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請求皇帝依法嚴懲李實、許顯純等送黨分子,崇禎指示刑部“作速究問”。


    五月,刑部會審許顯純及其幫兇錦衣衛指揮崔應元,黃宗羲到堂對質。許顯純


    名列“五彪”,是魏忠賢心腹爪牙之一,東林黨前後“六君子”[注]的冤獄都係他


    一手羅織,前後“六君子”的“供狀”全是他一手偽造,他的雙手浸透了東林誌士


    的鮮血;崔應元則參與了許顯純所有這一切罪惡活動。麵對兇頑,宗羲怒不可遏,


    從懷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鐵錐猛刺許顯純,許顯純血流被體、狼狽不堪,還聲嘶


    力竭地為自己辯護道:“我是孝定皇後外孫[注],依照法律,應該得到從輕發落!”


    宗羲義正辭嚴地痛加駁斥:“許顯純與魏道內外勾結、朋比為奸,多少忠臣義士命


    喪其手!許顯純罪同謀反!犯謀反大罪的,如帝子神孫、貴為親王的高煦、宸濠[注],


    尚且依法誅戮,何況皇後家的外親!”又揮拳奮擊崔應元,拔下他的鬍鬚,以祭奠


    先父忠魂。刑部大堂之上,無不為之動容。六月,許。崔伏法,家屬流放。


    宗羲又聯絡一批被害誌士的子弟,如周宗建之子延柞、夏之令之子夏承等人,


    將直接下毒手殘害前後六君子的獄卒葉諮、顏文仲處死。


    這時,已入另案待審理的李實大起恐慌,悄悄托人向黃宗羲送上白銀3000兩,


    哀懇宗羲放他一條生路,不要出庭對質。這一手對大義凜然的黃宗羲不起絲毫作用,


    他當即上疏朝廷,說“時至今日,李實猶敢賄賂公行,他的申辯豈會符合事實!”


    審訊結束之後,宗羲組織被難諸家子弟,設奠於詔獄正門,公祭死難的父輩,


    一時悲聲大作,震天動地,旁觀者無不下淚……


    宗羲這一係列行動顯示了他的果決剛毅的個性,他的大智大勇大孝大義有膽有


    識敢作敢為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時名動京城,聲聞天下,人們都唿之為“黃


    孝子”。這一年,宗羲19歲。


    秋天,宗羲扶柩離京,迴到餘姚。


    二、磨劍結客 復社中堅


    宗羲對於科舉功名素不熱衷,尤其是在遭家難之後的這幾年中,作為長子,他


    或因昭雪父親的冤獄而南北跋涉,或為一家之衣食生計而東西奔走,雖然仍讀書不


    輟,卻“無暇更理經生之業”(《黃宗羲全集》一,《思舊錄》)。不過,在那個


    時代,科舉的道路被天下視為讀書人立足社會施展抱負的正途。天啟三年(1630),


    宗羲到了南京,與沈壽民(字眉生,安徽宣城人,僑居南京)邂逅相識。這一年逢


    午,正是鄉試開科之期,壽民勸宗羲應考。如能中舉,對家人也是一種安慰,因此


    宗羲參加了庚午科南京鄉試,結果卻名落孫山。返鄉途中,在鎮江遇見文震孟(字


    文起,號湛持,江蘇蘇州人,崇禎八年曾一度入閣),兩人同乘一船,直到蘇州。


    開中敘話,言及這次科考,宗羲便將自己的試卷呈上,請身為父執輩的文起先生指


    教;震孟閱後極為讚嘆,“嗟賞久之”,對宗羲說:你日後“當以古文嗚世,一時


    得失,不足計也”(《思舊錄》)。


    這番經歷,使宗羲進一步認識到“科舉之學錮人生平”,於是更為自覺地把精


    力集中在能夠經世致用的“實學”上。雖然後來宗羲也曾數度入場屋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都是聊以應景,早已不存有博取功名之類的心思了。


    當年尊素被逮入京時,曾諄諄告誡兒子:“學者不可不通知史事”(《年譜》);


    途經紹興,劉宗周(字起東,號念台,學者稱蕺山先生或念台先生,浙江紹興人,


    1578—1645)為尊素餞行,尊素在席上又囑咐兒子拜宗周為師。宗羲牢記父親的遺


    囑,迴到家鄉後便開始發憤治學。蕺山先生是當時名儒,曾在東林書院講學,政治


    上十分同情和袒護東林黨人;學術方麵提倡“慎獨”、“誠意”,畢生研討程朱理


    學和陽明心學,而對兩者又有所批評。宗羲在蕺山門下問學,致力於研究宋明以來


    的理學思想。地處浙東的紹興素為人文薈萃之區,講學論道之風極盛,所謂“自宋


    元以來,號為鄒、魯”(全祖望《鮚囗亭集》外編16《槎湖書院記》),宗周之學,


    出姚江學派(王陽明心學)。崇禎二年(1629),宗周與陶爽齡一同講學於紹興證


    人書院,陶氏宗陽明學末流,喜歡援儒入釋,與弟子“授受皆禪”,“姚江之緒,


    至是大壞”(《梨洲先生神道碑》),宗周對此十分不滿,剛入蕺山門下的黃宗羲


    攘臂而起,約集“吳越中高材生六十餘人,共侍講席”,破斥陶氏之說,使蕺山


    “慎獨”說更為發揚光大。在問學蕺山門下同時,宗羲又開始有計劃地閱讀史籍。


    他從《實錄》入手,將本朝自太祖迄光宗共十三朝《實錄》細細研讀,然後再讀二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歷代大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舒大剛+楊世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舒大剛+楊世文並收藏中國歷代大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