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卻冷笑道:「王後不知,公子戎定是羋八子軟肋。您可記得,當日魏夫人抓了魏冉那個野種,便能要挾住她,更何況公子戎是與她自幼一起長大的?再說,她要扶她兒子上位,是千難萬難。她若敢不聽從王後之意,那便立時教她嚐嚐什麽叫痛,什麽叫悔!」
羋姝想著自己與羋月之間的恩怨,到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反正此事自己進退無憂,羋月若是屈從,便是自己贏了,羋月便是不從,損失的痛的悔的,也是羋月自己。
這一日,羋月正走在廊道上,迎麵看到羋姝從另一頭走來,忙退到一邊行禮讓道。自從嬴稷和嬴盪交惡,她見到羋姝便繞道而行,椒房殿若有事,她亦託病推辭。
此事羋姝心中有數,每每見了她,亦是一臉的冷色。若是狹路相逢,羋月就會迅速避讓,而她也會目不斜視地疾走而過。
不想今日兩人相逢,羋月避到道邊,羋姝卻不像昔日那樣徑直而過,反而停了下來,看了看羋月,忽然笑了:「妹妹好久不見,如何與我生分了?」
羋月隻當自己聽錯了話,一抬頭,便看到羋姝微微扭曲的臉。她極不情願地說出這樣的話,偏生臉上還要擠出故作親切的笑容來。她一生順遂,需要做出這樣表情的時候太少,未免不太熟練,顯得僵硬無比。
羋月心中暗嘆,不曉得她心裏打什麽主意,卻不想與她多作糾纏,隻微笑道:「王後主持後宮,忙碌異常,妾身無事亦不敢打擾。」
羋姝向後掃了一眼,眾侍女會意,退後一步,獨留玳瑁於身邊。她走到羋月身邊,拉起她的手,笑道:「這是什麽話?你我本是親姊妹,便是無事,閑來聊聊家常也好。今日天色甚好,妹妹不如陪我走走……」
羋月無奈,心中卻提高了警惕,笑道:「既是王後有令,妾身自當奉陪。」
兩人並肩緩緩地走著。自遠處看,兩人均是麵帶微笑,低聲絮語。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她們在講極要好極親密的私語。隻是她們的對話內容,卻恰恰相反。
羋姝輕笑道:「這些日子,我時常想起我們在高唐台的時候。那會兒你和茵姊不和,每次皆要我來調停。我那時候,多半都是護著你的,惹得茵姊老是說我不公平。」
羋月淡淡地道:「小時候的事,妾身已經不太記得了。」
羋姝「哦」了一聲,又道:「那你……是否還記得莒姬,記得你的弟弟子戎呢?你不會跟我說,也不記得了吧!」
羋月的手在袖中驟然握緊。她微低下頭,以掩飾自己眼中的怒意殺機。
羋姝果然把來意亮明了,這是要拿莒姬和羋戎要挾她嗎?但她臉上表情不變,依舊淡笑著:「唉,女人有了孩子,這顆心便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了。」她話鋒一轉,又笑道:「不過子戎是楚國公子,自有王兄、令尹等人照應,便是宗族,也不會不管他的,我多操心也是無益。」話語中,亦是隱隱拿宗族警告了羋姝一下。
玳瑁見羋姝噎住,忽然笑著插嘴道:「威後如今也老了,大王王位安穩,她自是放心得很,隻是還念著我們王後,日夜掛心。任是天大的事,也沒有比我們王後更重要的了。」
羋月亦聽出她的意思來,不由得笑了,輕蔑地看了玳瑁一眼:「傅姆原是個奴婢,竟不知道這下頭的人,也是勢利得緊。人老了,有些話,就未必管用了。」
羋姝聽了這話,不禁惱怒起來,口不擇言道:「那可難說,他如今在軍中,須知刀劍無眼……」
羋月的聲音頓時變得冰冷:「王後慎言。帝子王孫,哪個不是軍中磨鍊出來,哪個不是在沙場上立功授爵的?遠的不說,就說大王的諸子,公子華如今在軍中,公子盪將來亦要入軍中。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羋姝大急:「你敢?」
羋月忽然笑了:「我自是不敢的,敢做這種事的人,得有包天的膽子。若是機事不密,定會惹來翻天的禍。將來王兄的諸子皆要入軍中歷練,這些人,皆是不同母親所生。有令尹坐鎮,軍中若出了這事兒,我倒不知,有誰敢替威後、替王後擔起這責任來?」
楚國軍隊中若有人敢替楚威後做這個手腳,身為宗族之首和百官之首的昭陽能夠活吃了他。
羋姝欲發作,又強抑著心頭怒火。她知道今日不能硬來,心念轉動,忽然笑了:「是啊,我楚國立國數百年來,倚仗的是宗族同心,豈能自相殘殺?妹妹是知道進退的人,自然明白。如今子戎年紀不小了,我聽說他也立了不少戰功。我在宮中,多得妹妹相助,母後若知,定會十分高興,讓王兄給他封爵,賜他封地。如此,也可圓滿了莒夫人的心願,不是嗎?」
羋月的臉色也漸漸變得和緩起來。她忽然向羋姝深深行了一禮,看著羋姝笑了:「那實在要多謝母後和王兄對戎弟的照應,也多謝王後的特別關心。」
羋姝倒是愣了一愣。不想她自己態度放軟,羋月倒變得好說話起來了。但她畢竟也已經過這麽多年曆練,成熟了不少,當下反應過來,忙笑著將她扶起:「妹妹說哪裏話來,我們原是一家人啊!」
羋月笑盈盈道:「是啊,我畢竟人單勢孤,若是戎弟得封地爵位,我也可以進退有據,再為子稷謀求一個好封地,就再也沒有什麽可求的了。」
羋姝終於放了心,笑道:「妹妹果然是聰明人……」
</br>
羋姝想著自己與羋月之間的恩怨,到了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反正此事自己進退無憂,羋月若是屈從,便是自己贏了,羋月便是不從,損失的痛的悔的,也是羋月自己。
這一日,羋月正走在廊道上,迎麵看到羋姝從另一頭走來,忙退到一邊行禮讓道。自從嬴稷和嬴盪交惡,她見到羋姝便繞道而行,椒房殿若有事,她亦託病推辭。
此事羋姝心中有數,每每見了她,亦是一臉的冷色。若是狹路相逢,羋月就會迅速避讓,而她也會目不斜視地疾走而過。
不想今日兩人相逢,羋月避到道邊,羋姝卻不像昔日那樣徑直而過,反而停了下來,看了看羋月,忽然笑了:「妹妹好久不見,如何與我生分了?」
羋月隻當自己聽錯了話,一抬頭,便看到羋姝微微扭曲的臉。她極不情願地說出這樣的話,偏生臉上還要擠出故作親切的笑容來。她一生順遂,需要做出這樣表情的時候太少,未免不太熟練,顯得僵硬無比。
羋月心中暗嘆,不曉得她心裏打什麽主意,卻不想與她多作糾纏,隻微笑道:「王後主持後宮,忙碌異常,妾身無事亦不敢打擾。」
羋姝向後掃了一眼,眾侍女會意,退後一步,獨留玳瑁於身邊。她走到羋月身邊,拉起她的手,笑道:「這是什麽話?你我本是親姊妹,便是無事,閑來聊聊家常也好。今日天色甚好,妹妹不如陪我走走……」
羋月無奈,心中卻提高了警惕,笑道:「既是王後有令,妾身自當奉陪。」
兩人並肩緩緩地走著。自遠處看,兩人均是麵帶微笑,低聲絮語。不知情的人,還會以為她們在講極要好極親密的私語。隻是她們的對話內容,卻恰恰相反。
羋姝輕笑道:「這些日子,我時常想起我們在高唐台的時候。那會兒你和茵姊不和,每次皆要我來調停。我那時候,多半都是護著你的,惹得茵姊老是說我不公平。」
羋月淡淡地道:「小時候的事,妾身已經不太記得了。」
羋姝「哦」了一聲,又道:「那你……是否還記得莒姬,記得你的弟弟子戎呢?你不會跟我說,也不記得了吧!」
羋月的手在袖中驟然握緊。她微低下頭,以掩飾自己眼中的怒意殺機。
羋姝果然把來意亮明了,這是要拿莒姬和羋戎要挾她嗎?但她臉上表情不變,依舊淡笑著:「唉,女人有了孩子,這顆心便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了。」她話鋒一轉,又笑道:「不過子戎是楚國公子,自有王兄、令尹等人照應,便是宗族,也不會不管他的,我多操心也是無益。」話語中,亦是隱隱拿宗族警告了羋姝一下。
玳瑁見羋姝噎住,忽然笑著插嘴道:「威後如今也老了,大王王位安穩,她自是放心得很,隻是還念著我們王後,日夜掛心。任是天大的事,也沒有比我們王後更重要的了。」
羋月亦聽出她的意思來,不由得笑了,輕蔑地看了玳瑁一眼:「傅姆原是個奴婢,竟不知道這下頭的人,也是勢利得緊。人老了,有些話,就未必管用了。」
羋姝聽了這話,不禁惱怒起來,口不擇言道:「那可難說,他如今在軍中,須知刀劍無眼……」
羋月的聲音頓時變得冰冷:「王後慎言。帝子王孫,哪個不是軍中磨鍊出來,哪個不是在沙場上立功授爵的?遠的不說,就說大王的諸子,公子華如今在軍中,公子盪將來亦要入軍中。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羋姝大急:「你敢?」
羋月忽然笑了:「我自是不敢的,敢做這種事的人,得有包天的膽子。若是機事不密,定會惹來翻天的禍。將來王兄的諸子皆要入軍中歷練,這些人,皆是不同母親所生。有令尹坐鎮,軍中若出了這事兒,我倒不知,有誰敢替威後、替王後擔起這責任來?」
楚國軍隊中若有人敢替楚威後做這個手腳,身為宗族之首和百官之首的昭陽能夠活吃了他。
羋姝欲發作,又強抑著心頭怒火。她知道今日不能硬來,心念轉動,忽然笑了:「是啊,我楚國立國數百年來,倚仗的是宗族同心,豈能自相殘殺?妹妹是知道進退的人,自然明白。如今子戎年紀不小了,我聽說他也立了不少戰功。我在宮中,多得妹妹相助,母後若知,定會十分高興,讓王兄給他封爵,賜他封地。如此,也可圓滿了莒夫人的心願,不是嗎?」
羋月的臉色也漸漸變得和緩起來。她忽然向羋姝深深行了一禮,看著羋姝笑了:「那實在要多謝母後和王兄對戎弟的照應,也多謝王後的特別關心。」
羋姝倒是愣了一愣。不想她自己態度放軟,羋月倒變得好說話起來了。但她畢竟也已經過這麽多年曆練,成熟了不少,當下反應過來,忙笑著將她扶起:「妹妹說哪裏話來,我們原是一家人啊!」
羋月笑盈盈道:「是啊,我畢竟人單勢孤,若是戎弟得封地爵位,我也可以進退有據,再為子稷謀求一個好封地,就再也沒有什麽可求的了。」
羋姝終於放了心,笑道:「妹妹果然是聰明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