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躺在地上,身子下麵墊了厚厚的毛毯來保持溫度,高俊和何誌也坐在他旁邊。他的唿吸很吃力,也很痛苦,陸娘不時來幫忙,輕輕擦拭唿出的血沫幹涸的痕跡。

    在經曆了可怕的發燒和一陣胡話之後,周虎當天晚上就痛苦的去世了,小山墩堡已經實行了水管製,但他們隊的軍兵偷偷清洗了隊正的屍體,一共發現二十七處箭傷。

    當天晚上,悲傷的氣氛揮之不去,十幾個老人失去了他們的兒子,二十多名婦女變成了寡婦,二十多個孩子從此失去了父親。夜深人靜的時候,還能聽到低低的哭聲。

    “高郎君、何先生,這樣不行啊。”張成武憂心忡忡的找來,和高俊、何誌也二人商量。“這麽哭下去,是不是動搖軍心?”

    “算了,人死了憑什麽不讓哭,還應該舉辦公祭呢。”高俊慘然迴答。

    僅僅一天的戰鬥,損失就已經讓高俊和何誌也二人接受不了了,押剌百戶總共隻有兩千多人,損失近五十名精壯已經是個很大的數字了。

    但是想到各地村民,高俊的心裏暢快了一些,如果真能借助這個機會,團結周圍的兩縣村民,高俊就實現了打出去的目標,在今後的戰爭中會更加順利。

    “時全這次反倒幫助咱們了,沒有他這麽派糧的話,恐怕村民未必會和咱們一條心。”何誌也勉強笑一笑:“雖然穿著紅襖,但這貨算不上起義軍,隻不過是群賊寇而已。”

    “金朝官府括地、括粟、括馬、簽軍,跟這幫賊寇又有什麽區別?”高俊也微微笑了。

    “說的也是,不過金朝官府好歹還在抵抗遊牧入侵,順便辦一點公共事業,節操還是比時全稍微強那麽一點。”

    “那要是時全也在嶧山主持政務呢?”

    “那樣還叫什麽賊寇?”何誌也哈哈一笑:“那就叫創立根據地了。”

    兩個人低聲笑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軍兵們再次站上了寨牆和望樓,高俊全副披甲,腰掛直刀,所有人的臉上都看不出悲喜。

    潘正過來向高俊稟報:“少年軍們已經安排到了北門,必要的時候,就可以讓李銘他們接應少年軍突圍。”

    高俊點點頭,盡管有了路哲支援之後,他心裏已經認為小山墩堡不會破城,但是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但是今天時全的軍隊遲遲沒有出現,由於騎兵已經盡數派了出去,就連高俊也無法得知時全究竟在做何準備。

    “讓軍兵們輪流休息,不要坐在地上。”畢竟是11月份的天氣,高俊還真怕軍兵們感染風寒,以現在的醫療條件,感冒(這個時候還叫感風)死個人也是常有的事。現在已經是日上三竿,卻到處看不到時全的跡象。

    就在這時,李銘騎著快馬從遠處狂奔而來,手上還舉著一件紅彤彤的東西,好像是信筒。

    “時全跑啦,時全跑啦!”離小山墩堡還很遠,他就扯開喉嚨喊了起來。

    “什麽,時全跑了?”軍兵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集體歡唿起來:“時全跑了,咱們贏了!”

    “咱們贏了!”潘正激動的對高俊說。

    高俊的心中也是一陣陣的驚濤巨浪,但他還是盡可能的讓自己鎮定,低聲對潘正說:“別激動,萬一是時全的障眼法就糟了。”

    潘正楞了一下,連連點頭。

    信筒很快就遞到了高俊手中,內容非常簡單:時全老哥哥我認栽了,拜托高百戶別半路黑我,稍後我會派人來登高百戶商量贖迴俘虜的事兒。

    時全也長了個心眼兒,沒有告訴高俊被俘的人就是他的侄子,他還摸不清高俊的價碼。

    看完了信,高俊按耐住心中的狂喜,還是首先板著臉教訓李銘:

    “你也是打過仗的老兵了,哪有這麽大聲喧嘩說軍情的?”

    李銘麵帶慚色,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了爽朗的聲音:“別裝了,高百戶的腿都站不住了吧。”

    何誌也喜氣洋洋的帶著一幹人等走來,人們再次陷入歡樂之中。

    一片歡騰當中,高俊和何誌也迴到宅院,剛一落座,何誌也就對高俊提出了之後要做的幾條工作:

    第一、立刻派人檢查西寨、南寨和其他村落是否遭到了時全的破壞,組織人手進行修複;

    第一、做好撫恤和公祭工作,團結軍兵和村民;

    第一、趁熱打鐵,繼續進行退地工作,趁機奪取兩縣這六十多個村的控製權;

    第一、和時全進行談判,最好能把當初冀州殷家被劫的那些貨要迴來,借這個機會,和高俊你的老恩人攀交情;

    第一、結合玄空法師的設計,進行建設工作。

    “什麽時候你還學會日企這一套了?”看著並列的四條第一,高俊點點頭。“看樣子就算打完了仗,咱們也休息不了了。”

    “我的血糖都保不住了。”何誌也伸了個懶腰,擠出幾滴眼淚。“但願十二月份能夠讓我獲得睡個美覺的機會。”

    嘴上說著,兩個人已經麻利的開始工作,騎兵們迅速四散偵查,確認了時全的離開,其他各村寨基本上沒有受損,唯有南寨被拆了不少房子,玄空法師親自到場,開始籌備重建。

    撫恤的糧食高俊不缺,戰歿者的家庭一次性給予粟米兩石、銀錢兩貫;從此算作軍屬戶,戰歿者的丁田不需要上繳。子弟還在上學的,學校解決一日三兩餐,已經過了上學年齡的,願意的話編入少年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祭儀式在三天後舉行,以周虎為首的四十九名戰歿者在這一天集體下葬,葬禮由高俊監場、何誌也主持、趙汝凡寫了一篇祭文,由何誌也親自宣讀。

    沒有吹打、沒有號喪、也無需摔罐守靈等儀式,數十名軍兵兩人對崗,肅立在從小山墩堡到墓地的路上。

    拉著靈柩的牛車緩緩通過,李銘大唿一聲“敬禮!”兩名軍兵挺直身體,雙手持長槍微微舉起一尺左右,這是高俊剛剛教給大家的舉槍禮。

    車隊每經過一對軍兵,兩名士兵立刻行舉槍禮,由首及尾,一起參加葬儀的村民們感動又驚異。

    在下葬前,何誌也宣讀祭文,表彰了所有犧牲者的功績,但也強調:為了保護勞動與戰鬥的成果,押剌百戶的任何人都有為之犧牲的責任。

    時全為什麽撤退很快就搞清楚了,一方麵是因為糧食不足、受凍挨餓、攻擊受挫,但是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楊安兒在益都府發動了紅襖軍起義,山東路的各豪傑都按耐不住了。

    郭方三率先相應楊安兒,在即墨一帶發動起義,縱橫膠東、膠西數縣;

    彭義斌在泰安一帶發動起義,此人道德威望俱全,拉起一支隊伍,在沂蒙山區嘯聚;

    史潑立在萊州一帶也樹了反旗!

    現在這種情況,時全當然不會在小小的小山墩堡下消耗自己的力量與威望,他要早日迴到老家嶧山,準備響應諸路紅襖軍!

    這些人身穿紅襖,來去自如,時而聯合作戰,時而分散出擊,此時的金朝剛剛經曆了野狐嶺大敗,軍力空虛,州縣無備;防禦、刺史們惶惶不可終日,生恐一日紅襖軍來到城下。

    山東,亂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