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璟年道:“這陣子,才幾天的功夫太子先是給自己的長子過生辰,又說得了一副前朝的古畫總之找了各種理由在府中宴客,請的雖不是什麽朝廷大員,但多數都是掌握著實權的四五品小官。春祭時若皇伯父帶著大臣們去了郊外祭天,這些人的力量便足可以幫助太子控製住整個建康。”
三皇子終於有了點精神:“太子手上沒有兵權,他靠什麽謀反作亂?”
庾璟年道:“前天太子到白雲寺遊玩恰巧碰上了徐州刺史何淮的參軍李通,太子把他請到禪室裏,兩人關著門聊了一個時辰,誰都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後來我的人看見李通出門時,雖然強作鎮定,但是臉色卻很不好看,難掩緊張之色。”
“此外何淮的手裏有兩萬北府軍,若是有心從京口出發到達祭天的南郊,不過一日一夜的功夫。到時候他布置得宜,隻需將軍隊提前一天布置在牛欄山一帶,快馬輕騎兩三個時辰便能趕到南郊,然後皇伯父也好,一眾朝中大臣也好,到時候生死就全在何淮的手裏了。”
三皇子全身巨震,也想到了那時情形的可怕,“何淮是父皇的心腹愛將,他怎麽可能背叛父皇,跟太子冒這樣天大的風險?”
庾璟年道:“富貴險中求,何淮就這樣跟著皇伯父,將來頂了天也就是個從二品的大將軍,而他若跟著太子起事,一旦成功,頃刻間便能位極人臣。我調查過何淮此人,他一向不滿何家被王謝沈桓壓製,淪落為二流士族,這些年一直想法子提升家族的影響力,而何淮此人生性嗜賭,喜歡孤注一擲,投靠太子也說得過去。”
三皇子聽了庾璟年的這番話,愣了愣,看向庾璟年的目光就不一樣了。
什麽時候他的五弟心思變得那樣縝密?
庾璟年見他不錯眼地盯著自己,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臉:“我的臉上沒東西吧?”
三皇子岔開話題,勉強道:“這件事你覺得應當如何去辦?”
庾璟年道:“我想好了,太子和何淮之間的勾結,咱們隻不過是憑空猜測,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若是到皇伯父跟前去告太子的狀,恐怕皇伯父要懷疑咱們捏造證據誣陷太子,那樣反為不美。我手裏現在有兩衛兵馬,皇伯父交由我訓練,到時候我會以操練兵士的名義讓他們急行軍趕到一線峽埋伏起來,何淮不出現則已,他一旦出現,我必叫他有來無迴!”
三皇子想了想道:“你這個法子可行,隻不過何淮有兩萬士兵,你的兩衛兵馬加起來隻有一萬兩千人,才及得上敵人的六成,你有把握打贏何淮嗎?”
庾璟年笑笑,臉上充滿了自信:“何淮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兵全都帶到建康來,況且咱們以有心算無心,又是以逸待勞,收拾何淮當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兵士怎樣安排如何瞞住太子的耳目,建康城中也不能掉以輕心,要派可靠的人在建康坐鎮,直到覺得萬無一失了,庾璟年才起身準備離去。
三皇子卻忽然問了一個問題:“此次太子若是事敗,他將再無退路必死無疑,到時候太子之位……”
庾璟年哈哈一笑:“當然是三哥你來做太子咯,我會全力支持你的,三哥盡管放心!”
三皇子忍不住試探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咱們不是堂兄弟而是親兄弟,你也有機會登上太子的寶座,那時候你還會像現在一樣讓著我嗎?你的功勳能力威望都在我之上,其實你做太子才更名正言順。”
庾璟年噗嗤一笑:“三哥你在說什麽,哪有你這樣打比方的。我又不是皇伯父的兒子,何時輪得上我來做這個太子?”
三皇子寸步不讓地問:“那如果你是呢?”
庾璟年沒有想太多,頗為無奈地迴答道:“就算咱們是真的親兄弟,我也絕不願意當皇帝那麽個勞心費力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還是三哥去做吧!我就做個閑散的王爺,拿一拿俸祿,沒事的時候陪陪妻兒,多麽逍遙自在。”
三皇子神色一鬆,捶了庾璟年一拳,笑罵道:“臭小子,別想著偷懶。將來就算我當了皇帝,你也得好好輔佐我!”
庾璟年探手摸了摸三皇子的腦袋:“你沒有發燒吧?今天怎麽竟說渾話。”
三皇子一把將他的手打開,“我好著呢。那麽多事要處理,快去忙你的吧。”
庾璟年點了點頭,臨走時又說了一句:“三哥這麽多年的心願終於就要達成,我真替三哥高興!”說完這句話就轉身大踏步地出了書房,留下三皇子一個人有些怔鬆地站在那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太子和庾璟年、三皇子兩方都在和時間賽跑,加緊安排處理各種事務,慕容圭留給太子布置的時間太少了,很多事情處置得都有些倉促。加上庾璟年多年把控朝廷密諜網絡,太子在白雲寺密會李通自以為安排得隱秘,卻還是被庾璟年布置的密諜發現,庾璟年這才能推斷出他想要造反的意圖。
庾璟年本來可以直接留在軍營裏指揮兩衛兵馬,對付何淮,不過參與祭天的名單中有庾璟年的大名,這樣做有可能讓太子生出疑心,他和三皇子一商量,便決定暫將調動兵馬之事交給手下兩位將軍去做。他自己跟著皇帝去南郊祭天。到時再潛迴一線峽坐鎮指揮。
這一日,譙國桓氏留在建康掌握族務的一位長老來到東海王府,對三皇子說了一件事。原來自從蕭十三從益州歸來,如今已經積功升任將軍,庾璟年覺得再讓他給自己當親衛統領有些屈才了,就提拔一個名叫桓浩的人接替了蕭十三的職務。
這位桓浩乃是三皇子的遠房族弟,幾年前是三皇子推薦給庾璟年的。因為是三哥的族親,加上他武功高強,在庾璟年的身邊一直表現不俗,庾璟年對他十分信任。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桓氏長老發現他媳婦這些日子,偷偷在外邊置辦了一些產業。他雖然升任了庾璟年的親衛統領,可他的俸祿畢竟隻有那麽一點兒,長老就有些奇怪,派人偷偷跟著他,哪知竟然無意中發現,這段時間,他和太子府的一位謀士見了兩次麵。
一次可以說是巧合,連續兩次呢?
三皇子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臉色微變。他和庾璟年推演過太子造反的經過,這個過程中,太子最先也是最需要對付的一個人就是皇帝,何淮的北府軍就是這個目的,隻需要皇帝一死,太子在京中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坐上皇帝之位。
當然,如果有機會,他也絕對不會放過三皇子和庾璟年這兩個勁敵,若是趁亂能將兩個人都殺了,對於太子坐穩皇位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看來這個桓浩就是被太子收買了,用來對付庾璟年的。
庾璟年已經安排好一切,並且親自帶著三皇子去看過一次地形。祭天前一天,由左右武衛的兩位將軍將兵馬調到一線峽。三皇子想起母妃對他說的那番話,到時候就算庾璟年死了,隻要那兩位將軍還活著,收拾何淮就沒有什麽大問題。
若是自己瞞著不告訴庾璟年桓浩背叛之事,那庾璟年死了也不是自己害死他的,自己的心是否就可以安穩一些?
三皇子心裏一陣動搖,他站了起來,焦躁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母妃叮囑他的那些話不住地在耳邊響起,庾璟年的燦爛而又真誠的微笑也一直在他的眼前浮現。
心裏邊有一黑一白兩個小人在打架!
一個說:“這次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下次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了!你難道想背負親手害死自己兄弟的罪名嗎?”
另一個說:“老五待你那樣好,處處為你著想,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你的事,你怎麽能見死不救?你的良心何安?”
三皇子內心激烈鬥爭了半天,猛地停住腳步。“不行,我得親自去提醒老五!”他還是不能坐視庾璟年被太子害死。
三皇子先去了成王府,因為他來得太過頻繁,沈沅鈺也沒有和他避嫌,就出來和他見了一麵,她告訴三皇子道:“皇上派了一個小太監來傳,王爺進宮去了。”又問三皇子:“三哥有什麽急事嗎?若是不急,可以等等王爺迴來也不遲。”
昊哥兒和曄哥兒看見三伯父,一起圍上來求抱抱,平時三皇子稀罕這兩個侄子稀罕的不得了,這次卻沒空理會他們,丟下一句:“那我馬上進宮去找他。”就急匆匆地轉身出去了。
兩個孩子都有些委屈地迴頭看著沈沅鈺。沈沅鈺一邊安撫這兒子們受傷的心靈,一邊若有所思地看著三皇子離去的背影,三皇子臉上的焦急都藏不住了,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
“娘親,抱抱!”曄哥兒沒有得到三伯父的寵愛,嘟著嘴看向母親,一雙大眼睛濕漉漉的,顯得異常可憐。沈沅鈺立刻就拋下了心中的那些疑問,一把抱起了曄哥兒,在兒子的臉上親了一口。
曄哥兒最喜歡娘親,很快就高興起來,抱著沈沅鈺的脖子,嫩嫩的小臉在她的臉上蹭來蹭去的。
沈沅鈺又伸手牽了昊哥兒,對昊哥兒道:“娘親抱一會兒弟弟,再抱你!”她不能讓昊哥兒覺得娘親偏疼弟弟,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哪知昊哥兒小大人兒似的搖了搖頭:“我不用娘親抱。”
沈沅鈺有些奇怪地道:“昊哥兒為什麽不用娘親抱?”
昊哥兒一本正經地道:“因為爹爹還有外公都說,我是哥哥。哥哥就要謙讓弟弟,保護弟弟!等我長大了,還要保護娘親,保護爹爹,保護外公!”
兩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太令人驚訝了。沈沅鈺震驚了一下,伸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昊哥兒真乖!”
曄哥兒見昊哥兒得到了母親的表揚,也著急了起來,扭著小身子道:“曄哥兒也乖,曄哥兒也要保護哥哥!”
沈沅鈺抱緊了兒子,在他的臉上又親了一口,“曄哥兒也乖,和哥哥一樣乖!”
有子如此,夫複何求呢?
三皇子直接去了皇宮,抓住一個小太監就問:“你五爺在什麽地方?”從剛才開始,他就一直處在一個非常奇怪的狀態裏,為了自己曾經冒出的,想要陷害庾璟年的想法而感到羞愧不已。所以他想立刻找到庾璟年,這樣他的心裏才能好受一些。
那小太監不過是個在宮裏跑腿的,哪裏知道成王爺在什麽地方,哭喪著臉道:“奴才,奴才不知啊?”
三皇子一把將他扔到了一邊去。怒道:“廢物!”
正說著,就看見禦前副總管黃前帶著人從遠處趕過來,手裏捧著托盤茶器。三皇子和他是很熟悉的,就跑過去問他,黃前見三皇子慌裏慌張的樣子有些奇怪,道:“成王殿下,應該是在勤政殿和皇上說話呢!您要是想見成王殿下,奴才前邊給你引路吧。”
三皇子道:“難道本王不認識路嗎?用得著你這老小子獻殷勤!”說罷不理愣在那裏的黃前,大踏步地直奔勤政殿而去。
剛剛踏進勤政殿的大門,就聽見裏麵傳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三皇子腳步就是一頓,他很少聽見皇帝笑得這麽開心的。
三皇子不知怎麽的,心裏忽然一陣不舒服。
外頭的太監見了三皇子,連忙向裏麵通傳,皇帝聽說三皇子來了,就吩咐他進來。三皇子便邁步進了勤政殿的正殿。
給皇帝行禮已畢,皇帝讓人給他搬了椅子來坐。就問他:“老三怎麽來了?”
三皇子本來想說自己是來找庾璟年的,誰知話到了嘴邊,居然變成了:“有兩日沒進宮來給父皇請安了,兒子著實想念父皇,特意過來瞧瞧。”
皇帝聽了點了點頭,“倒是難得你一片孝心。”問了幾句祭天的事準備的如何了,三皇子一一迴答了。這才找了個機會問道:“剛才見父皇笑得開心,不知五弟說了什麽好笑的笑話給您聽?”
皇帝看了庾璟年一眼,笑道:“老五哪裏會講什麽笑話,不過是講了講他的侍衛統領蕭將軍的一些趣事,這蕭十三和他媳婦可真是一對妙人……”說著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原來庾璟年進宮來本來是向皇上匯報差事上的一些事情的,說完了差事,他見皇帝神色疲倦,滿臉的老態,不由有些心疼,就想法子說些話,逗皇伯父開心。正如皇帝所說的,他並不會說什麽笑話,就想到了蕭十三和金靈的一些趣事,這兩位也算是一對活寶,是成王府的開心果,一說起他們的事兒,皇帝果然開懷。
三皇子眼看著皇帝滿眼溫柔的目光緊緊鎖在庾璟年的身上。那樣的目光,即便他是皇帝最寵愛的皇子,也從來沒有從皇帝的眼中看到過,那一瞬間,他隻覺得異常難過,像是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卻被別人搶走了一樣。
這時庾璟年扯了扯三皇子的衣袖:“三哥,皇伯父問你話呢。”
三皇子反應過來,嚇了一跳,連忙請罪道:“父皇,是兒臣失儀了。”剛才皇帝問起三皇子春祭的事,三皇子居然愣在那裏不知道迴答。
皇帝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這點小事兒,朕哪裏就要和你計較!”
兩人陪著皇帝又說了幾句話,這才相攜離開勤政殿。
兩人走出了一段路,三皇子想要張口和他說桓浩事,可是想起皇帝看庾璟年的那個眼神,鬼使神差地幾次張口又全都閉了口。
庾璟年見了就道:“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要對我說?”
三皇子揉了揉眉心,道:“沒什麽,可能是最近事兒太多,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所以精神有些恍惚吧。”
庾璟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三哥你也別太擔心了,一切都在咱們的掌握之中,你就等著穩穩當當地坐上這個太子之位吧。隻要有我在,就出不了什麽岔子!”
三皇子見他說的真摯,心裏想著,阿年雖是父皇的私生子,但這麽多年的兄弟情沒有一點摻假,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在一旁輔助自己,不由一陣慚愧,終於下定了決心。“五弟,我還真有一件事想要告訴你。”
庾璟年這迴是真感覺到三皇子有些不對勁兒了。“有什麽事,你說!”
三皇子剛要開口,遠遠聽見太監的聲音:“淑妃娘娘駕到!”他要說的話就又沒有說出口。
桓淑妃乘坐著一架四人抬的肩輿走了過來,扶著大宮女的手下了肩輿,兩個人急忙上前見禮。
桓淑妃看了庾璟年一眼,又看了三皇子一眼,點了點頭道:“老五也在!”語氣冷冰冰的,庾璟年倒是不以為意,反正淑妃娘娘一向都是這樣冷冰冰的拒人千裏之外。
庾璟年答道:“外甥是進來給皇伯父請安的。”
桓淑妃點了點頭,和他寒暄了兩句,就對三皇子道:“老三你跟本宮到含涼殿一趟。”又對庾璟年道:“老五你可以出宮了。”
三皇子對著庾璟年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
桓淑妃一向就是這麽強勢,庾璟年自然也不會生這位名義上的姨母的氣,就告辭出了皇宮。
桓淑妃瞪了三皇子一眼,冷冷道:“你跟本宮來一趟!”
三皇子不敢違背母妃的旨意,跟著她去了含涼殿。桓淑妃將宮女太監全都打發了出去,讓人把含涼殿的大門關了起來,開門見山地道:“蕭清已經把事情全告訴我了!”
三皇子一愣,隨即怒道:“這個蕭清,竟然敢不經過本王的允許,就把王府的機密往外泄露。真是可惡!”
桓淑妃道:“蕭清這麽做並沒有錯。你要記住,蕭清需要盡忠的人不是你,而是在你背後支持你的譙國桓氏!”
三皇子不由怒吼:“那我成了什麽了?就僅僅是個譙國桓氏傀儡?”
“不管你是什麽?隻要你將來能夠坐上皇位,哪怕你現在是個傀儡,那又有什麽關係?難道你忘了這麽長時間以來,譙國桓氏為了讓你能夠和太子抗衡,付出了多少代價了嗎?”
三皇子不由語塞,他的確是欠了母族太多太多。
“我隻問你,桓浩的事,你有沒有告訴庾璟年?”
“沒有,但我不會看著老五去死的!我總會提醒他的!”三皇子梗著脖子說道。
“嗬嗬嗬……”桓淑妃冷笑不已,“很好很好!你可以為了你那可笑的兄弟之情,罔顧你身後那麽多支持你的人的利益。我也可以給你一個選擇,在你的親娘和你的好兄弟之間,你可以選擇一個。”
三皇子吃了一驚:“母妃,您這是什麽意思?”
桓淑妃道:“什麽意思?這是除去庾璟年千載難逢的機會!既能讓他死了,又不會惹你父皇的懷疑,還能把罪責全都推到太子的頭上去,這是一石多鳥的好計,你竟然想把它毀了?”她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瓷瓶,“這個小瓶裏裝著鶴頂紅,你若是敢對庾璟年說出桓浩的事,我便服下這瓶鶴頂紅。我自己教子無方,不知道顧全大局,我死也是罪有應得!”
“母妃!”三皇子伸手去搶那個小瓶子,桓淑妃卻眼疾手快地將小瓶子收到了懷裏。三皇子一下子跪了下去,眼淚都湧出來了。“母妃,您幹嘛非要逼我呢!”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桓淑妃也明白,三皇子哪裏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心腸不夠硬,便道:“阿淵,我知道你和阿年從小一起長大,感情要好,你做不出害死好兄弟的事情,可是這件事跟你沒有關係,他就是真的死了,也是太子做下的惡事,到時候你殺死太子為他報仇,也算是對他仁至義盡了。”
“阿淵,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你就當這是上天對你的一種磨煉,你就聽娘的一次吧。你不想想為娘的,也要想想你身後投靠你的那些家族,你高風亮節,你願意讓出皇位,那些人以後豈不是要恨死你,找機會把你吃了?”
三皇子頹然坐了下來。
三皇子終於有了點精神:“太子手上沒有兵權,他靠什麽謀反作亂?”
庾璟年道:“前天太子到白雲寺遊玩恰巧碰上了徐州刺史何淮的參軍李通,太子把他請到禪室裏,兩人關著門聊了一個時辰,誰都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後來我的人看見李通出門時,雖然強作鎮定,但是臉色卻很不好看,難掩緊張之色。”
“此外何淮的手裏有兩萬北府軍,若是有心從京口出發到達祭天的南郊,不過一日一夜的功夫。到時候他布置得宜,隻需將軍隊提前一天布置在牛欄山一帶,快馬輕騎兩三個時辰便能趕到南郊,然後皇伯父也好,一眾朝中大臣也好,到時候生死就全在何淮的手裏了。”
三皇子全身巨震,也想到了那時情形的可怕,“何淮是父皇的心腹愛將,他怎麽可能背叛父皇,跟太子冒這樣天大的風險?”
庾璟年道:“富貴險中求,何淮就這樣跟著皇伯父,將來頂了天也就是個從二品的大將軍,而他若跟著太子起事,一旦成功,頃刻間便能位極人臣。我調查過何淮此人,他一向不滿何家被王謝沈桓壓製,淪落為二流士族,這些年一直想法子提升家族的影響力,而何淮此人生性嗜賭,喜歡孤注一擲,投靠太子也說得過去。”
三皇子聽了庾璟年的這番話,愣了愣,看向庾璟年的目光就不一樣了。
什麽時候他的五弟心思變得那樣縝密?
庾璟年見他不錯眼地盯著自己,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臉:“我的臉上沒東西吧?”
三皇子岔開話題,勉強道:“這件事你覺得應當如何去辦?”
庾璟年道:“我想好了,太子和何淮之間的勾結,咱們隻不過是憑空猜測,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若是到皇伯父跟前去告太子的狀,恐怕皇伯父要懷疑咱們捏造證據誣陷太子,那樣反為不美。我手裏現在有兩衛兵馬,皇伯父交由我訓練,到時候我會以操練兵士的名義讓他們急行軍趕到一線峽埋伏起來,何淮不出現則已,他一旦出現,我必叫他有來無迴!”
三皇子想了想道:“你這個法子可行,隻不過何淮有兩萬士兵,你的兩衛兵馬加起來隻有一萬兩千人,才及得上敵人的六成,你有把握打贏何淮嗎?”
庾璟年笑笑,臉上充滿了自信:“何淮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兵全都帶到建康來,況且咱們以有心算無心,又是以逸待勞,收拾何淮當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兵士怎樣安排如何瞞住太子的耳目,建康城中也不能掉以輕心,要派可靠的人在建康坐鎮,直到覺得萬無一失了,庾璟年才起身準備離去。
三皇子卻忽然問了一個問題:“此次太子若是事敗,他將再無退路必死無疑,到時候太子之位……”
庾璟年哈哈一笑:“當然是三哥你來做太子咯,我會全力支持你的,三哥盡管放心!”
三皇子忍不住試探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咱們不是堂兄弟而是親兄弟,你也有機會登上太子的寶座,那時候你還會像現在一樣讓著我嗎?你的功勳能力威望都在我之上,其實你做太子才更名正言順。”
庾璟年噗嗤一笑:“三哥你在說什麽,哪有你這樣打比方的。我又不是皇伯父的兒子,何時輪得上我來做這個太子?”
三皇子寸步不讓地問:“那如果你是呢?”
庾璟年沒有想太多,頗為無奈地迴答道:“就算咱們是真的親兄弟,我也絕不願意當皇帝那麽個勞心費力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還是三哥去做吧!我就做個閑散的王爺,拿一拿俸祿,沒事的時候陪陪妻兒,多麽逍遙自在。”
三皇子神色一鬆,捶了庾璟年一拳,笑罵道:“臭小子,別想著偷懶。將來就算我當了皇帝,你也得好好輔佐我!”
庾璟年探手摸了摸三皇子的腦袋:“你沒有發燒吧?今天怎麽竟說渾話。”
三皇子一把將他的手打開,“我好著呢。那麽多事要處理,快去忙你的吧。”
庾璟年點了點頭,臨走時又說了一句:“三哥這麽多年的心願終於就要達成,我真替三哥高興!”說完這句話就轉身大踏步地出了書房,留下三皇子一個人有些怔鬆地站在那裏。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太子和庾璟年、三皇子兩方都在和時間賽跑,加緊安排處理各種事務,慕容圭留給太子布置的時間太少了,很多事情處置得都有些倉促。加上庾璟年多年把控朝廷密諜網絡,太子在白雲寺密會李通自以為安排得隱秘,卻還是被庾璟年布置的密諜發現,庾璟年這才能推斷出他想要造反的意圖。
庾璟年本來可以直接留在軍營裏指揮兩衛兵馬,對付何淮,不過參與祭天的名單中有庾璟年的大名,這樣做有可能讓太子生出疑心,他和三皇子一商量,便決定暫將調動兵馬之事交給手下兩位將軍去做。他自己跟著皇帝去南郊祭天。到時再潛迴一線峽坐鎮指揮。
這一日,譙國桓氏留在建康掌握族務的一位長老來到東海王府,對三皇子說了一件事。原來自從蕭十三從益州歸來,如今已經積功升任將軍,庾璟年覺得再讓他給自己當親衛統領有些屈才了,就提拔一個名叫桓浩的人接替了蕭十三的職務。
這位桓浩乃是三皇子的遠房族弟,幾年前是三皇子推薦給庾璟年的。因為是三哥的族親,加上他武功高強,在庾璟年的身邊一直表現不俗,庾璟年對他十分信任。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桓氏長老發現他媳婦這些日子,偷偷在外邊置辦了一些產業。他雖然升任了庾璟年的親衛統領,可他的俸祿畢竟隻有那麽一點兒,長老就有些奇怪,派人偷偷跟著他,哪知竟然無意中發現,這段時間,他和太子府的一位謀士見了兩次麵。
一次可以說是巧合,連續兩次呢?
三皇子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臉色微變。他和庾璟年推演過太子造反的經過,這個過程中,太子最先也是最需要對付的一個人就是皇帝,何淮的北府軍就是這個目的,隻需要皇帝一死,太子在京中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坐上皇帝之位。
當然,如果有機會,他也絕對不會放過三皇子和庾璟年這兩個勁敵,若是趁亂能將兩個人都殺了,對於太子坐穩皇位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看來這個桓浩就是被太子收買了,用來對付庾璟年的。
庾璟年已經安排好一切,並且親自帶著三皇子去看過一次地形。祭天前一天,由左右武衛的兩位將軍將兵馬調到一線峽。三皇子想起母妃對他說的那番話,到時候就算庾璟年死了,隻要那兩位將軍還活著,收拾何淮就沒有什麽大問題。
若是自己瞞著不告訴庾璟年桓浩背叛之事,那庾璟年死了也不是自己害死他的,自己的心是否就可以安穩一些?
三皇子心裏一陣動搖,他站了起來,焦躁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母妃叮囑他的那些話不住地在耳邊響起,庾璟年的燦爛而又真誠的微笑也一直在他的眼前浮現。
心裏邊有一黑一白兩個小人在打架!
一個說:“這次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下次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了!你難道想背負親手害死自己兄弟的罪名嗎?”
另一個說:“老五待你那樣好,處處為你著想,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你的事,你怎麽能見死不救?你的良心何安?”
三皇子內心激烈鬥爭了半天,猛地停住腳步。“不行,我得親自去提醒老五!”他還是不能坐視庾璟年被太子害死。
三皇子先去了成王府,因為他來得太過頻繁,沈沅鈺也沒有和他避嫌,就出來和他見了一麵,她告訴三皇子道:“皇上派了一個小太監來傳,王爺進宮去了。”又問三皇子:“三哥有什麽急事嗎?若是不急,可以等等王爺迴來也不遲。”
昊哥兒和曄哥兒看見三伯父,一起圍上來求抱抱,平時三皇子稀罕這兩個侄子稀罕的不得了,這次卻沒空理會他們,丟下一句:“那我馬上進宮去找他。”就急匆匆地轉身出去了。
兩個孩子都有些委屈地迴頭看著沈沅鈺。沈沅鈺一邊安撫這兒子們受傷的心靈,一邊若有所思地看著三皇子離去的背影,三皇子臉上的焦急都藏不住了,到底發生了什麽大事?
“娘親,抱抱!”曄哥兒沒有得到三伯父的寵愛,嘟著嘴看向母親,一雙大眼睛濕漉漉的,顯得異常可憐。沈沅鈺立刻就拋下了心中的那些疑問,一把抱起了曄哥兒,在兒子的臉上親了一口。
曄哥兒最喜歡娘親,很快就高興起來,抱著沈沅鈺的脖子,嫩嫩的小臉在她的臉上蹭來蹭去的。
沈沅鈺又伸手牽了昊哥兒,對昊哥兒道:“娘親抱一會兒弟弟,再抱你!”她不能讓昊哥兒覺得娘親偏疼弟弟,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哪知昊哥兒小大人兒似的搖了搖頭:“我不用娘親抱。”
沈沅鈺有些奇怪地道:“昊哥兒為什麽不用娘親抱?”
昊哥兒一本正經地道:“因為爹爹還有外公都說,我是哥哥。哥哥就要謙讓弟弟,保護弟弟!等我長大了,還要保護娘親,保護爹爹,保護外公!”
兩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太令人驚訝了。沈沅鈺震驚了一下,伸手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昊哥兒真乖!”
曄哥兒見昊哥兒得到了母親的表揚,也著急了起來,扭著小身子道:“曄哥兒也乖,曄哥兒也要保護哥哥!”
沈沅鈺抱緊了兒子,在他的臉上又親了一口,“曄哥兒也乖,和哥哥一樣乖!”
有子如此,夫複何求呢?
三皇子直接去了皇宮,抓住一個小太監就問:“你五爺在什麽地方?”從剛才開始,他就一直處在一個非常奇怪的狀態裏,為了自己曾經冒出的,想要陷害庾璟年的想法而感到羞愧不已。所以他想立刻找到庾璟年,這樣他的心裏才能好受一些。
那小太監不過是個在宮裏跑腿的,哪裏知道成王爺在什麽地方,哭喪著臉道:“奴才,奴才不知啊?”
三皇子一把將他扔到了一邊去。怒道:“廢物!”
正說著,就看見禦前副總管黃前帶著人從遠處趕過來,手裏捧著托盤茶器。三皇子和他是很熟悉的,就跑過去問他,黃前見三皇子慌裏慌張的樣子有些奇怪,道:“成王殿下,應該是在勤政殿和皇上說話呢!您要是想見成王殿下,奴才前邊給你引路吧。”
三皇子道:“難道本王不認識路嗎?用得著你這老小子獻殷勤!”說罷不理愣在那裏的黃前,大踏步地直奔勤政殿而去。
剛剛踏進勤政殿的大門,就聽見裏麵傳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三皇子腳步就是一頓,他很少聽見皇帝笑得這麽開心的。
三皇子不知怎麽的,心裏忽然一陣不舒服。
外頭的太監見了三皇子,連忙向裏麵通傳,皇帝聽說三皇子來了,就吩咐他進來。三皇子便邁步進了勤政殿的正殿。
給皇帝行禮已畢,皇帝讓人給他搬了椅子來坐。就問他:“老三怎麽來了?”
三皇子本來想說自己是來找庾璟年的,誰知話到了嘴邊,居然變成了:“有兩日沒進宮來給父皇請安了,兒子著實想念父皇,特意過來瞧瞧。”
皇帝聽了點了點頭,“倒是難得你一片孝心。”問了幾句祭天的事準備的如何了,三皇子一一迴答了。這才找了個機會問道:“剛才見父皇笑得開心,不知五弟說了什麽好笑的笑話給您聽?”
皇帝看了庾璟年一眼,笑道:“老五哪裏會講什麽笑話,不過是講了講他的侍衛統領蕭將軍的一些趣事,這蕭十三和他媳婦可真是一對妙人……”說著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原來庾璟年進宮來本來是向皇上匯報差事上的一些事情的,說完了差事,他見皇帝神色疲倦,滿臉的老態,不由有些心疼,就想法子說些話,逗皇伯父開心。正如皇帝所說的,他並不會說什麽笑話,就想到了蕭十三和金靈的一些趣事,這兩位也算是一對活寶,是成王府的開心果,一說起他們的事兒,皇帝果然開懷。
三皇子眼看著皇帝滿眼溫柔的目光緊緊鎖在庾璟年的身上。那樣的目光,即便他是皇帝最寵愛的皇子,也從來沒有從皇帝的眼中看到過,那一瞬間,他隻覺得異常難過,像是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卻被別人搶走了一樣。
這時庾璟年扯了扯三皇子的衣袖:“三哥,皇伯父問你話呢。”
三皇子反應過來,嚇了一跳,連忙請罪道:“父皇,是兒臣失儀了。”剛才皇帝問起三皇子春祭的事,三皇子居然愣在那裏不知道迴答。
皇帝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這點小事兒,朕哪裏就要和你計較!”
兩人陪著皇帝又說了幾句話,這才相攜離開勤政殿。
兩人走出了一段路,三皇子想要張口和他說桓浩事,可是想起皇帝看庾璟年的那個眼神,鬼使神差地幾次張口又全都閉了口。
庾璟年見了就道:“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要對我說?”
三皇子揉了揉眉心,道:“沒什麽,可能是最近事兒太多,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所以精神有些恍惚吧。”
庾璟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三哥你也別太擔心了,一切都在咱們的掌握之中,你就等著穩穩當當地坐上這個太子之位吧。隻要有我在,就出不了什麽岔子!”
三皇子見他說的真摯,心裏想著,阿年雖是父皇的私生子,但這麽多年的兄弟情沒有一點摻假,也一直不遺餘力地在一旁輔助自己,不由一陣慚愧,終於下定了決心。“五弟,我還真有一件事想要告訴你。”
庾璟年這迴是真感覺到三皇子有些不對勁兒了。“有什麽事,你說!”
三皇子剛要開口,遠遠聽見太監的聲音:“淑妃娘娘駕到!”他要說的話就又沒有說出口。
桓淑妃乘坐著一架四人抬的肩輿走了過來,扶著大宮女的手下了肩輿,兩個人急忙上前見禮。
桓淑妃看了庾璟年一眼,又看了三皇子一眼,點了點頭道:“老五也在!”語氣冷冰冰的,庾璟年倒是不以為意,反正淑妃娘娘一向都是這樣冷冰冰的拒人千裏之外。
庾璟年答道:“外甥是進來給皇伯父請安的。”
桓淑妃點了點頭,和他寒暄了兩句,就對三皇子道:“老三你跟本宮到含涼殿一趟。”又對庾璟年道:“老五你可以出宮了。”
三皇子對著庾璟年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
桓淑妃一向就是這麽強勢,庾璟年自然也不會生這位名義上的姨母的氣,就告辭出了皇宮。
桓淑妃瞪了三皇子一眼,冷冷道:“你跟本宮來一趟!”
三皇子不敢違背母妃的旨意,跟著她去了含涼殿。桓淑妃將宮女太監全都打發了出去,讓人把含涼殿的大門關了起來,開門見山地道:“蕭清已經把事情全告訴我了!”
三皇子一愣,隨即怒道:“這個蕭清,竟然敢不經過本王的允許,就把王府的機密往外泄露。真是可惡!”
桓淑妃道:“蕭清這麽做並沒有錯。你要記住,蕭清需要盡忠的人不是你,而是在你背後支持你的譙國桓氏!”
三皇子不由怒吼:“那我成了什麽了?就僅僅是個譙國桓氏傀儡?”
“不管你是什麽?隻要你將來能夠坐上皇位,哪怕你現在是個傀儡,那又有什麽關係?難道你忘了這麽長時間以來,譙國桓氏為了讓你能夠和太子抗衡,付出了多少代價了嗎?”
三皇子不由語塞,他的確是欠了母族太多太多。
“我隻問你,桓浩的事,你有沒有告訴庾璟年?”
“沒有,但我不會看著老五去死的!我總會提醒他的!”三皇子梗著脖子說道。
“嗬嗬嗬……”桓淑妃冷笑不已,“很好很好!你可以為了你那可笑的兄弟之情,罔顧你身後那麽多支持你的人的利益。我也可以給你一個選擇,在你的親娘和你的好兄弟之間,你可以選擇一個。”
三皇子吃了一驚:“母妃,您這是什麽意思?”
桓淑妃道:“什麽意思?這是除去庾璟年千載難逢的機會!既能讓他死了,又不會惹你父皇的懷疑,還能把罪責全都推到太子的頭上去,這是一石多鳥的好計,你竟然想把它毀了?”她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瓷瓶,“這個小瓶裏裝著鶴頂紅,你若是敢對庾璟年說出桓浩的事,我便服下這瓶鶴頂紅。我自己教子無方,不知道顧全大局,我死也是罪有應得!”
“母妃!”三皇子伸手去搶那個小瓶子,桓淑妃卻眼疾手快地將小瓶子收到了懷裏。三皇子一下子跪了下去,眼淚都湧出來了。“母妃,您幹嘛非要逼我呢!”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桓淑妃也明白,三皇子哪裏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心腸不夠硬,便道:“阿淵,我知道你和阿年從小一起長大,感情要好,你做不出害死好兄弟的事情,可是這件事跟你沒有關係,他就是真的死了,也是太子做下的惡事,到時候你殺死太子為他報仇,也算是對他仁至義盡了。”
“阿淵,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你就當這是上天對你的一種磨煉,你就聽娘的一次吧。你不想想為娘的,也要想想你身後投靠你的那些家族,你高風亮節,你願意讓出皇位,那些人以後豈不是要恨死你,找機會把你吃了?”
三皇子頹然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