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裏麵人來人往,各種服色的行人匆匆忙碌著,香案已經備好,幾名像是書手的人正在抄寫什麽。
天子的使者眼看就要來了,彭義斌非常緊張的抓住參議官李國器的袖子,反複核對接待天使的流程。“所以說我站起來就完了?”
“首領別緊張,咱們都是鄉野之人,,想來官家也不會對咱們過分要求。”
“這話就不對了,咱們山東義軍奮戰了這麽久,官家終於派人來了,你我千萬不能失了禮數……”正在說話之間,隻聽到轅門那邊一片喧嘩,軍兵們高聲喊道:“天使來了,天使來了!”
“備香案!”彭義斌急忙趕過去。
“門下:山東歸義軍渠帥彭義斌,卿故土遺民,忠義茂緒,不忘君恩,由是歸正。奄有州縣,申故國激憤,橫跨東海,樹天道綱常,洗腥膻於淮上,蕩胡虜於山東。朕甚嘉之。
今國家已於邊郡廣屯重兵,隻俟東風,即申天討。今特加卿為沂州安撫使、武功大夫、從義功臣。卿若能追念累世之恥,宿戒故土之師,已近伐罪之秋,當圖複仇之誌,朔漠底定,爵賞有加,宜思永圖,無失良便。勵乃宿心,糾其協力,克期同舉,必集大勳。尚阻重溟,未遑遣使,倚注之切,鑒寐寧忘。欽此。”
天使所說的話,彭義斌一句都聽不見了,看著南宋故土來的使者,彭義斌涕淚縱橫。
“官家,官家知道我們了,官家知道我們了。”
使者讀完詔書之後,彭義斌沒有站起來,而是膝行向前,拜謝天子。
“將軍切莫如此,諸位都是忠義之士,國家的有功之臣,官家心裏可是牽掛得緊哪。將軍快請人把軍中大小首領的姓名抄一遍,咱家迴去之後,還要給諸位請封。”來送詔書的中使約有四十歲,看上去很是慈祥。
跟在這位中使後麵的是一個身著從八品官服的人,此人乃是淮東安撫使崔與之的使者,具體的事務還要跟這個人談。
這之後的過程就不是很愉快了,崔與之能看出來金朝正處於衰落之中,義軍大為可用,但是目前兩國並未交兵,也沒有交兵的意向,所以暫時不能支持山東義軍。他所能夠保證的,隻是一旦義軍失敗可以向南宋境內撤退,至於義軍現在缺少的被服、藥物、武器、盔甲,則一概無法支援,但是這位崔安撫使答應,會立刻向中書奏報,從海路向義軍進行支援。
“崔安帥還想讓我來問一下,如今山東金軍,都有哪些人?其水準如何?”
彭義斌想了一下:“自從野狐嶺之敗後,金虜精銳盡喪,山東諸將,必蘭阿魯帶、紇石烈誌數人略微可用,其他皆不足慮,但是山東安撫使仆散安貞乃是名將之後,善於用兵,前番接連敗了楊安兒,足見其謀略過人。除此之外,山東尚有一人,官職雖小,但恐為中國大患。”
“何人?”
“此人名叫高俊,現在是金賊山東押剌百戶的親管,官職不高,據說乃是八品,但是此人善於養民生息,訓練士卒,山東義軍多為所敗。士卒多願為其效力,曾以千人敗我數千之眾,我看此人也略知忠義,如果朝廷能夠大力撫諭的話,或許可為我所用,屆時山東可定。”
“不忠不孝,何談忠義?”
“前年黑茶南下,屠戮山東河北居民,此人竟以不足一千之眾轉戰於運河南北,周旋在數萬敵軍之中,從黑韃手中救下生民數十萬,北國揚名,自山東至陝西無人不曉,此人確實並非苟圖衣食之輩。”
“竟有這般人物?”使者即刻記錄下來。
高俊並不知道自己居然一戰成名,還把名字成到了南宋,此時已經靠近山東根據地,路兩旁的景色大為不同,到處都是修整好的寬闊田野,水渠縱橫,水車、唧筒隨處可見,耕作的農人麵色不錯,兒童看上去也比其他地方強出來不少。
道路明顯修整過,雖然距離21世紀那種村村通的砂石鋪的汽車路差距很大,但也並不像其他地方那麽坑窪,馬車在上麵走的不費力氣。道路上人很多,不少人是從外地趕來的,打算到壽張縣碰碰運氣。
也有不少車隊是離開根據地的,上麵都馱滿了貨物,高俊一眼就發現裏麵有頗黎器和香皂。
“沒想到高郎在山東不過兩三年,竟然有如此改觀。”殷去寒心情好轉了不少,幹脆和高俊一起步行前進,兩個人還可以順便說說話,其他人立刻躲遠一點兒。
“這都是何誌也的功勞,我對民眾關心的太少,負責的完全是我手下這支軍隊。我每天向何誌也要兵、要糧、要軍器、要牛馬,估計他被我害的天天睡不著覺。”高俊也浮起一絲無奈,真不知道何誌也現在是什麽情況。
行程早就通知了根據地,所以一路之上並未遇到什麽麻煩,反而還有民兵護衛引路,這些民兵都穿著夏季淡黃色短打軍服,這是民兵軍服的服色,手裏拿的是木棍和哨棒,看上去倒是器宇軒昂,似乎並不以為自己比軍兵遜色。
進入朝城縣,“縣令”慌忙來接待,此人名叫魯家齊,原本是壽張縣鄉裏的小地主,略微讀過幾卷書,平時倒是很勤勉於照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原本的夢想是寫一本農書,沒有想到高俊等人來了之後,東平府這一地方一日三變,由於大地主們都被高俊壓製,他這個人反而成了管正,進而居然一步登天,成了很多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百裏侯,雖然沒有朝廷的名分在,但是卻有實權可用,他自己也覺得如同夢幻一般。
不過何誌也的思想教育抓的還是很緊的,能到這個級別的幹部,對於高俊和何誌也都是頂禮膜拜,絕無二心。魯家齊此人從來不願意打仗,也總覺得高郎君、何先生征兵征得太多,但是對於何先生治理地方的本領心服口服,幾次敵軍來襲之後,也清楚的明白征兵並非壞事。
軍兵的餐餉已經備好,吃的是粟米飯攙豆子,菜色兩樣,有豆腐吃,還有肉湯。
高俊叫來了這位魯縣令,詢問了有關糧食的問題,才得知去年的糧荒確實一度動搖了居民的信心,但是統購統銷政策還是保證了糧食供應,目前各縣糧倉的問題都不大,即使湧進來,三五千人也完全沒問題,七八千雖然略微吃力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工業品外賣換來的糧食,也是夠用的。
天子的使者眼看就要來了,彭義斌非常緊張的抓住參議官李國器的袖子,反複核對接待天使的流程。“所以說我站起來就完了?”
“首領別緊張,咱們都是鄉野之人,,想來官家也不會對咱們過分要求。”
“這話就不對了,咱們山東義軍奮戰了這麽久,官家終於派人來了,你我千萬不能失了禮數……”正在說話之間,隻聽到轅門那邊一片喧嘩,軍兵們高聲喊道:“天使來了,天使來了!”
“備香案!”彭義斌急忙趕過去。
“門下:山東歸義軍渠帥彭義斌,卿故土遺民,忠義茂緒,不忘君恩,由是歸正。奄有州縣,申故國激憤,橫跨東海,樹天道綱常,洗腥膻於淮上,蕩胡虜於山東。朕甚嘉之。
今國家已於邊郡廣屯重兵,隻俟東風,即申天討。今特加卿為沂州安撫使、武功大夫、從義功臣。卿若能追念累世之恥,宿戒故土之師,已近伐罪之秋,當圖複仇之誌,朔漠底定,爵賞有加,宜思永圖,無失良便。勵乃宿心,糾其協力,克期同舉,必集大勳。尚阻重溟,未遑遣使,倚注之切,鑒寐寧忘。欽此。”
天使所說的話,彭義斌一句都聽不見了,看著南宋故土來的使者,彭義斌涕淚縱橫。
“官家,官家知道我們了,官家知道我們了。”
使者讀完詔書之後,彭義斌沒有站起來,而是膝行向前,拜謝天子。
“將軍切莫如此,諸位都是忠義之士,國家的有功之臣,官家心裏可是牽掛得緊哪。將軍快請人把軍中大小首領的姓名抄一遍,咱家迴去之後,還要給諸位請封。”來送詔書的中使約有四十歲,看上去很是慈祥。
跟在這位中使後麵的是一個身著從八品官服的人,此人乃是淮東安撫使崔與之的使者,具體的事務還要跟這個人談。
這之後的過程就不是很愉快了,崔與之能看出來金朝正處於衰落之中,義軍大為可用,但是目前兩國並未交兵,也沒有交兵的意向,所以暫時不能支持山東義軍。他所能夠保證的,隻是一旦義軍失敗可以向南宋境內撤退,至於義軍現在缺少的被服、藥物、武器、盔甲,則一概無法支援,但是這位崔安撫使答應,會立刻向中書奏報,從海路向義軍進行支援。
“崔安帥還想讓我來問一下,如今山東金軍,都有哪些人?其水準如何?”
彭義斌想了一下:“自從野狐嶺之敗後,金虜精銳盡喪,山東諸將,必蘭阿魯帶、紇石烈誌數人略微可用,其他皆不足慮,但是山東安撫使仆散安貞乃是名將之後,善於用兵,前番接連敗了楊安兒,足見其謀略過人。除此之外,山東尚有一人,官職雖小,但恐為中國大患。”
“何人?”
“此人名叫高俊,現在是金賊山東押剌百戶的親管,官職不高,據說乃是八品,但是此人善於養民生息,訓練士卒,山東義軍多為所敗。士卒多願為其效力,曾以千人敗我數千之眾,我看此人也略知忠義,如果朝廷能夠大力撫諭的話,或許可為我所用,屆時山東可定。”
“不忠不孝,何談忠義?”
“前年黑茶南下,屠戮山東河北居民,此人竟以不足一千之眾轉戰於運河南北,周旋在數萬敵軍之中,從黑韃手中救下生民數十萬,北國揚名,自山東至陝西無人不曉,此人確實並非苟圖衣食之輩。”
“竟有這般人物?”使者即刻記錄下來。
高俊並不知道自己居然一戰成名,還把名字成到了南宋,此時已經靠近山東根據地,路兩旁的景色大為不同,到處都是修整好的寬闊田野,水渠縱橫,水車、唧筒隨處可見,耕作的農人麵色不錯,兒童看上去也比其他地方強出來不少。
道路明顯修整過,雖然距離21世紀那種村村通的砂石鋪的汽車路差距很大,但也並不像其他地方那麽坑窪,馬車在上麵走的不費力氣。道路上人很多,不少人是從外地趕來的,打算到壽張縣碰碰運氣。
也有不少車隊是離開根據地的,上麵都馱滿了貨物,高俊一眼就發現裏麵有頗黎器和香皂。
“沒想到高郎在山東不過兩三年,竟然有如此改觀。”殷去寒心情好轉了不少,幹脆和高俊一起步行前進,兩個人還可以順便說說話,其他人立刻躲遠一點兒。
“這都是何誌也的功勞,我對民眾關心的太少,負責的完全是我手下這支軍隊。我每天向何誌也要兵、要糧、要軍器、要牛馬,估計他被我害的天天睡不著覺。”高俊也浮起一絲無奈,真不知道何誌也現在是什麽情況。
行程早就通知了根據地,所以一路之上並未遇到什麽麻煩,反而還有民兵護衛引路,這些民兵都穿著夏季淡黃色短打軍服,這是民兵軍服的服色,手裏拿的是木棍和哨棒,看上去倒是器宇軒昂,似乎並不以為自己比軍兵遜色。
進入朝城縣,“縣令”慌忙來接待,此人名叫魯家齊,原本是壽張縣鄉裏的小地主,略微讀過幾卷書,平時倒是很勤勉於照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原本的夢想是寫一本農書,沒有想到高俊等人來了之後,東平府這一地方一日三變,由於大地主們都被高俊壓製,他這個人反而成了管正,進而居然一步登天,成了很多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百裏侯,雖然沒有朝廷的名分在,但是卻有實權可用,他自己也覺得如同夢幻一般。
不過何誌也的思想教育抓的還是很緊的,能到這個級別的幹部,對於高俊和何誌也都是頂禮膜拜,絕無二心。魯家齊此人從來不願意打仗,也總覺得高郎君、何先生征兵征得太多,但是對於何先生治理地方的本領心服口服,幾次敵軍來襲之後,也清楚的明白征兵並非壞事。
軍兵的餐餉已經備好,吃的是粟米飯攙豆子,菜色兩樣,有豆腐吃,還有肉湯。
高俊叫來了這位魯縣令,詢問了有關糧食的問題,才得知去年的糧荒確實一度動搖了居民的信心,但是統購統銷政策還是保證了糧食供應,目前各縣糧倉的問題都不大,即使湧進來,三五千人也完全沒問題,七八千雖然略微吃力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工業品外賣換來的糧食,也是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