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可記得大唐王玄策?”蒲元乙見趙頊沒有信心,突然反問道。
“王玄策?你對中土的曆史挺了解的嘛!”趙頊笑嗬嗬地說道。
大唐王玄策,趙頊怎麽可能會不知道?中國曆史上,或者說世界曆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無論是成吉思汗,還是亞曆山大大帝,所有輝煌的戰績,都無法跟王玄策相比較。
王玄策,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人滅一國的曆史奇跡!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此時統治天竺眾多諸侯小國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國君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
阿祖那聽說大唐使節來到,竟派出千餘兵將伏擊唐使,將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獄。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越獄,並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逃出天竺北上至尼泊爾,發誓要滅亡印度,以報被辱之仇!
與尼泊爾王商談後,王玄策用吐蕃王鬆讚幹布的名義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後來吐蕃又援助騎兵一千二百名,加上征召周邊大唐屬國的軍隊,聚齊一萬多人的一支藩國聯軍。
王玄策以一人之身,統領著這支異國的聯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殺死敵軍數千、溺斃萬餘、俘虜一萬多人,又巧布“火牛陣”,一舉摧毀阿祖那親自統率的七萬戰象部隊,生擒阿祖那,前後十幾場戰役,打得印度諸國膽寒,印度諸國紛紛降服。
雖為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曆卻在史書上鮮有記載。究其原因,日本學者田中芳樹不無幽默地表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奪目光彩淹沒了與之同時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較低,在正史當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位英雄最終為世人所遺忘。
就是這個被人遺忘的名字卻在一個大食人口中被再次提起,趙頊不由得渾身一震。什麽是盛唐?輕易不肯受辱,有膽氣,有智慧,一人滅一國,這就是盛唐!
趙頊猶記得,後世在印度發掘出了王玄策勒石記功的石碑,趙頊一時間特別想去印度看看這塊石碑!
“聖上,草民的兒子現在大宋讀高中,他日,草民之子也有可能成為聖上的臣子,成為一名真正的宋人。”蒲元乙見趙頊一副激動的樣子,知道已經鼓動了趙頊,於是不由得套起了近乎。
“看來朕不能落後了。但是今日的情況與大唐不一樣,王玄策的功績是不可能重複的。沒有一定的把握,朕不會把大宋的士兵送入異國他鄉征戰。”趙頊平靜地說道。
趙頊最終還是平靜了下來,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跟那樣的曆史大人物相比較。印度氣候潮濕,炎熱,與中亞草原、西亞的氣候絕然不同,而且印度的戰象部隊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這也是曆史上的成吉思汗、亞曆山大這樣的熱衷征服的君主沒有攻取印度的原因。
即便是伽色尼王朝,攻占了印度河流域後,也沒有繼續深入印度。曆史上,印度的確是一個常常被征服的國家。應該不能說國家,隻能說印度地區。印度在曆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諸國林立,很少建立統一的帝國。這使得印度沒有一部自己完整的曆史。他的曆史常常記載在遊曆或者出使印度的他國曆史中。
能夠征服印度的民族,都是在印度東北部的印度河流域混了上百年,適應了印度的氣候,了解印度的情況後,才能做到的。現在大宋,對印度的了解,僅僅是唐朝的少許曆史記載和海商的一些見聞。這樣打過去,不知道要吃多少虧。
不說印度諸國的軍隊多強大,就是那潮濕炎熱下的頻發的熱帶病,都有可能將大宋的遠征軍搞得全軍覆沒。趙頊還不至於把自己的軍隊派過去送死!
“聖上可是擔心印度那炎熱潮濕的氣候?”蒲元乙一下子就猜到了趙頊心中所想。
蒲元乙見趙頊竟然知道伽色尼王朝,知道綠衣大食隻是一個割據小國,那麽對天方世界,甚至印度世界,都不會是一抹黑。由此猜測趙頊在擔心印度的氣候問題。
“你可有什麽好辦法?印度地形複雜,又人口眾多,熱帶病也不少。加上印度教的狂熱,不會比天方教少多少吧!”趙頊擔心道。
趙頊的確有仿照後世的英國殖民印度的想法。印度的人口眾多,糧食產量少不了。印度河下遊的信德地區就是一個大糧倉。唐朝時,大食二十萬大軍與大唐西域四鎮三萬大軍對峙鏖戰時,所有的糧食補給都來自於信德。
如果能夠攻取印度,十年後,大宋開發整個南洋的地區,無論是在人力上,還是在糧食補給上都能得到印度的支持。
“大食昔日與大唐並立之時,也曾有攻占印度的想法。這是印度諸國的地圖,雖然是兩百年前的,但應該能起作用,印度世界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世界。至於熱帶病,草民見聖上的山地兵團身材矮小,箭法渾然天成,應該是熱帶雨林地區的獵人出身吧,如果能用這支軍隊征討印度,當無不勝之理。”蒲元乙站起,走到趙頊跟前,蹲下身子將地圖呈給趙頊道。
蒲元乙是在印度出生的。當年,他的父親和祖父,拿著這副地圖,也曾率領三萬綠衣大食的軍隊遠渡重洋,征討印度,攻滅了印度好幾個小國,建立了索蘭特天方國。隻是天方教與印度教嚴重對立,他祖父強迫印度人叛依,遭到強烈抵製。印度後庶婁其國與昌德拉斯國連兵進犯,加上國內印度教徒反抗,索蘭特天方國被起義的印度教徒所滅。
蒲元乙的祖父戰死,他的父親帶著殘餘的幾千部隊棄國渡海準備逃迴綠衣大食,卻在海上遭到黑衣大食攻擊,隻能東逃,後來在占城落下了腳。蒲元乙謀劃攻取印度,也算是繼承祖宗遺誌。
“三萬軍隊就能攻占印度這個人口八千萬,軍隊百萬的地區,朕實在是沒有那個勇氣。況且還要渡海遠征,不說其它,軍械糧草的補給恐怕就是個難題。”看罷地圖,趙頊還是搖頭說道。
趙頊記得前幾年攻打交趾,都不知道準備多少時間,花了多少心思。渡海遠征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即便大宋現在在航海上有所發展,大宋每年的造船量幾乎可以和大航海時代整個歐洲的造船量相對比,但是這不是打交趾,而是打更遠的印度。
“聖上,印度諸國一盤散沙,朱羅國雖然有千萬人口,二十多萬大軍。但是,他也就是二十萬大軍。這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十萬正在恆河征戰,有十萬渡海征討三佛齊。隻要大宋水師能全殲朱羅國東征大軍,朱羅國東岸漫長的海岸線就暴露在了大宋軍前,隨便攻取一點,朱羅國就得疲於應付。大宋再突襲朱羅國都,朱羅國必破。”蒲元乙鼓動道。
曆史上,熙寧三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七零年,朱羅國發生了一場類似於唐朝玄武門一般的事件,幼子殺死長兄繼承了王位,新國王為了表明自己繼承王位的正確性,才開始窮兵黷武式地對外征戰,以戰功鞏固王位。然而,朱羅國無論是東征三佛齊還是北征恆河地區都遭遇慘敗。即使這次大宋不出兵,三佛齊也能戰勝朱羅國東擴。
“難道朱羅國不會再征兵嗎?千萬人口,麵對滅國大戰,拉起百萬大軍都不是問題。”趙頊覺得這個蒲元乙有點異想天開了,不由得質問道。
“聖上可知道印度教的教義?朱羅國雖有千萬人口,可是大部分都隻是納稅的奴隸而已。奴隸們給誰當奴隸,還不一樣。如果算人口,不把那些奴隸算上的話。朱羅國的人口不過百萬。”蒲元乙提醒道。
蒲元乙所說的奴隸就是印度教義下的第三第四種姓——吠舍和首陀羅。曆史上,朱羅國在東征三佛齊失敗後,國勢迅速衰弱,國土也萎縮得不成樣子。可能是作為統治階層的刹帝利和婆羅門,在對外征戰中死得差不多了,朱羅國沒有能力再統治龐大的疆域了。
“你的意思?”趙頊還沒有領會過來。
“印度上層雖然文化昌盛,然而其下層卻是千年沒有變化。印度廣大的農村隻是高等種姓的賦稅來源而已,隻要他們納稅,婆羅門與刹帝利從來不會理睬他們。印度不像大宋,皇帝和官員們還要關注百姓的生計,還要開荒,還要興修水利和道路。在印度,婆羅門和刹帝利隻會用奴隸們修建他們的寺廟和陵寢。印度種姓是職業完全世襲,包括那些當兵的刹帝利。聖上征討朱羅國,隻要消滅朱羅國的軍事力量,就能摧毀他們的刹帝利階層,強迫他們的婆羅門承認聖上的大軍是刹帝利,那麽就能征服朱羅國,甚至整個印度。”蒲元乙解釋道。
印度的種姓製度就像元朝劃分的四等民族一般,甚至還要殘酷。印度教義所謂的潔淨觀念,導致他們各種姓隔閡嚴重。這種情況下,印度根本無力凝聚力量抵禦外來入侵。為此,印度的曆史是一段段被征服的曆史。
元朝推行的也是軍戶匠戶製度,各個職業都是世襲。這個製度還被明朝沿用,這是嚴重的社會倒退。這樣說,崖山之後無中國,也不是沒有道理。
趙頊笑了。在宋朝,最人性的地方就是,大宋的皇帝們不會大規模地修建自己陵寢,不會像以前的朝代一樣,從當皇帝開始就修建陵寢,一直修到死為止。
“其實大宋也有戶籍製度。工匠有匠籍,官員有士籍,士兵有軍籍,商人有商籍。如若大宋遭遇入侵,大宋全民皆兵!朕聽聞,印度教是一個獻身的宗教,其狂熱程度不亞於你們天方教。如果朕發兵征討朱羅國,難保那些婆羅門不會號召他們的奴隸起來抵抗朕的大軍。”趙頊笑著說道。
印度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自孽的宗教,和還沒有漢化的佛教一般,都崇尚苦修獻神。把自己餓死了,就功德圓滿了的那種。
“聖上,大宋的戶籍製度隻是為了征稅布政方便,並不限製各個戶籍之間的流動。當官的也有迴家種田的一天,商人不經商也可以自由退出商籍,士兵退役後也會從軍籍中除名。這些在印度絕無可能。刹帝利與婆羅門是長期不合的,聖上隻要摧毀了朱羅國的刹帝利,婆羅門的僧侶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聖上完全可以分化他們,隻要在一開始保障婆羅門的利益,婆羅門就不會理睬刹帝利的哀求。”蒲元乙分析道。
“李向安,把肖一遠和李常召迴來。”趙頊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
“王玄策?你對中土的曆史挺了解的嘛!”趙頊笑嗬嗬地說道。
大唐王玄策,趙頊怎麽可能會不知道?中國曆史上,或者說世界曆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無論是成吉思汗,還是亞曆山大大帝,所有輝煌的戰績,都無法跟王玄策相比較。
王玄策,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人滅一國的曆史奇跡!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此時統治天竺眾多諸侯小國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國君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
阿祖那聽說大唐使節來到,竟派出千餘兵將伏擊唐使,將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獄。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越獄,並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逃出天竺北上至尼泊爾,發誓要滅亡印度,以報被辱之仇!
與尼泊爾王商談後,王玄策用吐蕃王鬆讚幹布的名義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後來吐蕃又援助騎兵一千二百名,加上征召周邊大唐屬國的軍隊,聚齊一萬多人的一支藩國聯軍。
王玄策以一人之身,統領著這支異國的聯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殺死敵軍數千、溺斃萬餘、俘虜一萬多人,又巧布“火牛陣”,一舉摧毀阿祖那親自統率的七萬戰象部隊,生擒阿祖那,前後十幾場戰役,打得印度諸國膽寒,印度諸國紛紛降服。
雖為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曆卻在史書上鮮有記載。究其原因,日本學者田中芳樹不無幽默地表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奪目光彩淹沒了與之同時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較低,在正史當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位英雄最終為世人所遺忘。
就是這個被人遺忘的名字卻在一個大食人口中被再次提起,趙頊不由得渾身一震。什麽是盛唐?輕易不肯受辱,有膽氣,有智慧,一人滅一國,這就是盛唐!
趙頊猶記得,後世在印度發掘出了王玄策勒石記功的石碑,趙頊一時間特別想去印度看看這塊石碑!
“聖上,草民的兒子現在大宋讀高中,他日,草民之子也有可能成為聖上的臣子,成為一名真正的宋人。”蒲元乙見趙頊一副激動的樣子,知道已經鼓動了趙頊,於是不由得套起了近乎。
“看來朕不能落後了。但是今日的情況與大唐不一樣,王玄策的功績是不可能重複的。沒有一定的把握,朕不會把大宋的士兵送入異國他鄉征戰。”趙頊平靜地說道。
趙頊最終還是平靜了下來,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跟那樣的曆史大人物相比較。印度氣候潮濕,炎熱,與中亞草原、西亞的氣候絕然不同,而且印度的戰象部隊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這也是曆史上的成吉思汗、亞曆山大這樣的熱衷征服的君主沒有攻取印度的原因。
即便是伽色尼王朝,攻占了印度河流域後,也沒有繼續深入印度。曆史上,印度的確是一個常常被征服的國家。應該不能說國家,隻能說印度地區。印度在曆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諸國林立,很少建立統一的帝國。這使得印度沒有一部自己完整的曆史。他的曆史常常記載在遊曆或者出使印度的他國曆史中。
能夠征服印度的民族,都是在印度東北部的印度河流域混了上百年,適應了印度的氣候,了解印度的情況後,才能做到的。現在大宋,對印度的了解,僅僅是唐朝的少許曆史記載和海商的一些見聞。這樣打過去,不知道要吃多少虧。
不說印度諸國的軍隊多強大,就是那潮濕炎熱下的頻發的熱帶病,都有可能將大宋的遠征軍搞得全軍覆沒。趙頊還不至於把自己的軍隊派過去送死!
“聖上可是擔心印度那炎熱潮濕的氣候?”蒲元乙一下子就猜到了趙頊心中所想。
蒲元乙見趙頊竟然知道伽色尼王朝,知道綠衣大食隻是一個割據小國,那麽對天方世界,甚至印度世界,都不會是一抹黑。由此猜測趙頊在擔心印度的氣候問題。
“你可有什麽好辦法?印度地形複雜,又人口眾多,熱帶病也不少。加上印度教的狂熱,不會比天方教少多少吧!”趙頊擔心道。
趙頊的確有仿照後世的英國殖民印度的想法。印度的人口眾多,糧食產量少不了。印度河下遊的信德地區就是一個大糧倉。唐朝時,大食二十萬大軍與大唐西域四鎮三萬大軍對峙鏖戰時,所有的糧食補給都來自於信德。
如果能夠攻取印度,十年後,大宋開發整個南洋的地區,無論是在人力上,還是在糧食補給上都能得到印度的支持。
“大食昔日與大唐並立之時,也曾有攻占印度的想法。這是印度諸國的地圖,雖然是兩百年前的,但應該能起作用,印度世界是一個停滯不前的世界。至於熱帶病,草民見聖上的山地兵團身材矮小,箭法渾然天成,應該是熱帶雨林地區的獵人出身吧,如果能用這支軍隊征討印度,當無不勝之理。”蒲元乙站起,走到趙頊跟前,蹲下身子將地圖呈給趙頊道。
蒲元乙是在印度出生的。當年,他的父親和祖父,拿著這副地圖,也曾率領三萬綠衣大食的軍隊遠渡重洋,征討印度,攻滅了印度好幾個小國,建立了索蘭特天方國。隻是天方教與印度教嚴重對立,他祖父強迫印度人叛依,遭到強烈抵製。印度後庶婁其國與昌德拉斯國連兵進犯,加上國內印度教徒反抗,索蘭特天方國被起義的印度教徒所滅。
蒲元乙的祖父戰死,他的父親帶著殘餘的幾千部隊棄國渡海準備逃迴綠衣大食,卻在海上遭到黑衣大食攻擊,隻能東逃,後來在占城落下了腳。蒲元乙謀劃攻取印度,也算是繼承祖宗遺誌。
“三萬軍隊就能攻占印度這個人口八千萬,軍隊百萬的地區,朕實在是沒有那個勇氣。況且還要渡海遠征,不說其它,軍械糧草的補給恐怕就是個難題。”看罷地圖,趙頊還是搖頭說道。
趙頊記得前幾年攻打交趾,都不知道準備多少時間,花了多少心思。渡海遠征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即便大宋現在在航海上有所發展,大宋每年的造船量幾乎可以和大航海時代整個歐洲的造船量相對比,但是這不是打交趾,而是打更遠的印度。
“聖上,印度諸國一盤散沙,朱羅國雖然有千萬人口,二十多萬大軍。但是,他也就是二十萬大軍。這二十萬大軍,其中有十萬正在恆河征戰,有十萬渡海征討三佛齊。隻要大宋水師能全殲朱羅國東征大軍,朱羅國東岸漫長的海岸線就暴露在了大宋軍前,隨便攻取一點,朱羅國就得疲於應付。大宋再突襲朱羅國都,朱羅國必破。”蒲元乙鼓動道。
曆史上,熙寧三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七零年,朱羅國發生了一場類似於唐朝玄武門一般的事件,幼子殺死長兄繼承了王位,新國王為了表明自己繼承王位的正確性,才開始窮兵黷武式地對外征戰,以戰功鞏固王位。然而,朱羅國無論是東征三佛齊還是北征恆河地區都遭遇慘敗。即使這次大宋不出兵,三佛齊也能戰勝朱羅國東擴。
“難道朱羅國不會再征兵嗎?千萬人口,麵對滅國大戰,拉起百萬大軍都不是問題。”趙頊覺得這個蒲元乙有點異想天開了,不由得質問道。
“聖上可知道印度教的教義?朱羅國雖有千萬人口,可是大部分都隻是納稅的奴隸而已。奴隸們給誰當奴隸,還不一樣。如果算人口,不把那些奴隸算上的話。朱羅國的人口不過百萬。”蒲元乙提醒道。
蒲元乙所說的奴隸就是印度教義下的第三第四種姓——吠舍和首陀羅。曆史上,朱羅國在東征三佛齊失敗後,國勢迅速衰弱,國土也萎縮得不成樣子。可能是作為統治階層的刹帝利和婆羅門,在對外征戰中死得差不多了,朱羅國沒有能力再統治龐大的疆域了。
“你的意思?”趙頊還沒有領會過來。
“印度上層雖然文化昌盛,然而其下層卻是千年沒有變化。印度廣大的農村隻是高等種姓的賦稅來源而已,隻要他們納稅,婆羅門與刹帝利從來不會理睬他們。印度不像大宋,皇帝和官員們還要關注百姓的生計,還要開荒,還要興修水利和道路。在印度,婆羅門和刹帝利隻會用奴隸們修建他們的寺廟和陵寢。印度種姓是職業完全世襲,包括那些當兵的刹帝利。聖上征討朱羅國,隻要消滅朱羅國的軍事力量,就能摧毀他們的刹帝利階層,強迫他們的婆羅門承認聖上的大軍是刹帝利,那麽就能征服朱羅國,甚至整個印度。”蒲元乙解釋道。
印度的種姓製度就像元朝劃分的四等民族一般,甚至還要殘酷。印度教義所謂的潔淨觀念,導致他們各種姓隔閡嚴重。這種情況下,印度根本無力凝聚力量抵禦外來入侵。為此,印度的曆史是一段段被征服的曆史。
元朝推行的也是軍戶匠戶製度,各個職業都是世襲。這個製度還被明朝沿用,這是嚴重的社會倒退。這樣說,崖山之後無中國,也不是沒有道理。
趙頊笑了。在宋朝,最人性的地方就是,大宋的皇帝們不會大規模地修建自己陵寢,不會像以前的朝代一樣,從當皇帝開始就修建陵寢,一直修到死為止。
“其實大宋也有戶籍製度。工匠有匠籍,官員有士籍,士兵有軍籍,商人有商籍。如若大宋遭遇入侵,大宋全民皆兵!朕聽聞,印度教是一個獻身的宗教,其狂熱程度不亞於你們天方教。如果朕發兵征討朱羅國,難保那些婆羅門不會號召他們的奴隸起來抵抗朕的大軍。”趙頊笑著說道。
印度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自孽的宗教,和還沒有漢化的佛教一般,都崇尚苦修獻神。把自己餓死了,就功德圓滿了的那種。
“聖上,大宋的戶籍製度隻是為了征稅布政方便,並不限製各個戶籍之間的流動。當官的也有迴家種田的一天,商人不經商也可以自由退出商籍,士兵退役後也會從軍籍中除名。這些在印度絕無可能。刹帝利與婆羅門是長期不合的,聖上隻要摧毀了朱羅國的刹帝利,婆羅門的僧侶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聖上完全可以分化他們,隻要在一開始保障婆羅門的利益,婆羅門就不會理睬刹帝利的哀求。”蒲元乙分析道。
“李向安,把肖一遠和李常召迴來。”趙頊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