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一窒,道:“母妃……”
桓淑妃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你不必再說了,你的心思我明白。在你的心裏,我這個做娘的,始終還是比不上你的兄弟要緊!”
桓淑妃說著滿臉都是落寞。
三皇子急忙道:“母妃,你誤會了。”
“你不必再說!你隻須知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桓淑妃說著就吩咐身邊的大宮女抱來一個巨大的雕著紅漆的盒子,“玉璽在這裏了,你拿迴去吧。”
三皇子沒想到這麽容易就將玉璽要了迴來,雖然有些訕訕的,到底很高興,親自抱了盒子站起身來,就要告辭。他脾氣雖好,可是卻再也不想聽桓淑妃那些讓他害死庾璟年,自己榮登皇位的話了。
臨走之前出於好奇他問了一句:“母妃拿走這枚玉璽,究竟是要用來做什麽?”
桓淑妃冷冷一笑:“你真的想知道?”
三皇子心裏咯噔了一下,“母妃……”
桓淑妃已經叫人拿了一卷聖旨過來,“你看看吧。”
三皇子把玉璽放在桌子上,接過那卷聖旨,一目十行看了起來。看完了他的臉色也變了,“母妃,你為什麽要這樣?國家大事豈是你能開玩笑的?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害的不光是阿年,還有整個大晉。”
三皇子心中升起一股無與倫比的怒氣,使勁地將聖旨摔在地上,他當然知道這道聖旨隻是一件副本,真正的聖旨已經發到荊州去了。
原來桓淑妃以三皇子的名義,給遠在荊州的庾璟年發了一道聖旨,讓他立刻迴師救援建康。而桓淑妃想要做到這一點,朝中一定有分量很重的重臣幫她,至少是三公級別的。否則,她就是有玉璽,也斷然發不出聖旨去。
三皇子簡直氣炸了肺,若是庾璟年肯聽從命令,那麽荊州立刻就要落入慕容圭的手裏,倉皇撤軍隻會給慕容圭可乘之機。而若是庾璟年不肯遵從命令,兄弟兩人之間將會又生嫌隙。起碼在一眾朝臣看來,庾璟年不肯給他這個準太子的麵子,是在和他對著幹。
到時候隨便有人在中間煽風點火,他好不容易和庾璟年重歸於好的兄弟之情可能就要重新出現裂痕,在有心人的挑撥之下,庾璟年定會認為他為了爭奪皇位,連他的性命都不要,甚至連整個大晉的江山都不放在眼裏,都敢拿來賭博,庾璟年該怎樣看待他這個兄弟?
他玉璽也不要了,轉身就往外跑去。
桓淑妃大怒:“你要去幹什麽?”
“我要去把這道聖旨追迴來!”三皇子扔下這句話就跑遠了。
桓淑妃卻並不著急,那道聖旨是用六百裏加急送出去的,說什麽追迴來,根本就是癡人說夢,人的兩條腿,如何能夠跑得過馬?
三皇子自然是無法把這道已經發出去的聖旨追迴來的。
此刻遠在荊州的庾璟年剛剛接到建康流血夜的情報。沈沅鈺此前也寫過信給他,不過沈沅鈺在信中隻是輕描淡寫,她是怕庾璟年擔心她,所以把過程盡量淡化,隻說自己母子三人一切平安,自己肚裏的那個,也十分聽話。
庾璟年自然不會被她這點兒小伎倆瞞過去。他在建康有非常完善的情報係統,對於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他比沈沅鈺知道得還要清楚和全麵。這些情報在他讀來,現在還後怕不已。若謝純晚上一炷香趕到,沈沅鈺的結局說不定就要改寫。
妻兒經曆這樣的驚魂一刻,而他卻不能陪伴在他們的身邊,他覺得心裏萬分過意不去。他真想立刻結束這場戰爭,迴到沈沅鈺的身邊。
可慕容圭是他平生見過的最可怕的敵人,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分心,否則被慕容圭抓住破綻,他就要被動挨打,再無翻身的機會。
越是現在,他越是要冷靜。
這時有人進來稟報,神色十分古怪:“王爺,建康那邊送來一道聖旨!請王爺速速去把聖旨請到帥帳之中。”
從前元帝身子好的時候,有什麽指示都用信函來傳遞,那樣形式更靈活一些,也給了庾璟年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因為聖旨的分量不同,皇上的聖旨,就是層級最高的命令,是必須遵守不可的。庾璟年實在不明白,在荊州之戰日趨白熱化的時候,三皇子還有什麽事,是必須通過聖旨來向他傳達的。
庾璟年壓下心中的煩躁,親自到營門之間請了聖旨迴來。
焚香沐浴之後,請了專門的營官來宣讀聖旨,讀完了大家全都傻眼了。聖旨其實很簡單,先是說了一下,建康被宇文周圍困,城內隻有左右羽林衛,如今岌岌可危,隨時有可能被攻破,限庾璟年在五日內,整頓大軍迴師救援建康。
能陪著庾璟年在營帳裏聽營官宣讀聖旨的,至少都是中高級的軍官。就包括了新任的荊州刺史陶鏗在內。眾人聽完了聖旨全都麵麵相覷。
已經有脾氣火爆的將領開罵了。“建康那邊不是抵擋住了宇文周的第一輪進攻,城池還好好的,並沒有破嗎?怎麽建康的相公們,一個個膽子都小的像是兔子一樣,現在讓咱們揮師迴京,不是讓咱們去死嗎?慕容圭銜著咱們的尾巴殺過來,咱們這八衛兵,最後還能剩下幾衛,建康城裏,就沒有懂得軍事的人嗎?”
這位也是一個莽漢,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最服氣的就是庾璟年。所以他才敢這樣大放厥詞。
不過這話卻也說進了很多人的心裏,絕大部分的人都開口附和。大家自然不敢罵皇帝罵三皇子閉著眼睛胡亂決策,就紛紛大罵建康的大官們,說他們膽小如鼠,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財產,胡亂指揮。
陶鏗也道:“王爺,聖旨不可違,可是王爺若是這麽走了,荊州末將是再也守不住了。到時我也隻有一死以報皇上多年的隆恩了。”慕容圭實在太過可怕,好不容易來了個能和他抗衡的庾璟年,這是哪個腦子燒壞了的,非要把他調迴建康去啊?
陶鏗可不想再獨自麵對一次慕容圭了。
“王爺,您不能走啊!”
“王爺,您不能走啊!”
荊州係的將軍們紛紛出言挽留。
中軍大帳之中各人紛紛發表意見,熱鬧得和菜市場似的。
庾璟年麵沉似水地在帳篷中走來走去,他被大家吵得腦仁疼,“都閉嘴吧,現在都給我出去,讓本王靜一靜,好好想一想!”
這段時間,庾璟年已經在軍隊中樹立了巨大的威望,一眾將領們把他當成神一樣地敬重,他說向東,眾人絕對不敢往西。眾人十分聽話地退了出去。
庾璟年一屁股坐在帥帳中的大椅上,程先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王爺有何打算?這份聖旨王爺是遵還是不遵?”
庾璟年有些心煩意亂地看了老家夥一眼,“程先生有什麽要說的?”
“請恕在下無禮,以在下愚見,三殿下這次,叫王爺迴京救援是假,要王爺的性命是真啊!王爺請想,若是您聽從了他的命令,迴師救援,打敗了宇文周,因為三殿下在城中攬總,他的功勞是頭一份的,您得屈居第二。若是您被慕容圭抄了後軍,那就是您指揮無能,借機給您治個罪,至少也能讓您的威望一落千丈。從此以後,您就再不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了。”
這些道理,庾璟年也想到了。他不知道這份聖旨是桓淑妃發出來的,所以他對三皇子非常失望。三皇子想要登上皇位他理解,讓他最痛心的是,三皇子為了皇位竟然置大晉的存亡於不顧。
“王爺,此時此刻正是需要您決斷的時候啊!”
庾璟年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來:“程先生,你現在就替本王寫一道折子,就說荊州戰事吃緊,本王須臾不得離開,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道聖旨本王隻能原封不動地封還了!”
程先生大喜。他一直是希望庾璟年能夠奮起爭奪皇位,而他也覺得庾璟年有足夠的資格和能力問鼎皇位,隻可惜庾璟年一直過於看重他和三皇子之間的兄弟情,不肯邁出那一步。
如今三皇子步步緊逼,庾璟年為了妻兒,為了不至於落得個鳥盡弓藏的結局,就算不肯和三皇子爭奪皇位,也必然會將兵權牢牢抓在手裏。
庾璟年地位穩固了,程先生才能安享晚年。
程先生很快寫了一份奏折,庾璟年將這份奏折送達建康的同時,將聖旨一並封還。程先生的奏折寫得十分委婉,擺事實講道理,把不能奉旨撤兵的原因分析得十分透徹,饒是如此,還是不能掩蓋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庾璟年對三皇子發出的這道聖旨十分不滿。
非但是庾璟年不滿,就連沈昀、謝純等人對於三皇子的此舉也極為不滿,建康正處在風雨飄搖的境地,三皇子不肯與大晉的定海神針庾璟年同舟共濟,反而在背後使絆子,就算是為了皇位,各大世家也覺得不能苟同三皇子的所作所為。
三皇子先是被庾璟年封駁了聖旨,接著失去了各大家族的支持,一時間威望降到了冰點。
三皇子也是無可奈何。他現在就是和大家解釋,這道聖旨不是他發出的,估計也沒有人肯信。這件事,他隻能咬牙認了。為了補救,他先是將幫助桓淑妃草擬聖旨的禦史中丞李常下獄,又與各大家族的宗主進行約談,好不容易穩固了局勢。
緊接著三皇子又連續給庾璟年寫了幾封書信,表示絕對不會再讓庾璟年迴軍救援建康。庾璟年看了三皇子的書信之後,隻是淡淡一笑。對於三皇子的朝令夕改,他心裏有些疑惑。但是三皇子畢竟已經背叛過他一次,這次又想在他的背後捅刀子,再讓他毫無保留無條件地相信這個三哥,也是萬萬不能了。
庾璟年甚至開始考慮派心腹返迴建康保護沈沅鈺母子。畢竟沈沅鈺在三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三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會不會對他的妻子動手,他現在也不敢肯定了。
而恰恰在此時,慕容圭為了配合宇文周在建康的攻勢,接連發動幾場會戰,庾璟年隻能打起精神應付。
而宇文周進攻建康的頻率也是越來越急迫。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經曆過一次流血夜之後,三皇子和眾大臣們明白了安定內部的重要性。派了一支千人的隊伍整頓建康的治安,穩定內部。
其實自打謝純滅了河東裴氏滿門,城裏的內患基本就已經差不多解決完了。
宇文周試探性地進攻了幾次之後,終於調集了兩萬步兵和五千騎兵集中兵力攻擊建康南門。這一次宇文周差點就成功了,北燕的士兵們已經攻上了城牆,最後是三皇子披掛上陣,親自提著片刀將攻進城內的敵人砍翻在地,士兵們見堂堂皇子親王親自殺在最前麵,勇氣倍增,奮不顧身地將攻上城牆的敵人全都殺死。
北燕軍至此已是強弩之末,再也無力發起下一波的攻擊,宇文周無奈地退軍。
此後,眾人又經曆過幾次險情,最危險的三皇子將棺材抬到了城牆上,表示城破之時,就是他身隕之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士兵們覺得連三皇子這樣的天潢貴胄都能視死如歸,他們這些人又怕什麽呢,一時間全都勇氣大增。
經過這段時間的戰爭,三皇子、沈昀、謝純等人也摸透了城防軍的軟肋所在。其實建康的軍隊並不比北燕軍少多少,關鍵的問題就是組織建製不健全,各行其是,一盤散沙,上頭的命令頒布下來,根本沒有人貫徹執行,很多人為了保持家族的實力,出工不出力,北燕軍打到跟前了,都不願意派自己的兵上前抵抗,生怕自己的私兵死太多了,將來家族地位受損。
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就怪了!
因此謝純給三皇子寫了一份奏折,建議三皇子趁著北燕軍隊修整沒有攻城的當口,趕緊整編軍隊,將所有的私兵置於統一的指揮之下,將各大家族自己的指揮官就地免職,而是在左右羽林衛中選拔一批中下層軍官,接管這些軍隊。
三皇子早就想這麽幹了,因此大筆一揮,將這件光榮的差事交給了謝純。
這絕對是最得罪人的一件差事,沒有之一。
各大家族都覺得自己肯出動私兵幫助守城就算是仁至義盡了,現在讓他們交出指揮權,那不是從他們的身上割肉一樣嗎,真是要了命了。
三皇子早就想這麽幹了,隻不過他知道這件事讓誰去幹都幹不成。因為沒有人有這個協調能力,以前的謝純也不行,因為他能力足夠,但是地位差了點兒。不過他現在已經成了陳郡謝氏的宗主,又因為滅了河東裴氏滿門,得了個“謝閻王”的雅號,成了全建康城人人談之而變色的存在。所以三皇子決定讓謝純試一試。
謝純果然雷厲風行,立刻將各大家族的宗主召集了起來,具體的談判過程三皇子並不知曉,隻知道“謝閻王”當場和眾人拍了桌子,最後也不知怎麽軟硬兼施,硬是讓眾人同意了整編私兵的方案。
三皇子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由感歎道:“季平真乃神人也!”
謝純成功收編了各大家族的私兵,謝家沈家為了作出榜樣,首先放棄了家族私兵的指揮權。雖然兵員素質和羽林衛那樣久經戰陣的羽林衛不能同日而語,可是想來憑這些軍隊,三皇子還是看到了守住建康的希望。
隻是讓他心裏難過的是,他給庾璟年接連寫了幾封書信,庾璟年卻沒有迴一封信。
庾璟年忙著和慕容圭打仗,也許是沒有時間吧,三皇子隻能找這樣的理由安慰自己。
荊州之戰依舊打得精彩紛呈。到了慕容圭和庾璟年這個檔次,一般的誘敵惑敵的伎倆根本就瞞不過兩個人的火眼金睛,想要耍點陰謀詭計就能轉變戰局,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就像是兩位武功高強的絕世高手,每個人都小心謹慎,不露絲毫破綻,你給我一拳,我給你一腳,歸結到最後,還是要看誰更能挨,誰的耐力、持久力更強,誰的兵員素質更高,這些硬件條件。
慕容圭固然不能占領荊州全境,庾璟年想要收服益州,短期之內也絕無可能。
兩人接連打了幾場大戰,水軍陸軍,都投入了較大的兵團作戰,各自損失了數千軍隊之後,不約而同地收縮戰線。他們這個層次的將領,沒有絕對的把握,是絕不會把所有的籌碼賭上,一把梭-哈掉的。
北燕的中軍大帳中,慕容圭煩躁地在猩紅的地毯上走來走去。建康、荊州兩線受挫,都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慕容圭有些沉不住氣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距離沈沅鈺的距離越近,他就越是心浮氣躁,沒了以往的冷靜從容處變不驚。他咬牙切齒道:“庾璟年,好一個庾璟年!”當年在司州的時候,庾璟年雖然初露鋒芒,他卻還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用鐵甲騎兵將他玩弄於鼓掌之中。
如今四年過去了,他竟然成長到如斯的境地。用少於他的兵力就將他阻攔在荊州,庾璟年隻是一個王爺,呆在荊州多久都沒有問題。可是慕容圭卻不同,他是皇帝,是北燕的最高統治者,禦駕親征,若是長時間不能返迴老巢長安,那問題就很嚴重了,很有可能讓有心人有機可乘。
從戰略上說,兩人相持不下,就是他輸了。
慕容圭真的很不甘心。尤其是在沈沅鈺的眼皮子底下,輸給她的男人。
慕容圭豁然止步:“傳我的命令,調集潼關的五萬大軍星夜馳援荊州。”
“陛下不可啊!”帳篷裏立刻就跪下三四個位高權重的大臣。潼關乃是進入長安的門戶,五萬大軍在那裏駐守,主要是為了防備北魏人的突然攻擊,若是把潼關的大軍開進益州去,就相當與把長安的大門敞開了,等著北魏人進入。
萬一北魏迅速平定了國內的戰亂,揮師攻打長安怎麽辦?
老成持重之人自然立刻反對。
慕容圭麵露猙獰:“北魏如今自顧不暇,哪裏騰地出兵力攻打我大燕!隻要再有五萬大軍,朕就可以在一個月內打敗庾璟年,攻陷荊州,倒時候再讓潼關的軍隊還軍迴去就是了。朕意已決,你們不要再勸朕了!”
慕容圭是下定了決心孤注一擲了。
很快潼關的軍隊就開到了荊州,慕容圭坐擁十五萬大軍,而庾璟年加上荊州軍不過九萬人,兩人段數差不多,兵力上的差距無法用戰略戰術進行彌補,慕容圭很快開始了全麵的進攻,庾璟年人數上吃虧太多,隻能節節敗退。襄陽外圍的土地接連丟失。
一時之間,北燕占盡了優勢。
庾璟年已經做好了與襄陽共存亡的準備。
桓淑妃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你不必再說了,你的心思我明白。在你的心裏,我這個做娘的,始終還是比不上你的兄弟要緊!”
桓淑妃說著滿臉都是落寞。
三皇子急忙道:“母妃,你誤會了。”
“你不必再說!你隻須知道,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桓淑妃說著就吩咐身邊的大宮女抱來一個巨大的雕著紅漆的盒子,“玉璽在這裏了,你拿迴去吧。”
三皇子沒想到這麽容易就將玉璽要了迴來,雖然有些訕訕的,到底很高興,親自抱了盒子站起身來,就要告辭。他脾氣雖好,可是卻再也不想聽桓淑妃那些讓他害死庾璟年,自己榮登皇位的話了。
臨走之前出於好奇他問了一句:“母妃拿走這枚玉璽,究竟是要用來做什麽?”
桓淑妃冷冷一笑:“你真的想知道?”
三皇子心裏咯噔了一下,“母妃……”
桓淑妃已經叫人拿了一卷聖旨過來,“你看看吧。”
三皇子把玉璽放在桌子上,接過那卷聖旨,一目十行看了起來。看完了他的臉色也變了,“母妃,你為什麽要這樣?國家大事豈是你能開玩笑的?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害的不光是阿年,還有整個大晉。”
三皇子心中升起一股無與倫比的怒氣,使勁地將聖旨摔在地上,他當然知道這道聖旨隻是一件副本,真正的聖旨已經發到荊州去了。
原來桓淑妃以三皇子的名義,給遠在荊州的庾璟年發了一道聖旨,讓他立刻迴師救援建康。而桓淑妃想要做到這一點,朝中一定有分量很重的重臣幫她,至少是三公級別的。否則,她就是有玉璽,也斷然發不出聖旨去。
三皇子簡直氣炸了肺,若是庾璟年肯聽從命令,那麽荊州立刻就要落入慕容圭的手裏,倉皇撤軍隻會給慕容圭可乘之機。而若是庾璟年不肯遵從命令,兄弟兩人之間將會又生嫌隙。起碼在一眾朝臣看來,庾璟年不肯給他這個準太子的麵子,是在和他對著幹。
到時候隨便有人在中間煽風點火,他好不容易和庾璟年重歸於好的兄弟之情可能就要重新出現裂痕,在有心人的挑撥之下,庾璟年定會認為他為了爭奪皇位,連他的性命都不要,甚至連整個大晉的江山都不放在眼裏,都敢拿來賭博,庾璟年該怎樣看待他這個兄弟?
他玉璽也不要了,轉身就往外跑去。
桓淑妃大怒:“你要去幹什麽?”
“我要去把這道聖旨追迴來!”三皇子扔下這句話就跑遠了。
桓淑妃卻並不著急,那道聖旨是用六百裏加急送出去的,說什麽追迴來,根本就是癡人說夢,人的兩條腿,如何能夠跑得過馬?
三皇子自然是無法把這道已經發出去的聖旨追迴來的。
此刻遠在荊州的庾璟年剛剛接到建康流血夜的情報。沈沅鈺此前也寫過信給他,不過沈沅鈺在信中隻是輕描淡寫,她是怕庾璟年擔心她,所以把過程盡量淡化,隻說自己母子三人一切平安,自己肚裏的那個,也十分聽話。
庾璟年自然不會被她這點兒小伎倆瞞過去。他在建康有非常完善的情報係統,對於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他比沈沅鈺知道得還要清楚和全麵。這些情報在他讀來,現在還後怕不已。若謝純晚上一炷香趕到,沈沅鈺的結局說不定就要改寫。
妻兒經曆這樣的驚魂一刻,而他卻不能陪伴在他們的身邊,他覺得心裏萬分過意不去。他真想立刻結束這場戰爭,迴到沈沅鈺的身邊。
可慕容圭是他平生見過的最可怕的敵人,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分心,否則被慕容圭抓住破綻,他就要被動挨打,再無翻身的機會。
越是現在,他越是要冷靜。
這時有人進來稟報,神色十分古怪:“王爺,建康那邊送來一道聖旨!請王爺速速去把聖旨請到帥帳之中。”
從前元帝身子好的時候,有什麽指示都用信函來傳遞,那樣形式更靈活一些,也給了庾璟年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因為聖旨的分量不同,皇上的聖旨,就是層級最高的命令,是必須遵守不可的。庾璟年實在不明白,在荊州之戰日趨白熱化的時候,三皇子還有什麽事,是必須通過聖旨來向他傳達的。
庾璟年壓下心中的煩躁,親自到營門之間請了聖旨迴來。
焚香沐浴之後,請了專門的營官來宣讀聖旨,讀完了大家全都傻眼了。聖旨其實很簡單,先是說了一下,建康被宇文周圍困,城內隻有左右羽林衛,如今岌岌可危,隨時有可能被攻破,限庾璟年在五日內,整頓大軍迴師救援建康。
能陪著庾璟年在營帳裏聽營官宣讀聖旨的,至少都是中高級的軍官。就包括了新任的荊州刺史陶鏗在內。眾人聽完了聖旨全都麵麵相覷。
已經有脾氣火爆的將領開罵了。“建康那邊不是抵擋住了宇文周的第一輪進攻,城池還好好的,並沒有破嗎?怎麽建康的相公們,一個個膽子都小的像是兔子一樣,現在讓咱們揮師迴京,不是讓咱們去死嗎?慕容圭銜著咱們的尾巴殺過來,咱們這八衛兵,最後還能剩下幾衛,建康城裏,就沒有懂得軍事的人嗎?”
這位也是一個莽漢,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最服氣的就是庾璟年。所以他才敢這樣大放厥詞。
不過這話卻也說進了很多人的心裏,絕大部分的人都開口附和。大家自然不敢罵皇帝罵三皇子閉著眼睛胡亂決策,就紛紛大罵建康的大官們,說他們膽小如鼠,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財產,胡亂指揮。
陶鏗也道:“王爺,聖旨不可違,可是王爺若是這麽走了,荊州末將是再也守不住了。到時我也隻有一死以報皇上多年的隆恩了。”慕容圭實在太過可怕,好不容易來了個能和他抗衡的庾璟年,這是哪個腦子燒壞了的,非要把他調迴建康去啊?
陶鏗可不想再獨自麵對一次慕容圭了。
“王爺,您不能走啊!”
“王爺,您不能走啊!”
荊州係的將軍們紛紛出言挽留。
中軍大帳之中各人紛紛發表意見,熱鬧得和菜市場似的。
庾璟年麵沉似水地在帳篷中走來走去,他被大家吵得腦仁疼,“都閉嘴吧,現在都給我出去,讓本王靜一靜,好好想一想!”
這段時間,庾璟年已經在軍隊中樹立了巨大的威望,一眾將領們把他當成神一樣地敬重,他說向東,眾人絕對不敢往西。眾人十分聽話地退了出去。
庾璟年一屁股坐在帥帳中的大椅上,程先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王爺有何打算?這份聖旨王爺是遵還是不遵?”
庾璟年有些心煩意亂地看了老家夥一眼,“程先生有什麽要說的?”
“請恕在下無禮,以在下愚見,三殿下這次,叫王爺迴京救援是假,要王爺的性命是真啊!王爺請想,若是您聽從了他的命令,迴師救援,打敗了宇文周,因為三殿下在城中攬總,他的功勞是頭一份的,您得屈居第二。若是您被慕容圭抄了後軍,那就是您指揮無能,借機給您治個罪,至少也能讓您的威望一落千丈。從此以後,您就再不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了。”
這些道理,庾璟年也想到了。他不知道這份聖旨是桓淑妃發出來的,所以他對三皇子非常失望。三皇子想要登上皇位他理解,讓他最痛心的是,三皇子為了皇位竟然置大晉的存亡於不顧。
“王爺,此時此刻正是需要您決斷的時候啊!”
庾璟年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來:“程先生,你現在就替本王寫一道折子,就說荊州戰事吃緊,本王須臾不得離開,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道聖旨本王隻能原封不動地封還了!”
程先生大喜。他一直是希望庾璟年能夠奮起爭奪皇位,而他也覺得庾璟年有足夠的資格和能力問鼎皇位,隻可惜庾璟年一直過於看重他和三皇子之間的兄弟情,不肯邁出那一步。
如今三皇子步步緊逼,庾璟年為了妻兒,為了不至於落得個鳥盡弓藏的結局,就算不肯和三皇子爭奪皇位,也必然會將兵權牢牢抓在手裏。
庾璟年地位穩固了,程先生才能安享晚年。
程先生很快寫了一份奏折,庾璟年將這份奏折送達建康的同時,將聖旨一並封還。程先生的奏折寫得十分委婉,擺事實講道理,把不能奉旨撤兵的原因分析得十分透徹,饒是如此,還是不能掩蓋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庾璟年對三皇子發出的這道聖旨十分不滿。
非但是庾璟年不滿,就連沈昀、謝純等人對於三皇子的此舉也極為不滿,建康正處在風雨飄搖的境地,三皇子不肯與大晉的定海神針庾璟年同舟共濟,反而在背後使絆子,就算是為了皇位,各大世家也覺得不能苟同三皇子的所作所為。
三皇子先是被庾璟年封駁了聖旨,接著失去了各大家族的支持,一時間威望降到了冰點。
三皇子也是無可奈何。他現在就是和大家解釋,這道聖旨不是他發出的,估計也沒有人肯信。這件事,他隻能咬牙認了。為了補救,他先是將幫助桓淑妃草擬聖旨的禦史中丞李常下獄,又與各大家族的宗主進行約談,好不容易穩固了局勢。
緊接著三皇子又連續給庾璟年寫了幾封書信,表示絕對不會再讓庾璟年迴軍救援建康。庾璟年看了三皇子的書信之後,隻是淡淡一笑。對於三皇子的朝令夕改,他心裏有些疑惑。但是三皇子畢竟已經背叛過他一次,這次又想在他的背後捅刀子,再讓他毫無保留無條件地相信這個三哥,也是萬萬不能了。
庾璟年甚至開始考慮派心腹返迴建康保護沈沅鈺母子。畢竟沈沅鈺在三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三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會不會對他的妻子動手,他現在也不敢肯定了。
而恰恰在此時,慕容圭為了配合宇文周在建康的攻勢,接連發動幾場會戰,庾璟年隻能打起精神應付。
而宇文周進攻建康的頻率也是越來越急迫。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經曆過一次流血夜之後,三皇子和眾大臣們明白了安定內部的重要性。派了一支千人的隊伍整頓建康的治安,穩定內部。
其實自打謝純滅了河東裴氏滿門,城裏的內患基本就已經差不多解決完了。
宇文周試探性地進攻了幾次之後,終於調集了兩萬步兵和五千騎兵集中兵力攻擊建康南門。這一次宇文周差點就成功了,北燕的士兵們已經攻上了城牆,最後是三皇子披掛上陣,親自提著片刀將攻進城內的敵人砍翻在地,士兵們見堂堂皇子親王親自殺在最前麵,勇氣倍增,奮不顧身地將攻上城牆的敵人全都殺死。
北燕軍至此已是強弩之末,再也無力發起下一波的攻擊,宇文周無奈地退軍。
此後,眾人又經曆過幾次險情,最危險的三皇子將棺材抬到了城牆上,表示城破之時,就是他身隕之刻。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士兵們覺得連三皇子這樣的天潢貴胄都能視死如歸,他們這些人又怕什麽呢,一時間全都勇氣大增。
經過這段時間的戰爭,三皇子、沈昀、謝純等人也摸透了城防軍的軟肋所在。其實建康的軍隊並不比北燕軍少多少,關鍵的問題就是組織建製不健全,各行其是,一盤散沙,上頭的命令頒布下來,根本沒有人貫徹執行,很多人為了保持家族的實力,出工不出力,北燕軍打到跟前了,都不願意派自己的兵上前抵抗,生怕自己的私兵死太多了,將來家族地位受損。
這樣的軍隊能打勝仗就怪了!
因此謝純給三皇子寫了一份奏折,建議三皇子趁著北燕軍隊修整沒有攻城的當口,趕緊整編軍隊,將所有的私兵置於統一的指揮之下,將各大家族自己的指揮官就地免職,而是在左右羽林衛中選拔一批中下層軍官,接管這些軍隊。
三皇子早就想這麽幹了,因此大筆一揮,將這件光榮的差事交給了謝純。
這絕對是最得罪人的一件差事,沒有之一。
各大家族都覺得自己肯出動私兵幫助守城就算是仁至義盡了,現在讓他們交出指揮權,那不是從他們的身上割肉一樣嗎,真是要了命了。
三皇子早就想這麽幹了,隻不過他知道這件事讓誰去幹都幹不成。因為沒有人有這個協調能力,以前的謝純也不行,因為他能力足夠,但是地位差了點兒。不過他現在已經成了陳郡謝氏的宗主,又因為滅了河東裴氏滿門,得了個“謝閻王”的雅號,成了全建康城人人談之而變色的存在。所以三皇子決定讓謝純試一試。
謝純果然雷厲風行,立刻將各大家族的宗主召集了起來,具體的談判過程三皇子並不知曉,隻知道“謝閻王”當場和眾人拍了桌子,最後也不知怎麽軟硬兼施,硬是讓眾人同意了整編私兵的方案。
三皇子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由感歎道:“季平真乃神人也!”
謝純成功收編了各大家族的私兵,謝家沈家為了作出榜樣,首先放棄了家族私兵的指揮權。雖然兵員素質和羽林衛那樣久經戰陣的羽林衛不能同日而語,可是想來憑這些軍隊,三皇子還是看到了守住建康的希望。
隻是讓他心裏難過的是,他給庾璟年接連寫了幾封書信,庾璟年卻沒有迴一封信。
庾璟年忙著和慕容圭打仗,也許是沒有時間吧,三皇子隻能找這樣的理由安慰自己。
荊州之戰依舊打得精彩紛呈。到了慕容圭和庾璟年這個檔次,一般的誘敵惑敵的伎倆根本就瞞不過兩個人的火眼金睛,想要耍點陰謀詭計就能轉變戰局,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就像是兩位武功高強的絕世高手,每個人都小心謹慎,不露絲毫破綻,你給我一拳,我給你一腳,歸結到最後,還是要看誰更能挨,誰的耐力、持久力更強,誰的兵員素質更高,這些硬件條件。
慕容圭固然不能占領荊州全境,庾璟年想要收服益州,短期之內也絕無可能。
兩人接連打了幾場大戰,水軍陸軍,都投入了較大的兵團作戰,各自損失了數千軍隊之後,不約而同地收縮戰線。他們這個層次的將領,沒有絕對的把握,是絕不會把所有的籌碼賭上,一把梭-哈掉的。
北燕的中軍大帳中,慕容圭煩躁地在猩紅的地毯上走來走去。建康、荊州兩線受挫,都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慕容圭有些沉不住氣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距離沈沅鈺的距離越近,他就越是心浮氣躁,沒了以往的冷靜從容處變不驚。他咬牙切齒道:“庾璟年,好一個庾璟年!”當年在司州的時候,庾璟年雖然初露鋒芒,他卻還沒有把他放在眼裏,用鐵甲騎兵將他玩弄於鼓掌之中。
如今四年過去了,他竟然成長到如斯的境地。用少於他的兵力就將他阻攔在荊州,庾璟年隻是一個王爺,呆在荊州多久都沒有問題。可是慕容圭卻不同,他是皇帝,是北燕的最高統治者,禦駕親征,若是長時間不能返迴老巢長安,那問題就很嚴重了,很有可能讓有心人有機可乘。
從戰略上說,兩人相持不下,就是他輸了。
慕容圭真的很不甘心。尤其是在沈沅鈺的眼皮子底下,輸給她的男人。
慕容圭豁然止步:“傳我的命令,調集潼關的五萬大軍星夜馳援荊州。”
“陛下不可啊!”帳篷裏立刻就跪下三四個位高權重的大臣。潼關乃是進入長安的門戶,五萬大軍在那裏駐守,主要是為了防備北魏人的突然攻擊,若是把潼關的大軍開進益州去,就相當與把長安的大門敞開了,等著北魏人進入。
萬一北魏迅速平定了國內的戰亂,揮師攻打長安怎麽辦?
老成持重之人自然立刻反對。
慕容圭麵露猙獰:“北魏如今自顧不暇,哪裏騰地出兵力攻打我大燕!隻要再有五萬大軍,朕就可以在一個月內打敗庾璟年,攻陷荊州,倒時候再讓潼關的軍隊還軍迴去就是了。朕意已決,你們不要再勸朕了!”
慕容圭是下定了決心孤注一擲了。
很快潼關的軍隊就開到了荊州,慕容圭坐擁十五萬大軍,而庾璟年加上荊州軍不過九萬人,兩人段數差不多,兵力上的差距無法用戰略戰術進行彌補,慕容圭很快開始了全麵的進攻,庾璟年人數上吃虧太多,隻能節節敗退。襄陽外圍的土地接連丟失。
一時之間,北燕占盡了優勢。
庾璟年已經做好了與襄陽共存亡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