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帶著對這一問題尋找答案的想法,馮友蘭於1919年赴美留學,就讀於哥倫
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師事新實在論者孟大格和實用主義大師杜威。由於當時柏格森
的生命哲學在中國思想界風行一時,因此馮友蘭對此派哲學也比較感興趣,並專門
寫了《柏格森的哲學方法》和《心力》兩篇文章,向國內思想界介紹柏格森的哲學
思想。同時,他還運用柏格森的哲學觀點寫成了《中國為什麽沒有科學》一文,指
出;中國之所以沒有近代科學,並非是中國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因
為中國傳統注重人是什麽,即人的品性和修養,而不注重人有什麽,即知識和權力;
中國哲學向內追求,以達人性的完滿為目的;而西方哲學則向外探尋,以認識自然,
征服外在世界為最終目的。正是中西哲學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異,
並導致中國無近代科學的落後情況。
在美求學期間,馮友蘭還有幸拜會了蒞美訪問、講學的印度大學者泰戈爾,共
同探討了東西文化的若幹問題,並將談話記錄整理成《與印度泰戈爾談話》(東西
文明之比較)一文,發表在國內《新潮》三卷二期上,同時,他對國內學術界亦頗
為關注。1921年,梁漱溟出版《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認為中西文化之爭絕非
古今之爭,而是作為文化產生之根源的“意欲”的根本不同之故,並以此為理論基
礎,展開了對東西文化的全方位比較研究。馮友蘭當時對此書觀點頗多契合,並立
即用英文寫成《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文,向美國學術界介紹梁的著
作和思想。
1923年,馮友蘭在杜威等的指導下,一完成了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
(又名《天人損益論》),並順利通過答辯,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
此文中,馮友蘭將世界上的哲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損道;第二類是益道;第三類
是中道。這三派哲學的分歧導源於對“天然”與“人為”的不同看法。他認為,人
類所經驗之事物、無非兩類:一是“天然”,一是“人為”。“自生自滅,無待於
人,是天然的事物。人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於人,與天然的恰相反對”,有的哲
學家有見於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為境界,是為損道派,如中國古代主張“絕聖棄
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之老莊即是典型;有的哲學家有見於人為境界
之美好,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是為益道派,如主張改造、征服自然的西方哲學和
“人力勝天行”之中國墨家學派即屬於此類;而有的哲學家則持調和折中的態度,
主張兼收天然和人為的益處,是為中道派,此派當以主張“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家
為代表。對此三派,馮主張採取寬容的態度,讓其各行其道,並行不悖,但對儒家
思想的偏愛,又使他明顯地偏向於中道派的儒家哲學。馮友蘭這種中西哲學之比較
觀,與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說,雖說法有異,基本精神卻是一致的,這不能不
說是受了梁氏文化理論的影響。所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作為人類的最後歸宿,
馮則以儒家文化為歸趨,並隨著研究的深入,馮友蘭最終還是超越了這一觀點。
1923年,馮友蘭學成迴國,始任開封中州大學哲學教授,併兼任文學院院長。
1925年又到廣州廣東大學任教授。次年離開廣東大學到燕京大學任教授,講授中國
哲學史,同時還給美國人辦的一所華語學校講授《莊子》。在此期間,他的主要著
作是1926年出版《人生哲學》。此書前半部分基本上是他的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
比較研究》的中譯本,後半部分《一種人生觀》是他根據1923年冬在山東曹州省立
六中演講人生哲學的講稿整理擴充而成。馮友蘭在後來迴憶說:“在我的哲學思想
中,先是實用主義占優勢,後來是新實在論占優勢”(《三鬆堂自序》),他的這
種由實用主義到新實在論的思想轉變,在《人生哲學》中就已明顯地體現出來。在
這本書中,他自稱持新實在主義觀點,並力圖把新實在主義同中國傳統哲學結合起
來,這一思想在他後來建構的新理學體係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1928年,馮友蘭離開燕大到清華大學任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併兼任哲學係
主任。後來還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秘書長和文學院院長。在燕京大學和清華大
學任教的十年(1927—1937年),是馮友蘭集中精力研究中國哲學史的時期。1931
年和1934年,他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卷出版問世。該書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
綱》之後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
最高水平。此書後來還被馮的美國學生卜德譯成英文,成為現今西方人係統了解中
</br>
比亞大學研究生院,師事新實在論者孟大格和實用主義大師杜威。由於當時柏格森
的生命哲學在中國思想界風行一時,因此馮友蘭對此派哲學也比較感興趣,並專門
寫了《柏格森的哲學方法》和《心力》兩篇文章,向國內思想界介紹柏格森的哲學
思想。同時,他還運用柏格森的哲學觀點寫成了《中國為什麽沒有科學》一文,指
出;中國之所以沒有近代科學,並非是中國人愚笨,“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因
為中國傳統注重人是什麽,即人的品性和修養,而不注重人有什麽,即知識和權力;
中國哲學向內追求,以達人性的完滿為目的;而西方哲學則向外探尋,以認識自然,
征服外在世界為最終目的。正是中西哲學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異,
並導致中國無近代科學的落後情況。
在美求學期間,馮友蘭還有幸拜會了蒞美訪問、講學的印度大學者泰戈爾,共
同探討了東西文化的若幹問題,並將談話記錄整理成《與印度泰戈爾談話》(東西
文明之比較)一文,發表在國內《新潮》三卷二期上,同時,他對國內學術界亦頗
為關注。1921年,梁漱溟出版《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認為中西文化之爭絕非
古今之爭,而是作為文化產生之根源的“意欲”的根本不同之故,並以此為理論基
礎,展開了對東西文化的全方位比較研究。馮友蘭當時對此書觀點頗多契合,並立
即用英文寫成《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文,向美國學術界介紹梁的著
作和思想。
1923年,馮友蘭在杜威等的指導下,一完成了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
(又名《天人損益論》),並順利通過答辯,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
此文中,馮友蘭將世界上的哲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損道;第二類是益道;第三類
是中道。這三派哲學的分歧導源於對“天然”與“人為”的不同看法。他認為,人
類所經驗之事物、無非兩類:一是“天然”,一是“人為”。“自生自滅,無待於
人,是天然的事物。人為的事物,其存在必倚於人,與天然的恰相反對”,有的哲
學家有見於天然之美好,而力反人為境界,是為損道派,如中國古代主張“絕聖棄
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之老莊即是典型;有的哲學家有見於人為境界
之美好,而提倡改造天然境界,是為益道派,如主張改造、征服自然的西方哲學和
“人力勝天行”之中國墨家學派即屬於此類;而有的哲學家則持調和折中的態度,
主張兼收天然和人為的益處,是為中道派,此派當以主張“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家
為代表。對此三派,馮主張採取寬容的態度,讓其各行其道,並行不悖,但對儒家
思想的偏愛,又使他明顯地偏向於中道派的儒家哲學。馮友蘭這種中西哲學之比較
觀,與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說,雖說法有異,基本精神卻是一致的,這不能不
說是受了梁氏文化理論的影響。所不同的是,梁以印度文化作為人類的最後歸宿,
馮則以儒家文化為歸趨,並隨著研究的深入,馮友蘭最終還是超越了這一觀點。
1923年,馮友蘭學成迴國,始任開封中州大學哲學教授,併兼任文學院院長。
1925年又到廣州廣東大學任教授。次年離開廣東大學到燕京大學任教授,講授中國
哲學史,同時還給美國人辦的一所華語學校講授《莊子》。在此期間,他的主要著
作是1926年出版《人生哲學》。此書前半部分基本上是他的博士論文《人生理想之
比較研究》的中譯本,後半部分《一種人生觀》是他根據1923年冬在山東曹州省立
六中演講人生哲學的講稿整理擴充而成。馮友蘭在後來迴憶說:“在我的哲學思想
中,先是實用主義占優勢,後來是新實在論占優勢”(《三鬆堂自序》),他的這
種由實用主義到新實在論的思想轉變,在《人生哲學》中就已明顯地體現出來。在
這本書中,他自稱持新實在主義觀點,並力圖把新實在主義同中國傳統哲學結合起
來,這一思想在他後來建構的新理學體係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1928年,馮友蘭離開燕大到清華大學任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併兼任哲學係
主任。後來還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秘書長和文學院院長。在燕京大學和清華大
學任教的十年(1927—1937年),是馮友蘭集中精力研究中國哲學史的時期。1931
年和1934年,他的《中國哲學史》上下卷出版問世。該書是繼胡適《中國哲學史大
綱》之後又一部具有廣泛影響的中國哲學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國哲學史研究的
最高水平。此書後來還被馮的美國學生卜德譯成英文,成為現今西方人係統了解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