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霸業興
時間如同飛輪轉過,秦國平定義渠之後不久,趙國亦迎來動盪。
趙主父忽然宣布,欲將趙國一分為二,將劃出來的一半定為代國,賜予長子趙章,封為代君。
消息一出,列國皆驚。
羋月在章台官苑,與庸芮對弈。
羋月問:「趙主父之意,你可明白?」
庸芮道:「列國皆言,趙主父因早年寵愛韓王後,封其子章為太子。後來又寵愛吳娃,不惜提早傳位於吳娃之子何。如今韓王後、吳娃俱死,臣聽說趙主父雖然已經傳位趙王何,但又對公子章起了憐愛之心,不忍其身為兄長,要終身向弟弟屈膝,於是才要將趙國分為兩半,分一半給公子章,封為代君。臣以為,此事絕非這麽簡單。」
羋月緩緩點頭,道:「正是,世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趙雍此人心懷大誌,又豈是個兒女情長、優柔寡斷之人。」
庸芮拱手,問道:「太後可知他的目的何在呢?」
羋月道:「列國都知道變法的好處,卻都扛不住變法的代價。趙雍早有心變法,隻是趙國上承晉製,古老頑固。趙國想要改革,比我們秦國更困難百倍。他費盡心機,讓位於次子趙何,全力投入兵製改革,才弄出個胡服騎射,雖然與列國相比,優勝不少,可是與我們秦國全麵變法相比,卻隻是隔靴搔癢,擊不中要害。所以他想要二次變法,利用扶植趙章之際,劃出趙國一半土地,進行全麵革新。」
庸芮一驚:「他若成功,那於我秦國才是真正的威脅。」
羋月冷冷道:「那就讓他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庸芮道:「太後的意思是……」
羋月冷笑:「趙雍未免想得太美。哼哼,他兩入鹹陽,興風作浪,若是讓他就這麽得意,豈不讓趙人笑話我們秦國無人?來而不往非禮也,庸芮,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庸芮肅然拱手:「是。」
羋月的聲音冰冷,似從齒縫中透出:「要讓那趙章以為趙雍支掙去爭整個趙國,讓那趙何害怕會失去王位;更要讓趙國的卿大夫們知道如果趙雍繼續變法,他們將會失去什麽……」
看著庸芮領命而去的背影,羋月冷冷道:「趙雍,我等著你的死期。」
或許,趙雍是個太過聰明也太過自負的君王,這樣的人在列國馳騁自如,自然認為在自己君權之下,兒子和臣子更是他指間掌控之物。他卻不知道,有時候一個人最輕視的地方,反而是最容易失控的。
趙王何可不管他父親趙雍的宏圖大誌,對他來說,本來已經是一國之君了,卻硬生生要被奪走一半,贈給曾經跪伏在自己腳下的敗將,他實在是萬般不甘。
一時之間,趙王何拉攏宰相肥義、王叔公子成、大將李兌,公子章收羅重臣田不禮,趙國上下,劍拔弩張。
趙雍眼看著」棋子」要掙脫自己的手掌,一怒之下,決定採取行動。他以在沙丘選看墓地為名,下旨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王何無奈,隻得在重臣肥義和信期的陪同下隨行。到沙丘後,趙王何居一宮,趙雍與公子章另居一宮。
而此時,秦人細作通過對田不禮施加影響,煽動他向公子章進言,借用趙雍令符請趙王何到主父官議事,一舉拿下趙何,奪取政權。
趙王何早有準備,豈肯自投羅網,便由宰相肥義代他前去。肥義進了沙丘官,即被田不禮下令殺死。趙王何又驚又怒,以王令指揮軍隊圍剿公子章,公子章無奈,逃入趙雍宮中。
趙王何知道自己與公子章已經不死不休,但公子章逃入沙丘宮,必受趙雍庇護,而自己擅動兵馬,亦不敢去見趙雍。索性聽了公子成的話,將沙丘宮全部封死,令兵馬團團圍住,隻圍不戰,斷水斷糧;自己卻遠遠躲開,不敢走近。公子成本就因為胡服騎射之事,與趙雍早成政敵,他對趙雍知之甚深,防之極嚴。
可嘆趙雍英雄一世,卻被圍在這沙丘宮中,米糧斷絕,縱有像世之才,無所施展,隻能活活餓死。
及至三個月之後,公子成料定趙雍必死,這才打開被封死的沙丘宮;此時宮中諸人,皆成白骨。隻能夠從屍骨身上的衣飾中,辨認出趙雍之屍來。
趙王何自始至終,不敢進來,隻遙遙對著沙丘官三拜,才下令厚葬趙雍,追思其平生功業,諡其為」武靈」二字。諡法曰:「克定禍亂日武,死而誌成曰靈。」
後世即稱趙雍為趙武靈王。
消息傳到成陽,羋月素服,來到麗山腳下義渠王陵墓前為他祭奠。
她站在墓前,默默道:「阿驪,今天是你的祭日,我來看你了。害你的人,我已經讓他付出代價了。我把你葬在麗山腳下,如今這座山,會改名叫驪山,我想你會知道我的意思。我開始在山腳下興修陵寢,從我開始,秦國的歷代君王,都將葬在這驪山之下。百年之後,我跟你會在一起,很久,很久。」
趙武靈王死後,趙國政壇震盪,自趙武靈王而起的擴張之勢,一時停歇。
次年,魏韓兩國畏秦國勢大,聯兵伐秦。羋月起用白起為帥,在伊闕之地,大敗兩國聯兵,擄聯軍統帥公孫喜,占垣城、新城等五座城池,斬首二十四萬人,舉世震驚。
這一戰之下,韓魏遭受重創,白起繼續進攻,又占宛城、鄧城。韓魏兩國被迫求和,魏割河東四百裏地,韓割武遂兩百裏地與秦國。
</br>
時間如同飛輪轉過,秦國平定義渠之後不久,趙國亦迎來動盪。
趙主父忽然宣布,欲將趙國一分為二,將劃出來的一半定為代國,賜予長子趙章,封為代君。
消息一出,列國皆驚。
羋月在章台官苑,與庸芮對弈。
羋月問:「趙主父之意,你可明白?」
庸芮道:「列國皆言,趙主父因早年寵愛韓王後,封其子章為太子。後來又寵愛吳娃,不惜提早傳位於吳娃之子何。如今韓王後、吳娃俱死,臣聽說趙主父雖然已經傳位趙王何,但又對公子章起了憐愛之心,不忍其身為兄長,要終身向弟弟屈膝,於是才要將趙國分為兩半,分一半給公子章,封為代君。臣以為,此事絕非這麽簡單。」
羋月緩緩點頭,道:「正是,世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趙雍此人心懷大誌,又豈是個兒女情長、優柔寡斷之人。」
庸芮拱手,問道:「太後可知他的目的何在呢?」
羋月道:「列國都知道變法的好處,卻都扛不住變法的代價。趙雍早有心變法,隻是趙國上承晉製,古老頑固。趙國想要改革,比我們秦國更困難百倍。他費盡心機,讓位於次子趙何,全力投入兵製改革,才弄出個胡服騎射,雖然與列國相比,優勝不少,可是與我們秦國全麵變法相比,卻隻是隔靴搔癢,擊不中要害。所以他想要二次變法,利用扶植趙章之際,劃出趙國一半土地,進行全麵革新。」
庸芮一驚:「他若成功,那於我秦國才是真正的威脅。」
羋月冷冷道:「那就讓他這個計劃胎死腹中。」
庸芮道:「太後的意思是……」
羋月冷笑:「趙雍未免想得太美。哼哼,他兩入鹹陽,興風作浪,若是讓他就這麽得意,豈不讓趙人笑話我們秦國無人?來而不往非禮也,庸芮,這件事交給你去辦。」
庸芮肅然拱手:「是。」
羋月的聲音冰冷,似從齒縫中透出:「要讓那趙章以為趙雍支掙去爭整個趙國,讓那趙何害怕會失去王位;更要讓趙國的卿大夫們知道如果趙雍繼續變法,他們將會失去什麽……」
看著庸芮領命而去的背影,羋月冷冷道:「趙雍,我等著你的死期。」
或許,趙雍是個太過聰明也太過自負的君王,這樣的人在列國馳騁自如,自然認為在自己君權之下,兒子和臣子更是他指間掌控之物。他卻不知道,有時候一個人最輕視的地方,反而是最容易失控的。
趙王何可不管他父親趙雍的宏圖大誌,對他來說,本來已經是一國之君了,卻硬生生要被奪走一半,贈給曾經跪伏在自己腳下的敗將,他實在是萬般不甘。
一時之間,趙王何拉攏宰相肥義、王叔公子成、大將李兌,公子章收羅重臣田不禮,趙國上下,劍拔弩張。
趙雍眼看著」棋子」要掙脫自己的手掌,一怒之下,決定採取行動。他以在沙丘選看墓地為名,下旨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王何無奈,隻得在重臣肥義和信期的陪同下隨行。到沙丘後,趙王何居一宮,趙雍與公子章另居一宮。
而此時,秦人細作通過對田不禮施加影響,煽動他向公子章進言,借用趙雍令符請趙王何到主父官議事,一舉拿下趙何,奪取政權。
趙王何早有準備,豈肯自投羅網,便由宰相肥義代他前去。肥義進了沙丘官,即被田不禮下令殺死。趙王何又驚又怒,以王令指揮軍隊圍剿公子章,公子章無奈,逃入趙雍宮中。
趙王何知道自己與公子章已經不死不休,但公子章逃入沙丘宮,必受趙雍庇護,而自己擅動兵馬,亦不敢去見趙雍。索性聽了公子成的話,將沙丘宮全部封死,令兵馬團團圍住,隻圍不戰,斷水斷糧;自己卻遠遠躲開,不敢走近。公子成本就因為胡服騎射之事,與趙雍早成政敵,他對趙雍知之甚深,防之極嚴。
可嘆趙雍英雄一世,卻被圍在這沙丘宮中,米糧斷絕,縱有像世之才,無所施展,隻能活活餓死。
及至三個月之後,公子成料定趙雍必死,這才打開被封死的沙丘宮;此時宮中諸人,皆成白骨。隻能夠從屍骨身上的衣飾中,辨認出趙雍之屍來。
趙王何自始至終,不敢進來,隻遙遙對著沙丘官三拜,才下令厚葬趙雍,追思其平生功業,諡其為」武靈」二字。諡法曰:「克定禍亂日武,死而誌成曰靈。」
後世即稱趙雍為趙武靈王。
消息傳到成陽,羋月素服,來到麗山腳下義渠王陵墓前為他祭奠。
她站在墓前,默默道:「阿驪,今天是你的祭日,我來看你了。害你的人,我已經讓他付出代價了。我把你葬在麗山腳下,如今這座山,會改名叫驪山,我想你會知道我的意思。我開始在山腳下興修陵寢,從我開始,秦國的歷代君王,都將葬在這驪山之下。百年之後,我跟你會在一起,很久,很久。」
趙武靈王死後,趙國政壇震盪,自趙武靈王而起的擴張之勢,一時停歇。
次年,魏韓兩國畏秦國勢大,聯兵伐秦。羋月起用白起為帥,在伊闕之地,大敗兩國聯兵,擄聯軍統帥公孫喜,占垣城、新城等五座城池,斬首二十四萬人,舉世震驚。
這一戰之下,韓魏遭受重創,白起繼續進攻,又占宛城、鄧城。韓魏兩國被迫求和,魏割河東四百裏地,韓割武遂兩百裏地與秦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