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訟紛壇,毀譽參半,蔡元培稱譽此書為二千年來研究佛學之第一著作,馬一孚先
生在序言中更是極盡讚譽之辭,稱此書“將以昭宣本跡,統貫天人,囊括古今,平
章華梵。……爾乃盡廓枝辭,獨標懸解,破集聚名心之說,立翕闢成變之義,足使
生;肇斂手而諮嗟,奘、基橋香而不下。擬諸往哲,其猶輔嗣之幽贊易道,龍樹之
弘闡中觀。自吾所遇,世之談者,未能或之先也。”而毀之者則說他“滅棄聖言,”
“於唯識學全無知曉”,指責他在書中“雜引《易》、老莊、宋明儒之語,雖未顯
標為宗,跡其義趣,於彼尤近……蓋雜取中土儒道兩家之義,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談,
懸揣佛法,臆當亦爾,遂摭取唯識師義,用莊嚴其說,自如鑿枘之不相人。”(劉
衡如《破新唯識論》)綜觀熊氏這一時期的思想,一方麵是對唯識舊義加以批判,
另一方麵則試圖通過援儒入佛,吸收儒道的思想來改造、闡揚唯識要義,這與他40
年代明確批判佛家的宗教出世思想,主張儒佛互補的理論有很大的區別。
就熊氏這一時期的思想而言,它與唯識宗的關係是既繼承又改造的關係。就繼
承一麵而言,在本體論方麵,他接受了唯識宗的“萬法唯識”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
認為“識”或“本心”乃宇宙之本體、萬化之根源。他在解釋為何以《新唯識論》
名書時說:“識者,心之異名。唯者,顯其殊特。即萬化之源,而名以本心,是最
殊特。……新論究萬殊而歸一本,要在反之此心,是故以唯識彰名。”(《新唯識
論》)這與窺基所論“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
言唯識”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在認識論上,他沿用了唯識宗“緣起性空”、“破
執”、“二諦義”等論證方法,他在建構自己的認識論時,別性、量,分淨、染的
認識方法即源於此。就改造一麵而言,他著力對唯識宗的本體論進行了破解。他從
破斥佛教具有神秘主義色彩的理論基礎“生死輪迴說”入手,否定了佛教唯識論的
理論核心——阿賴耶識。他認為“阿賴耶識”不過是唯識宗所反對的“外道”所說
的“神我”之別稱。他說:“佛家雖斥破外道之神我,但有宗所立賴耶,實有神我
的意義。持說雖有不同,其以為吾人自有法爾因具的個體的生命,超脫形骸,無始
無終者,則一也。或謂之神我,或謂之神識(耶識一名神識),奚有異哉?”他以
為,“阿賴耶識”無非是對個體意識的誇張和神化,同“神我”論一樣,不可避免
地陷入變相的靈魂不滅論。因此,他對唯識宗的“種子說”大加批判,認為種子說
的最大錯誤在於“劃成種現二界”,是“陷於巨謬而不悟也。”這種“種”(本體
界)、“現”(現象界)的二元對立,是割裂了二者的統一性,從而錯誤地把本體
理解為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抽象的精神實體,他認為唯識宗“把體和用截成兩片。則
所謂體者,已不成為用之體,它隻是超脫於用之外而獨有空洞的東西”,這是“根
本不了解體和用的意義”,“不知道用之外是沒有所謂體的”。
正是在對唯識宗的阿賴耶識和種子說的層層破斥基礎上,熊氏建立了自己“體
用不二”的本體論。他認為,本體與現象、本體與功用是不可能割裂成兩片的,他
常借用佛教中的“海水與波”、“海水與眾沉”的比喻來說明體用之關係。在他看
來,本體乃是生化流衍、周行不殆的,它無方無相、真常無待,如同大海水;就用
而言,則如同生滅不定的“眾匯”(水泡),大海水顯現為眾漚,不可於眾漚外別
覓大海水。而眾漚又以大海水為本體,是大海水之顯現,非眾漚離開大海水而自成
一體。在他的哲學體係中,本體即功用,亦即現象,那種“誤計本體是超脫於現象
界之上,或隱於現象界之背後而為現象作根源”的體用論,無異於“頭上安頭”,
是根本錯誤的。
由“體用不二”論出發,熊氏建構了他的獨具創意的“翕闢成變”的宇宙論。
“翕闢”之說源於《周易》,但又不同於原義。“翕”是收斂、凝聚之意;“辟”
是申張、發散之意。在熊氏哲學中,“翕”是指本體收斂、凝聚而成物質世界的趨
勢和功用;“辟”是指本體發散、剛健自勝而不肯物化的趨勢和功用。翕闢二極沒
有先後之分,它們同時存在於實體之中,相反相成,渾一不二。實體正是依賴於一
翕一辟之相反相成而流行不息的。“翕闢”即是“心物”,“翕即凝斂而成物,故
</br>
生在序言中更是極盡讚譽之辭,稱此書“將以昭宣本跡,統貫天人,囊括古今,平
章華梵。……爾乃盡廓枝辭,獨標懸解,破集聚名心之說,立翕闢成變之義,足使
生;肇斂手而諮嗟,奘、基橋香而不下。擬諸往哲,其猶輔嗣之幽贊易道,龍樹之
弘闡中觀。自吾所遇,世之談者,未能或之先也。”而毀之者則說他“滅棄聖言,”
“於唯識學全無知曉”,指責他在書中“雜引《易》、老莊、宋明儒之語,雖未顯
標為宗,跡其義趣,於彼尤近……蓋雜取中土儒道兩家之義,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談,
懸揣佛法,臆當亦爾,遂摭取唯識師義,用莊嚴其說,自如鑿枘之不相人。”(劉
衡如《破新唯識論》)綜觀熊氏這一時期的思想,一方麵是對唯識舊義加以批判,
另一方麵則試圖通過援儒入佛,吸收儒道的思想來改造、闡揚唯識要義,這與他40
年代明確批判佛家的宗教出世思想,主張儒佛互補的理論有很大的區別。
就熊氏這一時期的思想而言,它與唯識宗的關係是既繼承又改造的關係。就繼
承一麵而言,在本體論方麵,他接受了唯識宗的“萬法唯識”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
認為“識”或“本心”乃宇宙之本體、萬化之根源。他在解釋為何以《新唯識論》
名書時說:“識者,心之異名。唯者,顯其殊特。即萬化之源,而名以本心,是最
殊特。……新論究萬殊而歸一本,要在反之此心,是故以唯識彰名。”(《新唯識
論》)這與窺基所論“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
言唯識”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在認識論上,他沿用了唯識宗“緣起性空”、“破
執”、“二諦義”等論證方法,他在建構自己的認識論時,別性、量,分淨、染的
認識方法即源於此。就改造一麵而言,他著力對唯識宗的本體論進行了破解。他從
破斥佛教具有神秘主義色彩的理論基礎“生死輪迴說”入手,否定了佛教唯識論的
理論核心——阿賴耶識。他認為“阿賴耶識”不過是唯識宗所反對的“外道”所說
的“神我”之別稱。他說:“佛家雖斥破外道之神我,但有宗所立賴耶,實有神我
的意義。持說雖有不同,其以為吾人自有法爾因具的個體的生命,超脫形骸,無始
無終者,則一也。或謂之神我,或謂之神識(耶識一名神識),奚有異哉?”他以
為,“阿賴耶識”無非是對個體意識的誇張和神化,同“神我”論一樣,不可避免
地陷入變相的靈魂不滅論。因此,他對唯識宗的“種子說”大加批判,認為種子說
的最大錯誤在於“劃成種現二界”,是“陷於巨謬而不悟也。”這種“種”(本體
界)、“現”(現象界)的二元對立,是割裂了二者的統一性,從而錯誤地把本體
理解為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抽象的精神實體,他認為唯識宗“把體和用截成兩片。則
所謂體者,已不成為用之體,它隻是超脫於用之外而獨有空洞的東西”,這是“根
本不了解體和用的意義”,“不知道用之外是沒有所謂體的”。
正是在對唯識宗的阿賴耶識和種子說的層層破斥基礎上,熊氏建立了自己“體
用不二”的本體論。他認為,本體與現象、本體與功用是不可能割裂成兩片的,他
常借用佛教中的“海水與波”、“海水與眾沉”的比喻來說明體用之關係。在他看
來,本體乃是生化流衍、周行不殆的,它無方無相、真常無待,如同大海水;就用
而言,則如同生滅不定的“眾匯”(水泡),大海水顯現為眾漚,不可於眾漚外別
覓大海水。而眾漚又以大海水為本體,是大海水之顯現,非眾漚離開大海水而自成
一體。在他的哲學體係中,本體即功用,亦即現象,那種“誤計本體是超脫於現象
界之上,或隱於現象界之背後而為現象作根源”的體用論,無異於“頭上安頭”,
是根本錯誤的。
由“體用不二”論出發,熊氏建構了他的獨具創意的“翕闢成變”的宇宙論。
“翕闢”之說源於《周易》,但又不同於原義。“翕”是收斂、凝聚之意;“辟”
是申張、發散之意。在熊氏哲學中,“翕”是指本體收斂、凝聚而成物質世界的趨
勢和功用;“辟”是指本體發散、剛健自勝而不肯物化的趨勢和功用。翕闢二極沒
有先後之分,它們同時存在於實體之中,相反相成,渾一不二。實體正是依賴於一
翕一辟之相反相成而流行不息的。“翕闢”即是“心物”,“翕即凝斂而成物,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