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師任職時正式開始授徒講學,直到嘉靖七年(1529)去世,一共渡過了20餘年
的講學生涯。他注意繼承古代教育傳統,提出了一些頗有價值的教育理論。
其一,要求學生必須立誌、勤學、改過、責善。這是王守仁在貴州龍場講學時
為諸生所立下的四項準則,充分體現了其教育思想的最基本點。立誌,是四項準則
中最重要的一項。王守仁認為,立誌是為學的基礎和前提,並貫穿了為學的全過程。
他曾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書朱守諧卷》)。這就高度強調了“立
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緊接著,王守仁提出了“勤學”一項,他說:“已立誌為
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誌之尚未篤也。”(《教條示龍場諸生》)
他要求學生“不以聰慧警捷為事,而以勤確謙抑為上”(同上)。王守仁提倡諸生
勤學,不僅指讀書,也包括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為此,他又提出了“改過”、
“責善”兩項要求。“改過”是對己而言,王守仁認為凡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
能改過”;“責善”是對人而言,即規勸別人改過,王守仁指出:“責善,朋友之
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同上)以上四項準則,其實質雖然屬於封建道德修養
的範疇,但作為對學生的四點基本要求,無疑值得我們借鑑。
其二,培養學生獨立與自主的治學精神。王守仁提倡學貴自得,經常教導諸生
要“自得於心”,要具有獨立思考與敢於自主的精神。他曾說:“夫君子之論學,
要立得之於心。眾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眾皆以為非,苟
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答徐成之(二)盯王守仁還強調即使對於
聖人的話,也不可輕信盲從。他說:“夫學貴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
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
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答羅整庵少宰書》)王守仁倡導的這
種不迷信權貴,敢於堅持自己創見的治學精神,應當予以充分肯定。
其三,提倡學習要循序漸進,教學要因材施教。王守仁認為,知識的積累和道
德的修養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因而他強調學習“不可躐等”,“須從本原上用力,
漸漸盈科而進。”他常以嬰兒長大成人、樹木由小變大等事例為喻,教導弟子在學
習中循序漸進。他曾向諸生明確指出:“我輩致知,隻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
見在如此,隻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所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到此方是精一功夫。”(《答聶文蔚(二)》)與此同時,王守仁又極力倡導因材
施教。這是與循序漸進相輔相成的一個重要教學原則,要求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情
況相應地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王守仁曾說:“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
“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與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
也須慢慢琢磨起來”。(《傳習錄下》)這是主張根據受教育者的不同特點因勢利
導,不可超越其接受能力而施教。王守仁還指出:教學要注意學者的癥結所在,不
可不問青紅皂白,亂授一氣。就象良醫治病,初無一定方劑,隻是各隨病人症候的
虛實、強弱、寒熱、內外而斟酌加減、調理、補泄之法,既要“隨病用藥,”又要
“因藥發病”(《與劉元道》)。這也是強調對學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反對用
一個模型去束縛學生。
其四,堅持實事磨鍊與身體力行,不死守書本教條。王守仁在年輕時候就曾親
自去做格竹子的實驗,而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政務和軍事
活動。這種實踐經歷使他不把為學僅僅看作書本上的事,而強調實事磨鍊與身體力
行,這正是他根據“知行合一”原則教人在實踐中鍛鍊思想與意誌,培養優良品質
與行為習慣的治學方法。王守仁曾告誡學者們說:“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
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
則隻作一場空話說,雖聽之一何用?”又說:“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
誰不可離實,亦不得而離也。無往而非道,無往而非工夫。”(《傳習錄下》)可
見,他主張即事即學,即政即學,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躬實踐而空談
為學。王守仁經常教導學生通過事上磨鍊與身體力行,使自己的學業精進,道德品
質得以發展和完善。他也常常現身說法,告訴弟子們說:“知行合一”、“良知”
等學說,都是他從“百死千難”中實踐得來的,人不經過艱難困苦的磨鍊,無以提
</br>
的講學生涯。他注意繼承古代教育傳統,提出了一些頗有價值的教育理論。
其一,要求學生必須立誌、勤學、改過、責善。這是王守仁在貴州龍場講學時
為諸生所立下的四項準則,充分體現了其教育思想的最基本點。立誌,是四項準則
中最重要的一項。王守仁認為,立誌是為學的基礎和前提,並貫穿了為學的全過程。
他曾說:“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書朱守諧卷》)。這就高度強調了“立
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緊接著,王守仁提出了“勤學”一項,他說:“已立誌為
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誌之尚未篤也。”(《教條示龍場諸生》)
他要求學生“不以聰慧警捷為事,而以勤確謙抑為上”(同上)。王守仁提倡諸生
勤學,不僅指讀書,也包括個人的思想品德修養。為此,他又提出了“改過”、
“責善”兩項要求。“改過”是對己而言,王守仁認為凡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
能改過”;“責善”是對人而言,即規勸別人改過,王守仁指出:“責善,朋友之
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同上)以上四項準則,其實質雖然屬於封建道德修養
的範疇,但作為對學生的四點基本要求,無疑值得我們借鑑。
其二,培養學生獨立與自主的治學精神。王守仁提倡學貴自得,經常教導諸生
要“自得於心”,要具有獨立思考與敢於自主的精神。他曾說:“夫君子之論學,
要立得之於心。眾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眾皆以為非,苟
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答徐成之(二)盯王守仁還強調即使對於
聖人的話,也不可輕信盲從。他說:“夫學貴得之心,求之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
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
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答羅整庵少宰書》)王守仁倡導的這
種不迷信權貴,敢於堅持自己創見的治學精神,應當予以充分肯定。
其三,提倡學習要循序漸進,教學要因材施教。王守仁認為,知識的積累和道
德的修養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因而他強調學習“不可躐等”,“須從本原上用力,
漸漸盈科而進。”他常以嬰兒長大成人、樹木由小變大等事例為喻,教導弟子在學
習中循序漸進。他曾向諸生明確指出:“我輩致知,隻是各隨分限所及。今日良知
見在如此,隻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所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
到此方是精一功夫。”(《答聶文蔚(二)》)與此同時,王守仁又極力倡導因材
施教。這是與循序漸進相輔相成的一個重要教學原則,要求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情
況相應地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王守仁曾說:“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
“人的資質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與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
也須慢慢琢磨起來”。(《傳習錄下》)這是主張根據受教育者的不同特點因勢利
導,不可超越其接受能力而施教。王守仁還指出:教學要注意學者的癥結所在,不
可不問青紅皂白,亂授一氣。就象良醫治病,初無一定方劑,隻是各隨病人症候的
虛實、強弱、寒熱、內外而斟酌加減、調理、補泄之法,既要“隨病用藥,”又要
“因藥發病”(《與劉元道》)。這也是強調對學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反對用
一個模型去束縛學生。
其四,堅持實事磨鍊與身體力行,不死守書本教條。王守仁在年輕時候就曾親
自去做格竹子的實驗,而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政務和軍事
活動。這種實踐經歷使他不把為學僅僅看作書本上的事,而強調實事磨鍊與身體力
行,這正是他根據“知行合一”原則教人在實踐中鍛鍊思想與意誌,培養優良品質
與行為習慣的治學方法。王守仁曾告誡學者們說:“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
此,講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一番,否
則隻作一場空話說,雖聽之一何用?”又說:“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
誰不可離實,亦不得而離也。無往而非道,無往而非工夫。”(《傳習錄下》)可
見,他主張即事即學,即政即學,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躬實踐而空談
為學。王守仁經常教導學生通過事上磨鍊與身體力行,使自己的學業精進,道德品
質得以發展和完善。他也常常現身說法,告訴弟子們說:“知行合一”、“良知”
等學說,都是他從“百死千難”中實踐得來的,人不經過艱難困苦的磨鍊,無以提
</br>