立體剪裁。”
“啊,這是什麽?”
“你該好好在軍校裏麵再學一學了。”高俊深為感動,沒有想到一直被他支使來支使去、始終沒有穩定工作、還飽受別人歧視的陸娘,居然潛心搞出了立體剪裁,怪不得新軍服如此挺闊合身,讓軍兵們的精神麵貌為之一振。
就連抹額也融合了新的設計理念,在上下兩邊各加了一條繡線,雖然隻是小小增加成本,但裝飾起來就顯得精神壯觀了許多。
“應該重重賞賜陸娘!”高俊這麽一說,大家鬆了口氣,他們一開始還以為高俊不喜歡,那陸娘可就糟了,太平軍軍服的布料不便宜,用的是絹麻,高俊向來厚養軍兵。
軍兵們換上了新的黑抹額,套上了軍裝,加快速度趕迴壽張縣,據說東平府內的李秉鈞最近一段時間內又開始瞎胡鬧,想要給高俊製造障礙,得迴去嚇嚇他。
何誌也所說的沒錯,李秉均來到山東這段時間深受震撼,切實看到了高俊在根據地所行的政策之後,他敏感的意識到這絕非人臣所為之事,高俊的絕對不是要做良臣名將,而是要奪取天下,乃至於再造乾坤。
高俊所到之處,即刻重分田地,遣散軍戶,解放驅口,進而擁有一批死士,利用這新的基本盤推行他的一係列政策,使得根據地各處和同為一家,互相緊密聯係,尤其是還有一大批工商業大戶與之相聯係,這更顯得整個根據地血脈相通,無法分割,即便是朝廷重新委任官員,也很難再脫離高俊的影響。
更不要說高俊手下的那一群軍兵,真真是隻知有郎君,不知有朝廷。看到大批軍容嚴正的黑鴉兒在東平府城下走過時,李秉均真的感到絕望。
在驚疑之中,趕緊向朝廷寫奏表,盡管高俊因戰功而大放異彩,受到了滿朝文武的讚譽,但是李秉均還是絲毫不掩飾他對高俊的懷疑。
“高俊居山東,厚賞市人,招降納叛,鼓吹造謠,收養奸邪。與潘正,孫庭等貌分而神不離,坐鎮梁山,以潘正、孫庭、燕寧為援引、以何誌也為肱骨、以王澮為謀主、以孔元政、元好問為賓客、以馮、李、僧、路、郭為爪牙、以趙、翟、張、吳、魯為規措,所圖非小,為患乃大。”
不得不說這位轉運使還真是有一些毒辣的眼光,如果高俊能夠看到這份奏表,一定會積極讚歎,但是眼下可來不及考慮內鬥,張林的叛亂依舊沒有掃除,而蒙古人又開始向南進攻,根據高俊所得到的情報,他們又一次包圍了清滄地區,把王福打得節節敗退,眼下河北的難民再一次的向山東湧來。
“南征歸來,軍兵需要休息,我先帶一小支部隊東進平定張林之亂,然後再迴頭迎戰蒙軍!”高俊下定決心,平定張林叛亂之人不得超過一千。
經過數次戰鬥後,太平軍的戰力一日千裏,對付張林這等草寇和他手下那群烏合之眾,高俊真覺得一千人馬已然足夠。
而剩下的軍兵則散在根據地各處,加以訓練,恢複士氣,繼續擴編。
李朱羅給潘正寫了封信,高俊得知,朝廷已經有所動向,準備將潘正調往陝西,太平軍將要麵臨第一次真正的分兵,必須提前充實實力。
歡迎加入《晚金》討論群,群聊號碼:687476459
張林反叛以來,密州遭遇到強大的軍事壓力,隻能依靠民兵守衛:但是讓何誌也萬萬想不到的是,民兵的戰鬥技巧居然如此高超,昨天一個個還是憨厚的老農,今天拿上了木杆做的長槍,弄了幾片鐵片打成的長刀,立馬就變成了訓練有素的步兵,又是長槍重進,又是槍盾夾滾,種種戰術令人吃驚,僅僅依靠在戲台上學的那些經驗,站隊、營壘、起灶、警戒,一個個井井有條,仿佛是已經訓練過好多年的士兵一樣。
難怪古人都說最好的兵源是中農,這幫農民們一個個看上去憨厚老實,整天捏著鋤頭鐮刀,關鍵時刻當起兵來還真是嚇人。
但是,五月之後,何誌也就感覺吃不住勁了,民兵的士氣顯著的低落起來,還不斷的竊竊私語。
畢竟已經是麥熟時節,該迴家收麥子了,打仗什麽的是次要的,自家的田地才是最主要的。在春季還如狼似虎的民兵到了夏季就一個個滿腹心事,打仗也不情願起來,天天圍著軍官吵著,要掛號請假。
“那麽多的地,麥子收不過來,就要爛在田裏了,家裏隻剩下老人孩子,娘們兒都苦死了。”民兵們向軍官們抱怨,正是農忙季節,農活隻能讓女人幹。
關鍵時刻,路哲領軍歸來,大大的幫助了何誌也,相當數量的民兵得到批準解散迴家,何誌也發動根據地的官吏、僧道乃至學生幫忙收割,從密州到大名府,到處都是揮舞鐮刀的人。
路哲也確實不含糊,率領人馬迴到根據地後,立刻在密州狠狠懟了張林一下,俘獲張林手下一千多人,讓對方感到一陣刺痛,不得不徹底離開密州地界,專心與完顏合達交手。
完顏合達也不是易於之輩,打的張林節節敗退,原本看上去大有希望的張林反正在持續了僅僅幾個月後就已經陷入敗勢,而南宋傳來議和的消息之後,張林手下的人更是感到大勢已去,紛紛逃亡。
龍門宮中,這下子諸位道士對丘處機之前的沉著十分服氣了,當初大家都以為張林直接要站住山東,紛紛勸說祖師爺趕緊前去投靠,現在看來,這張林也真是個銀樣蠟槍頭,幾個月下來就要完蛋。
全真教又要考慮該投靠誰的問題了,金朝好像餘威仍在,高俊自然也是虎踞龍盤,南宋朝廷正統未決,而蒙古則風頭無雙。
關係到本教派百年之運,丘處機也不能不謹慎舉棋,他還不清楚高俊此人能否奪得天下,甚至對於他是否有這個意願都還將信將疑。
此時被丘處機念念不忘的高俊已經率軍抵達了今天山東與江蘇交界的地帶,正在檢查軍兵們的新軍服。
如今已經是夏季,應該給士兵們換上夏季的軍服了,依舊是采取太平軍的老傳統,黑色衣服,但是夏季軍服的樣式有了巨大改變,盤領對襟,無袖夾襖,有點像真?太平軍軍服,這樣式倒是很顯精神,軍兵們都愛不釋手。
高俊也有些奇怪,這軍服實在是好得過分,甚至於隱隱感覺到和以前的衣服不一樣,猛然間一拍手:”這衣服的剪裁不太對勁。”
前來護送這批軍服的是軍中的助判蔣盡忠,他即刻迴稟:“軍服用的是新剪裁法,陸娘搞的,叫什麽貼補法,郎君不喜歡?這婆娘!”
高俊點點頭:“果不其然,陸娘這用的是立體剪裁。”
“啊,這是什麽?”
“你該好好在軍校裏麵再學一學了。”高俊深為感動,沒有想到一直被他支使來支使去、始終沒有穩定工作、還飽受別人歧視的陸娘,居然潛心搞出了立體剪裁,怪不得新軍服如此挺闊合身,讓軍兵們的精神麵貌為之一振。
就連抹額也融合了新的設計理念,在上下兩邊各加了一條繡線,雖然隻是小小增加成本,但裝飾起來就顯得精神壯觀了許多。
“應該重重賞賜陸娘!”高俊這麽一說,大家鬆了口氣,他們一開始還以為高俊不喜歡,那陸娘可就糟了,太平軍軍服的布料不便宜,用的是絹麻,高俊向來厚養軍兵。
軍兵們換上了新的黑抹額,套上了軍裝,加快速度趕迴壽張縣,據說東平府內的李秉鈞最近一段時間內又開始瞎胡鬧,想要給高俊製造障礙,得迴去嚇嚇他。
何誌也所說的沒錯,李秉均來到山東這段時間深受震撼,切實看到了高俊在根據地所行的政策之後,他敏感的意識到這絕非人臣所為之事,高俊的絕對不是要做良臣名將,而是要奪取天下,乃至於再造乾坤。
高俊所到之處,即刻重分田地,遣散軍戶,解放驅口,進而擁有一批死士,利用這新的基本盤推行他的一係列政策,使得根據地各處和同為一家,互相緊密聯係,尤其是還有一大批工商業大戶與之相聯係,這更顯得整個根據地血脈相通,無法分割,即便是朝廷重新委任官員,也很難再脫離高俊的影響。
更不要說高俊手下的那一群軍兵,真真是隻知有郎君,不知有朝廷。看到大批軍容嚴正的黑鴉兒在東平府城下走過時,李秉均真的感到絕望。
在驚疑之中,趕緊向朝廷寫奏表,盡管高俊因戰功而大放異彩,受到了滿朝文武的讚譽,但是李秉均還是絲毫不掩飾他對高俊的懷疑。
“高俊居山東,厚賞市人,招降納叛,鼓吹造謠,收養奸邪。與潘正,孫庭等貌分而神不離,坐鎮梁山,以潘正、孫庭、燕寧為援引、以何誌也為肱骨、以王澮為謀主、以孔元政、元好問為賓客、以馮、李、僧、路、郭為爪牙、以趙、翟、張、吳、魯為規措,所圖非小,為患乃大。”
不得不說這位轉運使還真是有一些毒辣的眼光,如果高俊能夠看到這份奏表,一定會積極讚歎,但是眼下可來不及考慮內鬥,張林的叛亂依舊沒有掃除,而蒙古人又開始向南進攻,根據高俊所得到的情報,他們又一次包圍了清滄地區,把王福打得節節敗退,眼下河北的難民再一次的向山東湧來。
“南征歸來,軍兵需要休息,我先帶一小支部隊東進平定張林之亂,然後再迴頭迎戰蒙軍!”高俊下定決心,平定張林叛亂之人不得超過一千。
經過數次戰鬥後,太平軍的戰力一日千裏,對付張林這等草寇和他手下那群烏合之眾,高俊真覺得一千人馬已然足夠。
而剩下的軍兵則散在根據地各處,加以訓練,恢複士氣,繼續擴編。
李朱羅給潘正寫了封信,高俊得知,朝廷已經有所動向,準備將潘正調往陝西,太平軍將要麵臨第一次真正的分兵,必須提前充實實力。
歡迎加入《晚金》討論群,群聊號碼:68747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