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審時度勢一直商人的優良傳統,或許你應該放棄你使節的身份,專心做一個商人。”趙頊好笑地說道。
朱羅國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地大人多,繁榮富強。此次出動十萬水師東征三佛齊,可見其實力,趙頊還沒有狂妄到要滅亡這樣的一個大國。大宋有這個能力,倒不如滅亡西夏、滅亡北遼,一統華夏來得實在。
“小臣,其實是一個大宋商人。”蒲元乙解釋道。
蒲元乙是一個多重國籍的人,他是祖籍綠衣大食沒有錯,但他很聰明地取得了整個海上絲綢之路上各個國家的國籍,在各個國家都有他的產業。這個時代不像後世,對於國籍要求很嚴。
“大宋商人。嗬嗬,等你把大食櫃枋改為大宋櫃枋再說吧!”趙頊笑嗬嗬地說道。
“聖上,石寶、萬兵求見。”一名鐵臂衛輕聲稟告給了李向安,李向安轉而稟告趙頊。
“他們有完沒完。讓他們進來吧!”趙頊搖頭說道。
石寶、萬兵兩人見禮,趙頊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意思是讓他們有什麽事情趕快說。
“聖上,這是明王命令末將轉交給聖上的。”石寶說道,遞上了一個奏本。
趙頊楞了一下,說道:“明王什麽時候給你的?”
“在明王決定歸降聖上的那一天。”石寶迴答道。
趙頊打開奏本快速地瀏覽起來,仿佛又看到了一個新世界。這個奏本是劉奇在來大宋之前寫的,後來交到了石寶手中。若是趙頊決定西征,他們明教願意做前驅,招降青唐吐蕃和黃頭迴紇。
就在剛才,被打昏的劉奇,吩咐石寶,現在就把這個奏本給趙頊。意思很簡單,感謝趙頊的不殺之恩。他們從趙頊身上看到了一個強悍的誌向遠大的君主的影子。
趙頊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的果斷與遠慮,讓劉奇很欽佩。趙頊能夠用人不疑,將大宋托付給王安石,這是一個英明之主才有的膽略。
對於泉州事件的處理結果,他們也很滿意。畢竟趙頊沒有徹底向天方教妥協,沒有為了大食人的奉承與泉州的關稅而喪失判斷能力。
劉奇雖然被打昏了,但是也真的被打醒了。他終於明白,大宋雖然一直沒有采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外擴張,但是大宋的影響力正在瘋狂地擴張著。這是大規模對外進行軍事擴張的前奏,而這隻需要再等待一個十年,等王安石大治天下之後,大宋國力充盈,後力不斷。
大宋看似沒有對外擴張,事實上,周邊國家已經被趙頊綁在了大宋對外擴張的戰車上,這從西夏大舉西征就可以看得出來。西夏要向大宋要錢糧,隻能西征。而大宋國力蒸蒸日上,西夏在大宋這邊已經討不到好處,必須要到西方去尋找國家的未來。交趾和西夏的處境幾乎是一樣的。
“朕知道了,等明王傷好後,讓明王迴光明頂,讓他放手去做。朕會讓政事堂配合他的。”趙頊心情很激動。
趙頊猶記得,在宋哲宗時期,儒將章楶的確是掃平了青唐吐蕃和黃頭迴紇,在西夏之南開拓了一條絲綢之路。沒過幾年,方臘便在東南掀起了大規模的叛亂,幾乎動搖了北宋的統治基礎。不知道方臘的叛亂與章楶掃平青唐與黃頭迴紇有沒有關係?
方臘被剿滅沒有幾年,金國崛起,滅亡了北遼與北宋,青唐吐蕃與黃頭迴紇又歸並到了吐蕃諸部落的序列中去了。北遼被滅後,契丹貴族裹挾草原諸部吞並了高昌迴紇與黑汗,建立了西遼,而大漠草原被蒙古各部落占據。華夏大地的各政權版圖重新改寫,直到蒙古強勢崛起。
如果現在能兼並青唐吐蕃與黃頭迴紇,大宋在西域就有了威懾力,就有了左右西域格局的能力。那麽大宋要遠征西域,打通陸上絲綢之路,也不需要完全靠西夏了。這個奏本讓趙頊非常興奮!
趙頊不知道的是,流求國肖一遠投降大宋以後,因為流求一係中有女真族將領,大宋與女真部落的關係得到了加強,穿過朝鮮海峽和日本海的商船不斷,女真部落已經在崛起。
曆史上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影響到整個曆史的進程。趙頊不知道自己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末將遵旨。”石寶拱手說道。
“聖上,那三條禁令,具體內容應該怎麽擬定?微臣懇請聖上明示。”見石寶說完,萬兵拱手請求道,說得非常小心。
“三條禁令當然是在公共場合推行,難道還要查到人家家裏去嗎?天方教要傳教,朕不阻攔,但是在公共場合,不能拿他們的教義說事,也不能進行宗教儀式。他們要做的是學會遵從大宋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大宋尊重他們的風俗。至於在他們自己家裏,他們愛幹什麽幹什麽。所有的宗教在大宋律法之下,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偏向任何一家。對天方教,也要采用佛道兩家的辦法,凡是不懂天方教經文的人,去天方教禮拜堂朝拜可以,但不承認他們是天方教徒。”趙頊一口氣說了一個通透。
“遵旨。”萬兵拱手說道。
待萬兵、石寶走後,趙頊對著記錄對話的書記官說道:“朕所說的話,謄寫一份下來。蓋上玉璽,發給政事堂,要嚴格推行。”
趙頊的形象在蒲元乙眼裏就是一個惡魔,心裏詛咒著這個惡魔早點下地獄,但是現在他的處境,讓他不得不向惡魔低頭。
“起來吧!李向安,賜座。朕倒是要聽一聽有什麽滅亡朱羅國的妙計。”趙頊揮手說道。
李向安搬來了一個矮凳,但蒲元乙已經跪得腿都麻了,站起來時,搖搖晃晃,跌倒在地。
“看來,大食的使節喜歡坐在地上。”趙頊哈哈大笑。
蒲元乙尷尬地笑了笑,用雙手垂著腿,過了一會兒,終於站了起來,坐在矮凳上。
“先說說的獻計的理由吧!在朕看來,商人從來都是做買賣的,而且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趙頊平靜地說道。
相比蒲元乙,趙頊的一米七八的身高並不占優勢,但脫掉了衣服,趙頊一身的肌肉疙瘩比起那身龍袍更讓蒲元乙感覺恐怖。蒲元乙想到他們綠衣大食的哈裏發,隻知道蓄養猶太女奴,那個身子骨早就廢了,不由得對自己國家的命運擔憂起來。
“大宋皇帝陛下,小臣。”蒲元乙正想開口,卻被趙頊野蠻地打斷,隻聽見趙頊說道:“既然是大宋商人,你應該稱朕為聖上,而你自稱草民。”
“是,是。聖上,草民出身大食,大食已經分崩離析了。巴格達有一個哈裏發,開羅也有一個哈裏發。綠衣大食現在已經夕陽西下,而黑衣大食可以說是已經滅亡了。可惡的塞爾柱人攻占了巴格達,成了東西方之王,把持了黑衣大食的權力。草民出身大食,見大宋水師強大,希望能借大宋之力,為我的祖國延續國祚。”蒲元乙背冒冷汗,在趙頊跟前他耍不了半點小心思,隻能無奈地說道。
“塞爾柱?”趙頊笑了。
塞爾柱民族的祖輩烏古斯部落,原係中國隋唐時期的“紹武九姓”部落聯盟,臣屬突厥。唐朝擊潰突厥人,瓦解突厥帝國後,九姓的一部分輾轉西去,稱烏古斯或古茲。十一世紀中葉,烏古斯各部在領塞爾柱統率下定居藥殺水下遊地區,改信伊斯蘭教遜尼派,從此稱為塞爾柱人。
三十年前,也就是一零四零年,塞爾柱的孫子格裏勒伯克率領塞爾柱人強勢崛起,攻占了木鹿城,進而席卷整個唿羅珊地區。二十年前,也就是一零五五年,塞爾柱人征服了波斯地區,並攻取了巴格達。哈裏發的政治權力被塞爾柱人徹底廢除,成了名義上的宗教領袖。格裏勒伯克被哈裏發冊封為蘇丹,稱之為“東方和四方之王”。
蘇丹的意思,翻譯成漢語就是皇帝。熙寧三年,一零七零年,塞爾柱帝國的軍隊繼續大敗拜占廷軍,俘獲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於是拜占廷所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盡歸其手。
曆史的幽默就在於此,塞爾柱人就是唐朝養大的狼!
“如果聖上能出征朱羅國,進而掃平印度各國,那麽就能從東方威脅塞爾柱人。而大宋水師又可以掃清大食海,把塞爾柱人的水師趕出大食海。隻有大食海暢通,那麽紅海的貿易會重新興旺起來,綠衣大食就有財力出兵,與大宋夾擊塞爾柱人。”蒲元乙繼續陳述道。
蒲元乙沒有說謊,他的意圖正在於此。因為巴格達的哈裏發被塞爾柱人弄成了傀儡,塞爾柱人攻占巴格達的第三年,也就是一零五八年,原巴格達將軍白薩西裏強迫阿拔斯朝哈裏發嘎義木把職位的各種象征(包括先知的鬥篷和別的遺物)轉到開羅,各地穆斯林開始奉開羅哈裏發為正宗。這樣說的話,蒲元乙的確是代表大食來大宋通商結盟的。
“哈哈哈。你這個方案太理想化了。在塞爾柱的東邊,有一個伽色尼王朝吧?如果印度這麽好攻取,被塞爾柱人打怕了的伽色尼人為什麽不南下印度拓展版圖縱深呢?據朕所知,伽色尼王朝,也是從大食分裂出來的割據小國。如果他們願意臣服開羅,不更有利於你們夾擊塞爾柱嗎?信仰天方教的伽色尼王朝,你不去,反而跑到大宋來了?印度各國,地大人多,人口不少於大宋,至少有八千萬人口,各國軍隊數目至少在百萬以上,你要朕去滅亡他們,和大食夾擊塞爾柱,豈非天方夜譚?”趙頊對蒲元乙的計策失去了興趣。
趙頊所說的是實在話,印度人口眾多,各國兵力總和也不會少於百萬。僅僅是南部的朱羅國就有一千五百萬人口,二十多萬大軍。大宋哪裏有這個實力就滅亡他們?能在淩牙海峽擊敗他們,保證南洋絲路暢通,已經很了不起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
朱羅國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地大人多,繁榮富強。此次出動十萬水師東征三佛齊,可見其實力,趙頊還沒有狂妄到要滅亡這樣的一個大國。大宋有這個能力,倒不如滅亡西夏、滅亡北遼,一統華夏來得實在。
“小臣,其實是一個大宋商人。”蒲元乙解釋道。
蒲元乙是一個多重國籍的人,他是祖籍綠衣大食沒有錯,但他很聰明地取得了整個海上絲綢之路上各個國家的國籍,在各個國家都有他的產業。這個時代不像後世,對於國籍要求很嚴。
“大宋商人。嗬嗬,等你把大食櫃枋改為大宋櫃枋再說吧!”趙頊笑嗬嗬地說道。
“聖上,石寶、萬兵求見。”一名鐵臂衛輕聲稟告給了李向安,李向安轉而稟告趙頊。
“他們有完沒完。讓他們進來吧!”趙頊搖頭說道。
石寶、萬兵兩人見禮,趙頊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意思是讓他們有什麽事情趕快說。
“聖上,這是明王命令末將轉交給聖上的。”石寶說道,遞上了一個奏本。
趙頊楞了一下,說道:“明王什麽時候給你的?”
“在明王決定歸降聖上的那一天。”石寶迴答道。
趙頊打開奏本快速地瀏覽起來,仿佛又看到了一個新世界。這個奏本是劉奇在來大宋之前寫的,後來交到了石寶手中。若是趙頊決定西征,他們明教願意做前驅,招降青唐吐蕃和黃頭迴紇。
就在剛才,被打昏的劉奇,吩咐石寶,現在就把這個奏本給趙頊。意思很簡單,感謝趙頊的不殺之恩。他們從趙頊身上看到了一個強悍的誌向遠大的君主的影子。
趙頊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的果斷與遠慮,讓劉奇很欽佩。趙頊能夠用人不疑,將大宋托付給王安石,這是一個英明之主才有的膽略。
對於泉州事件的處理結果,他們也很滿意。畢竟趙頊沒有徹底向天方教妥協,沒有為了大食人的奉承與泉州的關稅而喪失判斷能力。
劉奇雖然被打昏了,但是也真的被打醒了。他終於明白,大宋雖然一直沒有采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外擴張,但是大宋的影響力正在瘋狂地擴張著。這是大規模對外進行軍事擴張的前奏,而這隻需要再等待一個十年,等王安石大治天下之後,大宋國力充盈,後力不斷。
大宋看似沒有對外擴張,事實上,周邊國家已經被趙頊綁在了大宋對外擴張的戰車上,這從西夏大舉西征就可以看得出來。西夏要向大宋要錢糧,隻能西征。而大宋國力蒸蒸日上,西夏在大宋這邊已經討不到好處,必須要到西方去尋找國家的未來。交趾和西夏的處境幾乎是一樣的。
“朕知道了,等明王傷好後,讓明王迴光明頂,讓他放手去做。朕會讓政事堂配合他的。”趙頊心情很激動。
趙頊猶記得,在宋哲宗時期,儒將章楶的確是掃平了青唐吐蕃和黃頭迴紇,在西夏之南開拓了一條絲綢之路。沒過幾年,方臘便在東南掀起了大規模的叛亂,幾乎動搖了北宋的統治基礎。不知道方臘的叛亂與章楶掃平青唐與黃頭迴紇有沒有關係?
方臘被剿滅沒有幾年,金國崛起,滅亡了北遼與北宋,青唐吐蕃與黃頭迴紇又歸並到了吐蕃諸部落的序列中去了。北遼被滅後,契丹貴族裹挾草原諸部吞並了高昌迴紇與黑汗,建立了西遼,而大漠草原被蒙古各部落占據。華夏大地的各政權版圖重新改寫,直到蒙古強勢崛起。
如果現在能兼並青唐吐蕃與黃頭迴紇,大宋在西域就有了威懾力,就有了左右西域格局的能力。那麽大宋要遠征西域,打通陸上絲綢之路,也不需要完全靠西夏了。這個奏本讓趙頊非常興奮!
趙頊不知道的是,流求國肖一遠投降大宋以後,因為流求一係中有女真族將領,大宋與女真部落的關係得到了加強,穿過朝鮮海峽和日本海的商船不斷,女真部落已經在崛起。
曆史上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影響到整個曆史的進程。趙頊不知道自己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末將遵旨。”石寶拱手說道。
“聖上,那三條禁令,具體內容應該怎麽擬定?微臣懇請聖上明示。”見石寶說完,萬兵拱手請求道,說得非常小心。
“三條禁令當然是在公共場合推行,難道還要查到人家家裏去嗎?天方教要傳教,朕不阻攔,但是在公共場合,不能拿他們的教義說事,也不能進行宗教儀式。他們要做的是學會遵從大宋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大宋尊重他們的風俗。至於在他們自己家裏,他們愛幹什麽幹什麽。所有的宗教在大宋律法之下,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偏向任何一家。對天方教,也要采用佛道兩家的辦法,凡是不懂天方教經文的人,去天方教禮拜堂朝拜可以,但不承認他們是天方教徒。”趙頊一口氣說了一個通透。
“遵旨。”萬兵拱手說道。
待萬兵、石寶走後,趙頊對著記錄對話的書記官說道:“朕所說的話,謄寫一份下來。蓋上玉璽,發給政事堂,要嚴格推行。”
趙頊的形象在蒲元乙眼裏就是一個惡魔,心裏詛咒著這個惡魔早點下地獄,但是現在他的處境,讓他不得不向惡魔低頭。
“起來吧!李向安,賜座。朕倒是要聽一聽有什麽滅亡朱羅國的妙計。”趙頊揮手說道。
李向安搬來了一個矮凳,但蒲元乙已經跪得腿都麻了,站起來時,搖搖晃晃,跌倒在地。
“看來,大食的使節喜歡坐在地上。”趙頊哈哈大笑。
蒲元乙尷尬地笑了笑,用雙手垂著腿,過了一會兒,終於站了起來,坐在矮凳上。
“先說說的獻計的理由吧!在朕看來,商人從來都是做買賣的,而且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趙頊平靜地說道。
相比蒲元乙,趙頊的一米七八的身高並不占優勢,但脫掉了衣服,趙頊一身的肌肉疙瘩比起那身龍袍更讓蒲元乙感覺恐怖。蒲元乙想到他們綠衣大食的哈裏發,隻知道蓄養猶太女奴,那個身子骨早就廢了,不由得對自己國家的命運擔憂起來。
“大宋皇帝陛下,小臣。”蒲元乙正想開口,卻被趙頊野蠻地打斷,隻聽見趙頊說道:“既然是大宋商人,你應該稱朕為聖上,而你自稱草民。”
“是,是。聖上,草民出身大食,大食已經分崩離析了。巴格達有一個哈裏發,開羅也有一個哈裏發。綠衣大食現在已經夕陽西下,而黑衣大食可以說是已經滅亡了。可惡的塞爾柱人攻占了巴格達,成了東西方之王,把持了黑衣大食的權力。草民出身大食,見大宋水師強大,希望能借大宋之力,為我的祖國延續國祚。”蒲元乙背冒冷汗,在趙頊跟前他耍不了半點小心思,隻能無奈地說道。
“塞爾柱?”趙頊笑了。
塞爾柱民族的祖輩烏古斯部落,原係中國隋唐時期的“紹武九姓”部落聯盟,臣屬突厥。唐朝擊潰突厥人,瓦解突厥帝國後,九姓的一部分輾轉西去,稱烏古斯或古茲。十一世紀中葉,烏古斯各部在領塞爾柱統率下定居藥殺水下遊地區,改信伊斯蘭教遜尼派,從此稱為塞爾柱人。
三十年前,也就是一零四零年,塞爾柱的孫子格裏勒伯克率領塞爾柱人強勢崛起,攻占了木鹿城,進而席卷整個唿羅珊地區。二十年前,也就是一零五五年,塞爾柱人征服了波斯地區,並攻取了巴格達。哈裏發的政治權力被塞爾柱人徹底廢除,成了名義上的宗教領袖。格裏勒伯克被哈裏發冊封為蘇丹,稱之為“東方和四方之王”。
蘇丹的意思,翻譯成漢語就是皇帝。熙寧三年,一零七零年,塞爾柱帝國的軍隊繼續大敗拜占廷軍,俘獲拜占廷皇帝羅曼努斯四世,於是拜占廷所屬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盡歸其手。
曆史的幽默就在於此,塞爾柱人就是唐朝養大的狼!
“如果聖上能出征朱羅國,進而掃平印度各國,那麽就能從東方威脅塞爾柱人。而大宋水師又可以掃清大食海,把塞爾柱人的水師趕出大食海。隻有大食海暢通,那麽紅海的貿易會重新興旺起來,綠衣大食就有財力出兵,與大宋夾擊塞爾柱人。”蒲元乙繼續陳述道。
蒲元乙沒有說謊,他的意圖正在於此。因為巴格達的哈裏發被塞爾柱人弄成了傀儡,塞爾柱人攻占巴格達的第三年,也就是一零五八年,原巴格達將軍白薩西裏強迫阿拔斯朝哈裏發嘎義木把職位的各種象征(包括先知的鬥篷和別的遺物)轉到開羅,各地穆斯林開始奉開羅哈裏發為正宗。這樣說的話,蒲元乙的確是代表大食來大宋通商結盟的。
“哈哈哈。你這個方案太理想化了。在塞爾柱的東邊,有一個伽色尼王朝吧?如果印度這麽好攻取,被塞爾柱人打怕了的伽色尼人為什麽不南下印度拓展版圖縱深呢?據朕所知,伽色尼王朝,也是從大食分裂出來的割據小國。如果他們願意臣服開羅,不更有利於你們夾擊塞爾柱嗎?信仰天方教的伽色尼王朝,你不去,反而跑到大宋來了?印度各國,地大人多,人口不少於大宋,至少有八千萬人口,各國軍隊數目至少在百萬以上,你要朕去滅亡他們,和大食夾擊塞爾柱,豈非天方夜譚?”趙頊對蒲元乙的計策失去了興趣。
趙頊所說的是實在話,印度人口眾多,各國兵力總和也不會少於百萬。僅僅是南部的朱羅國就有一千五百萬人口,二十多萬大軍。大宋哪裏有這個實力就滅亡他們?能在淩牙海峽擊敗他們,保證南洋絲路暢通,已經很了不起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有話說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廣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迴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二維碼廣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