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凡用師征伐,上自大元帥,中自萬戶,下至百戶,飲酒會食,略不問列,與父子兄弟等,所以上下情通,無閉塞之患。”
——宇文懋昭
何誌也依舊在溫言撫慰李光:“何某自從到壽張縣以來,最大的願望是讓人人吃得飽,穿得暖,房後能拴上一匹馬,打開鍋蓋裏麵有一隻雞。可是天不遂人願啊,憑空裏從塞北來了黑韃,這群人最愛燒殺搶掠,把你種出來的糧食蓋出來的房子占為己有,害得咱們如此受苦,受凍挨餓的。”
李光畢竟沒有經受過黑韃的劫掠,對黑韃的印象還有些模糊,雖然新來的災民驚恐萬分的說這群人如何暴虐,他自己隻有一點點印象。但是聽何誌也這麽一形容,這群人專愛搶自己流血流汗得到的東西,那實在是太可惡了。
“所以說我們要拿起武器來打黑韃,咱們流血流汗的東西,憑什麽讓黑韃又吃又喝的?我馬上就要在災民裏麵征兵,到時候咱們提上家夥一起去打黑韃,把他們趕走之後,你們就能迴河北老家,我也會把從你們手裏借的糧食一點一點還給你們。到那個時候山東河北兩個地方一起發展,我給你說個種地的法子……”
趙汝凡不得不佩服何誌業,僅僅幾句話之間李光就沒有了原來的戾氣,專注的聽何誌也講未來的願景。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陣木魚的聲音,一群人疑惑的看過去,隻見一隊和尚從難民當中穿過,為首的那位和尚皓須白眉,相貌方正,身材清瘦,端的是寶相莊嚴,正是壽張縣的維那信德法師,而他身後穿著中著衣黃色袈裟的是玄空法師。
“法師,為何到此?”何誌也趕緊上去迎接。
“如今生靈遭受苦難,敝寺不敢袖手旁觀。”信德聲音不大,卻如洪鍾般敦厚。
“多謝法師。”
“高郎君與何先生全活萬千生靈,真是造下大功德,涅槃後必化為天人,消除一切災厄,享無上快樂。”信德低聲誦經,玄空也跟著念念有詞。
此時,被幾位高僧祝福的高俊正趴伏在雪地上,感受著地上的陣陣涼意。
從糧倉脫險之後,高俊興衝衝的要拜訪自己的恩公,但是卻被晚晴攔住了,說是恩公身體不適,不能見客,這次這麽晚才弄來船隊供高郎君使用,還實在是有些對不住高郎君。
“明明一直是我承受他的恩惠,怎麽搞得倒像是他欠我情一樣?”高俊心裏嘀咕了一陣,卻依舊是不明所以,隻能和晚晴聊一聊。
這小姑娘嘴倒是挺嚴實,隻是說恩公和家主已經知曉了黑韃南下的消息,家主已經舉家搬遷至開封府,現在一切都安全,請高郎君不必掛懷。此番高郎君千裏送信,讓家主十分感動,以後還將會和郎君在生意上合作。
至於恩公,因為有事情要辦,不得不前往中都一趟,這次是冒險闖過黑韃占領的地區,順運河南下,一路上倒也有驚無險。由於心中惦記著高郎君,於是到清州碰碰運氣,沒想到恰好能救郎君脫困,讓恩公心裏也頗為高興。
“如今有這麽多船,而且已經越過了黑韃的先鋒,咱們可以一帆風順前往南方了。屆時郎君迴自己的百戶,我家主人去開封府,有道是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郎君每次戰黑韃得勝,怕是又要升官了。”
“多謝姑娘美言,但是高某並不迴山東,在前麵撿一處野渡口,就將我們軍兵放下來好了。”
“郎君,這是什麽意思?”晚晴一愣,不明所以。
高俊指著運河岸上,正背著家財、抱著兒女、三兩成群、哭哭啼啼奔向南的災民:“將這麽多人留在黑韃的屠刀之下,我心有不忍,軍兵是保家衛國護衛黎庶的,此時正是用兵之時,我們軍兵怎麽能坐著快船,先於百姓逃亡呢?”
晚晴按捺不住心中的驚詫,抬頭盯著高俊,似乎不認識眼前是什麽東西,片刻之後才發覺自己的失態,連忙告罪迴去稟告高俊的恩公,不一會就重新迴來,說恩公對高郎君欽佩之至。
下船之前,高俊又囑咐晚晴一句:“船隊經過南皮縣的時候,請傳話給南皮渡口的郭延嗣,讓他帶兵來與我會合。”
夫役們沒有被強行要求下船,有願意追隨高俊作戰者聽之,王克儉等七十多人下了船,決心跟著高俊的隊伍一塊兒作戰,這些人大部分都在之前的戰鬥中失去了親人。少年兵們則被父親高俊下令,押送軍糧前往觀州,在那裏等待高俊迴來。
上岸之後行走了不久,高俊等人就發現叢林空地間的一大片屍體。
這些人明顯是向南逃難的人,很多人衣不蔽體,看得出來,他們受到襲擊之後驚惶的向南奔逃,希望能夠躲避屠刀,但是敵人縱馬追擊,直到把最後一個人殺死。部分屍體被搜身過,首飾和幹糧被拿走了。隻留下一地屍首,麵帶驚恐的表情,凝固的臉上臉上寫滿了不甘和疑問。
高俊沉默的從中走了過去,那裏躺的是一家四口,父親倒在最前麵,馬刀幾乎將他整個頭削去,隻剩下一點皮連在脖子上;兄長中了一箭,蜷縮在地上時受了一刀;母親緊緊抱著最幼小的妹妹,她們兩個是被一槍戳死的,母親的後背上還有一大片血汙。
女孩在母親懷中,依舊睜著眼睛,她的瞳孔裏是一片悲傷的灰霧,低垂的右手還握著一個撥浪鼓。
一名軍兵輕輕走上前去,合上了女孩的眼睛,將撥浪鼓取下來放進自己的懷裏。
“你叫什麽名字?”高俊沙啞的問道。
“秦寧。”那是個很年輕的軍兵,但是眼睛炯炯有神。
高俊原本繳獲的幾十匹戰馬經曆了風吹、雪凍、船暈、火烤,一個個都病懨懨的站不起來,李銘心疼的撫摸著戰馬,說這麽一折騰下來,這幾十匹馬全都廢了。
“反正這些馬本來就帶不迴壽張縣去,權且當消耗品用就好了,告訴斥候們,隻要跑不死,就往死裏跑。”
高俊再次派出了覘騎,一些躲藏起來的災民也向高俊透露了他們知道的消息,這次屠殺的始作俑者並不是明安的主力軍,而是一支先鋒,大約有一百多騎,根據他們的路程推斷,這些人早在糧倉保衛戰之前就已經被派出南下了。
“任由這一百多人馳騁,不知道還要殺我多少同胞百姓,趁著明安的主力軍隊還沒到,咱們把這一百多人做了!”高俊下了決定。
——宇文懋昭
何誌也依舊在溫言撫慰李光:“何某自從到壽張縣以來,最大的願望是讓人人吃得飽,穿得暖,房後能拴上一匹馬,打開鍋蓋裏麵有一隻雞。可是天不遂人願啊,憑空裏從塞北來了黑韃,這群人最愛燒殺搶掠,把你種出來的糧食蓋出來的房子占為己有,害得咱們如此受苦,受凍挨餓的。”
李光畢竟沒有經受過黑韃的劫掠,對黑韃的印象還有些模糊,雖然新來的災民驚恐萬分的說這群人如何暴虐,他自己隻有一點點印象。但是聽何誌也這麽一形容,這群人專愛搶自己流血流汗得到的東西,那實在是太可惡了。
“所以說我們要拿起武器來打黑韃,咱們流血流汗的東西,憑什麽讓黑韃又吃又喝的?我馬上就要在災民裏麵征兵,到時候咱們提上家夥一起去打黑韃,把他們趕走之後,你們就能迴河北老家,我也會把從你們手裏借的糧食一點一點還給你們。到那個時候山東河北兩個地方一起發展,我給你說個種地的法子……”
趙汝凡不得不佩服何誌業,僅僅幾句話之間李光就沒有了原來的戾氣,專注的聽何誌也講未來的願景。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傳來一陣木魚的聲音,一群人疑惑的看過去,隻見一隊和尚從難民當中穿過,為首的那位和尚皓須白眉,相貌方正,身材清瘦,端的是寶相莊嚴,正是壽張縣的維那信德法師,而他身後穿著中著衣黃色袈裟的是玄空法師。
“法師,為何到此?”何誌也趕緊上去迎接。
“如今生靈遭受苦難,敝寺不敢袖手旁觀。”信德聲音不大,卻如洪鍾般敦厚。
“多謝法師。”
“高郎君與何先生全活萬千生靈,真是造下大功德,涅槃後必化為天人,消除一切災厄,享無上快樂。”信德低聲誦經,玄空也跟著念念有詞。
此時,被幾位高僧祝福的高俊正趴伏在雪地上,感受著地上的陣陣涼意。
從糧倉脫險之後,高俊興衝衝的要拜訪自己的恩公,但是卻被晚晴攔住了,說是恩公身體不適,不能見客,這次這麽晚才弄來船隊供高郎君使用,還實在是有些對不住高郎君。
“明明一直是我承受他的恩惠,怎麽搞得倒像是他欠我情一樣?”高俊心裏嘀咕了一陣,卻依舊是不明所以,隻能和晚晴聊一聊。
這小姑娘嘴倒是挺嚴實,隻是說恩公和家主已經知曉了黑韃南下的消息,家主已經舉家搬遷至開封府,現在一切都安全,請高郎君不必掛懷。此番高郎君千裏送信,讓家主十分感動,以後還將會和郎君在生意上合作。
至於恩公,因為有事情要辦,不得不前往中都一趟,這次是冒險闖過黑韃占領的地區,順運河南下,一路上倒也有驚無險。由於心中惦記著高郎君,於是到清州碰碰運氣,沒想到恰好能救郎君脫困,讓恩公心裏也頗為高興。
“如今有這麽多船,而且已經越過了黑韃的先鋒,咱們可以一帆風順前往南方了。屆時郎君迴自己的百戶,我家主人去開封府,有道是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郎君每次戰黑韃得勝,怕是又要升官了。”
“多謝姑娘美言,但是高某並不迴山東,在前麵撿一處野渡口,就將我們軍兵放下來好了。”
“郎君,這是什麽意思?”晚晴一愣,不明所以。
高俊指著運河岸上,正背著家財、抱著兒女、三兩成群、哭哭啼啼奔向南的災民:“將這麽多人留在黑韃的屠刀之下,我心有不忍,軍兵是保家衛國護衛黎庶的,此時正是用兵之時,我們軍兵怎麽能坐著快船,先於百姓逃亡呢?”
晚晴按捺不住心中的驚詫,抬頭盯著高俊,似乎不認識眼前是什麽東西,片刻之後才發覺自己的失態,連忙告罪迴去稟告高俊的恩公,不一會就重新迴來,說恩公對高郎君欽佩之至。
下船之前,高俊又囑咐晚晴一句:“船隊經過南皮縣的時候,請傳話給南皮渡口的郭延嗣,讓他帶兵來與我會合。”
夫役們沒有被強行要求下船,有願意追隨高俊作戰者聽之,王克儉等七十多人下了船,決心跟著高俊的隊伍一塊兒作戰,這些人大部分都在之前的戰鬥中失去了親人。少年兵們則被父親高俊下令,押送軍糧前往觀州,在那裏等待高俊迴來。
上岸之後行走了不久,高俊等人就發現叢林空地間的一大片屍體。
這些人明顯是向南逃難的人,很多人衣不蔽體,看得出來,他們受到襲擊之後驚惶的向南奔逃,希望能夠躲避屠刀,但是敵人縱馬追擊,直到把最後一個人殺死。部分屍體被搜身過,首飾和幹糧被拿走了。隻留下一地屍首,麵帶驚恐的表情,凝固的臉上臉上寫滿了不甘和疑問。
高俊沉默的從中走了過去,那裏躺的是一家四口,父親倒在最前麵,馬刀幾乎將他整個頭削去,隻剩下一點皮連在脖子上;兄長中了一箭,蜷縮在地上時受了一刀;母親緊緊抱著最幼小的妹妹,她們兩個是被一槍戳死的,母親的後背上還有一大片血汙。
女孩在母親懷中,依舊睜著眼睛,她的瞳孔裏是一片悲傷的灰霧,低垂的右手還握著一個撥浪鼓。
一名軍兵輕輕走上前去,合上了女孩的眼睛,將撥浪鼓取下來放進自己的懷裏。
“你叫什麽名字?”高俊沙啞的問道。
“秦寧。”那是個很年輕的軍兵,但是眼睛炯炯有神。
高俊原本繳獲的幾十匹戰馬經曆了風吹、雪凍、船暈、火烤,一個個都病懨懨的站不起來,李銘心疼的撫摸著戰馬,說這麽一折騰下來,這幾十匹馬全都廢了。
“反正這些馬本來就帶不迴壽張縣去,權且當消耗品用就好了,告訴斥候們,隻要跑不死,就往死裏跑。”
高俊再次派出了覘騎,一些躲藏起來的災民也向高俊透露了他們知道的消息,這次屠殺的始作俑者並不是明安的主力軍,而是一支先鋒,大約有一百多騎,根據他們的路程推斷,這些人早在糧倉保衛戰之前就已經被派出南下了。
“任由這一百多人馳騁,不知道還要殺我多少同胞百姓,趁著明安的主力軍隊還沒到,咱們把這一百多人做了!”高俊下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