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駟聽得不入耳,擺手道:「疾弟,你言重了。」
樗裏疾卻不願意罷休,又道:「大王嫌公子盪勇而無謀,可公子盪今日的性情,難道不是大王造成的嗎?是大王多年來教導公子盪,說秦國當在公子盪手中擴張武力,所以公子盪才輕文重武,而今卻又嫌棄公子盪魯莽無文……」
秦王駟冷哼一聲:「你這是怪寡人了?」
樗裏疾忙低頭:「臣不敢。」
秦王駟嘆道:「疾弟,不是寡人灰心。這些年來,寡人在盪身上,用心最多。可如今他這麽大了,『擴張武力』這四個字,還一直當成匹夫之勇來實現。這麽多年,寡人難道隻教他這一點嗎?」他越說越是動氣,「身為君王,應該學的東西,寡人難道沒有教他?但他根本就無心去學,你教寡人能怎麽辦?」
樗裏疾亦是一時語塞,他是秦王駟身邊最親近的臣子和兄弟,自然知道秦王駟是如何一路用心地引導嬴盪的。隻是兩父子都是倨傲狂放之人,一個隻會嗬斥,一個隻會內心牴觸,卻是一個越用心教導,一個越是背道而馳。想到這裏,他亦是暗嘆。無奈之下,他隻能站在為人臣子的立場上來勸:「大王,如今諸公子漸長,公子華於軍中威望日高,而公子盪為嫡子又勇武過人,公子稷聰明能幹……大王當日說過,恐早定儲君易生變亂,如今看來,卻已無大礙。臣請早定儲君,以安眾臣之心。」
秦王駟敏銳地掃了樗裏疾一眼,冷笑:「什麽叫以安眾臣之心?難道現在眾臣之心不安嗎?」
樗裏疾嘆息,這種話又不能說得太直白,隻得道:「如今朝中雖然太平,隻怕大王再不定奪,就會有人多思多想了。大王,為政者最忌優柔寡斷,您這樣把所有的公子都留在身邊,寵愛不均……」他看到秦王駟不以為然的神情,心中一著急,失口道:「難道就不怕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亂嗎?」
秦王駟的臉頓時沉了下來,冷笑道:「寡人倒想做齊桓公,不知道易牙、豎刁又在哪裏?」
樗裏疾亦知失口,忙膝行向前請罪:「大王恕罪。」
所謂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事,是說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首興霸業,威名蓋世。可晚年卻因為儲位不定,在他重病之時,其寵愛的五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致使齊桓公死於胡宮,屍體長出蛆來也無人收葬。易牙、豎刁便是齊桓公晚年所寵信的佞臣。
秦王駟沒有說話,隻是站起來,轉身入內。
樗裏疾看著秦王駟的背影,隻能深深嘆息。
樗裏疾的勸諫,不是因為別的緣故,而是甘茂見近來嬴稷得寵,嬴盪動輒得咎,心中不安,因此想辦法說動樗裏疾進諫,早定太子。
此後,朝中便漸漸興起一股「請立太子」的風潮來,秦王駟卻置之不理。最終還是甘茂按捺不住,上書秦王駟,說公子盪已經成年,當立太子。
不料在朝堂上一說出來,便遇相邦張儀反駁,說大爭之世,立儲不一定要立嫡,立長立德立賢皆可。兩邊人馬遂發生爭執。秦王駟卻當殿下令,擱置爭議,不許再提起此事。
消息傳入後宮,羋姝氣急敗壞地大發脾氣:「我就知道張儀豎子,是要與我作對的。哪家立太子不是論嫡庶的?他說什麽立長立德立賢,他是什麽用意,什麽用意!都當我看不出來嗎———他不是想扶魏氏的孽子,便是想扶季羋的孽子。」
她一怒之下,將室內的東西砸了個精光。玳瑁等人一邊苦苦相勸,一邊又要派人守著外頭,防著羋姝惱怒之下的話語被人聽到,又生是非。如今景氏屈氏皆已有子,女人一旦有了子嗣,忠心便要大打折扣,雖然依舊奉承著羋姝,另一邊卻向羋月暗送秋波,甚至和魏夫人都未必完全隔絕。
玳瑁勸道:「王後,這隻是張儀片麵之言。自古立儲立嫡,乃萬世不變之理,廢嫡立庶,哪個國家不動盪?大王英明,必不會做此選擇的。」
羋姝跌坐在席上,掩麵哭泣,良久,才苦澀地道:「秦楚聯姻,若是兩國一直交好,我這個王後就做得穩;若是兩國交戰,我就是夾在兩國之中,身受其苦。所以如今張儀就敢欺到我的頭上來,甚至連魏氏都想要翻身。」自從秦國得了巴蜀之地,楚軍大敗,秦楚由交好變成交惡,她的心情亦是大受打擊。
玳瑁恨恨地罵道:「都是那羋八子野心勃勃,才會有今日的張儀阻撓。」
羋姝心情更壞,拍案道:「如今還說這些做什麽!我聽說大王能得巴蜀,皆是因為她獻上的計策。如今你看宮中有多少人去奉承她,她若是以此相壓製,我的盪,我的盪可怎麽辦……」
玳瑁亦知羋姝的憂心,她想,那個計劃如今倒是可以說出來了,當下緩緩地道:「王後勿憂,您畢竟還有一個母國……」
羋姝苦澀地道:「那又有何用?楚國如今大敗,我在大王麵前也底氣不足了。」
玳瑁卻道:「您忘記了,您還有一位寵愛您的母後,她的手中,還有羋八子的人質呢!」
羋姝呆了一下,忽然想起:「你的意思是……」是的,羋月還有一個弟弟,如今便在楚國,在楚威後的手中。
一想到這裏,羋姝的眼睛亮了一下,迅疾又黯淡下去:「那又有何用?她的親生兒子,難道不比她的弟弟重要?」將心比心,若有人拿在楚國的楚王槐與她的兒子嬴盪教她做選擇,她幾乎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嬴盪。
</br>
樗裏疾卻不願意罷休,又道:「大王嫌公子盪勇而無謀,可公子盪今日的性情,難道不是大王造成的嗎?是大王多年來教導公子盪,說秦國當在公子盪手中擴張武力,所以公子盪才輕文重武,而今卻又嫌棄公子盪魯莽無文……」
秦王駟冷哼一聲:「你這是怪寡人了?」
樗裏疾忙低頭:「臣不敢。」
秦王駟嘆道:「疾弟,不是寡人灰心。這些年來,寡人在盪身上,用心最多。可如今他這麽大了,『擴張武力』這四個字,還一直當成匹夫之勇來實現。這麽多年,寡人難道隻教他這一點嗎?」他越說越是動氣,「身為君王,應該學的東西,寡人難道沒有教他?但他根本就無心去學,你教寡人能怎麽辦?」
樗裏疾亦是一時語塞,他是秦王駟身邊最親近的臣子和兄弟,自然知道秦王駟是如何一路用心地引導嬴盪的。隻是兩父子都是倨傲狂放之人,一個隻會嗬斥,一個隻會內心牴觸,卻是一個越用心教導,一個越是背道而馳。想到這裏,他亦是暗嘆。無奈之下,他隻能站在為人臣子的立場上來勸:「大王,如今諸公子漸長,公子華於軍中威望日高,而公子盪為嫡子又勇武過人,公子稷聰明能幹……大王當日說過,恐早定儲君易生變亂,如今看來,卻已無大礙。臣請早定儲君,以安眾臣之心。」
秦王駟敏銳地掃了樗裏疾一眼,冷笑:「什麽叫以安眾臣之心?難道現在眾臣之心不安嗎?」
樗裏疾嘆息,這種話又不能說得太直白,隻得道:「如今朝中雖然太平,隻怕大王再不定奪,就會有人多思多想了。大王,為政者最忌優柔寡斷,您這樣把所有的公子都留在身邊,寵愛不均……」他看到秦王駟不以為然的神情,心中一著急,失口道:「難道就不怕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亂嗎?」
秦王駟的臉頓時沉了下來,冷笑道:「寡人倒想做齊桓公,不知道易牙、豎刁又在哪裏?」
樗裏疾亦知失口,忙膝行向前請罪:「大王恕罪。」
所謂齊桓公五子爭位之事,是說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首興霸業,威名蓋世。可晚年卻因為儲位不定,在他重病之時,其寵愛的五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致使齊桓公死於胡宮,屍體長出蛆來也無人收葬。易牙、豎刁便是齊桓公晚年所寵信的佞臣。
秦王駟沒有說話,隻是站起來,轉身入內。
樗裏疾看著秦王駟的背影,隻能深深嘆息。
樗裏疾的勸諫,不是因為別的緣故,而是甘茂見近來嬴稷得寵,嬴盪動輒得咎,心中不安,因此想辦法說動樗裏疾進諫,早定太子。
此後,朝中便漸漸興起一股「請立太子」的風潮來,秦王駟卻置之不理。最終還是甘茂按捺不住,上書秦王駟,說公子盪已經成年,當立太子。
不料在朝堂上一說出來,便遇相邦張儀反駁,說大爭之世,立儲不一定要立嫡,立長立德立賢皆可。兩邊人馬遂發生爭執。秦王駟卻當殿下令,擱置爭議,不許再提起此事。
消息傳入後宮,羋姝氣急敗壞地大發脾氣:「我就知道張儀豎子,是要與我作對的。哪家立太子不是論嫡庶的?他說什麽立長立德立賢,他是什麽用意,什麽用意!都當我看不出來嗎———他不是想扶魏氏的孽子,便是想扶季羋的孽子。」
她一怒之下,將室內的東西砸了個精光。玳瑁等人一邊苦苦相勸,一邊又要派人守著外頭,防著羋姝惱怒之下的話語被人聽到,又生是非。如今景氏屈氏皆已有子,女人一旦有了子嗣,忠心便要大打折扣,雖然依舊奉承著羋姝,另一邊卻向羋月暗送秋波,甚至和魏夫人都未必完全隔絕。
玳瑁勸道:「王後,這隻是張儀片麵之言。自古立儲立嫡,乃萬世不變之理,廢嫡立庶,哪個國家不動盪?大王英明,必不會做此選擇的。」
羋姝跌坐在席上,掩麵哭泣,良久,才苦澀地道:「秦楚聯姻,若是兩國一直交好,我這個王後就做得穩;若是兩國交戰,我就是夾在兩國之中,身受其苦。所以如今張儀就敢欺到我的頭上來,甚至連魏氏都想要翻身。」自從秦國得了巴蜀之地,楚軍大敗,秦楚由交好變成交惡,她的心情亦是大受打擊。
玳瑁恨恨地罵道:「都是那羋八子野心勃勃,才會有今日的張儀阻撓。」
羋姝心情更壞,拍案道:「如今還說這些做什麽!我聽說大王能得巴蜀,皆是因為她獻上的計策。如今你看宮中有多少人去奉承她,她若是以此相壓製,我的盪,我的盪可怎麽辦……」
玳瑁亦知羋姝的憂心,她想,那個計劃如今倒是可以說出來了,當下緩緩地道:「王後勿憂,您畢竟還有一個母國……」
羋姝苦澀地道:「那又有何用?楚國如今大敗,我在大王麵前也底氣不足了。」
玳瑁卻道:「您忘記了,您還有一位寵愛您的母後,她的手中,還有羋八子的人質呢!」
羋姝呆了一下,忽然想起:「你的意思是……」是的,羋月還有一個弟弟,如今便在楚國,在楚威後的手中。
一想到這裏,羋姝的眼睛亮了一下,迅疾又黯淡下去:「那又有何用?她的親生兒子,難道不比她的弟弟重要?」將心比心,若有人拿在楚國的楚王槐與她的兒子嬴盪教她做選擇,她幾乎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嬴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